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46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曳引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带,是一种电梯曳引带。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其主要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轿厢式升降电梯和台阶式自动电梯。轿厢式升降电梯主要由曳引机、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从动轮、变向轮等组成,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其上设置有曳引轮,曳引轮(驱动轮)上挂有曳引绳(在本实用新型中是曳引带)。曳引绳(带)两端,一端悬挂有对重,一端挂有轿箱。当驱动轮在电动机驱动时,通过摩擦传递力矩,使轿箱和对重上、下升降。现有曳引带大多采用平面带牵引,曳引带与驱动轮之间的啮合采用平面啮合;为限制其轴向偏移,需设置保持凸缘。保持凸缘与曳引带两侧面有可能产生相对滑动,造成附加磨损,缩短带的使用寿命。为了克服此弊病,有曳引带制成圆弧状的凸起,此虽可降低曳引带轴向偏移的可能,但仍不足以完全保证曳引带不溢出驱动轮,因此尚需设置保持凸缘。此类曳引带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公开号CN101122097A,
公开日2008年2月13 日,发明名称“电梯设备的皮带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这种皮带的电梯设备”;上述曳引带为了保证承重芯线分布在合适的位置上,采用了多种需预先制备的分隔、固定承重芯线的带状物,在曳引带制造时一同成型于同一曳引带。这些方法固然能保证承重芯线处于设计位置,但显然会增加制造成本和难度。再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公开号CN101121487A,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发明名称“电梯设备,电梯设备用带及其制造方法,带组合体及装配方法”;提供了一种曳引带两面都有楔形凸起的方案,但规定了其带宽和带厚之比为0. 8至 1.0,并且其承重芯线应尽量处于带厚之间。这样的方案,曳引带的厚度增大,在小驱动轮 (带驱动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允许使用小型化的驱动轮,以降低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矩,从而缩小电机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和小变向轮运行时,将显著降低曳引带的使用寿命。从曳引带的磨损来分析,曳引带的磨损主要发生在曳引带与驱动轮接触一侧面,而曳引带与从动轮(或变向轮)接触面是不存在磨损的。因此,当承重芯线处于中间时,若与驱动轮接触一侧面已磨损完,另一侧面仍保持完好,使曳引带得不到充分利用。综上所述,现有各类曳引带还存在结构缺陷,其牵引力、相对滑动、磨损效果较差和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电梯曳引带,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导致牵引力、相对滑动、磨损效果较差和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梯曳引带,该曳引带由若干个单体组成,所述曳引带内设有多股的承重芯线,承重芯线由多股钢丝制成,承重芯线的外径包覆有多边形的橡塑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的单体内设有一股承重芯线,单体的一侧面呈三角形凸起,其对称的另一侧面呈梯形凸台;单体三角形凸起的两侧边和单体梯形凸台的两侧边均以单体三角形凸起的夹角至承重芯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橡塑包覆层设有三角形凹槽。由于驱动轮的啮合面需要传递力矩,在特殊情况下,如电梯紧急制动时,驱动轮与曳引带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磨损,而从动轮不存在此情况。即该曳引带的一侧面与从动轮、变向轮 (或称导向轮)啮合,该侧面为三角形凸起防止该曳引带轴向跑偏,产生相对位移;而该曳引带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轮啮合,若该侧面为平面,则同样存在轴向跑偏的问题,因此,该一侧面设置呈凸三角形,凸三角形两侧设有三角形的斜面凹槽。该曳引带单独设置于曳引机的驱动轮(或称主动轮)与电梯的变向轮之间,或多组该曳引带设置于曳引机的驱动轮与电梯的变向轮之间,该曳引带之间的轴向排列时留有间隔。所述承重芯线的外径至三角形凸起点的橡塑包覆层厚度大于承重芯线的外径至梯形凸台平面的橡塑包覆层厚度,两侧厚度的最佳比值为2 1。该曳引带的橡塑包覆层磨损主要在曳引机的驱动轮上,该不对称的厚度设置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提高使用寿命。所述橡塑包覆层的带厚t与橡塑包覆层的带宽w的比值小于0. 2。要提高曳引带的承载能力,采用单纯将芯线加粗是不可取的,因为承重芯线加粗即意味驱动轮的直径要增加,也就降低曳引带的驱动优越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增加曳引带的带宽。同时,考虑曳引带在不同载荷下的通用性和制带设备能力的限制,上述数值是为满足理想承载要求的理想数值。根据上述结构特点,所述曳引带的两侧面亦可分别设置为方案一、所述橡塑包覆层一侧面单体与单体之间三角形凸起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另一侧面的单体与单体之间梯形凸台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方案二、根据上述方案一的结构,所述橡塑包覆层两侧面的间隔三角形凹槽替换为三角形凸起。方案三、根据上述方案二的结构,所述橡塑包覆层两侧面间隔的三角形凸起间隔相连设置。上述结构中所述橡塑包覆层的三角形凸起夹角为2 α = 60 120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传动效果稳定,牵引力作用效果好,适合作为电梯曳引带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t为橡塑包覆层的带厚,w为橡塑包覆层的宽度。图2是现有圆弧面曳引带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变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变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变形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橡塑包覆层,2、承重芯线,100、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1所示,该曳引带内设有多股的承重芯线2,每股承重芯线由多股钢丝制成,承重芯线的外径包覆橡塑包覆层1。橡塑包覆层的带厚t与橡塑包覆层的带宽w的比值小于0. 2,承重芯线的外径至三角形凸起点的橡塑包覆层厚度大于承重芯线的外径至梯形凸台平面的橡塑包覆层厚度。 如图3所示该曳引带的单体100,单体内设有一股承重芯线,单体的一侧面呈三角形凸起, 其对称的另一侧面呈梯形凸台,若干单体组成该曳引带;单体三角形凸起的两侧边和单体梯形凸台的两侧边均以单体三角形凸起的夹角至承重芯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橡塑包覆层呈设有三角形凹槽。根据上述图1、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如5所示,其变形结构所述橡塑包覆层一侧面单体与单体之间三角形凸起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另一侧面的单体与单体之间梯形凸台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根据上述图5的结构特征,如图6所示,其变形结构所述橡塑包覆层两侧面的间隔三角形凹槽替换为三角形凸起。根据上述图6的结构特征,如图7所示,其变形结构所述橡塑包覆层两侧面间隔的三角形凸起间隔相连设置。上述三种变形结构亦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相同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上述四种结构显而易见的结构改进,亦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而如图2、图4所示现有一种圆弧面曳引带,该圆弧面曳引带也是由若干单体组成,单体内设有一股承重芯线,该圆弧面曳引带内设有多股的承重芯线,每股承重芯线由多股钢丝制成,承重芯线的外径包覆橡塑包覆层,该圆弧面曳引带的单体的两侧分别呈圆弧形,橡塑包覆层的单体以承重芯线中心至圆弧面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以其中一单体受力情况分析如下,下面啮合面是指曳引带与从动轮 (变向轮)或驱动轮的橡塑包覆层面Fg为本实用新型牵引重物的重力(假定所有牵引力集中于此单体的一侧,此假定可简化分析,但不影响结论)Pn为法向力,Ft为切向力,α为该曳引带与驱动轮啮合面同重力的交角,由于α为一恒定值,所以牵引力Fd和切向力Ft分别为Fd = μ XFn = μ XFg/cosa (μ 为摩擦系数);Ft = FgXtga。当该曳引带处于与啮合驱动轮的楔槽中时,其左右的Ft相等且对消;当其偏向一边,如左边时,则左边Ft将大于右侧Ft ;该曳引带将受往右位移的切向力,保证了其处于正常的啮合状态。由图3可知,只需改变α值,即可改变牵引力和切向力;因此,根据摩擦系数和牵引条件,改变α即可获得满意的运行状况。如图2、图3所示,现有圆弧面曳引带的各种力定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但角度a 换成θ,由于现有圆弧面曳引带为圆弧面,在圆弧面的不同点上,其θ值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而和Ft也是连续变化的。若假定1/2圆弧段的圆心角为α,在某一微段圆弧面,则有dFd = μ XdFgX 1/cos θ Xde ;
Fd=y X [FS r dFgX 1/cos θ Xd θ =μ XFgX (In tg ( a/2+45° ) -In tg45° )=yXFg jO jO
X (In tg ( a /2+45° )); dFt = dFgXtg θ Xd θ ;「00301 Ft=Ti^ T^dFgXtg θ Xd θ = - FgX (In cos α -In cosO) = - FgX In cos α 0 Jo jO若赋予α —组不同的值,在两种曳引带的啮合面上获得一组不同的Fd和Ft,如下

啮合面α =15°α =30°α =45°α =60°木实用新型Fd=L 03 μ XFgFd=L 115 μ XFgFd=L 414 μ XFgFd=2y XFgFt=O. 268FgFt=O. 577FgFt=I FgFt=L 732Fg圆弧面曳引带Fd=O. 265 μ XFgFd=O. 549 μ XFgFd=O. 881 μ XFgFd=L 317 μ XFgFt=O. 035FgFt=O. 144FgFt=O. 347FgFt=O.693Fg 由上表可见,即使α =60°时,圆弧面曳引带的圆弧面Ft未达到0. 7Fg,若为使牵引力不过于集中,以减轻圆弧面的压强,采用一个承重芯线对应一个圆弧,只有增加α 值,从而为使该圆弧面曳引带的带宽显著增大,从而增加该圆弧面曳引带的制造成本,更为不利的是将增加驱动轮轴的挠度。克服上述问题的办法只有增加轮轴的直径,但这样又将降低圆弧面曳引带驱动的优越性。圆弧面曳引带若为圆弧啮合面时,为降低圆弧面曳引带的带宽角度,最好α不超过30°,而此时Ft仅为0. 144Fg,不足以提供足够的Ft来消除圆弧面曳引带的偏离。而本实用新型在α =45°时,即使不增加带宽,此时提供的Fd和Ft 也显著大于α =60°时圆弧面曳引带的值,即完全满足对驱动的牵引力和轴向限位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曳引带,该曳引带由若干个单体(100)组成,所述曳引带内设有多股的承重芯线0),承重芯线由多股钢丝制成,承重芯线的外径包覆有多边形的橡塑包覆层(1), 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的单体(100)内设有一股承重芯线O),单体的一侧面呈三角形凸起,其对称的另一侧面呈梯形凸台;单体三角形凸起的两侧边和单体梯形凸台的两侧边均以单体三角形凸起的夹角至承重芯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橡塑包覆层设有三角形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芯线O)的外径至三角形凸起点的橡塑包覆层(1)厚度大于承重芯线的外径至梯形凸台平面的橡塑包覆层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的带厚与橡塑包覆层的宽度的比值小于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一侧面单体(100) 与单体之间三角形凸起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另一侧面的单体与单体之间梯形凸台的相连三角形凹槽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一侧面单体(100) 与单体之间三角形凸起的相连三角形凸起间隔设置,另一侧面的单体与单体之间梯形凸台的相连三角形凸起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两侧面间隔的三角形凸起间隔相连设置。
7.如权利要求1、4、5或6所述电梯曳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包覆层(1)的三角形凸起夹角为60 12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带,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牵引力、相对滑动、磨损效果较差和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曳引带由若干个单体组成,所述曳引带内设有多股的承重芯线,承重芯线由多股钢丝制成,承重芯线的外径包覆有多边形的橡塑包覆层,其其要点是所述橡塑包覆层的单体内设有分别一股承重芯线,单体的一侧面呈三角形凸起,其对称的另一侧面呈梯形凸台;所述橡塑包覆层厚度与承重芯线的外径至梯形凸台平面的橡塑包覆层厚度比值为2:1;所述橡塑包覆层的带厚与橡塑包覆层的宽度的比值小于0.2。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传动效果稳定,牵引力作用效果好,适合作为电梯曳引带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文档编号D07B1/16GK202247494SQ20112027806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葛文国 申请人:葛文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