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78073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蒸汽喷射功能的烘干机及其控制 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常规烘干机流路截面示意图,图2为常规烘干机局部剖视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常规烘干机包括箱体2,构成烘干机的外观,在前面具有欲烘 干物的出入口 ;圆筒12,旋转设置在箱体2内用于容纳欲烘干物,在前后侧开口,使空气通 过;加热器18,设置在箱体2内,用于加热吸入的空气;进气道20,把加热器18加热的空气 引到圆筒12后部;排气装置22,用于将欲烘干物烘干后浑浊的空气排到箱体2外;通风风 扇30,设置在排气装置22上;电机40,驱动圆筒12和通风风扇30 ;以及皮带50,将驱动力 从电机40传递到圆筒12上。排气装置22包括棉绒管25,其为自圆筒12释放的空气的流路,并设置有过滤 器,用于分离空气中的杂质;风扇罩26,其与棉绒管25连通,包围通风风扇30 ;以及,排气 管27,其一端与风扇罩沈连通、另一端设在箱体2外。电机40设有旋转轴41。旋转轴41 一端与通风风扇30连接,另一端与皮带50连 接,使通风风扇30与圆筒12在电机40的驱动下同时转动。进一步,烘干机可以设有蒸汽产生装置(未示出)。蒸汽产生装置在烘干操作之前 或之时向圆筒12内喷射蒸汽,以消除欲烘干物的褶皱。

发明内容
常规烘干机结构为,由电机两侧一同旋转的电机,通风风扇和圆筒同时转动或停 止。换句话说,圆筒转动时,通风风扇也进行转动。这种根据常规技术的烘干机中,蒸汽产生装置喷射出蒸汽时,通风风扇随着圆筒 一起转动,导致大部分蒸汽未与欲烘干物接触就被排气装置排出;圆筒停止转动时,蒸汽仅 与部分欲烘干物接触。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善。本发明旨在改善常规技术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烘干机, 使从蒸汽产生装置中喷射的蒸汽均勻喷射到整个欲烘干物上。根据本发明的烘干机包括箱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圆筒;与所述圆 筒连通,设有通风风扇的排气部;转动所述圆筒和所述通风风扇的驱动部;以及将所述驱 动部的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所述通风风扇的驱动力传递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包括转动所述通风风扇的第一旋 转轴和转动所述圆筒的第二旋转轴。 优选地,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包括耦合到所述通风风扇的中心轴,且在所述通风风 扇轴方向可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 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移动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形成有凸起,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凸起啮 合的凹陷。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通风风扇的中心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 通风风扇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优选地,所述通风风扇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其中之一形成有一个耦合凸 起,另一个形成有与所述耦合凸起啮合的耦合槽。优选地,所述耦合凸起包括球形弹簧。优选地,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旋转轴,且在所述第一旋转轴轴 向方向可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 通风风扇的中心轴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移动部。优选地,所述烘干机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向所述圆筒内喷射蒸汽的蒸 汽供给部。优选地,所述烘干机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蒸汽供给部工作时,操控所述驱动力传递 部的控制部。根据本发明的烘干机控制方法包括向控制部发送蒸汽供给命令的步骤;通过所 述控制部操控驱动力传递部,以防止驱动力从驱动部传递到通风风扇的步骤;通过所述控 制部操控所述驱动部转动圆筒的步骤;以及通过所述控制部操控蒸汽供给部向所述圆筒内 喷射蒸汽的步骤。根据本发明干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向圆筒内喷射蒸汽时,在通过驱动力传递部 停止通风风扇转动的同时仅允许圆筒转动,从而使蒸汽均勻地喷射在圆筒内整个欲烘干物 上。


图1为根据常规技术的烘干机流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常规技术的烘干机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截面示意图;图4和图5为图3所示驱动力传递部的放大图;图6和图7为图4和图5所示的驱动力传递部的截面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结构图;以及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应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和阐明,线条厚度或部件尺寸可能会放大。另外,本文所用术语 的定义考虑了本发明的功能,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习惯或意愿进行更改。因此,应根据 本文所述的发明整体对术语进行定义。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截面示意图,图4和图5为图3所示驱动 力传递部的放大图,图6和图7为图4和图5所示的驱动力传递部的截面图,图8为根据本 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结构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100包括箱体110、圆筒120、排气 部130、驱动部140、以及驱动力传递部150。箱体110构成烘干机100的外观,在其内部形成一定的空间。箱体110前面设有 门112,箱体110后面形成一个排气口(未示出)。圆筒120设置在箱体110内。圆筒120内部容纳欲烘干物,可旋转地安装在门112后面。排气部130用于把烘干圆筒120内欲烘干物后浑浊的空气排到箱体110外部。排 气部130位于箱体110内部,与圆筒120连通。排气部130包括通风风扇135。通风风扇135用于引导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尤其是起着引导空气流动的作用,将 通过圆筒120的空气排到箱体110外部的同时使外部空气流入圆筒120内。通风风扇135容纳在风扇罩132内。风扇罩132 —侧连接于与排气口相连的排气 管(未示出),另一侧与棉绒管134连接。棉绒管134设置成与圆筒120的出口部连通,棉 绒管134内部安装过滤器,把杂质从排出的空气中分离出来。驱动部140设置在箱体110内,用于转动圆筒120和通风风扇135。驱动部140包 括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包括整体转动的第一旋转轴142和第二旋转轴144。第一旋转轴142 与通风风扇135连接,用于转动通风风扇135,第二旋转轴144与圆筒120连接,用于转动圆 筒 120。通风风扇135以下文所述的驱动力传递部150为媒介,接收第一旋转轴142传递 的驱动力转动,圆筒120以皮带146为媒介,接收第二旋转轴144传递的驱动力转动。驱动力传递部150用于选择性地把驱动力从驱动部140传递到通风风扇135。如 图4和图5所示,驱动力传递部150包括第一连接部152、第二连接部IM和移动部156。第一连接部152与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耦合。具体地说,第一连接部152 插入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内,且在通风风扇135轴向方向可移动。换句话说,第一连 接部152可从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延伸,优选地,可移动地插入通风风扇135的中心 轴136内。该第一连接部152与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 —体旋转。第一连接部152中心形成有一个向内侧凹陷的紧固槽151。第一旋转轴142通过 一端插入于第一连接部152的紧固槽151而与第一连接部152耦合。第一旋转轴142 —端 成锥形,在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14加。在形成紧固槽151的第一连接部152的内周面形 成有凹陷152a,与凸起14 对应。由此,第一旋转轴142插入于第一连接部152的紧固槽 151时,凸起14 与凹陷15 啮合,使第一旋转轴142可以更牢固地与第一连接部152耦
口 O第一连接部152 —端与第二连接部IM耦合。第二连接部IM可转动地耦合在第 一连接部152端部,从而不受第一连接部152转动的影响。此处未示出,但第一连接部152 与第二连接部1 耦合的部分可设有固定在第二连接部154的轴承。第二连接部154中心形成有一个通孔153。第一旋转轴142通过通孔153,插入紧 固槽151。在与第一连接部152耦合后,第二连接部IM通过移动第一连接部152把第一连 接部152与第一旋转轴142连接或分离。对此,将在下文详细说明。移动部156用于移动第二连接部154。移动部156可以通过移动第二连接部巧4而移动第一连接部152。移动部15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每个致动器一侧耦合在风 扇罩132,另一侧耦合在第二连接部154。如图6和图7所示,通风风扇135和插入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内的第一连 接部152之间设有弹性部件160。弹性部件160插入于中心轴136内。优选地,弹性部件 160为卷簧,一端由第一连接部152支撑,另一端由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支撑。弹性部件160提供一个弹性恢复力,促使第一连接部152移动。换句话说,在第一 连接部152由移动部156和第二连接部巧4在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延伸方向移动时, 弹性部件160促使第一连接部152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部152完全与第一旋转轴142耦合。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和第一连接部152其中之一可以形成有一个耦合凸起 157,另一个可以形成有与耦合凸起157啮合的耦合槽137。在该实施例中,耦合凸起157形成在第一连接部152上,耦合槽137形成在通风风 扇135的中心轴136内周面上。但应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耦合凸起157形成在第一连接部152外周面,耦合槽137包括互相分离的第一耦 合槽137a和第二耦合槽137b。耦合凸起157和耦合槽137用于控制第一连接部152移动的结束点。换句话说,第一连接部152在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延伸方向上移动时,第一 连接部152持续移动,直到耦合凸起157与第一耦合槽137a啮合,如图6所示,从而控制第 一连接部152移动的结束时间点。相反,第一连接部152在插入通风风扇135的中心轴136 的方向上移动时,第一连接部152持续移动,直到耦合凸起157与第二耦合槽137b啮合,如 图7所示,从而控制第一连接部152移动的结束时间点。在该实施例中,设有球形弹簧(ball-spring),作为耦合凸起157的一个示例,但 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尽管驱动力传递部150描述为位于的通风风扇135—侧,但本 发明并不限于此。驱动力传递部150也可位于驱动部140—侧。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 152与第一旋转轴142耦合,从而在第一旋转轴142的轴向方向可移动,移动部156与驱动 部140耦合。由此,第一连接部152随着第二连接部IM移动,从而与通风风扇135的中心 轴136连接或分离。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烘干机100进一步包括蒸汽供给部170,如图8所示。蒸汽 供给部170用于向圆筒120内喷射蒸汽。根据该实施例,烘干机蒸汽供给部170与常规烘 干机蒸汽供给装置相似,此处省略其具体说明。另外,根据本发明此实施例,烘干机包括控制部180。控制部180控制烘干机100 的驱动部150、蒸汽供给部170和加热器(未示出)等的通常操作。此外,控制部180在蒸 汽供给部170工作或停止时对驱动力传递部150进行控制。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控制方法流程图。接下来将结合图3到图9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烘干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用户在控制面板190上操纵与蒸汽供给部170的操作相应按钮时(步骤 S10),发送蒸汽供给命令给控制部180 (步骤S20)。随后,控制部180操作驱动力传递部 150,防止驱动力从驱动部140传递到通风风扇135 (步骤S30)。此项操作将在下文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在驱动力可以从驱动部140传递到通风风扇135的状态下,即,第一 连接部152与第一旋转轴142连接的状态下,驱动力传递部150由控制部180操作时,如图 5所示,移动部156运转,移动第二连接部154,使第一连接部152也随第二连接部IM移动。 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IM沿第一连接部152插入通风风扇135的中 心轴136的方向移动。随着第一连接部152的移动插入于第一连接部152之后,第一旋转轴142从紧固 槽151中脱离,与第一连接部152分离,使通风风扇135与驱动部140分离,防止驱动力从 驱动部140传递到通风风扇135。随后,控制部180操作驱动部140。这时,由于驱动部140的第一旋转轴142与通 风风扇135分离,驱动部140的驱动力仅传递到第二旋转轴144和与皮带146连接的圆筒 120上。由此,通风风扇135不运转,仅圆筒120转动(步骤S40)。另外,控制部180还控制蒸汽供给部170向圆筒120内喷射蒸汽(步骤S50)。此时,驱动力传递部150的操作步骤S30到蒸汽供给部170的操作步骤S50并非 一定要按上述顺序进行,在根据本发明此实施例的烘干机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功能和效果 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可对该顺序进行变动。根据本发明的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向圆筒120内喷射蒸汽时,烘干机在用驱动 力传递部150停止通风风扇135转动的同时仅允许圆筒120转动,从而使蒸汽均勻地喷射 在圆筒120内整个欲烘干物上。尽管结合一些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应理解,这 些实施例仅为说明的目的,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所作的各种改进和等效实施 例,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由此,本发明的范围仅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 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圆筒;与所述圆筒连通,设有通风风扇的排气部;转动所述圆筒和所述通风风扇的驱动部;以及将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所述通风风扇的驱动力传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 包括转动所述通风风扇的第一旋转轴和转动所述圆筒的第二旋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其耦合到所述通风风扇的中心轴,且在所述通风风扇轴方向可移动; 第二连接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 旋转轴连接或分离;以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移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形成有凸起,在所述 第一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凸起啮合的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通风风扇的 中心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通风风扇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扇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 接部其中之一形成有一个耦合凸起,另一个形成有与所述耦合凸起啮合的耦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凸起包括球形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旋转轴,且在所述第一旋转轴轴向方向可移动; 第二连接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通风风扇 的中心轴连接或分离;以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移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该烘干机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向所述圆筒内喷射蒸汽的蒸汽供给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该烘干机进一步包括 控制部,其在所述蒸汽供给部工作时操控所述驱动力传递部。
11.一种烘干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控制部发送蒸汽供给命令;通过所述控制部操控驱动力传递部,以防止驱动力从驱动部传递到通风风扇; 通过所述控制部操控所述驱动部转动圆筒;以及 通过所述控制部操控蒸汽供给部向所述圆筒内喷射蒸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箱体、转动设置在箱体内的圆筒、与圆筒连通,设有通风风扇的排气部、转动圆筒和通风风扇的驱动部、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从驱动部传递到通风风扇的驱动力传递部。
文档编号D06F58/04GK102066644SQ200980123153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7日
发明者金昌厚 申请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