干燥机及洗涤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燥机及洗涤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干燥衣物的机构的干燥机或洗涤干燥机。
背景技术
利用可连续进行从洗涤到干燥的洗涤干燥机的衣物的干燥,通过利用送风风扇和 热源来制作高温、低湿度的空气,并将它吹入洗涤桶内,提高衣物的温度,从衣物蒸发水分, 并将蒸发出的水分向机外排出来进行。作为蒸发出的水分的除去方法,有直接向洗涤干燥 机外排出的排气方式(总是供给新的空气)和将蒸发的水分冷却并使其结露而除去水分的 除湿方式(使相同的空气循环),而在家庭中多使用向设置洗涤干燥机的室内不会排出水 分的除湿方式。 洗涤干燥机要求(1)干燥时间要短、(2)消耗电力要少、(3)干燥质量良好(衣物 的褶皱少)、(4)对衣物的损伤要少等。其中,对于(1)和(2),存在通过将空气的风量和温 度根据干燥的进展情况适当地控制而有效进行干燥的洗涤干燥机。而且,存在使洗涤桶内 的衣物的运动变得良好,并从衣物有效地蒸发水分的洗涤干燥机。还有,存在作为除湿方式 利用水冷方式,并使冷却水均匀地在风道的壁面全体上流动而提高与高温多湿的温风的热 交换效率的洗涤干燥机。对于(4),存在为了防止衣物的温度过于上升而具有限制了温风的 温度(抑制加热器的输入)的低温干燥过程的洗涤干燥机。对于(3),由于褶皱是通过在干 燥中衣物缠绕或扭曲而产生,因此存在衣物的缠绕和扭曲难以产生的洗涤干燥机。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2-44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9-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080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2-346272号公报。 即使没有缠绕和扭曲,但是若对于干燥机的容积衣物的量变多,则不能使衣物充 分地展开,因此在衣物折弯的状态下进行干燥,产生褶皱。作为一例,用市场上销售的衣物 干燥机(滚筒容积62L、77L、99L的三种)干燥了 2kg的衣物时的衣物(棉的睡衣裤)的照 片用图19表示。由此可知滚筒容积越大褶皱越少。这样,虽然一直以来知道容积越大可 减少褶皱,但是在家用洗涤干燥机中,由于存在设置场所的面积和向设置场所的搬入路径 (走廊和门)的限制,洗涤干燥机的大小有限,难以确保充分的容积。因此,只有将介意干燥 质量的衣物与其他一般的衣物分开,减少衣物的量进行干燥的方法。但是,多次进行费时间 的干燥是并不现实的,很多人将这种衣物以吊挂晒干进行干燥,而不利用干燥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加大滚筒的容积,就可提高干燥质量的干燥机或 洗涤干燥机,而且提供容易进行其维修的干燥机或洗涤干燥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 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旋转滚筒的机箱,并进行干燥运转的干燥机中,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
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将上述喷嘴的构造由
两个以上的部件形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通过将喷嘴的构造由两个以上的部件形成,无需分解送风机构,就能够拆卸其一 部分,因此成为容易进行维修的构造。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观图。 图2是切断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机箱的一部分而表示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拆卸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背面盖而表示内部构造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5是切断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机箱的上部而表示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6是设置了温风吹出口的外桶盖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的温风吹出口的A-A剖视图。 图8是风速和干燥后的衣物的质量的官能评价值的实验结果。 图9是从喷嘴吹出的高速的风与衣物碰撞时的模式图。 图10是力(风量与风速的积)和干燥后的衣物的质量的官能评价值的实验结果。
图11是力和干燥后的衣物的质量的每个布量的质量官能评价值的实验结果。
图12是力与容积比的积和质量官能评价值的实验结果。
图13是测定送风机构的风量压力特性的装置。
图14是表示官能评价值和衣物的质量状况的照片。
图15是表示吊挂晒干干燥的质量状况的照片。 图16是下喷嘴的场合的力和干燥后的衣物的质量的官能评价值的实验结果。
图17是图2所示的洗涤干燥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线图。 图18是表示图6所示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中的微型计算机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 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衣物干燥机的滚筒容积和干燥后的衣物质量状态的一例的照片。
图中 l-机箱,2-外桶,2d-外桶盖,3-洗涤兼脱水桶,4、28a-马达,6-操作面板,8-干燥 过滤器,9-门,16-给水电磁阀,27-过滤器通道,28-送风机构,28b-风扇罩,29-干燥通道, 31-加热器,32-温风吹出口 , 32d-喷嘴,33-吸气通道,34-送风盖,38-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使用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观图。图2是为了 表示内部构造而切断机箱的一部分而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为了表示内部构造而拆卸了背 面盖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内部构造的侧视图,图5是为了表示内部构造而切断机箱的一部 分而表示的俯视图。
4
1是构成外轮廓的机箱。机箱1安装在底座lh上,包括左右侧板la、lb、前面盖lc、背面盖ld、上面盖le、下部前面盖lf 。左右侧板la、 lb用-字形的上加强件(未图示)、前加强件(未图示)、后加强件(未图示)结合,包括底座l形成箱状的机箱l,作为机箱具有足够的强度。 9是堵住设在前面盖lc的大致中央的用于出入衣物的投入口的门,用设在前加强件上的铰链可开关地被支撑。通过按压门开放按钮9d使锁定机构(未图示)脱离而打开门,通过将门按压在前面盖lc上从而被锁定关闭。前加强件与后述外桶的开口部同心地具有用于出入衣物的圆形的开口部。 6是设在机箱1的上部中央的操作面板,具有电源开关39、操作开关12、13、显示器14。操作面板6与设在机箱1下部的控制装置38电连接。 3是可旋转地被支撑的圆筒状的洗涤兼脱水桶(旋转滚筒),在其外周壁及底壁上具有用于通水及通风的多个贯通孔,在前侧端面上设有用于出入衣物的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的外侧具有与洗涤兼脱水桶3 —体的流体平衡器3c。在外周壁的内侧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提升器3b,在进行洗涤、干燥时若旋转洗涤兼脱水桶3,则衣物反复进行用提升器3b和离心力沿着外周壁提升并以重量落下的运动。洗涤兼脱水桶3的旋转中心轴做成水平或倾斜成开口部3a侧高。 2是圆筒状的外桶,在同轴上内部包含洗涤兼脱水桶3,前面开口,在后侧端面的外侧中央安装马达4。马达4的旋转轴贯通外桶2,与洗涤兼脱水桶3结合。在前面的开口部设有外桶盖2d,可向外桶内储水。在外桶盖2d的前侧中央,具有用于取出或放入衣物的开口部2c。本开口部2c和设在前加强件37上的开口部用橡胶制的波纹管IO连接,通过关闭门9来密封外桶2。在外桶2底面最下部设有排水口 2b,连接有排水软管26。在排水软管26的途中设有排水阀(未图示),通过关闭排水阀进行给水来向外桶2储存水,打开排水阀将外桶2内的水向机外排出。 外桶2用将下侧固定在底座ld上的吊架5(由螺旋弹簧和缓冲器构成)防振支撑。而且,外桶2的上侧用安装在上部加强件上的辅助弹簧(未图示)来支撑。防止外桶2向前后方向翻倒。 19是设在机箱1内的上部左侧的洗涤剂容器,从前部开口安装抽屉式的洗涤剂盘7。放入洗涤剂类的场合,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将洗涤剂盘7拉出。洗涤剂容器19固定在机箱1的上加强件上。 在洗涤剂容器19的后侧,设有给水电磁阀16、浴池水给水泵17、水位传感器(未图示)等与给水有关的部件。在上面盖le上设有来自自来水龙头的给水软管连接口 16a、浴池的剩余热水的吸水软管连接口 17a。洗涤剂容器19与外桶2连接,通过打开给水电磁阀16或运转浴池水给水泵17,对外桶2供给洗涤水。 29是纵向设置在机箱l的背面内侧的干燥通道,通道下部用橡胶制的褶皱管B29a与设在外桶2的背面下方的吸气口2a连接。在干燥通道29内内装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从给水电磁阀16向水冷除湿机构供给冷却水。冷却水沿着干燥通道29的壁面流下并从吸气口 2a进入外桶2且从排水口 2b排出。 干燥通道29的上部,与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机箱1内的上部右侧的过滤器通道27连接。在过滤器通道27的前面具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插入抽屉式的干燥过滤器8。从干燥通道29进入到过滤器通道27的空气,流入到干燥过滤器8的网状过滤器8a而除去线头。干燥过滤器8的清扫通过拉出干燥过滤器8并取出网状式的过滤器8a来进行。另外,在过滤器通道27的干燥过滤器9插入部的下面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与吸气通道33连接,吸气通道33的另一端与送风机构28的吸气口连接。 送风机构28包括驱动用的马达28a、风扇叶轮(未图示)、风扇罩28b。在风扇罩28b上内装加热器31,加热从风扇叶轮送来的空气。送风机构28的排出口与温风通道30连接。温风通道30通过橡胶制的褶铍管A30a、褶铍管接头30b与设在外桶盖2d上的温风吹出口 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送风机构28设在机箱1内的上部右侧,因此温风吹出口 32设在外桶盖2d的右倾斜向上的位置,尽量縮短了到温风吹出口 32的距离。
在排水口 2b、送风机构28的吸气口及排出口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高速的风直接吹在衣物上,用风的力来展平产生于衣物上的褶皱。为此,需要产生高速的风的送风机构28和将该风直接吹在衣物上的温风吹出口32。对于送风机构所需的性能,在后叙述。使用图6、图7说明温风吹出口32的详细内容。图6是温风吹出口 32设置部的外桶盖2d的主视图,图7是在图6的双点划线A-A处切断表示的温风吹出口 32的剖视图。 温风吹出口 32从外桶盖2d的前侧沿着开口部2c设置,在内部形成有流路32b、32c。在温风吹出口 32的入口安装有褶皱管接头30b,在流路32c的出口上形成有喷嘴32d。外桶盖2d的开口部2c的内径和洗涤兼脱水桶3的开口部3a的内径设定为大致相同,以防止在洗涤兼脱水桶3与外桶盖2d的间隙中进入衣物。因此,将温风吹出口 32的出口部32a在比开口部2c的内周面靠内侧突出地形成,喷嘴32d向洗涤兼脱水桶3内开口。通过这样,从喷嘴32d喷出的温风直接吹到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衣物上。 而且,若出口部32a的突出量过多,则阻碍洗涤和干燥时的衣物的运动,因此如图7所示,将喷嘴做成扁平切口形状来减少突出量,且开口部2c和出口部32a的表面形状平滑地变化。另外,利用送风盖34形成流路32c,从而在与流路32b之间没有无用的突起和急剧的流动方向的变化,而且向喷嘴32d流路面积逐渐减少。通过这样,能够减少在高速的风流过流路32b、32c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和流体声音。而且,通过将送风盖34安装面设在与外筒盖2d的开口部2c相反的方向上,从而能够防止洗涤及干燥时的线头等的被挂,而且,无需分解主体就能拆卸送风盖34,因此成为容易进行维修的构造。 干燥运转时的风的流动如下。若运转送风机构28,并对加热器31通电,则从喷嘴32d向洗涤兼脱水桶3内吹入高速的温风(箭头41),吹到潮湿的衣物上,加温衣物并从衣物蒸发水分。成为高温多湿的空气从设在洗涤兼脱水桶3上的贯通孔流到外桶2,从吸气口2a吸入到干燥通道29内,并在干燥通道29内从下往上流动(箭头42)。在干燥通道29的壁面上,流下来自水冷除湿机构的冷却水,高温多湿的空气与冷却水接触而被冷却除湿,成为干燥的低温空气进入过滤器通道27 (箭头43)。通过设在过滤器通道27上的网状过滤器8a而除去线头,并进入吸气通道33,吸入到送风机构28 (箭头44)。而且,用加热器31再次加热,吹入洗涤兼脱水桶3内进行循环。在这期间,使洗涤兼脱水桶3以低速正反旋转,将衣物提升至喷嘴32d的附近,使高速的温风直接吹到衣物上。 图8是调查了在进行了如上所述的干燥运转的场合的从喷嘴32d喷出的风速和干燥后的衣物的质量状况的结果的一例。风速和风量通过改变马达28a的转速和喷嘴32d的面积来进行调节。另外,风速是根据测定了送风机构28的风量压力特性的结果而计算的值。风量压力特性用图13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测定。在均压箱的吸气口和送风机构28的排出口上安装节流孔,在对节流孔的直径和马达28a的转速进行各种变更的同时测定风量和送风机构28的吸气口及排出口的压力,求出了风量压力特性。而且,测定将送风机构28安装在洗涤干燥机上时的送风机构28的吸气口和排出口的压力,根据上述风量压力特性求出风量,将该风量用喷嘴面积除的值作为风速。 实验条件如图中所示,试验机为具有直径600mm且容积75L的洗涤兼脱水桶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布量为2kg。质量的评价用各种衣物进行,但表示了起褶皱最明显的薄的棉睡衣裤的结果。评价是根据目视的5阶段的官能评价,将对官能评价值的质量状况的例子用图14表示。来自喷嘴32d的风的吹出方向大致朝向洗涤兼脱水桶3的底壁中央。结果是评价者3名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将洗涤后不进行干燥而直接吊挂晒干的场合的质量状况用图15表示。(a)是脱水后直接干燥的情况,(b)是轻轻展平脱水褶皱后进行干燥的情况。(a)是带着脱水褶皱干燥,官能评价值为4左右,(b)是脱水褶皱减少了但是还残留很多浅的褶皱,官能评价值为4. 5左右。 从图中可知,(A)随着风速变高质量变好。但是还发现对于风速质量饱和,若风速过高则相反质量恶化的倾向。而且,风量越多,质量饱和的风速变低。风量0. 8m3/min的场合风速约为140m/s且官能评价值约为3,风量1. OmVmin时风速约为130m/s且官能评价值约为3. 3,风量1. 3mVmin时风速约为120m/s且官能评价值约为3. 9,风量1. 5mVmin时风速约为110m/s且官能评价值约为4. O,风量1. 7mVmin时风速约为100m/s且官能评价值约为4. 2,即使在此以上增加风速,质量也几乎不提高。而且,在风量为1. 5mVmin以上时得到了与吊挂干燥同等的质量。 (B)若风速相同则风量多的一方质量更好,但是风量从1. 5mVmin上升到1. 7m3/
min时的质量的改善程度减少。由此可知,即使风量增加到需要以上,也不能期待质量的改善。 这样,风速、风量越大质量越好。风量和风速并不是加大其中哪一方,而最好是考
虑两者的平衡来设定。具体来讲,需要并不仅仅考虑质量,还要考虑电流值(家庭用的ioov
商用电源的场合,送风机构28和加热器31、马达4、控制装置38的合计为15A以下)和干
燥性能、使风循环的通道的流路面积、向洗涤干燥机的安装等来决定风速和风量。 若官能评价值为3以上,则即使在干燥后施加熨平的场合也能够简单地完成,若
官能评价值为4以上,则即使直接穿着干燥后的衣物不满也少。 为了使官能评价值为3以上,风量O. 8mVmin时风速约为140m/s以上,风量1. 0m3/min时风速约为110m/s以上,风量1. 3mVmin时风速约为92m/s以上,风量1. 5mVmin时风速约为75m/s以上,风量1. 7mVmin时风速约为70m/s以上,最低也需要0. 8mVmin的风量。另外,风量对干燥性能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风量过少会延长干燥时间,因此从干燥性能的观点考虑,风量也需要0. 8mVmin以上。 不容易起褶皱的衣物的场合,比上述低的值也能得到官能评价值3以上的质量,
但是一般是同时干燥各种衣物,所以与容易起褶皱的衣服合并而决定风速即可。 使用图9来说明通过将高速的风吹到衣物上来减少衣物的褶皱的理由。图9(a)
是从喷嘴32d喷出的高速的风41与衣物碰撞时的模式图。在此,表示在衣物的背面有其他衣物的情况。若风与衣物碰撞,则在衣物上作用以风扩展开的力(箭头(D)、以及以与衣物碰撞后改变流动方向而沿着衣物表面流动的风左右拉伸的力(箭头(2))。用该(1)和(2)的力来展平衣物的褶皱。在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衣物的量多的场合,在直接吹到风的衣物的周围有很多其他衣物而不能自由运动,因此主要以(1)的力来展平褶皱。在衣物的量少的场合,衣物自由运动,吹到风的衣物在向风的流动方向压平的同时变成风帆那样,还作用由沿衣物表面流动的风所引起的(2)的力而展平褶皱。在衣物的量少的场合,干燥中衣物容易展开,难以产生褶皱,所以在此考虑(1)的力。 (1)的力F,如图9(b)所示,若从喷嘴32d吹出的风的风量为Q、风速为V时,可用Q和V的积来表示。而且,从喷嘴32d吹出的风(喷流)通过与周围的空气的较大的速度差和空气的粘性的作用,巻入周围的空气而扩大流动的宽度,并且此时喷流自身在减少速度V的同时向下游方向流动(但是,从喷嘴32d的距离X非常小的场合(喷流的中心区域、圆形喷嘴的场合从喷嘴到约6倍喷嘴直径的位置),速度V大致一定)。 即,随着从喷嘴32d的距离X增加,每单位面积的衣物受到的力(衣物从风受到的压力)减少。从而,将衣物越靠近喷嘴32d,展平褶皱的效果越大。 将图8的结果用力F重新整理,则成为如图IO所示。而且,在图8中将风量Q用体积流量表示,而在此乘上空气的密度(2(TC时为1.24kg/m3)转换为质量流量。从图中可知,随着力F增加质量官能评价值上升,但在力F为3. 5N以上时大致饱和,官能评价值约为4.7左右。虽然官能评价值稍微有波动,但是进入到图的虚线的范围内。由此可知,为了使官能评价值为3以上,使力F约为2. 2N以上即可。 图11是与图10同样总结了布量从lkg到4kg的实验结果的图。从图中可知,布量越多,为得到相同的官能评价值而需要越大的力F。这是因为,布量越多相对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的衣物的量增加,衣物难以展开,因此展平褶皱需要较大的力。而且,在某一力以上官能评价值饱和,因此根据布量,为作用最佳的力而控制风量、风速,从而不流通无用的风,得到最佳的质量,能够降低消耗电力。作为风量、风速的控制方法,最容易的是控制送风机构28的转速(布量越增加越提高转速)的方法,但也可以是变更喷嘴32d的面积来控制面积的方法。 随着布量增加,官能评价值的最大值减少,在布量lkg时官能评价值约为4. 8,布量2kg时约为4. 7,布量3kg时约为4. 2,布量4kg时约为3. 5,布量5kg时约为2. 6。在本图中,为得到官能平均值3以上所需的力F,在布量lkg时约为0. 8N以上,3kg时约为3. 0N以上,4kg时约为3.4N以上。在本实验中,在布量5kg时未达到官能评价值3。从以上内容可知,即使在布量少的场合也要使力F为0. 8N以上比较好。 这样,根据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和布量,用于得到必要的质量的力不同。所以,将每布量的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定义为容积比(=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布量)。然后,以力F和容积比的积来整理图10的结果,则得到图12。从图中可知,对于力和容积比的积,质量官能评价值进入到图的虚线的范围内。本图包括与干燥质量相关的指标(力F、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布量),通过使用本图,可导出用于得到目标质量的条件。
为了使官能评价值为3以上,将力和容积比的积设为约62N L/kg以上即可。作为一例,在洗涤兼脱水桶3的容积75L、布量4kg时求出用于得到官能评价值3以上的条件。
容积比=75/4 = 18. 75L/kg,力F = 62/18. 75 = 3. 31N。
然后考虑干燥性能而将风量定为1. 65mVmin ( = 0. 0341kg/s),则风速约为97m/s( = 3.31/0.0341)。因此,为了得到该风量、风速,将喷嘴32d的面积设定为2. 83X10—4m2 (283mm2)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例中,送风机构28其风扇叶轮直径为140mm、叶轮厚度为8. 1mm且转速为每分钟15000转。由此风扇排出压力成为大约7000Pa(空气温度3(TC时),得到上述风量、风速。 如上所述,为了使质量变得良好,加大力F (增加风量Q或增加风速V),并减小喷嘴和衣物的距离X即可(使衣物靠近喷嘴)。 为了增加风量Q,需要提高送风机构28的风扇的转速,或增加风扇的外径和叶轮高度。而且,加大温风通过的通道的面积而减少压力损失比较好。尤其是,在除湿使用水的水冷方式的场合,若在干燥通道29内流动的空气的流速过快,则产生冷却水被风吹散的现象。若冷却水到达过滤器8a和加热器31,则由于过滤器8a润湿而增加压力损失且用加热器31蒸发冷却水而降低温风的温度等,从而导致干燥效率的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必须加大干燥通道29的流路面积。因此,若大幅度增加风量,则通道和送风机构的尺寸变大,导致机箱1的尺寸的变大,难以将洗涤干燥机设置在家庭中。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风速V,将送风机构28做成压力类型并减少喷嘴面积即可。在作为送风机构28使用一般的涡轮风扇的场合,存在以低的转速并加大风扇叶轮的直径的方法、以及风扇叶轮的直径小并提高转速的方法,而高速旋转具有可安装在与以往相同的机箱上的优点。 从图8所示的质量的实验结果中,发现若风速过高则质量恶化的现象。这用上述内容不能说明。若观察实验中的衣物的运动,可知若风速过高则由于风的势头产生衣物扭曲的现象。因此,这就是质量恶化的原因。 为了减小喷嘴32d和衣物的距离X,适当控制洗涤兼脱水桶3的转速,将衣物提升至靠近喷嘴32d,并尽量使高速的风直接吹到衣物上。衣物通过用由洗涤兼脱水桶3的旋转所引起的离心力和提升器3b牵引而向上方提升。因此,转速根据洗涤兼脱水桶3的直径有最佳值,直径越大转速越低。另外,提升器3b高比较好。但是,若提升器3b的高度高,则提升浸泡在水中的衣物需要高转矩,需要使用高输出功率的马达4,因此需要考虑马达的输出功率而决定提升器3b的形状。 为了进一步縮短喷嘴32d和衣物的距离X,在干燥时必须通过衣物的地方的附近设置喷嘴32d即可。S卩,将喷嘴32d的位置设置在由提升器3b提升衣物的洗涤兼脱水桶3的下侧(外桶盖2d的下侧)即可。图16是在图10中追加将喷嘴32d设在下面的情况的结果的图。为了得到官能评价值3,力F约为1.5N即可,而且以比喷嘴在上的场合大约小30%的力就可得到相同程度的质量。图12所示的力F和容积比的积的值也能减小30X,为了得到官能评价值3以上设定为44N,L/kg以上即可。这样,具有与喷嘴32d在上的场合比较能够降低送风单元28的压力和风量(能够降低风扇叶轮的转速)的优点。而且,若喷嘴32d在下,则风的吹出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反。在风吹到衣物上时,由于衣物的自重衣物难以逃脱,可以使力F有效地作用于衣物上。 在将喷嘴32d设在下侧的场合,将干燥通道29和送风机构28设在外桶2的下侧更能在安装上变得紧凑,还能够减小压力损失。但是,由于洗涤时的洗涤水从喷嘴32d进入并流入送风机构28内,因此需要做成设置水的进入防止机构的防水类型的送风机构等的对策。所以,送风机构28与本实施方式例同样设在机箱1的上部,做成用通道与设在下侧的喷嘴32d连接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洗涤水的进入。 图17是洗涤干燥机的控制装置38的方框图。50是微型计算机,与连接在各开关12、13、13a上的操作按钮输入回路51和水位传感器340、温度传感器52连接,进行使用者的按钮操作并接收洗涤工序、干燥工序中的各种信息信号。来自微型计算机50的输出与驱动电路54连接,并与给水电磁阀16、排水阀25、马达4、送风机构28、加热器31等连接,控制它们的开关和旋转、通电。而且,与用于向使用者通知洗衣机的动作状态的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4和发光二极管56、蜂鸣器57连接。 上述微型计算机50在按压电源开关39而接通电源时开始起动,进行如图18所示的洗涤及干燥的基本的控制处理程序。 步骤S101进行洗涤干燥机的状态确认及初始设定。 步骤S102点亮操作面板6的显示器14,根据来自操作按钮开关13的指示输入来设定洗涤/干燥过程。在没有指示输入的状态下,自动设定标准的洗涤/干燥过程或上次实施的洗涤/干燥过程。例如,在指示输入了操作按钮开关13a的场合,设定干燥的高质量过程。 步骤S103监视操作面板6的来自开始开关12的指示输入并分支处理。 步骤S104进行洗涤。洗涤依次进行洗涤、中间脱水、漂洗、最终脱水,与一般的滚
筒式洗涤干燥机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步骤S105确认是否设定好洗涤干燥过程并分支处理。在仅设定洗涤过程的场合,结束运转。 步骤S106在设定好洗涤干燥过程的场合,进行温风脱水。温风脱水以低速旋转运转送风机构28,并对加热器31通电(强模式)而使温风吹入洗涤兼脱水桶3内从而提高衣物的温度。同时,使洗涤兼脱水桶3高速旋转而从加温的衣物有效地脱去水分(由于温度上升时水的粘性下降因此可有效进行脱水)。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将送风机构28的转速设定为每分钟11000转。这是因为,为了防止超过容许电流值(15A)。 步骤S107进行干燥运转1。送风机构28低速旋转,加热器31以强模式运转,反复进行洗涤兼脱水桶3的正反旋转,在调换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衣物的位置的同时,将高温的温风吹到衣物上。衣物全体的温度上升并从衣物蒸发水分。 步骤S108确认是否设定好高质量过程并分支处理。在高质量过程以外的过程的场合,进行步骤S107直至干燥结束。 步骤S109确认从干燥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规定的时间并分支处理。规定的时间设定为比衣物的干燥度(=干布的质量/湿布的质量)达到0. 9的前面。
干燥如下进行。干燥的初期,在使衣物的温度上升的预热期间,为了使衣物的温度快速上升,将尽量多的热量给予衣物比较重要。在预热期间,从衣物的水分的蒸发少。
随着衣物的温度上升,从衣物的水分的蒸发变多,因此由于气化热而使衣物的温度上升变迟,不久加热和气化热达到平衡,衣物的温度变得大致一定(恒率干燥)。若衣物的水分量变少则气化热减少,衣物的温度再次开始上升,若衣物的水分消失则成为与温风大致相同的温度而结束干燥(减率干燥)。衣物的温度开始上升的时刻是干燥度达到0.9附近时。 在衣物包含很多水分的时候,即使在衣物上起褶皱也能简单地弄平(从在起褶皱的衣物上喷雾或用蒸汽给予水分则褶皱消失也可以知道)。但是,在起褶皱的状态下干燥进行至干燥度为0. 9以上则褶皱被固定。将已固定一次的褶皱用之后的工序来消除几乎不能办到。因此,在干燥度成为0.9之前展平褶皱变得重要。 在实际的干燥时,同时干燥材质和厚度不同的衣物,所以干燥度成为0.9的时间也根据衣物而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例中,设定为最容易起褶皱的薄的棉衣物的干燥度成为0. 8至0. 85左右的时间。而且,根据布量干燥度成为0. 9的时间不同,因此当然也需要根据布量来设定时间。 步骤S110进行干燥运转2。洗涤兼脱水桶3的正反旋转继续进行,将送风机构28高速旋转,将加热器31设定为弱模式并在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衣物上吹高速的风,在展平褶皱的同时进行干燥。在高速旋转送风机构28时将加热器31设定为弱模式,是为了防止超过容许电流值。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将送风机构28的转速设定为每分钟16000转。每分钟16000转时的送风机构28的输入电流约为7A,加热器31约为6A,马达4和控制装置38约为1A。 在本步骤中,由于加热器31成为弱模式,因此与步骤S107比较下降。尤其是若干燥度超过0. 9则衣物的温度上升,逐渐接近温风温度,但是由于温风温度低,因此能够将衣物的温度抑制得较低,还具有能够减轻对衣物的损伤的优点。 干燥在利用温度传感器监视温风和冷却水排水温度的同时进行,在温度变化的比例成为规定的值时结束。 另外,也可以不实施步骤S107的干燥运转1,而从最初就进行步骤S110的干燥运转2。随着布量变多,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里侧和前面侧的衣物的调换难以进行,吹到温风的前面侧的衣物快速干燥。因此,通过从最初以高速旋转送风机构28,即使干燥速度有较大波动,也能够防止在快速干燥的衣物上起褶皱。
权利要求
一种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旋转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将上述喷嘴的构造由两个以上的部件形成。
2. —种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旋转 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 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用于构成该喷嘴的部件安装在位于与 上述滚筒的衣物投入口相反的一侧的地方,形成用于该喷嘴的送风的流路形状。
3. —种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旋转 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 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 该喷嘴的送风吹出口为不向上述滚筒的中心方向内侧突出的形状。
4. 一种洗涤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 旋转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 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 将上述喷嘴的构造由两个以上的部件形成。
5. —种洗涤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 旋转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 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用于构成该喷嘴的部件安装在位于与 上述滚筒的衣物投入口相反的一侧的地方,形成用于该喷嘴的送风的流路形状。
6. —种洗涤干燥机,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 旋转滚筒的机箱,并用于进行干燥运转,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 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 该喷嘴的送风吹出口为不向上述滚筒的中心方向内侧突出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加大滚筒的容积,就可提高干燥质量的干燥机或洗涤干燥机,而且提供容易进行其维修的干燥机或洗涤干燥机。在具有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驱动该旋转滚筒的马达、以及支撑上述旋转滚筒的机箱,并进行干燥运转的干燥机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干燥运转中对容纳于上述旋转滚筒中的衣物直接吹风的机构,该送风机构包括送风机构和设在该送风机构的吹出侧的喷嘴,将该喷嘴设置在上述旋转滚筒的上部,将上述喷嘴的构造由两个以上的部件形成。
文档编号D06F25/00GK101713140SQ2009101757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日
发明者中村俊介, 住吉宏介, 小松常利, 川村圭三, 石川史人, 黑泽干夫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