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式织物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1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式织物摇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后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式织物摇粒机。
背景技术
如针纺织业界所知之理,织物经拉毛、梳毛和剪毛等工序后,再经摇粒能使织物表面起绒后排列无序的绒毛卷曲成粒状,并且使绒毛排列有序,毛感丰满且竖直度好,无塌陷现象。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对织物摇粒的技术信息。例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08615Y推荐的一种高温高压可真空式摇粒机、CN2412667Y介绍的喷雾构造经改进的摇粒机、CN2512798Y提供的空气动力循环式布匹高速摇粒机、以及 CN2480393Y公开的蒸汽喷淋式织物摇粒机,等等。并不限于上面所列举的摇粒机存在的共同欠缺是由于无法体现连续式工作,因而产能受到影响。由同一申请人同时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分别为CN102061586A (—种摇粒机)和CN102021781A (气流式摇粒机)技术方案能够消除前述的欠缺,并且还可客观地体现说明书所述的技术效果,例如可详见CN102021781A的说明书第0014段。但是,这两项专利申请存在能源消耗大的共同缺憾,因为从除尘风管引出的含尘空气的温度依然较高,不加以回用而将其外排对节约能源十分不利,并且有悖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和节能型经济精神。本申请人进行了分析,人们之所以将除尘风管引出的热空气不加利用而外排,是因为除尘风管内的空气中含有来自于织物表面的浮毛之类的尘杂,如果回用,势必又会将这些尘杂返回到正处于处理过程中的织物表面,影响织物的质量,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目前,实际的情形是作为气流式织物摇粒机的使用厂商为了降本节能,始终希望出自除尘风管的热空气加以回用,藉以节约空气加热机构所需的能源消耗;而作为气流式织物摇粒机的制造商为了确保设备对织物摇粒的质量和设备自身的简洁性,往往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实质需求。因此,如何在设备使用者与制造者之间找到理想的平衡点成了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并且被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节约能源消耗并且有利将除尘风管的空气中的浮毛之类的杂质去除而藉以保障织物处理质量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左端的导布机构、设置在机箱右端的空气加热机构、位于机箱上部的并且形成有一导布通道的导布箱、设置在导布箱顶部的并且与导布通道相通的各具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一组文丘里管、与空气加热机构配接并且还与文丘里管配接的用于将由空气加热机构的加热空
4气引入机构和配接在机箱左端的用于将由文丘里管导入到导布通道内的废热空气引出的除尘风管,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除尘风管引出的含尘废热空气进行除尘并且在除尘后供给所述空气加热机构加热的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配置在所述的机箱的右端的一侧, 与所述除尘风管连接,并且还与空气加热机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除尘机构包括具有除尘箱进风口和除尘箱出风口的除尘箱箱体、除尘滤网、用于将除尘箱箱体内的尘杂排出的排尘装置和用于对除尘滤网实施清洁的滤网清洁装置,除尘箱箱体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右端的一侧的支架或地坪上,除尘滤网设置在除尘箱箱体的除尘箱箱腔内,由该除尘滤网将除尘箱箱腔分隔为含尘空气腔和清洁空气腔,排尘装置设置在除尘箱箱体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的含尘空气腔相通,滤网清洁装置设置在除尘箱箱体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的除尘滤网相配合,所述的除尘风管与所述的除尘箱进风口配接,所述的除尘箱出风口上连接有一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该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与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配接,所述的除尘箱进风口以及除尘箱出风口均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排尘装置包括排尘电机和排尘风机,排尘风机与排尘电机相配合并且由排尘电机连同排尘风机固定在所述除尘箱箱体的顶部,排尘风机的排尘风机进风管伸展到所述的含尘空气腔内,而排尘风机的排尘风机出风管与尘杂引出管路连接,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包括进风箱、热交换器和热风引出箱,进风箱在所述机箱的右端隔设构成,热交换器与进风箱的进风箱出风口的部位固定,热风引出箱与进风管固定,并且与热交换器相对应,所述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与所述进风箱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滤网清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第一、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和吸尘嘴,减速机与第一电机传动配合,并且固定在所述除尘箱箱体的顶部,第一传动轮固定在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传动轮轴位于所述清洁空气腔的一端,传动轮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除尘滤网上,吸尘嘴固定在传动轮轴探入到所述含尘空气腔内的一端并且与除尘滤网朝向含尘空气腔的一侧的表面贴触,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除尘滤网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吸尘嘴的长度为除尘滤网的边长的二分之一。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轮时,则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链条;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皮带轮时, 则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包括引风箱、第二电机和引入风机,引风箱配设在对应于所述空气加热机构的部位,该引风箱具有侧向出风口、排放口和热空气回用引入口,侧向出风口通过出风管道与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连接,排放口与外界相通,热空气回用引入口与所述的除尘箱出风口配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引风箱的外壁上,引入风机位于引风箱内,并且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该引入风机对应于所述的热空气回用引入口,其中在对应于所述的侧向出风口的部位配设有一调节门,而在所述的出风管道的管路上配设有一外界空气引入风门。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布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文丘里管与导布通道之间周而复始地移动的织物进行分隔的通道隔板,所述的文丘里管
5自所述空气加热机构的一端朝着所述的导布机构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的导布通道朝向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的一端构成有一回布箱,该回布箱的回布箱腔与所述的导布通道相通, 在回布箱腔内设置有泼布栅,泼布栅与所述文丘里管的管腔的出布口相对应,在导布通道的织物导入口的部位枢轴设置有重力手指,重力手指包括转轴和一组悬辊,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导布通道的壁体上,一组悬辊彼此间隔并且以悬臂状态固定在转轴上,并且与所述的泼布栅相对应。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引入机构包括热风管、 第四电机、风机、热风过渡管和分配管,热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加热机构连接,另一端与风机的风机进风口连接,风机与第四电机相连接,并且由第四电机连同风机固定在所述的导布箱的顶部,热风过渡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而热风过渡管的另一端与分配管的一端连接,分配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进布口的一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布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带、导布辊和导布架,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机箱的左端的一侧外壁上,第三传动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四传动轮与导布辊的导布辊轴固定,第二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导布辊转动地设置在机箱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进布口,导布架固定在机箱的左端并且对应于所述导布辊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与除尘风管连接的除尘机构,对由除尘风管引出的含尘热空气进行除尘并将除尘后的余热空气返回给空气加热机构加热,因而既可有效降低空气加热机构所耗能源而体现节能,又不致于将余热空气中的尘杂随余热空气返回而可保证对织物处理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机箱1,该机箱1也可以称之为机架(以下同)。一优选而非绝对限于图示结构的导布机构2设置在机箱1的左端(以下凡涉及左和右的概念均是以目前图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以及一空气加热机构3设置在机箱1的右端,又,在机箱1 的上部构成有一导布箱4。前述的导布机构2包括第三电机21、第三传动轮22、第四传动轮23、第二传动带 24、导布辊25和导布架沈,第二电机21通过第一电机座212固定在机箱1的左端的一侧外壁上,第三传动轮22固定在第三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导布辊25的导布辊轴251通过轴承座(配有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机箱1的对应壁体上,第四传动轮23固定在导布辊25的导布辊轴251上,第二传动带M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
623上,导布架沈与机箱1的左端铰接连接,并且对应于导布辊25的上方。由图1所示,导布架沈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臂沈1、织物导出辊沈2、驱动电机263和减速箱沈4,一对臂 261朝向机箱1的一端各通过铰接轴与机箱1铰接,而一对臂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 所述的织物导出辊262转动地设置在一对臂的另一端,即转动地设置在一对臂的自由端,减速箱264与驱动电机263传动配合,并且设置在一对臂中的其中一个臂261 的自由端的外侧,前述的织物导出辊262与减速箱264传动连接。由织物导出辊262将柔软处理后的即摇粒后的织物10 (图2示)引出。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三、第四传动轮22、23均使用了链轮,与此相适应地,第二传动带M使用了链条,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可以将第三、第四传动轮22、23均使用皮带轮,相适应地,将第二传动带M使用传动皮带。因而不能以第三、第四传动轮22、23的性质变化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前述的导布箱4实质上是由机箱1的顶板11 (实质上为导布箱4的底板)与导布箱4自身的导布箱顶板42构成,因此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导布箱4构成于机箱1的上部的表述,导布箱4构成有导布通道41,由图示的结构可知导布通道41实质上为前述的顶板11与导布箱顶板42之间的空间,该导布通道41的左端为织物导出口 413,而右端构成有一回布箱412,该回布箱412的回布箱腔4121内固定有一泼布栅4122,优选的方案是将泼布栅4122设计为Z字形的构造,当织物撞击至泼布栅4122时,能使织物从绳状状态散开,即,使织物泼松(蓬松)。前述的导布辊25对应于织物导出口 413的部位。又,在导布通道41的织物导入口 415的部位即图示的右端部位枢轴设置有数量与下面即将详细描述的文丘里管5的数量相等的一组重力手指414,重力手指414包括转轴4141和一组悬辊4142, 转轴4141转动地设置在导布通道41的壁体上,一组悬辊4142彼此间隔并且以悬臂状态固定在转轴4141上,并且与前述的泼布栅4122相对应,也就是说,重力手指414面对泼布栅 4122。重力手指414的作用是起到防止织物10推压已经进入到导布通道41内的织物10, 即避免自文丘里管5的出布口 511引出的织物将已进入到导布通道41内的织物10以扎堆方式(以覆盖方式)压死,影响已进入导布通道41内的织物10的正常行移。为了使复数幅处于摇粒过程中的织物避免出现相互之间的干涉现象,因此在前述的导布通道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通道隔板411,每一对通道隔板411之间的通道隔板腔内途经一幅织物。复数个文丘里管5既彼此并行又相互间隔地支承固定在前述的导布箱4的顶部, 更确切地讲支承固定在导布箱顶板42上,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给出了文丘里管5的数量为4 根(4个),但显然不受图示的限制,每一根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进布口 511对应于前述的导布辊25的部位,而管腔51的出布口 512则对应于前述的回布箱412,并且与回布箱412 的回布箱腔4121相通,以及每一根文丘里管5的进、出布口 511、512对应于前述的通道隔板411之间。由图2清楚示意,各文丘里管5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倾斜设置,即,以右端向左端倾斜设置。上面所述的文丘里管5不受图示数量限制的概念是指既可以少至一对(两根),也可以增至4根以上,当增加至4根以上时,机箱1的宽度及导布箱4的宽度也作适应性增大, 并且前述的通道隔板411也相应增加。由于文丘里管(Venturi tube)的作用属于公理,是利用异形管使流经该箱内的流
7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差压的部件,轴向截面由入口收缩部分、圆筒形喉部和圆锥形扩散段组成,因此不能以申请人以示意方式示意在图中的形状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方案。上面已提及的空气加热机构3设置在机箱1的右端,该空气加热机构3包括进风箱31、热交换器32和热风引出箱33,进风箱31通过隔板在机箱1的右端隔设构成,热交换器32固定在进风箱31的进风箱出风口处,该热交换器32具有加热介质引入接口 321和加热介质引出接口 322,加热介质引入、出接口 321、322与加热设备连接,这里所称的加热介质既可以是油,也可以是蒸汽,还可以是热水,较好地,选用蒸汽,更好地择用油(导热油), 本实施例择用导热油,并且热交换器32为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热风引出箱33在热交换器 32的对应位置与进风箱31固定。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回用空气进风口 34处设置过滤网,以保护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由空气加热机构3加热后的高温空气由热空气引入机构6引入前述的文丘里管5 内,对途经文丘里管5内的织物进行柔软处理,即进行摇粒。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热空气加热机构6包括热风管61、第四电机62、风机63、热风过渡管64和分配管65,热风管61的一端即右端与前述的热风引出箱33的顶部配接,而热风管61的另一端即左端与风机63的风机进风口配接,风机63与第四电机62相配接,并且由第四电机62连同风机63固定在电机固定座621上,而电机固定座621固定在前述的导布箱顶板42上,风机63的风机出风口与热风过渡管64的一端(左端)连接,而热风过渡管64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与分配管65的一端配接,分配管65的另一端与前述的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进布口 511的一端配接。在本实施例中,分配管65为Y形管,因此与4根文丘里管5中的其中两根配接,而另外两根文丘里管5与分配管65的配接方式是与前述相同的,并且完全可以根据作为工程语言的图1所示得到理解。即,通过另一台与第二电机62 相配接的风机63提供高温热空气。在前述的热风管61的通道上设有热风控制阀门611,由该热风控制阀门611的阀片6111控制热风管61内的高温热空气的通、断或开启度。又,在热风控制阀门611与风机 63之间的热风管61上的区域上,配设有一冷风引入接管612,在该冷风引入接管612上配设有一冷风控制阀门6121,并且在冷风引入接管612的管口部位设置有滤尘网6122。调节冷风控制阀门6121的开启度可对热风管61内的高温热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藉以满足工艺要求。例如当热风管61内的空气温度过高时,那么将冷风控制阀门6121开启至一定的程度,使空气温度调低,反之亦然。及,在前述的分配管65上配设有分配管电磁阀651。前述的冷风控制阀门6121还起到对织物10的冷却作用,例如在织物10柔软处理即摇粒完成后,开启该冷风调节阀门6121。在有待摇粒的织物10自导布辊25的导引下自文丘里管5的进布口 511进入并从出布口 512引出进而经导布通道41和导布辊25导入的过程中,热空气引入机构6向文丘里管5内引入高温空气。依据公知的常识,织物10的两个端点是被缝接在一起的,以便形成无端点的环状体,得以按上面所述的路径周而复始地行移。在上述过程中,以空气动力学原理,即,以空气为动力,利用强大的气流在高温高压下,将织物10 (也可称面料)以绳状形式吸入文丘里管5中,在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内揉搓,接着从出布口 511喷出时因失压而膨化,并使其摔打至泼布栅4122 (该泼布栅4122也可称之为释放格栅板),再落入导布箱4 的导布通道41,如此周而复始,获得的织物10可表现出绒毛卷曲成粒状,绒毛排列有序、毛
8感丰满且挺直度优异的质感。请继续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除尘风管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的一除尘机构8和一个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除尘风管7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与机箱1连接,并且与前述的导布辊25的上方相对应,除尘风管7的另一端即右端与除尘机构8连接。出自导布通道41的含尘余热空气即出自织物导出口 413的余热空气进入除尘风管7后引入除尘机构8除尘,再将除尘后的空气引入与除尘机构8配接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最终由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引至前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从而既可体现环保,又能表现出极致的节能效果。优选而非唯一限定的除尘机构8的结构如下包括除尘箱箱体81、除尘滤网82、排尘装置83和滤网清洁装置84,除尘箱箱体81配置在机箱1的右端,既可以通过支架与机箱1连接,也可以自成一体即单独设置于地坪上,该除尘箱箱体81的一侧具有一除尘箱进风口 811,而另一侧具有一除尘箱出风口 812,除尘箱进、出风口 811、812彼此对应,前述的除尘风管7的右端与除尘箱进风口 811配接,而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 9与除尘箱出风口 812配接。除尘滤网82固定在除尘箱箱体81的除尘箱箱腔813内(图2 示),并且藉由该除尘滤网将除尘箱箱腔813 —分为二,即分隔成含尘空气腔8131和清洁空气腔8132。排尘装置83固定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并且与前述的含尘空气腔8131相通。滤网清洁装置84同样设置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并且与前述的除尘滤网82相配合, 用于对沾附在除尘滤网82上的浮毛之类的尘杂去除。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除尘箱进风口 811和除尘箱出风口 812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但也可为矩形(长方形)或圆形,回风管7的接口部位应与除尘箱进风口 811的形状适配。前述的排尘装置83包括排尘电机831和排尘风机832,排尘风机832与排尘电机 831按照领域内公知常识组合并且固定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排尘风机832的排尘风机进风管8321伸展到前述的含尘空气腔8131内,而排尘风机832的排尘风机出风管8322与图中未示出的尘杂引出管路连接,在尘杂引出管路的末端优选系固一集尘袋,以避免将尘杂直接排至外界而损及环境。前述的滤网清洁装置84包括第一电机841、减速机842、第一、第二传动轮843、 845、第一传动带844和吸尘嘴846,减速机842与第一电机84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机842 携带第一电机841固定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第三传动轮843固定在减速机84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8421上,并且该末级动力输出轴8421的末端还转动地支承在输出轴支座8422 上,而输出轴支座8422固定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第二传动轮845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 伸展到清洁空气腔8132的一端,传动轮轴8451转动地设置在前述的除尘滤网82的居中部位,吸尘嘴846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探入到前述的含尘空气腔8131内的一端,并且该吸尘嘴846与除尘滤网82朝向含尘空气腔8131的一侧的表面贴触,第一传动带84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84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845上。前述的除尘滤网82的几何形状为正方形,吸尘嘴846的转动中心位于除尘滤网82 的对角线的交点处,也就是说,传动轮轴845通过带有轴承的轴承座转动地设置在除尘滤网82的对角线的交点处,吸尘嘴846的长度为除尘滤网82的边长的二分之一,以保证吸尘嘴846对除尘滤网82全面除尘,不存在盲区。当第一电机841工作,经减速机842减速并且由减速机84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
98421带动第一传动轮843,经第一传动带844带动第二传动轮845,由于第二传动轮845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上,又由于吸尘嘴846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上,因此在传动轮轴8451 的旋转下带动吸尘嘴846旋转,由吸尘嘴846将沾附在除尘滤网82表面的浮毛之类的尘杂去除,即,把沾附在除尘滤网82上的尘杂括除,由前述的排尘装置83排出。当前述的第一传动轮843和第二传动轮845同为链轮时,则前述的第一传动带844 采用传动链条;当前述的第一传动轮843和第二传动轮845同为皮带轮时,则前述的第一传动带844为传动皮带,本实施例选择前者。上面已提及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包括引风箱91、第二电机92和引入风机93, 引风箱91伴随于前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也就是说引风箱91配置在对应于空气加热机构3 的部位,具体的配置方式既可以将其(引风箱91)置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也可以设置在另行配备的支架上,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引风箱91具有侧向出风口 911、排放口 912和热空气回用引入口 913,侧向出风口 911通过出风管道9111与前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的回用空气进风口 30连接,排放口 913与外界相通,热空气回用引入口 913与前述的除尘箱箱体81的除尘箱出风口 812连接(图2示),该热空气回用引入口 913的形状与前述的除尘箱出风口 812的几何形状相一致,第二电机92通过第二电机座921固定在引风箱91的外壁上,引入风机93位于引风箱91内,并且与第二电机92相配接,由图2所示,该引入风机93对应于前述的热空气回用引入口 913。在前述的侧向出风口 911的部位配设有一调节阀门9112,该调节阀门9112可以通过设置在引风箱91上的作用缸例如气缸或油缸控制。之所以使引风箱91具备排放口 912, 这是因为由除尘风管 引入到除尘机构8内的空气的湿度较大,因此通过对调节阀门9112 的调节,即控制开启程度,便可控制湿度较大的空气进入空气加热机构3内的量,而多余的来自于除尘机构8的除尘箱出风口 812的含湿空气则自然地从排放口 912排除。此外,在前述的出风管道9111上配设有一由作用缸9114 (优选使用气缸)控制的外界空气引入风门9113,该外界空气引入风门9113与开设在出风管道9111上的进风口 9115相对应。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使受控于电气控制箱(在电气控制箱内设置有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导布机构2的第三电机21、驱动电机沈3、 空气加热机构3、热空气引入机构6的第四电机62、除尘机构8的排尘电机831、第一电机 841以及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的第二电机92处于工作状态,前述的分配管电磁阀651、冷风控制阀门6121和热风控制阀门611以及作用缸9114等等均受PLC的控制。待柔软处理的织物10自前道工序结束后引至导布辊25,将织物10的一端对准文丘里管5的进布口 511,在高温高压气流的作用下使织物10的一端从出布口 512输入(喷出),经导布通道41抵达进布口 511的部位,此时将该端与织物10的末端缝接而形成一个无端点的环状体,使织物10在导布辊25、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和导布通道41的通道上周而复始行移。在该过程中,由空气加热机构3加热的高温热空气经热空气引入机构6的热风管61不断地引入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同时,除尘风管7不断地将出自导布通道41的含尘热空气引入除尘机构8,经除尘机构8除尘后的洁净空气引入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经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引入空气加热机构3加热。进入文丘里管5的管腔51内的气流大小可通过分配管电磁阀651调节,而进入到分配管65的空气温度可通过冷风控制阀门6121 调节,从回用空气进风口 34引入进风箱31内的空气的湿度用调节阀门9112和外界空气引
10入风门9113的开启程度调节,并且回用空气的温度由冷风控制阀门6121的开启程度确定。待柔软处理即摇粒结束后,将织物10的两端的接合部位分开,取出织物10,并且将织物10由导布架沈的织物导出辊262导出,待下一有待柔软处理的织物10按上述进行处理。当然,四个文丘里管5对织物10的处理会存在先后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广泛适合各类化学纤维、棉(包括人造棉)、亚麻、丝绸、羊毛以及各种混合的梭织和针织面料的柔软处理。此外,还可对烂花、压花面料、染色、 印花面料以及涂层面料进行摇粒。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偏见的前提下,通过增设的除尘机构8对来自于除尘风管7的废热空气进行除尘,并且除尘后的余热空气回馈给空气加热机构3,从而可极致地节约能源并且还可避免影响环境,起到了一箭双雕之效。
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左端的导布机构O)、设置在机箱(1)右端的空气加热机构(3)、位于机箱(1)上部的并且形成有一导布通道Gl)的导布箱G)、设置在导布箱⑷顶部的并且与导布通道Gl)相通的各具有进布口(511)和出布口(512)的一组文丘里管(5)、与空气加热机构(3)配接并且还与文丘里管(5)配接的用于将由空气加热机构(3)的加热空气引入机构(6)和配接在机箱(1)左端的用于将由文丘里管(5)导入到导布通道Gl)内的废热空气引出的除尘风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除尘风管(7)引出的含尘废热空气进行除尘并且在除尘后供给所述空气加热机构(3)加热的除尘机构(8),该除尘机构(8)配置在所述的机箱(1)的右端的一侧,与所述除尘风管(7)连接,并且还与空气加热机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机构(8)包括具有除尘箱进风口(811)和除尘箱出风口(812)的除尘箱箱体(81)、除尘滤网(82)、用于将除尘箱箱体(81)内的尘杂排出的排尘装置(83)和用于对除尘滤网(82)实施清洁的滤网清洁装置(84),除尘箱箱体(81)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右端的一侧的支架或地坪上,除尘滤网(82)设置在除尘箱箱体(81)的除尘箱箱腔(813)内,由该除尘滤网(82)将除尘箱箱腔(813)分隔为含尘空气腔(8131)和清洁空气腔(8132),排尘装置(83)设置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的含尘空气腔(813)相通,滤网清洁装置(84)设置在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的除尘滤网(82)相配合,所述的除尘风管(7)与所述的除尘箱进风口(811)配接,所述的除尘箱出风口(812)上连接有一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该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与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配接,所述的除尘箱进风口(811)以及除尘箱出风口(812)均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尘装置(8 包括排尘电机(831)和排尘风机(832),排尘风机(832)与排尘电机(831)相配合并且由排尘电机(831)连同排尘风机(83 固定在所述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排尘风机(83 的排尘风机进风管(8321)伸展到所述的含尘空气腔(8131)内,而排尘风机(832)的排尘风机出风管(832 与尘杂引出管路连接,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C3)包括进风箱(31)、热交换器 (32)和热风引出箱(33),进风箱(31)在所述机箱(1)的右端隔设构成,热交换器(32)与进风箱(31)的进风箱出风口的部位固定,热风引出箱(33)与进风管(31)固定,并且与热交换器(3 相对应,所述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9)与所述进风箱(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清洁装置(84)包括第一电机(841)、减速机(842)、第一、第二传动轮(843、845)、第一传动带(844)和吸尘嘴(846),减速机(84 与第一电机(841)传动配合,并且固定在所述除尘箱箱体(81)的顶部,第一传动轮(84 固定在减速机(84 的末级动力输出轴(8421)上,第二传动轮(845) 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位于所述清洁空气腔(813 的一端,传动轮轴(845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除尘滤网(82)上,吸尘嘴(846)固定在传动轮轴(8451)探入到所述含尘空气腔 (8131)内的一端并且与除尘滤网(82)朝向含尘空气腔(8131)的一侧的表面贴触,第一传动带(84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84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84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滤网(8 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吸尘嘴(846)的长度为除尘滤网(82)的边长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843)和第二传动轮(84 为链轮时,则所述的第一传动带(844)为传动链条;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84 和第二传动轮(845)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用热空气引入机构 (9)包括引风箱(91)、第二电机(92)和引入风机(93),引风箱(91)配设在对应于所述空气加热机构(3)的部位,该引风箱(91)具有侧向出风口(911)、排放口 (912)和热空气回用引入口(913),侧向出风口(911)通过出风管道(9111)与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连接,排放口(912)与外界相通,热空气回用引入口(913)与所述的除尘箱出风口(812)配接,第二电机(92)固定在引风箱(91)的外壁上,引入风机(93)位于引风箱(91)内,并且与第二电机 (92)传动连接,该引入风机(93)对应于所述的热空气回用引入口(913),其中在对应于所述的侧向出风口(911)的部位配设有一调节门(9112),而在所述的出风管道(9111)的管路上配设有一外界空气引入风门(91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布通道Gl)内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文丘里管(5)与导布通道Gl)之间周而复始地移动的织物进行分隔的通道隔板G11),所述的文丘里管(5)自所述空气加热机构(3)的一端朝着所述的导布机构 (2)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的导布通道Gl)朝向所述的空气加热机构(3)的一端构成有一回布箱012),该回布箱012)的回布箱腔G121)与所述的导布通道Gl)相通,在回布箱腔0121)内设置有泼布栅(4122),泼布栅0122)与所述文丘里管(5)的管腔(51)的出布口(512)相对应,在导布通道Gl)的织物导入口 G15)的部位枢轴设置有重力手指014), 重力手指(414)包括转轴G141)和一组悬辊(4142),转轴0141)转动地设置在导布通道 (41)的壁体上,一组悬辊0142)彼此间隔并且以悬臂状态固定在转轴G141)上,并且与所述的泼布栅012 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引入机构(6)包括热风管(61)、第四电机(62)、风机(63)、热风过渡管(64)和分配管(65),热风管(61)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加热机构C3)连接,另一端与风机(6 的风机进风口连接,风机(6 与第四电机(62)相连接,并且由第四电机(62)连同风机(63)固定在所述的导布箱⑷的顶部, 热风过渡管阳4)的一端与风机(6 的出风口连接,而热风过渡管(64)的另一端与分配管 (65)的一端连接,分配管(6 的另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5)的进布口(511)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布机构( 包括第三电机(21)、第三、第四传动轮02、23)、第二传动带(M)、导布辊0 和导布架( ),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机箱(1)的左端的一侧外壁上,第三传动轮0 固定在第三电机 (21)的电机轴011)上,第四传动轮03)与导布辊05)的导布辊轴(251)固定,第二传动带04)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0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导布辊05) 转动地设置在机箱(1)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进布口(511),导布架06)固定在机箱(1)的左端并且对应于所述导布辊05)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气流式织物摇粒机,属于织物后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左端的导布机构、设置在机箱右端的空气加热机构、位于机箱上部的并且形成有导布通道的导布箱、设置在导布箱顶部的并且与导布通道相通的各具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一组文丘里管、与空气加热机构配接并且还与文丘里管配接的用于将由空气加热机构的加热空气引入机构和配接在机箱左端的用于将由文丘里管导入到导布通道内的废热空气引出的除尘风管,特点还包括有一用于对除尘风管引出的含尘废热空气进行除尘并且在除尘后供给空气加热机构加热的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配置在机箱的右端的一侧,与除尘风管连接,且还与空气加热机构连接。优点体现节能,可保证对织物处理质量。
文档编号D06C7/00GK202148424SQ20112020073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代勇, 许捷恺 申请人: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