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40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割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割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棉纺织工业面临着传统的产品品种因缺乏新面貌、新功能而正在不断地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的新形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纺织设备因效率低、用工多、适应性差、成本高而难以继续。虽然我国纺织下业的用下成本从国际市场上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正在丧失之中。军用服装和野外运动服装对面料的耐用性和使用可靠性要求很高,对其面料的基本要求是强度高、耐磨性好。在国内民用方面,此类高性能面料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而且面料的耐气候性较差,耐气候性指的是外露面的外观与功能价值的各种变化,它包括外部适用性的所有参数,例如保色性、保光性及抗脱落、抗剥离、抗裂解和抗腐蚀等参数。随着面料逐渐向轻薄、活络、健康等适应快节奏生活的人群穿着发展,作为一种面料,人们要求其能舒适、耐磨、适应环境的变化,专利发明专利201020157472. 5提供了一种防割面料,其面料分为3 层,中间层为使用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耐磨性和防割性好,穿着舒适的防割复合面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割复合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基层,所述基层为呢绒面料,所述中间层为海岛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表层为含有金属纤维的无纺布,所述表层上涂覆有塑性材料层,所述基层、中间层和表层通过胶粘层相连接。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材料层为塑性TPU材料。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海岛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15-40%,所述涤纶纤维站面料总重量的25-5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可以为铜纤维、铝纤维、不锈钢纤维、 铁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防割复合面料成本低,耐磨性和防割性好,穿着舒适。


图1是本发明防割复合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基层,2、中间层,3、表层,4、塑性材料层,5、粘结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一种防割复合面料,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基层3,所述基层1为呢绒面料,所述中间层2为海岛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表层3为含有金属纤维的无纺布,所述表层3上涂覆有塑性材料层4,所述基层1、中间层2和表层3通过胶粘层5相连接。另外,所述塑性材料层4为塑性TPU材料,塑性TPU材料能增强布料的抗撕裂强度。另外,所述海岛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15-40%,所述涤纶纤维站面料总重量的 25-50%,海岛纤维具有高覆盖性、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涤纶面料的抗皱性和好,强度高,耐热、耐腐、耐蛀及透光性好。另外,所述金属纤维可以为铜纤维、铝纤维、不锈钢纤维、铁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金属纤维可以增加面料的防静电性能,还可以增加面料的强度,使面料不易褶皱。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防割复合面料成本低,耐磨性和防割性好,穿着舒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割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基层,所述基层为呢绒面料, 所述中间层为海岛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表层为含有金属纤维的无纺布,所述表层上涂覆有塑性材料层,所述基层、中间层和表层通过胶粘层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割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材料层为塑性TPU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割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岛纤维占面料总重量的 15-40%,所述涤纶纤维站面料总重量的2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割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可以为铜纤维、铝纤维、不锈钢纤维、铁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割复合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基层,所述基层为呢绒面料,所述中间层为海岛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表层为含有金属纤维的无纺布,所述表层上涂覆有塑性材料层,所述基层、中间层和表层通过胶粘层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防割复合面料成本低,耐磨性和防割性好,穿着舒适。
文档编号D06M17/00GK102418280SQ20111029187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徐阳 申请人:江苏博欧伦家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