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内桶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83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内桶托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波轮式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波轮式洗衣机的辅助 部件。
背景技术
波轮式洗衣机在旋转桶壁上可旋转地安装了一个波轮以使得波轮在旋转桶里产 生涡流,衣物是通过洗衣机波轮搅拌作用所产生的水流翻滚,由翻滚水流促使洗涤物产生 翻滚和相互摩擦而洗净的。目前市场上的波轮式洗衣机在洗涤羊绒织物时,由于羊绒织物比较柔软和疏松, 稍加摩擦就会从织物主体上分离出绒毛,从而使羊绒织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大为减 少。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对羊绒等特殊织物清洗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全 自动波轮式洗衣机的内桶托板,可以较轻柔地方式洗净衣服。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洗衣机内桶托板,所述托板为曲面或平面,所述曲面或平面表面具有若干个扰流 体由中心向外辐射延伸。进一步,所述各个扰流体不等高。或所述各个扰流体为等高。较为优选地是托板为带网孔的曲面或平面,扰流体依次连接形成网孔。所述扰流体高度在5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所述扰流体为半圆形或柱状或丘状。利用洗衣机内桶的结构特点,在洗衣机内桶底托上设置一块洗衣机内桶托板,阻 隔洗涤时洗衣机波轮对羊绒织物的直接摩擦,同时在洗衣工作程序上设置用轻柔的水流对 羊绒织物进行洗涤。为了使洗衣机波轮搅拌产生的水流能有效地作用到织物上,在洗衣机 内桶托板上设有水流通过的小孔。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洗衣机内桶托板的有效阻隔,洗 涤时羊绒织物与洗衣机波轮不发生直接的摩擦,只通过水流的轻柔冲刷和洗涤剂的作用来 完成羊绒织物的洗净,从而减少绒毛从主体织物上分离的数量和机率,保证了通过波轮洗 衣机洗涤后羊绒织物的使用性能,同时提高了羊绒织物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托板应用于波轮洗衣机内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内桶;2为外壳;3为插板;4为波轮;5为波轮洗衣机动力驱动装置;6为托板;6a为扰流体水流孔;6b为扰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洗涤内桶(脱水桶)1和波轮4装在的从盛水桶伸出的套轴上,波 轮洗衣机动力驱动装置置于洗衣机的下部,插板3通过卡口连接于容纳洗涤物的洗涤内桶 1周壁。图中洗衣机内桶托板6安装在洗衣机内桶底托上,洗衣机波轮4通过电机和离合 器带动产生轻柔冲刷水水流,通过洗衣机内桶托板6的扰流体水流孔6a作用于洗物。本实 施例扰流体大致为高度在5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不等高体,为半圆形(半球体)底部与 其它相邻扰流体连接形成网孔状。托板也可以无孔的曲面,其投影面积小于内桶,直接放于内桶,随水流转动形成轻 柔的揉搓对衣服进行洗涤。由于本实用新型有效阻隔了洗衣机洗涤时羊绒织物与洗衣机波轮发生的直接摩 擦,只产生轻柔冲刷水流洗涤羊绒织物,从而减少了绒毛从主体织物上分离的数量和机率, 保证了波轮洗衣机洗后羊绒织物的使用性能,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羊绒织物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曲面或平面,所述曲面或平面表面具有若干个扰流体由中心向外辐射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扰流体之间不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扰流体之间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托板为带网孔的曲面或平面,扰 流体依次连接形成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体高度在50毫米 至10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洗衣机内桶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体为半圆形或柱状或丘状。
专利摘要洗衣机内桶托板,用于波轮洗衣机,所述托板为曲面或平面,所述曲面或平面表面具有若干个扰流体由中心向外辐射延伸。本实用新型有效阻隔了洗衣机洗涤时羊绒织物与洗衣机波轮发生的直接摩擦,只产生轻柔冲刷水流洗涤羊绒织物,从而减少了绒毛从主体织物上分离的数量和几率,保证了波轮洗衣机洗后羊绒织物的使用性能,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羊绒织物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D06F39/12GK201581267SQ20092020247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朱升祥, 李裕华, 钱立军, 陈雁, 黄欣 申请人:杭州金鱼家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