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衣物的烘干处理装置及用于从烘干空气除去由衣物产生的纤维屑的除去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衣物的烘干机或除烘干功能以外还具有洗涤功能的洗涤烘干机等烘干处理装置,典型的是向收容有衣物的滚筒内供应烘干空气而烘干衣物。从衣物分离的纤维屑 (碎线头)与烘干空气一起在筐体内循环。烘干空气的循环路径中设置有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对烘干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引起烘干空气的流动的送气装置。如果上述纤维屑附着在除湿装置、力口热装置或送气装置上,则会引起烘干功能降低或烘干处理装置发生故障。因此,在烘干空气的循环路径中,通常除设置上述除湿装置、加热装置及/或送气装置以外,还设置用于除去纤维屑的过滤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6045号,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 1)。图17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过滤装置的概略剖视图。使用图17说明专利文献1 所公开的过滤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过滤装置900包括横穿在洗涤烘干机910的筐体911内规定烘干空气的循环路径的管路912而设置的半圆筒形状的过滤筒920 ;以及与过滤筒920 的一端部连接的回收筒921。过滤装置900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筒920内的线圈部件922以及安装在过滤筒920的另一端部的马达923。马达923使线圈部件922在过滤筒920内旋转。在该旋转期间,线圈部件922滑动接触于过滤筒920的内面。其结果,由过滤筒920捕捉的纤维屑L从过滤筒920的内面被割取。之后,纤维屑L通过线圈部件922向回收筒921 送出ο洗涤烘干机910包括包围回收筒921的外筒931以及连接外筒931的底壁913与管路912的副管路914。回收筒921的底部拟4包括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筒925。环状筒925 插入副管路914中。据此,副管路914连接于外筒931。回收筒921包括副过滤器926。覆盖由环状筒925规定的底部924的开口部的副过滤器拟6允许从过滤筒920流入回收筒921的烘干空气通过副管路914返回至管路912, 另一方面,防止纤维屑L通过。通过线圈部件922从过滤筒920除去纤维屑L,可抑制通过过滤筒920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减少。然而,从过滤筒920频繁除去纤维屑L,使得随着通过过滤筒920,较小的纤维屑L增多。通过过滤筒920的细小的纤维屑L的增多,会引起烘干功能降低或烘干处理装
置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的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烘干槽,形成有让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进入的进气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气口 ;除去装置,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除湿加热装置,对通过所述除去装置除去所述纤维屑后的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以及送气装置,向所述进气口输送通过所述除湿加热装置进行除湿及加热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其中,所述除去装置包括筐体,形成有导入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 ;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来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从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的除去装置包括 筐体,形成有导入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 ;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顶壁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洗涤烘干机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的图。图5是沿图4所示的A-A线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的剖视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图4所示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的盖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盖机构的概略仰视图。图8是图4所示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的过滤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9是沿图8所示的B-B线的过滤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10是沿图9所示的C-C线的过滤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11 (a)、(b)表示图5所示的过滤装置的调整机构的动作。图12 (a)、(b)表示图5所示的过滤装置的调整机构的动作。图13是进行图11(a)至图12(b)所示的调整机构的动作的控制的部件的概略框图。图14表示基于对图13所示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的旋转轴的旋转范围。图15是概略地表示图9所示的过滤装置的旋转轴的剖视图。图16(a)、(b)是概略地表示图9所示的过滤装置的筐体的开闭动作的剖视图。图17是概略地表示以往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上”、“下”、“左”或“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语仅是为了使说明清楚明了,并不对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的原理作任何限定。(洗涤烘干机的整体结构)图1是作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烘干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的洗涤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兼具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洗涤烘干机作为烘干处理装置而被例示。取而代之,也可以将不具有洗涤功能的烘干机作为烘干处理装置而使用。洗涤烘干机100包括主筐体200和门体300。主筐体200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主筐体200包括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的正面壁210 ;正面壁210的相反侧的背面壁220 ;在正面壁210与背面壁220之间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的左侧壁230及右侧壁MO ;形成主筐体200的上表面的顶壁250 ;以及形成主筐体200的下表面的底壁沈0。正面壁210包括设置在下方的下部壁211 ;设置在下部壁211的上方的中间壁 212 ;以及设置在中间壁212的上方的上部壁213。中间壁212及上部壁213以越向上方越靠近背面壁220的方式弯曲并倾斜。中间壁212包括形成凹区域的环状的凹面214,该凹区域呈与大致圆板状的门体 300大致相辅的形状。凹面214包围贯通中间壁212的大致中央而形成的投入口 215。投入口 215与收容在主筐体200内部的洗涤烘干槽(后述)连通。使用者可通过投入口 215 向主筐体200内放入衣物(衣服或类似的物品)或从主筐体200取出衣物。洗涤烘干机100包括将门体300可转动地连接于主筐体200的铰链结构330。通过铰链结构330,门体300可在封闭投入口 215的封闭位置与打开投入口 215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转动至封闭位置的门体300收容在被凹面214包围的凹区域。另外,图1所示的门体300位于打开位置。图2是具有处于封闭位置的门体300的洗涤烘干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图2所示的主筐体200中的部件的配置、形状及结构不应限定性地进行解释。主筐体200内的部件的配置、形状及结构也可根据烘干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功能而适当地规定。利用图1及图2 进一步说明洗涤烘干机100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在主筐体200内构筑进行烘干处理的处理装置400。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装置400除执行烘干处理以外,还执行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衣物C的洗涤及烘干所需的处理。取而代之,如果使用不具有洗涤功能的烘干机作为烘干处理装置, 则处理装置也可仅执行烘干处理。处理装置400具有上述的洗涤烘干槽410。洗涤烘干槽410包括摆动(rock)自由地支撑在主筐体200内部的一端有底圆筒状的水槽420 ;以及旋转自由地支撑在水槽420 内的一端有底圆筒状的旋转滚筒440。处理装置400具有弹性支撑洗涤烘干槽410的悬架 (suspension) 490o与主筐体200的底壁260连接的悬架490适当地吸收在上述烘干处理、 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期间产生的振动。处理装置400还包括使旋转滚筒440旋转的马达430。马达430的主体部安装在水槽420的底壁431的外表面。此外,马达430的旋转轴贯通水槽420的底壁431并连接于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在烘干处理、洗涤处理、漂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期间,马达430使旋转滚筒440旋转。在水槽420的底壁431的相反侧的前壁433形成有与位于封闭位置的大致圆形的门体300大致同心的开口部434。同样地,在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的相反侧的前壁435 形成有与形成在水槽420的前壁433上的开口部434大致同心的开口部436。使用者可使门体300移动至打开位置并通过投入口 215向旋转滚筒440内投入衣物C。处理装置400还包括设置在主筐体200的中间壁212与水槽420的前壁433之间的波纹管(bellows)437。 水槽420经由波纹管437弹性连接于主筐体200。如图1所示,门体300包括一端有底大致梯形圆锥形状的透明的窗部310 ;以及支撑窗部310的大致圆板形状的支撑框320。如图2所示,当门体300位于封闭位置时,窗部310插入至形成在主筐体200上的投入口 215内。在门体300位于封闭位置的期间,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的窗部310目视确认洗涤烘干槽410内的衣物C。如图2所示,在水槽420形成有用于排出洗涤液体的排出口 423及洗涤液体流入的流入口 424。洗涤中所使用的洗涤液体在排出口 423与流入口 4 之间循环使用。洗涤烘干机100包括规定排出口 423与流入口 4M之间的洗涤液体的循环路径的管路425。管路425包括上游管路似6及下游管路427。上游管路426的一端部连接于排出口 423。上游管路426的另一端部连接于主筐体200的底壁沈0。下游管路427的一端部连接于上游管路426的中途部。下游管路427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流入口 424。洗涤烘干机100包括使洗涤液体在排出口 423与流入口似4之间产生循环的循环泵428 ;以及控制洗涤液体向主筐体200外的排出的排出阀429。循环泵4 及排出阀 429均安装在上游管路426。循环泵4 设置在上游管路似6与下游管路427之间的连接部的上游。排出阀4 设置在循环泵428的下游。在洗涤烘干机100执行需要洗涤烘干槽 410中有指定量的贮水的处理(例如洗涤处理或漂洗处理)的期间,排出阀4 关闭。此间,循环泵4 根据需要而工作,使洗涤液体在排出口 423与流入口似4之间产生循环。另一方面,在洗涤烘干机100执行不需要洗涤烘干槽410中有贮水的处理(例如脱水处理或烘干处理)时,排出阀4 打开。其结果,洗涤烘干槽410中的洗涤液体通过上游管路426 从底壁260向主筐体200外排出。洗涤烘干机100包括用于使烘干收容在旋转滚筒440中衣物C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机构600。水槽420包括在底壁431与前壁433之间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438。在水槽420的周壁438形成有用于从洗涤烘干槽410排出烘干空气的排气口 601。而且,在水槽420的底壁431形成有用于向洗涤烘干槽410内吸入烘干空气的进气口 643。循环机构 600使烘干空气在排气口 601与进气口 643之间循环。在旋转滚筒440的底壁432形成有用于促使从进气口 643吸入的烘干空气朝向旋转滚筒440内的底孔645。旋转滚筒440包括在底壁432与前壁435之间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439。在旋转滚筒440的周壁439形成有用于促使烘干空气朝向形成在水槽420的周壁438的排气口 601的多个周孔646。通过从底孔645流向周孔646的烘干空气而促进旋转滚筒440内的衣物C烘干。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烘干处理的洗涤烘干槽410作为烘干槽被例示。使烘干空气在主筐体200内循环的循环机构600包括从排气口 601向主筐体200的顶壁250延伸的第一管路610 ;连接于第一管路610的过滤装置700 ;以及邻接于过滤装置700的热泵630。如图1所示,顶壁250包括形成主筐体200的上表面的大部分的大致矩形状的主壁252 ;以及被主壁252包围的大致矩形状的盖机构800。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700邻接于盖机构800。在旋转滚筒440中进行烘干处理的期间,从衣物C分离出纤维屑(碎线头儿等尘埃成分)。纤维屑随着烘干空气的流动通过第一管路610而被导入过滤装置700。过滤装置700能够除去烘干空气中的纤维屑。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700作为除去装置而被例示。如下所述,过滤装置700与装卸自由地设置在主壁252上的盖机构800连接。当从主壁252取下盖机构800时,过滤装置700与盖机构800 —起被取出至主筐体200外。之后,使用者除去滞留在过滤装置700内的纤维屑。热泵630也可为通常使用的热交换器。热泵630包括对烘干空气进行冷却而除去烘干空气中的湿气的除湿部635 ;以及对通过除湿部635的烘干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633。除湿部635的除湿及加热部633的加热借由对通过除湿部635及加热部633中的制冷剂进行加减压而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泵630作为除湿加热装置而被例示。除湿加热装置也可为如热泵630那样组装有除湿部635和加热部633的装置。取而代之,除湿加热装置也可包括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以及与除湿装置独立设置的加热装置。循环机构600包括用于将通过热泵630进行除湿及加热后的烘干空气输送至进气口 643的送风机621 ;以及向进气口 643引导通过送风机621实现流动的烘干空气的第二管路620。送风机621在送风机621的上游侧生成负压,而在送风机621的下游侧生成正压。其结果,在排气口 601与进气口 643之间生成烘干空气的循环。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621作为送气装置而被例示。循环机构600包括从第二管路620分支的分支管路650 ;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 620与分支管路650的连接部的切换阀651。分支管路650具有与形成在旋转滚筒440的前壁435上的开口部436连通的前端部。切换阀651在遮断从送风机621流向进气口 643 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第一位置与沿着从送风机621流向进气口 64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切换阀651位于第一位置时,烘干空气的大部分通过分支管路650从旋转滚筒440的开口部436喷向衣物C。在切换阀651位于第二位置时,烘干空气的大部分流向进气口 643。切换阀651例如从烘干处理开始起的指定期间内设定在第二位置。其后,切换阀651设定在第一位置直至烘干处理结束为止。据此,可根据衣物C的烘干程度而变更烘干动作。(外部气体导入机构)利用图1及图2对用于冷却热泵630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维持上述热泵630的热交换效率,而向主筐体200内部导入主筐体200外的外部气体作为冷却空气。如图2所示,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50包括上述的过滤装置700及设置在过滤装置 700上方的盖机构800。如上所述,盖机构800安装在主筐体200的顶壁250。图3是顶壁250的放大立体图。利用图1至图3进一步说明外部气体导入机构 150。[0056]在顶壁250上形成有呈大致矩形状开口的取出口 251。取出口 251是为了将过滤装置700装入主筐体200内或从主筐体200向外取出而设置的。如下所述,盖机构800连接于过滤装置700。因此,使用者可通过从取出口 251取下盖机构800从而经由取出口 251 向主筐体200外取出过滤装置700。而且,使用者可通过使盖机构800连接于过滤装置700 并将盖机构800安装在取出口 251上,从而将过滤装置700设置在收容衣物C的主筐体200 内的适当部位。如图1所示,盖机构800包括具有与取出口 251相辅的外表面813的盖板810 ; 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盖板810上的柄板(lever plate) 820o盖板810适当地封闭取出口 251。因此,可适当地抑制从收容在主筐体200内的各种部件(例如洗涤烘干槽410、过滤装置700、热泵630和送风机621)产生的机械音或流动音的泄漏。如下所述,在盖板810与柄板820之间形成有用于向主筐体200内导入外部气体的吸引口。而且,在过滤装置700形成有与吸引口连通形成的外部气体导入口。通过过滤装置70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进入主筐体200内的外部气体用于冷却上述的热泵630。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机构800作为盖部件而被例示。此外,盖板810的外表面813作为第一外表面而被例示。图4是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50的正视图。图5是沿图4所示的A-A线的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50的剖视图。图6是盖板810的俯视图。利用图1、图4至图6对形成在盖板 810与柄板820之间的吸引口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盖机构800的盖板810安装在过滤装置700的上部。如图6 所示,盖板810包括形成与柄板820相辅的安装口 811的安装缘81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缘812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环。如图1所示,柄板820被安装成封闭安装口 811。如图5所示,柄板820包括位于洗涤烘干机100的背面侧的基端缘821 ;位于基端缘821的相反侧(即正面侧)的前端缘822;以及在基端缘821与前端缘822之间延伸的外表面823。基端缘821沿柄板820的转动轴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柄板820的外表面 823作为第二外表面而被例示。柄板820绕基端缘821附近的转动轴上下转动。因此,使用者可下压柄板820而抓住盖板810。前端缘822位于安装缘812的下方(即主筐体200的内侧)。柄板820的外表面823包括从基端缘821沿着盖板810的外表面813向正面方向延伸的基面824 ;以及从前端缘822向基面拟4倾斜延伸并弯曲的倾斜面825。形成在倾斜面825与安装缘812之间的空间用作吸引外部气体的吸引口 830。吸引口 830向正面壁 210的相反方向(即朝向背面壁220)开口。向斜上方开口的吸引口 830主要向背面方向规定在主筐体200内产生的声音的传递方向,因此可较好地抑制声音传递至在正面壁210附近作业的使用者。如图5及图6所示,安装缘812包括向上方隆起的隆起缘814。隆起缘814位于柄板820的前端缘822的上方。隆起缘814可较好地抑制例如从使用者载置在顶壁250上的洗涤物滴落的水流入吸引口 830。图7是盖机构800的仰视图。利用图5及图7对柄板820的转动进行说明。柄板820包括设置在基端缘821附近的第一轴片拟6及第二轴片827。第一轴片 826及第二轴片827从柄板820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第一轴片拟6包括大致圆柱形状的第一轴828。第二轴片827包括比第一轴拟8短的大致圆柱形状的第二轴829。第一轴828及第二轴8 沿基端缘821延伸。盖板810包括以大致矩形状的环延伸的安装壁815。安装壁815从盖板810的底面向下方突出。安装壁815包括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轴828的第一轴承片816 ;以及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轴829的第二轴承片817。第一轴承片816及第二轴承片817从与柄板820的基端缘821邻接的安装壁815的内表面向正面方向突出。据此,柄板820可转动地安装在盖板810。沿柄板820的基端缘821排列的第一轴拟8及第二轴拟9规定柄板820的转动轴ο盖机构800包括围绕第一轴828的扭转弹簧(twisted coil spring)840 扭转弹簧840的一端部连接于盖板810的底面。扭转弹簧84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柄板820的底面。据此,扭转弹簧840以向上方推顶柄板820的前端缘822的方式向柄板820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840作为施力部件而被例示。柄板820包括大致U型的定位片891。定位片891形成前端缘822及柄板820的侧缘的一部分。定位片891局部地与盖板810重叠。据此,定位片891适当地限制因扭转弹簧840的施力而柄板820向上方转动。图8是过滤装置700的俯视图。利用图1、图2、图4、图5、图7及图8对盖机构 800与过滤装置700的连接进行说明。如图4、图5及图8所示,过滤装置700包括筐体710。在筐体710形成有导入从排气口 601排出的烘干空气的导入口 712及导入主筐体200外的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在筐体710,与导入口 712相向地形成有排出口 713。在排出口 713形成有直角格子状的支撑部714。沿支撑部714安装有过滤网720 (参照图5)。从排气口 601通过第一管路610被引导至过滤装置700的烘干空气经由导入口 712而被导入至筐体710内。其后,烘干空气从与导入口 712相向而形成的排出口 713排出。在烘干空气通过排出口 713时,过滤网720过滤烘干空气。其结果,过滤网720可较好地捕获烘干空气中所含的纤维屑。热泵630设置在排出口 713之后。因此,被进行纤维屑的除去处理的烘干空气从排出口 713向热泵630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网720作为过滤部件而被例示。在以下说明中,将从导入口 712朝向排出口 71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即,从正面壁210朝向背面壁220的方向)称作第一方向。筐体710包括形成有导入口 712及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的第一筐体壁715 ;以及形成有排出口 713的第二筐体壁716。第一筐体壁715包括用于与盖机构800的连接的具有大致U型剖面的连接壁717。如图5所示,在向下方弯曲的连接壁717与平板状的盖板 810之间形成有用于柄板820转动的空间Rl。如图5所示,连接壁717包括向上方隆起的突条718。突条718沿连接壁717的背面侧的缘部形成。被设置成覆盖连接壁717的盖板810的安装壁815邻接于突条718。安装壁815与突条718通过使用螺丝钉或螺栓等适当的固定件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壁815作为连接部而被例示。图9是沿图8所示的B-B线的过滤装置700的剖视图。利用图1、图5、图8及图 9说明向筐体710内导入外部气体。如与图5相关联地进行说明,在大致平板状的盖板810与向下方弯曲的连接壁717 之间形成有空间。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筐体壁71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隔壁719。隔壁719将盖板810与连接壁717之间的空间局部地划分为柄板820转动的空间Rl和外部气体流入的空间R2。空间R2经由隔壁719的上缘与盖板810之间的间隙而与吸引口 830 连通。在规定空间R2的连接壁717形成有呈大致矩形状开口的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吸引口 830与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之间的空间(即盖板810与连接壁717之间的空间),通过从连接壁717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隔壁719局部地被隔开。隔壁719适当地抑制从吸引口 830流到连接壁717上的液体流入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如图8及图9所示,过滤装置700包括开闭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的开闭机构730。开闭机构730包括阀片735。阀片735包括嵌入与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邻接形成的开口部的基部731 ;在封闭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的封闭位置与打开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的插塞部(plug) 732 ;以及形成在基部731与插塞部732之间的薄壁部(thinner portion) 733.在本实施方式中,阀片735作为阀部件而被例示。另外,在图9中,位于打开位置的插塞部732以虚线绘出。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基部731固定安装在连接壁717上。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插塞部732通过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局部地向筐体710的内部空间突出。插塞部732绕薄壁部733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转动。在插塞部732位于打开位置的期间,外部气体经由吸引口 830并通过与主筐体200的外部连通的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流入筐体7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壁部733作为铰链部而被例示。图10是沿图9所示的C-C线的过滤装置700的剖视图。利用图5、图9及图10对开闭机构730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筐体710包括形成大致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的内壁面726。内壁面 726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沿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筐体710包括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室727和第二室728的环状的隔板729。第一室727与导入口 712连通。因此,烘干空气在第一室727内流动。如图9所示,第二室7 与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连通。因此,在插塞部732位于打开位置的期间,外部气体在第二室728内流动。过滤装置700包括在筐体710内旋转的旋转轴740。第一筐体壁715包括在导入口 712与排出口 713之间延伸的第一侧壁736及第二侧壁737。在第一侧壁736的外面安装有齿轮738。齿轮738包括插通于形成在第一侧壁736上的贯通孔的齿轮轴739。齿轮轴739插入形成在旋转轴740的一端部的凹部。螺丝钉或螺栓等适当的固定件沿齿轮轴 739及旋转轴740的长度方向轴被插入并拧紧。据此,齿轮738及旋转轴740适当地被连接。马达或其他适当的驱动源连接于齿轮738。通过向齿轮738传递驱动力,旋转轴740在筐体710内适当地旋转。第二侧壁737包括插入形成在旋转轴740的另一端部的凹部的凸起(boss)741。凸起741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740。开闭机构730包括从第二室728内的旋转轴740的周面突出的凸轮片(cam piece) 745.与旋转轴740 —起旋转的凸轮片745与位于封闭位置的插塞部732接触。与凸轮片745接触的插塞部732朝向上方被推顶。据此,插塞部732绕薄壁部733向上方转动而移位至打开位置。之后,被解除与凸轮片745的接触的插塞部732因自重而绕薄壁部 733向下方转动从而移位至封闭位置。据此,开闭机构730可与旋转轴740的旋转连动而开闭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0083]隔板7 包括连接于筐体710的内壁面7 的外缘746 ;以及形成旋转轴740插通的开口部的内缘747。旋转轴740横穿内缘747形成的开口部。在内缘747与旋转轴740 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第一室727与第二室728的环状空隙部。从导入口 712流向排出口 71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使第二室7 成为负压。其结果, 当通过凸轮片745顶开插塞部732时,外部气体从吸引口 830流入第二室728内。如图10所示,排出口 713包括用于向热泵630排出从导入口 712流入第一室727 内的烘干空气的第一排出口 748;以及用于向热泵630排出流入第二室728内的外部气体的第二排出口 749。此外,过滤网720包括覆盖第一排出口 748的第一过滤部751 (参照图5);以及覆盖第二排出口 749的第二过滤部752(参照图9)。第一过滤部751用于过滤从导入口 712流入的烘干空气而除去烘干空气中所含的纤维屑。在除去纤维屑之后,烘干空气直接(即不用在之间设置送风机621)供应至热泵630。第二过滤部752用于过滤从外部气体导入口 725流入的外部气体而除去外部气体中所含的异物(例如尘埃)。在除去异物之后,外部气体直接(即不用在之间设置送风机621)供应至热泵630。(调整机构)利用图5及图10说明用于调整从导入口 712流向排出口 71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的调整机构。过滤装置700包括用于调整从导入口 712流向排出口 713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的调整机构500。调整机构500包括上述的旋转轴740以及从旋转轴740延伸出的调整片 765。调整片765随着旋转轴740在筐体710内旋转而转动。调整片765为大致矩形的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片765作为调整板而被例示。筐体710包括从内壁面726向排出口 713突出的上侧挡销773及下侧挡销774。 上侧挡销773形成在导入口 712的上侧。下侧挡销774形成在导入口 712的下侧。调整片 765包括在上侧挡销773与下侧挡销774之间转动的前端部766。当调整片765向上方移动时,前端部766抵接于上侧挡销773。其结果,限制调整片765向上方移动。当调整片765 向下方移动时,前端部766抵接于下侧挡销774。其结果,限制调整片765向下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挡销773及/或下侧挡销774作为限制部件而被例示。图11(a)至图12(b)概略地表示调整机构500的动作。图11(a)及图12(a)是过滤装置700的概略剖视图。图11(b)及图12(b)表示第一过滤部751。利用图10至图 12(b)对调整机构5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 (a)所示的调整片765从旋转轴740向下方突出,前端部766抵接于下侧挡销774。图12(a)所示的调整片765与图11(a)所示的调整片765相比保持为水平姿势。旋转轴74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过滤部751与旋转轴740相同沿第二方向延伸。图11(b)及图12(b)中表示有将第一过滤部751平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假想线FL。假想线FL规定沿旋转轴74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上侧区域753和沿上侧区域753延伸的下侧区域754。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区域753作为第一区域而被例示。而且,下侧区域乃4作为第二区域而被例示。如图11(a)、(b)所示,从旋转轴740向下方突出的调整片765,与欲流过旋转轴 740的下方的烘干空气发生干扰。其结果,促使大量烘干空气向上方流动。其结果,通过下侧区域754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减少,另一方面,通过上侧区域753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增大。[0094]图12(a)、(b)所示的调整片765,与图11(a)、(b)所示的调整片765相比允许烘干空气顺畅流动。其结果,当调整片765从图11(a)、(b)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12(a)、(b) 所示的位置时,通过下侧区域754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增大,另一方面,通过上侧区域753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减少。因此,调整片765可随着旋转轴740的旋转而改变通过上侧区域753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下侧区域754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图13是对过滤装置700进行控制的部件的框图。利用图2、图11(a)至图13说明对过滤装置700的控制。洗涤烘干机100包括用于控制调整机构500的控制部件510。调整机构500包括用于使旋转轴740旋转的步进马达(st印ping motor) 520。控制部件510通过与在图10中所说明的齿轮738啮合的步进马达520的控制而调整过滤装置700内的烘干空气的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进马达520作为驱动源而被例示。取而代之,作为驱动源,也可采用能够使旋转轴740旋转的其他驱动部件。送风机621包括风扇622以及用于使风扇622旋转的马达623。马达623以在洗涤烘干机100内循环的烘干空气的量保持在指定水准的方式使风扇622旋转。洗涤烘干机 100包括用于对马达623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源530。控制部件510基于从电力供应源530 输出至马达623的电力,控制步进马达520。其结果,可适当地进行图11(a)至图12(b)所说明的过滤装置700内的烘干空气的流动的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件510读取或者接收从电力供应源530流向马达623的电流的值,控制步进马达520以降低电流值(即降低电力)。例如,当第一过滤部751的上侧区域753与下侧区域7M相比附着有较多的纤维屑时,与将调整片765的位置设定成使较多的烘干空气通过上侧区域753的情况相比,将调整片765的位置设定成使较多的烘干空气通过下侧区域754,则可用较低的电流值循环等量的烘干空气。因此,此时,控制部件 510对调整片765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较多的烘干空气通过下侧区域754。热泵630包括检测用于与烘干空气的热交换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31 ; 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632。控制部件510基于温度传感器631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缩机632的转数来控制步进马达520,以使插塞部732移动至打开位置或封闭位置。控制部件510包括读取或者接收从电力供应源530流向马达623的电流的值的取得部511。取得部511还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631的输出信号。而且,取得部511读取或者接收压缩机632的转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电力供应源530流向马达623的电流的值作为电力信息而被例示。此外,来自温度传感器631的输出信号及/或压缩机632的转数作为温度信息而被例示。控制部件510包括输出用于使步进马达520工作的工作信号的输出部512。工作信号包括使旋转轴740在由上侧挡销773及/或下侧挡销774规定的指定的旋转范围旋转的第一工作信号。在旋转轴740基于第一工作信号在指定的旋转范围旋转的期间,取得部 511监视供应至送风机621的电流值。旋转轴740的旋转的基准位置设定在例如调整片765抵接于上侧挡销773的位置及/或调整片765抵接于下侧挡销774的位置。步进马达520基于第一工作信号使旋转轴740在指定的旋转范围旋转。取得部511监视旋转轴740的旋转期间的电流值,找出从旋转轴740的旋转开始起至观察到最小电流值为止的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取得部511找出的期间的数据作为与调整片765的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而被例示。控制部件510包括存储由取得部511找出的期间的数据的存储部513。工作信号包括用于使调整片765移动至在旋转轴740基于第一工作信号进行旋转的期间电力变为最少的位置的第二工作信号。基于期间数据,可找出在旋转轴740的旋转期间电力变为最少时的调整片765的位置。输出部512在旋转轴740的基于第一工作信号的旋转结束之后, 将第二工作信号输出至步进马达520。其结果,调整片765移动至供应到送风机621的电力变为最少的位置。图14是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50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9、图13及图14进一步说明控制部件510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740的旋转范围包括上侧旋转范围UR和下侧旋转范围 LR0上侧旋转范围UR例如被规定为从调整片765抵接于上侧挡销773起至向下方移动约 60°的范围。下侧旋转范围LR例如被规定为从调整片765抵接于下侧挡销774起至向上方移动约49°的范围。在旋转轴740于上侧旋转范围UR内旋转的期间,插塞部732保持在打开位置。在旋转轴740于下侧旋转范围LR内旋转的期间,插塞部732保持在封闭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旋转范围LR作为第一范围而被例示。此外,上侧旋转范围UR作为第二范围而被例示。上述第一工作信号包括使旋转轴740在下侧旋转范围LR内旋转的第一模式信号以及使旋转轴740在上侧旋转范围UR内旋转的第二模式信号。取得部511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631的输出信号及/或压缩机632的转数,判定热泵630是否需要冷却。在热泵630 不需要冷却时,取得部511选择旋转轴740在下侧旋转范围LR内旋转的第一模式。在热泵 630需要冷却时,选择旋转轴740在上侧旋转范围UR内旋转的第二模式。其结果,插塞部 732移动至打开位置而对热泵630供应外部气体。输出部512按照取得部511的判定而选择性地输出第一模式信号和第二模式信号。其结果,旋转轴740在上侧旋转范围UR或下侧旋转范围LR旋转。此时,取得部511监视旋转轴740的旋转期间的电流值,找出从旋转轴740的旋转开始起至观察到最小电流值为止的期间。存储部513存储从旋转轴740的旋转开始起至观察到最小电流值为止的期间。 其后,输出部512输出第二工作信号。其结果,调整片765移动至供应到送风机621的电力变为最少的位置。图15是沿旋转轴740的长度方向轴的过滤装置700的剖视图。利用图15说明旋转轴740。如上所述,隔板729的内缘747形成连通第一室727与第二室728的开口部。旋转轴740包括与内缘747规定的开口部邻接的环状突出部775。与开口部大致相等的大小的环状突出部775包括沿隔板7 的内缘747形成的周缘776。因此,环状突出部775适当地抑制纤维屑随着第二方向的烘干空气的流动而从第一室727进入第二室728。另外,在隔板7 与环状突出部775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通过隔板7 与环状突出部775之间的间隙而确保第一室727与第二室7 之间的连通。图16(a)、(b)是表示过滤装置700的筐体710的概略剖视图,其中,(a)表示使用时的筐体710,(b)表示分解时的筐体710。利用图16(a)、(b)说明筐体710。第二筐体壁716相对于第一筐体壁715可转动地被安装。在第一筐体壁715的连接壁71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筐体壁715与第二筐体壁716之间的连接部780。第二筐体壁 716例如包括设置在连接壁717的下方的连接板781以及从连接板781突出的销782。连接壁717可旋转地保持销782。使用者可通过转动第二筐体壁716适当地除去蓄积在筐体 710内的纤维屑。上述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处理装置及除去装置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烘干槽,形成有让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进入的进气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气口 ;除去装置,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除湿加热装置,对通过所述除去装置除去所述纤维屑后的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以及送气装置,向所述进气口输送通过所述除湿加热装置进行除湿及加热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其中,所述除去装置包括筐体,形成有导入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 ;过滤部件, 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来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根据上述结构,烘干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烘干槽。之后,通过排气口从烘干槽排出。其结果,烘干槽内的衣物被烘干。除去装置从烘干槽排出的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在对纤维屑进行除去处理之后,除湿加热装置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送气装置向烘干槽的进气口输送除湿及加热之后的烘干空气。烘干空气再次用于对烘干槽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在除去装置的筐体上形成有导入从排气口排出的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及向除湿加热装置排出烘干空气的排出口。安装在排出口上的过滤部件从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调整机构调整从导入口流向过滤部件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调整机构包括在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以及从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过滤部件包括沿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以及沿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调整板伴随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通过第一区域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第二区域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因此,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其中之一区域蓄积有较多的纤维屑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使烘干空气流向另一区域。 其结果,烘干空气的流量维持在适当水准。过滤部件捕获的纤维屑为细小的纤维屑,因此向除湿加热装置流动的细小纤维屑的量减少。据此,可较好地抑制因通过除去装置的细小纤维屑引起烘干功能降低或烘干处理装置发生故障。从而,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主筐体,收容所述烘干槽、所述除去装置、所述除湿加热装置以及所述送气装置,其中,在所述筐体形成有导入来自所述主筐体外的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除去装置还包括阀部件,包含在封闭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封闭位置与打开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的插塞部;以及凸轮片,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其中,所述凸轮片伴随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使所述插塞部在所述封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根据上述结构,向形成在筐体上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导入来自收容烘干槽、除去装置、除湿加热装置及送气装置的主筐体外的外部气体。阀部件的插塞部通过与旋转轴连接的凸轮片而在封闭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封闭位置与打开外部气体导入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在除湿加热装置需要冷却时,打开外部气体导入口。因此,除湿加热装置适当地被冷却。 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筐体包括规定所述烘干空气及所述外部气体流动的内部空间的内壁面以及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烘干空气流动的第一室和所述外部气体流动的第二室的隔板;所述排出口包括用于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第一室中的所述烘干空气的第一排出口以及用于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第二室中的所述外部气体的第二排出口 ;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排出口的第一过滤部以及覆盖所述第二排出口的第二过滤部。根据上述结构,筐体的内壁面规定烘干空气及外部气体流动的内部空间。隔板将内部空间分隔为烘干空气流动的第一室和外部气体流动的第二室。第一过滤部覆盖用于向筐体外排出第一室中的烘干空气的第一排出口。第二过滤部覆盖用于向筐体外排出第二室中的外部气体的第二排出口。隔板抑制纤维屑从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因此,可抑制第二过滤部因纤维屑而被堵塞。因此,向除湿加热装置适当地供应外部气体。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除湿加热装置邻接于所述除去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过滤部的所述烘干空气及通过所述第二过滤部的所述外部气体直接供应至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过滤部的烘干空气直接供应至与除去装置邻接的除湿加热装置,除湿加热装置可高效率地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此外,通过第二过滤部的外部气体也直接供应至与除去装置邻接的除湿加热装置。因此,除湿加热装置的冷却效率提高。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隔板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壁面的外缘以及规定用于所述旋转轴插通的开口部的内缘,所述第二室通过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室连通。根据上述结构,隔板的外缘连接于内壁面。隔板的内缘规定旋转轴插通的开口部。 因此,隔板在外缘与内缘之间适当地抑制纤维屑从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其结果,可抑制第二过滤部因纤维屑而被堵塞。因此,向除湿加热装置适当地供应外部气体。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通过开口部与第一室连通的第二室基于烘干空气在第一室内的流动而成为负压,因此外部气体从主筐体外适当地被导入至外部气体导入口。因此,除湿加热装置适当地被冷却。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旋转轴包括具有周缘的环状突出部,其中,所述周缘沿所述内缘形成,所述环状突出部邻接于所述开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具有沿内缘形成的周缘的环状突出部邻接于开口部,因此可较好地抑制纤维屑从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其结果,可抑制第二过滤部因纤维屑而被堵塞。因此,向除湿加热装置适当地供应外部气体。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
17[0126]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主筐体包括形成该主筐体的上表面的顶壁,在所述顶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连通的吸引口,所述除去装置邻接于所述顶壁。根据上述结构,在形成主筐体的上表面的顶壁上形成有与外部气体导入口连通的吸引口。除去装置邻接于顶壁,因此对与除去装置邻接的除湿加热装置的冷却效率提高。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顶壁包括形成有所述吸引口的盖部件以及形成有通过该盖部件被封闭的取出口的主壁,所述盖部件包括与所述筐体连接的连接部,当从所述主壁取下所述盖部件时,与所述盖部件连接的所述除去装置经由所述取出口被取出至所述主筐体外。根据上述结构,顶壁包括形成有吸引口的盖部件以及形成有通过盖部件被封闭的取出口的主壁。盖部件的连接部与筐体连接。当从主壁取下盖部件时,与盖部件连接的除去装置经由取出口被取出至主筐体外。因此,容易维护除去装置。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主筐体包括形成有用于向所述烘干槽投入所述衣物的投入口的正面壁,所述吸引口朝向所述正面壁的相反方向开口。根据上述结构,在主筐体的正面壁上形成有用于向烘干槽投入衣物的投入口。吸引口向与正面壁相反的方向开口,因此在主筐体内产生的声音难以传递至位于正面壁附近的使用者。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盖部件包括包含与所述取出口相辅的第一外表面的盖板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盖板上的柄板,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形成与所述柄板相辅的安装口的安装缘,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的所述柄板包括沿该柄板的转动轴形成的基端缘、 位于该基端缘的相反侧的前端缘以及形成在所述基端缘与所述前端缘之间的第二外表面, 所述前端缘与所述安装缘相比更位于所述主筐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从所述基端缘沿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的基面以及从所述前端缘向所述基面延伸的倾斜面,所述安装缘和所述倾斜面规定所述吸引口。根据上述结构,盖部件包括包含与取出口相辅的第一外表面的盖板;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盖板上的柄板。盖板包括形成与柄板相辅的安装口的安装缘。安装在安装口上的柄板包括沿柄板的转动轴形成的基端缘;在基端缘的相反侧的前端缘;以及形成在基端缘与前端缘之间的第二外表面。前端缘与安装缘相比更位于主筐体的内侧。第二外表面包括从基端缘起沿第一外表面延伸的基面以及从前端缘向基面延伸的倾斜面。安装缘和倾斜面规定吸引口。使用者可将手指插入在安装缘与倾斜面之间被规定的吸引口中容易地从取出口取下盖部件。因此,除去装置的更换或维护作业的效率提高。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安装缘包括向上方隆起的隆起缘,所述隆起缘位于所述前端缘的上方。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者可将物品载置于形成主筐体的上表面的顶壁上。向上方隆起的隆起缘位于前端缘的上方。即便使用者将液体洒落于顶壁上,隆起缘也可较好地抑制液体通过吸引口进入主筐体内。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盖部件包括对所述前端缘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施力部件。根据上述结构,施力部件向前端缘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因此可抑制吸引口不必要地变大。因此,筐体内产生的声音难以传递至使用者。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筐体包括局部地分隔所述吸引口与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之间的空间的隔壁,所述隔壁从所述筐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根据上述结构,从筐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隔壁局部地分隔吸引口与外部气体导入口之间的空间。因此,隔壁可较好地抑制洒落在顶壁上的液体经由外部气体导入口流入筐体内。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筐体包括形成有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第一筐体壁以及形成有所述排出口的第二筐体壁,其中,所述第二筐体壁相对于所述第一筐体壁可转动地被安装。根据上述结构,筐体包括形成有导入口和外部气体导入口的第一筐体壁以及形成有排出口的第二筐体壁。第二筐体壁相对于第一筐体壁可转动地被安装,因此可容易地除去筐体内部的纤维屑。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阀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筐体上的基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部与所述插塞部之间的铰链部,与所述凸轮片接触的所述插塞部绕所述铰链部向上方转动而移位至所述打开位置,被解除与所述凸轮片的接触的所述插塞部基于自重绕所述铰链部向下方转动而移位至所述封闭位置。根据上述结构,阀部件包括安装在筐体上的基部以及形成在基部与插塞部之间的铰链部。与凸轮片接触的插塞都绕铰链部向上方转动而移位至打开位置。被解除与凸轮片的接触的插塞部基于自重而绕铰链部向下方转动而移位至封闭位置。据此,可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开闭。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的除去装置包括筐体,形成有导入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 ;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根据上述结构,在除去装置的筐体上形成有导入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排出烘干空气的排出口。安装在排出口上的过滤部件从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调整机构调整从导入口流向过滤部件的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调整机构包括在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以及从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过滤部件包括沿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以及沿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调整板伴随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通过第一区域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第二区域的烘干空气的流量,因此,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其中之一区域蓄积有较多的纤维屑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使烘干空气流向另一区域。其结果,烘干空气的流量维持在适当水准。由过滤部件捕获的纤维屑为细小的纤维屑,因此来自筐体的细小纤维屑的漏出减少。由此,可较好地抑制因通过除去装置的细小纤维屑引起烘干功能降低。据此,可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可适合利用于烘干机及洗涤烘干机。
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槽,形成有让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进入的进气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气Π ;除去装置,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除湿加热装置,对通过所述除去装置除去所述纤维屑后的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以及送气装置,向所述进气口输送通过所述除湿加热装置进行除湿及加热后的所述烘干空气,其中,所述除去装置包括筐体,形成有导入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 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来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筐体,收容所述烘干槽、所述除去装置、所述除湿加热装置以及所述送气装置,其中, 在所述筐体形成有导入来自所述主筐体外的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 所述除去装置还包括阀部件,包含在封闭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封闭位置与打开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的插塞部;以及凸轮片,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其中,所述凸轮片伴随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使所述插塞部在所述封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包括规定所述烘干空气及所述外部气体流动的内部空间的内壁面以及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烘干空气流动的第一室和所述外部气体流动的第二室的隔板;所述排出口包括用于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第一室中的所述烘干空气的第一排出口以及用于向所述除湿加热装置排出所述第二室中的所述外部气体的第二排出口 ;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排出口的第一过滤部以及覆盖所述第二排出口的第二过滤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加热装置邻接于所述除去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过滤部的所述烘干空气及通过所述第二过滤部的所述外部气体直接供应至所述除湿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壁面的外缘以及规定用于所述旋转轴插通的开口部的内缘,所述第二室通过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具有周缘的环状突出部,其中,所述周缘沿所述内缘形成, 所述环状突出部邻接于所述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筐体包括形成该主筐体的上表面的顶壁,在所述顶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连通的吸引口, 所述除去装置邻接于所述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包括形成有所述吸引口的盖部件以及形成有通过该盖部件被封闭的取出口的主壁,所述盖部件包括与所述筐体连接的连接部,当从所述主壁取下所述盖部件时,与所述盖部件连接的所述除去装置经由所述取出口被取出至所述主筐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筐体包括形成有用于向所述烘干槽投入所述衣物的投入口的正面壁, 所述吸引口朝向所述正面壁的相反方向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包括包含与所述取出口相辅的第一外表面的盖板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盖板上的柄板,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形成与所述柄板相辅的安装口的安装缘,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的所述柄板包括沿该柄板的转动轴形成的基端缘、位于该基端缘的相反侧的前端缘以及形成在所述基端缘与所述前端缘之间的第二外表面, 所述前端缘与所述安装缘相比更位于所述主筐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从所述基端缘沿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的基面以及从所述前端缘向所述基面延伸的倾斜面,所述安装缘和所述倾斜面规定所述吸引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缘包括向上方隆起的隆起缘,所述隆起缘位于所述前端缘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包括对所述前端缘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施力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包括局部地分隔所述吸引口与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之间的空间的隔壁, 所述隔壁从所述筐体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包括形成有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的第一筐体壁以及形成有所述排出口的第二筐体壁,其中,所述第二筐体壁相对于所述第一筐体壁可转动地被安装。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筐体上的基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部与所述插塞部之间的铰链部,与所述凸轮片接触的所述插塞部绕所述铰链部向上方转动而移位至所述打开位置, 被解除与所述凸轮片的接触的所述插塞部基于自重绕所述铰链部向下方转动而移位至所述封闭位置。
16.一种除去装置,从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其特征在于包括 筐体,形成有导入所述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排出所述烘干空气的排出口 ; 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所述纤维屑;以及调整机构,调整从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过滤部件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旋转的旋转轴和从该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 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该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调整板,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流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处理装置以及除去装置。烘干处理装置包括形成有让烘干空气进入的进气口和排出烘干空气的排气口的烘干槽;从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的除去装置;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的除湿加热装置;以及向进气口输送烘干空气的送气装置,其中,除去装置包含形成有导入烘干空气的导入口和排出烘干空气的排出口的筐体;安装于排出口的过滤部件;以及调整烘干空气的流动方向的调整机构。其中,调整机构包含旋转轴和从旋转轴延伸出的调整板。调整板根据旋转轴的旋转来改变烘干空气的流量。据此,能够在较长期间适当地维持烘干功能。
文档编号D06F58/22GK202227167SQ20112036294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仓挂敏之, 村尾刚, 铃木将大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