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弯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4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弯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的弯针装置,特别是涉及上弯针可靠地抄取缝纫机的下弯针的弯针线、防止发生跳线、形成漂亮的针迹用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使用缝纫机的弯针装置的缝纫机,已知有将双针的针线、上弯针的弯针线、下弯针的弯针线缠结,进行包缝的双针四根线包缝的包缝缝纫机(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3)。如图6所示,在该缝纟刃机的弯针装置中,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54固定到由缝纟刃机马达M经由同步齿带MB与飞轮52 —起旋转驱动的驱动轴53上,作为安装到上弯针驱动叉 55上的凸轮随动件的辊56配合到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54上。上弯针驱动叉55利用销58 枢转地安装到上弯针驱动轴57上。上弯针驱动臂58a的一端固定到上弯针驱动轴57上,上弯针安装轴59枢转地安装到上弯针驱动臂58a的另一端上。上弯针安装轴59可滑动地支承在枢轴60上,枢轴60 可转动地安装到框架上。上弯针50固定到上弯针安装轴59的上端。上弯针50保持上弯针线穿线用的管61,销63由螺钉59a可以自由调节位置地连接到上弯针驱动部51的上弯针安装轴59上。对于上弯针50,弯针线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 65(图7)穿线用的管61 被装入弯针槽66,管61由上弯针保持。另外,利用静止的导纱器80、相对于该导纱器摆动的弯针线挑线器82、摆动的上弯针50的弯针线导入口 64a,进行上弯针线挑线的功能。这样构成的上弯针50,伴随着驱动轴53的旋转,借助由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54、 棍56、上弯针驱动叉55、上弯针驱动轴57构成的上弯针驱动部51,相对于针lla、llb进行椭圆运动。另外,在驱动下弯针70用的下弯针驱动部71的结构中,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72 固定于驱动轴53上,作为安装到下弯针驱动叉73上的凸轮随动件的辊74被配合到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72上。下弯针驱动叉73被销76枢转地安装到下弯针驱动轴75上。下弯针 70固定于下弯针驱动轴75上。对于下弯针70,将弯针线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图7)穿线用的管 76a,被装入到弯针槽76b中。另外,利用静止的导纱器81、相对于该导纱器摆动的弯针线挑线器82、摆动的下弯针70的弯针线导入口 85,进行上弯针线挑线的功能。这样构成的下弯针70,伴随着驱动轴53的旋转,被由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72、辊 74、下弯针驱动叉73和下弯针驱动轴75构成的下弯针驱动部71驱动,下弯针70相对于针 lla、llb与上弯针50同步地进行摆动运动。另外,如图6所示,设置有针驱动杆86,该针驱动杆86用于从设于驱动轴53上的
3针驱动偏心凸轮84驱动载置针IlaUlb的针座88的驱动机构87。并且,对于上述弯针,包缝缝纫机的弯针结构经过漫长的历史历程,包缝缝纫机的各个制造公司对于弯针的形状及其动作机构,分别精心地开发了独立的形式。在图7中,表示这种弯针中的下弯针70的形状的一个例子。S卩,对于下弯针70,用于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到弯针尖端出口 66a的管76a 被装入弯针槽76b (图6)。从而,与下弯针线T3穿线用的管不被装入的下弯针相比,下弯针70形成得比较厚。另外,管76a开口的弯针尖端出口 66a的孔90以容易进行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的方式向下弯针的尖端P2倾斜地形成。另外,考虑到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用的管76a的直径,如果与弯针线穿线用的管不被装入的下弯针相比,则以比较大的直径穿设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另外,在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的出口侧弯针尖端部表面91,在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向着正在缝制的布的下弯针线T3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92上,形成被较浅切削成细的导向引导路径93。另外,在下弯针70上,形成切削成带状的切口路径94,以便可以使得上弯针50的尖端Pl能够不摩擦下弯针70地、相对地对向通过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在下弯针线引出方向92上稍稍分离开的位置。在这种弯针装置中,当针lla、llb从上止点下降、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时,用下弯针 70的尖端P2抄起针线,在针线保持勾挂于下弯针70上的状态下,随着下弯针70前进,上弯针50从最下方的点上升,利用尖端Pl抄起被从下弯针70的管76a喂纱的下弯针线T3,在勾挂下弯针线T3的上弯针50到达上止点之后而后退下降时,从上止点下降的针IlaUlb 抄起被从上弯针50的管61喂纱的上弯针线,穿透布,随着下弯针70后退而被勾挂的针线由下弯针70拔出脱落之后,通过随着上弯针50下降而被勾挂在上弯针50上的下弯针线T3 拔出脱落,形成包缝针迹(专利文献3,图7)。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用的管76a的直径,如果与弯针线穿线用的管不被装入的下弯针对比,则以比较大的直径穿设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所以,即使在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的出口侧弯针尖端部表面91,在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向着正在缝制的布的下弯针线T3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92上,形成较浅地切削的导向引导路径93,但是,下弯针线T3在弯针尖端线出口 66a的孔90内,不仅在由T3表示的位置,而且会变动到由T3’、T3”表示的部位,就是说,会引起“跳动现象”(图 7)。从而,尽管上弯针50的尖端Pl抄起下弯针线T3的路径是一定的,但是,下弯针线T3 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92或引出位置变得不稳定,存在着上弯针的尖端Pl不能可靠地抄起下弯针的下弯针线、导致发生跳线的缺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许第2865470号公报(=美国专利5327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许第335521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许第387782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在这种如上所述的下弯针结构中,下弯针线的引出方向或引出位置变得不稳定, 上弯针不能可靠地将下弯针的下弯针线抄起,会导致跳线,对于形成理想的漂亮针迹是不完美的。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难点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弯针装置,所述弯针装置用于使下弯针线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可靠地抄起缝纫机的下弯针的弯针线,避免跳线的发生,形成漂亮的针迹。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在针从上止点下降、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时,利用下弯针的尖端抄起针线,在针线保持勾挂于下弯针上的状态下,随着下弯针前进,上弯针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抄起下弯针的下弯针线,在勾挂有下弯针线的上弯针到达上止点之后后退下降时,从上止点下降,针抄起上弯针的上弯针线,穿透布,随着下弯针后退而被勾挂的针线被从下弯针中拔出脱落之后,随着上弯针下降而勾挂在上弯针上的针线下弯针拔出脱落,借此,形成包缝针迹,在所述缝纫机的弯针装置中,对于下弯针,下弯针线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用的管,被装入弯针槽,管开口的弯针尖端线出口的孔向所述下弯针的尖端倾斜地形成,以便容易进行弯针线的穿线,下弯针线,在形成针迹时,在上弯针抄起下弯针的下弯针线时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上从弯针尖端线出口向布延伸,使弯针尖端线出口与在下弯针线弓I出方向上穿设的弯针尖端线副出口合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中,弯针尖端线出口是圆形孔,弯针尖端线副出口是通孔或者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使下弯针线的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能够可靠地抄起缝纫机的下弯针的下弯针线,避免跳线的发生,形成漂亮的针迹。

图I是表示应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的双针四线包缝缝纫机的部分透视图。图2是表示应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的弯针驱动部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的下弯针的透视图,(a)表示从缝纫机的后方看到的状态,(b)表示从缝纫机的前方看到的状态。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的下弯针的部分详细透视图,(a)、(b)分别表示从一个实施例中的缝纫机的后方看到的状态的透视图、剖视图,(c)、(d)分别表示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缝纫机的后方看到的状态的透视图、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的结构、动作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弯针装置中的弯针驱动部的透视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弯针装置的动作图。附图标记说明7…上弯针[0046]8…下弯针8a…弯针槽11a、Ilb…针T2…上弯针线T3…下弯针线Pl…上弯针尖端P2…下弯针尖端48 …管100…弯针尖端线出口101…弯针尖端线出口的孔102下弯针线引出方向103…弯针尖端线副出口104…圆形孔105…通孔106 …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将本实用新型的弯针装置应用于双针四线包缝缝纫机的优选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包缝缝纫机I由底板和形成臂的框架2构成。缝纫机马达M安装在框架2上,驱动轴5沿着框架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驱动轴 5被缝纫机马达M借助同步齿带MB旋转驱动。包缝缝纫机I由以下部分构成针迹形成装置20 :针11a、11b,所述针11a、Ilb固定于与驱动轴5同步地上下运动的针座11上、贯通挺针板3上下运动;针驱动机构12,所述针驱动机构12驱动这些针IlaUlb ;压布机构19,所述压布机构19将布压到挺针板3上; 下弯针8,在挺针板3下侧以与针I la、I Ib的轨迹交叉的方式描画出圆弧状的轨迹地进行往复运动;上弯针7,所述上弯针7以在挺针板3的侧方与下弯针8的轨迹交叉、且在挺针板3 的上侧与针IlaUlb的轨迹交叉的方式描绘出椭圆状的轨迹地进行往复运动;送布机构4, 所述送布机构4使布每次步进一个针眼。上弯针7、下弯针8分别被弯针驱动机构10驱动。由驱动轴5驱动针迹形成装置20的针驱动机构12、送布机构4及弯针驱动机构 10。由于针驱动机构12、送布机构4的具体的结构及动作是公知的(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 3),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弯针驱动机构10由上弯针7的上弯针驱动部14及下弯针8的下弯针驱动部16 构成。作为上弯针7的上弯针驱动部14,采用所谓的“枢转、滑动”方式。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21固定于由缝纫机马达M经由同步齿带MB与飞轮6 —起旋转驱动的驱动轴5上, 安装到上弯针驱动叉22上的凸轮随动件、即辊23配合到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21上。上弯针驱动叉22由销25枢转安装到上弯针驱动轴24上。上弯针驱动臂26的一端固定于上弯针驱动轴24上,上弯针安装轴27枢转地安装于上弯针驱动臂26的另一端。上弯针安装轴 27被可滑动地轴支承在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2上的枢轴28上。上弯针7固定于上弯针安装轴27的上端。另外,设置有针驱动杆42,所述针驱动杆42用于从设于驱动轴5上的针驱动偏心凸轮41驱动针驱动机构12。借助从上弯针7的弯针安装臂延伸的销,将上弯针7用螺钉27a可自由调节位置地固定到上弯针驱动部14的上弯针安装轴27上端的安装孔上。上弯针7具有弯针尖端P1,将从弯针线导入口 9b弯针线穿线至弯针尖端线出口 35(图5)用的管37的一部分被装入并保持于弯针槽36中。这样构成的上弯针7,伴随着驱动轴5的旋转,被由上弯针驱动倾斜凸轮21、上弯针驱动叉22、辊23、上弯针驱动轴24、上弯针驱动臂26、上弯针安装轴27构成的上弯针驱动部14所驱动,通过枢转地安装于上弯针驱动臂26上的上弯针安装轴27在枢轴28的枢转运动孔中滑动,以枢轴28作为运动基点,上弯针7相对于针IlaUlb进行椭圆运动。另外,利用静止的导纱器9a、相对于该导纱器摆动的弯针线挑线器9、摆动的上弯针7的弯针线导入口 %,进行包括上弯针线T2(图5)的拉线在内的上弯针线挑线功能。另一方面,在驱动下弯针8用的下弯针驱动部16的结构中,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 43固定在驱动轴5上,安装到下弯针驱动叉44上的凸轮随动件、即辊45配合到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43上。下弯针驱动叉44由销47枢转地安装到下弯针驱动轴46上。下弯针8固定于下弯针驱动轴46上。下弯针8可自由调节位置地连接到下弯针驱动部16的下弯针驱动轴46上。下弯针8具有弯针尖端P2,将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口 13b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口 50 (图3-图5)用的管48的一部分,被装入弯针槽8a。这样构成的下弯针8,伴随着驱动轴5的旋转,被由下弯针驱动倾斜凸轮43、下弯针驱动叉44、辊45、下弯针驱动轴46构成的下弯针驱动部16所驱动,下弯针8相对于针 lla、llb与上弯针7同步地进行摆动运动。另外,利用静止的导纱器13a、相对于该导纱器摆动的弯针线挑线器9、摆动的下弯针8的弯针线导入口 13b,进行下弯针线T3(图5)的包括拉线在内的下弯针线挑线功能。对于上弯针7的管37及下弯针8的管48分别进行弯针线穿线用的具体的结构及动作是公知的(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下面,参照图3-图5,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本身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对于下弯针8,将下弯针线T3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用的管48被装入弯针槽 8a。从而,与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用的管48不被装入的下弯针相比,下弯针8形成得比较厚。另外,考虑到下弯针线T3的弯针线穿线用的管48的直径,与弯针线穿线用的管48 不被装入的下弯针相比,以比较大的直径穿设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孔101。管48开口的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孔101以容易地进行弯针线的穿线的方式向下弯针的尖端P2倾斜地形成。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孔101向下弯针的尖端P2倾斜地形成的理由是为了 在弯针线穿线时,在管48中由空气输送的下弯针线T3不受来自于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任何阻力地被吹出。[0082]在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弯针装置中,下弯针线T3,在形成针迹时,在上弯针7抄起下弯针8的下弯针线T3时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102上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向布延伸。下弯针线T3,在形成针迹时,在上弯针7抄起下弯针8的下弯针线T3时的下弯针线的引出方向102,意味着下弯针线T3以规定的张力直接连接到布上的方向。在形成针迹时,一般地, 为了直接地或者经由上弯针7形成连续的针迹进行缝制,下弯针线T3以规定的张力连接到布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弯针装置中,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与在下弯针线引出方向 102上穿设的弯针尖端线副出口 103合并。这里,所谓合并意味着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和弯针尖端线副出口 103合并成一个出口。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弯针装置中,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形成圆形孔104, 弯针尖端线副出口 100在一个实施例(图4(a)-(b))中形成通孔105,在另外的实施例中 (图4 (c)-(d))中形成槽106。另外,在下弯针8上形成有切削成带状的切口路径107,以便上弯针7的尖端Pl能够不摩擦下弯针8地相对地对向通过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孔101在下弯针线引出方向 102上稍稍离开的位置。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在针11a、 Ilb从上止点下降,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时,利用下弯针8的尖端P2抄起针线,在针线勾挂在下弯针8上的状态下,随着下弯针8前进,上弯针7从最下方的点上升,利用尖端Pl抄起下弯针8的下弯针线T3,在勾挂了下弯针线T3的上弯针7到达上止点之后、后退下降时,从上止点下降的针IlaUlb抄起上弯针7的上弯针线T2,穿透布,随着下弯针8后退勾挂的针线被从下弯针8拔出脱落之后,随着上弯针7下降钩挂在上弯针7上的下弯针线T3拔出脱落,借此,形成包缝针迹。另外,这种包缝针迹本身的形成方法是公知的(专利文献3,图19-图22)。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上弯针7利用其尖端Pl抄起下弯针8的下弯针线T3的步骤中,由于下弯针8前进移动及下弯针线T3以规定的张力直接地连接到布上,下弯针线T3 被从弯针尖端线出口 100的孔101强制性地引导到弯针尖端线副出口 103,在下弯针线引出方向102上延伸,连接到布上。从而,下弯针线T3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102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7的尖端 Pl能够可靠地抄起下弯针8的下弯针线T3,可以完全避免跳线的发生。因此,可以消除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下弯针线在弯针尖端线出口的孔内引起线的跳动现象,下弯针线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变得不稳定,上弯针的尖端不能可靠地抄起下弯针的下弯针线, 导致发生跳线的缺点。根据这样构成的弯针装置,下弯针线的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能够可靠地抄起缝纫机的下弯针的下弯针线,避免跳线的发生,形成漂亮的针迹。在上面的说明中,对于弯针装置应用于双针四线包缝缝纫机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但是,该弯针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单针三线包缝缝纫机等。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下弯针线的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能够可靠地抄起缝纫机的下弯针的下弯针线,避免跳线的发生,形成漂亮的针迹,因此,可以适合应用于需要利用加压气体自动地进行穿线的弯针的包缝缝纫机。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的弯针装置,在针从上止点下降、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时,利用下弯针的尖端抄起针线,在针线保持勾挂于所述下弯针上的状态下,随着所述下弯针前进,上弯针从最下方的点上升,抄起所述下弯针的下弯针线,在勾挂了所述下弯针线的所述上弯针到达上止点之后、后退下降时,从上止点下降的所述针抄起所述上弯针的上弯针线,穿透布,随着所述下弯针后退,勾挂的针线被从所述下弯针拔出脱落之后,随着所述上弯针下降,勾挂在所述上弯针上的所述下弯针线被拔出脱落,借此,形成包缝针迹,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下弯针,所述下弯针线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用的管被装入弯针槽,所述管开口的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孔向所述下弯针的尖端倾斜地形成,以便容易进行所述弯针线穿线,所述下弯针线,在形成针迹时,在所述上弯针抄起所述下弯针的所述下弯针线时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上从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向所述布延伸,使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与在所述下弯针线引出方向上穿设的弯针尖端线副出口合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的弯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是圆形孔,所述弯针尖端线副出口是通孔或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弯针装置,该弯针装置使下弯针线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及引出位置稳定化,上弯针可靠地抄起缝纫机的下弯针的下弯针线,避免跳线的发生,形成漂亮的针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管开口的弯针尖端线出口(100)的孔(101)以容易进行弯针线的穿线的方式向下弯针(8)的尖端(P2)倾斜地形成,在形成针迹时,在上弯针(7)抄起下弯针的下弯针线时的下弯针线引出方向(102)上,下弯针线(T3)从弯针尖端线出口向布延伸,使弯针尖端线出口与在下弯针线引出方向穿设的弯针尖端线副出口(103)合并。
文档编号D05B57/06GK202347259SQ20112029194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佐久间彻 申请人: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