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的压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22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纱机的压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粗纱机的压掌,所述压掌包含压掌臂和压掌叶并且用于在所述粗纱机上形成筒子期间引导粗纱移动。所述压掌叶具有开口用于穿过粗纱,所述开口在粗纱穿过开口的行进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并在横向于所述粗纱行进方向上具有横向延伸。所述压掌叶还具有汇合至所述开口的缝隙,用以将粗纱引入所述开口,所述缝隙与所述粗纱行进方向构成小于45°的角度。
背景技术
粗纱机(也称为翼锭粗纱机)将熟条处理成卷绕在所谓的粗纱筒子上的粗纱。粗纱筒子可以在环锭纺纱机上进一步被处理成纱线。在粗纱机中,熟条首先经过牵伸装置。之后,粗纱利用围绕粗纱筒子转动的、所谓的粗纱锭翼铺放在粗纱筒子上。由此,粗纱同时获得所需的捻度。为了将粗纱沿纵向分配在筒子上,筒子可以沿粗纱锭翼的转动轴线方向运动。为了引导粗纱,在粗纱锭翼上安装压掌。当粗纱锭翼已经达到预定的直径时,粗纱被自动断开。为此提供捻度更小的留头粗纱。可以在粗纱筒子的上端部或下端部上铺放留头粗纱。通过粗纱筒子与锭翼之间的适当相对运动来拉断粗纱。在此,该相对运动可以通过粗纱锭翼的升降运动以及锭翼和/或筒子的转动来实现。粗纱机的压掌很久以来就是已知的,例如在US 2,046,376中已做说明。其压掌叶具有长孔,粗纱穿过该长孔。在粗纱喂给区域中,开口横截面大于在送出区域中的情况,由此实现压实粗纱。为了简化粗纱喂入长孔而存在缝隙,该缝隙汇合至长孔,垂直于粗纱行进方向延伸,并且朝向上方沿粗纱锭翼固定方向取向。为了断开粗纱(而且为了避免粗纱穿出),筒子必须运动离开锭翼,即,筒子为了断开而下降。这意味着,必须在筒子下方区域实现粗纱断开并且相应地将留头粗纱铺放在筒子的下端部上。假如留头粗纱被铺放在筒子上端部并且需要通过抬升筒子来实现断开时,那么粗纱会被迫经由垂直的缝隙从开口穿出。DE 30 23 241A1公开了一种压掌,其压掌叶具有圆形开口。该缝隙与粗纱行进方向形成锐角并且设置在压掌叶的上侧。通过缝隙的倾斜延伸,虽然在断开布置在筒子上边缘的留头粗纱时粗纱难以穿出,然而最终却不能阻止这种穿出。EP O 686 713B1公开了一种具有梨形开口的压掌叶,其应当改善粗纱的压实。缝隙水平设置在压掌叶的下方区域中,也就是说平行于粗纱行进方向。因为该缝隙目前处于下方,所以为了断开粗纱,压掌适于位于粗纱筒子的上方区域。在筒子下方区域断开粗纱时还存在穿出的危险,这是因为在筒子下降时,粗纱定位在缝隙汇合区域中并通过其穿出。为了能够在筒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都以“无穿出危险”的方式可靠断开粗纱,相应需要将该压掌更换为缝隙在相应另一侧上的压掌。EP I 666 650B1是最近的现有技术,此处尝试解决穿出的问题。该文献公开了具有圆形开口和缝隙的压掌叶,该缝隙以相切的方式汇合至开口的上方区域。该缝隙与圆形开口构成保持翼部(RUckhaltef Iilgel),该保持翼部在其前方上方区域中具有侧向倾斜,其中,保持翼部略微沿压掌叶的远离粗纱筒子的方向突起。通过保持翼部的倾斜虽然可以降低穿出的风险,然而效果还无法令人满意。此外保持翼部的精确弯曲在制造技术方面也是复杂的。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压掌,其在粗纱筒子的上方和下方均可以实现断开粗纱,并且以简单可靠方式阻止了在粗纱筒子面对缝隙一侧在断开时的穿出。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性特征的压掌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为了解决该任务,开口的纵向延伸大于其横向延伸,在缝隙汇合区域与纵向延伸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行进方向上的间距大于半个横向延伸。本发明基于开口的特定形状以及缝隙的特定设置。给就穿出风险而言,仅具有更大纵向延伸的开口不会带来任何优点。缝隙的本发明设置方式首先通过长形开口实现。在圆形开口中,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是彼此相等的。缝隙的下述设置方式(即,在缝隙汇合区域与纵向延伸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的、在粗纱行进方向上的间距大于半个横向延伸)在圆形开口中实际上是不可实现的。通过本发明设置方式,开口与缝隙一起构成的保持翼部可以明显被拉长,因而可靠阻止穿出。保持翼部不需要倾斜。长孔的制造与圆形孔的制造相比原则上没有增加费用。按照有利方式,所述开口被设计为长孔,其中,纵向延伸是由半圆限定的,而横向延伸由彼此平行延伸的纵向侧边限定。在长孔中存在的笔直的长纵向侧附加地预防了穿出。在开口被设计为长孔的情况下,缝隙在纵向侧区域汇合至开口。由此,在缝隙的汇合区域与纵向延伸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行进方向上的间距大于半个横向延伸。或者,所述开口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根据另一可选方式,所述开口可以呈梨形。在此,还可以额外利用梨形的现有技术已知的优点。如已知的那样,更窄的端部朝向粗纱的行进方向。按照有利方式,所述纵向延伸比所述横向延伸大至少50%。也就是说,在5mm的典型横向延伸情况下,该开口可以至少长达7. 5_。在这种尺寸下,保持翼部可以构造得足够大并且为缝隙汇合区域保留了足够多的空间。按照有利方式,在缝隙与粗纱行进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在20°至30°之间,此处边界是包含在内的。这样,缝隙以最优化方式配合于整体设置并且以最佳方式协助了穿入并且阻止穿出。


下面结合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图中图1是粗纱机的一部分,其中,粗纱筒子在其上端部上具有留头粗纱;图2是粗纱机的一部分,其中,粗纱筒子在其下端部上具有留头粗纱;图3示出本发明压掌;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压掌的开口和缝隙;
图5是本发明压掌的开口和缝隙;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压掌的开口和缝隙;和图7是本发明第三种压掌的开口和缝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示出粗纱机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熟条是由牵伸装置输送的,其中,附图中仅示出前罗拉I。牵伸后的粗纱2被引入粗纱锭翼3,穿过其中一个锭翼直至其下端部。压掌8安装在锭翼上。粗纱2缠绕压掌臂6并且穿过压掌叶7中的开口 11。粗纱筒子4布置在龙筋9上。龙筋9可以升降运动。粗纱2通过锭翼3和粗纱筒子4的转动得到所需的捻度,并通过压掌8的引导而卷绕在筒子4上。为了实现将粗纱2分配在筒子4的轴向长度上,自此期间筒子4借助龙筋9做升降运动。当筒子4已达到期望的直径时,实现捻度更小的留头粗纱5a、5b。在图1的情况下,留头粗纱5a已经卷绕在筒子的上端部上。当龙筋9连同筒子4沿箭头方向IOa向上运动时,粗纱2在具有较小捻度的位置处拉断并完成所期望的断开。在图2的情况下,留头粗纱5b已经卷绕在粗纱筒子4的下端部上。为了断开粗纱,龙筋9必须连同筒子4 一起沿箭头方向IOb下降。图3示出本发明压掌8。仅示出压掌臂6的面向压掌叶7的端部。如已知的那样,压掌叶7在粗纱喂给侧具有槽14,并且在开口 11的另一侧具有漏斗形凹进部13。当粗纱2穿过开口 11时,在远离筒子4的一侧,粗纱2被铺放到槽14中,而在靠近筒子4的一侧,粗纱2被铺放到漏斗形凹进部13中。由此减少了粗纱2在穿过开口 11时出现的不期望的转向。压掌叶在上方和下方分别具有弯曲的边缘17、18。在铺放粗纱时,这避免了压掌钩住粗纱筒子4的上或下斜边(B0schung)。粗纱2穿过开口 11的行进方向通过虚线16示出。根据本发明,开口 11在粗纱行进方向上的的延伸大于在横向于行进方向上的延伸。用于引导粗纱穿入开口 11的缝隙12倾斜地汇合至开口 11。缝隙12与粗纱2的行进方向16形成一角度,其在附图5和6中以W来表示。缝隙12和长形开口 11如此设置,即,与现有技术相比形成了加大的保持翼部15。该保持翼部15位于缝隙12和开口 11之间。图5和图6更准确地示出了缝隙12和开口 11的本发明构造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图4示出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缝隙12a和开口 Ila的构造。图4示出圆形开口11a。该圆形在粗纱行进方向16a上具有纵向延伸La。横向于粗纱行进方向的延伸以Qa标识。在圆形开口的情况下,纵向延伸La和横向延伸Qa当然是彼此相等的。受圆形限制,缝隙12a的汇合区域19a比较接近纵向延伸La的面向压掌臂6的端部。由缝隙12a和圆形开口 Ila构成的保持翼部15a因此相当短,从而在承受拉伸负荷时,粗纱2a会在保持翼部15a处滑脱并从缝隙12a穿出。图5示出开口 11b,其被设计成长孔。开口 Ilb的纵向延伸Lb(也就是,在粗纱2b行进方向16b上延伸)是由半圆限定的,横向延伸Qb由彼此平行延伸的纵向侧边来限定。半圆的半径恰好是横向延伸Qb的一半,即,Qb/2。根据本发明,缝隙12b的汇合区域19b与纵向延伸Lb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之间的间距Ab应当大于半个横向延伸Qb/2。对于作为长孔的图5所示构造方式而言,这意味着汇合区域19b位于平行延伸的纵向侧的区域中。由缝隙12b和长孔Ilb构成的保持翼部15b与图4所示的设置方式相比明显更大。粗纱2b不再会穿出。图6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开口 Ilc(缝隙12c汇合在其中)被设计成椭圆。椭圆Ilc在粗纱行进方向16c上具有延伸L。,横向于该行进方向16c具有延伸Q。。在缝隙12c的汇合区域19c与纵向延伸L。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2c的行进方向16c上的间距A。大于半个0。/2。在此,保持翼部15c与现有技术相比也更大。图7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开口 Ild(缝隙12d汇合在其中)被设计成梨形。梨形开口 Ild在粗纱行进方向16d上具有延伸Ld,横向于该行进方向16d具有延伸Qd。在缝隙12d的汇合区域19d与纵向延伸Ld的面向压掌臂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2d行进方向16d上的间距 大于半个%/2。在此,保持翼部15d与现有技术相比也更大。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缝隙12b、12c、12d从上方汇合至开口 I lb、11c、I Id。在另一未示出的另选方式中,缝隙也可以从下方汇合至开口。
权利要求
1.粗纱机的压掌(8),所述压掌包括压掌臂(6)和压掌叶(7)并且用于在所述粗纱机上形成筒子(4)期间引导粗纱移动,其中, 所述压掌叶(7)具有开ロ (11、lib、11c、Ild)用于穿过粗纱(2、2b、2c、2d),所述开ロ在粗纱(2、2b、2c、2d)穿过所述开(11、lib、11c、)的行进方向(16、16b、16c、16d)上具有纵向延伸(Lb、Le、Ld),并且所述开ロ在横向于粗纱(2、2b、2c、2d)的所述行进方向(16、16b、16c、16d)上具有横向延伸(Qb、Qc、Qd),并且 所述压掌叶还具有汇合至所述开ロ (11、lib、11c、Ild)的缝隙(12、12b、12c、12d),用以将粗纱(2、2b、2c、2d)引入所述开ロ(ll、llb、llc、lld),所述缝隙与粗纱(2、2b、2c)的所述行进方向(16、16b、16c、16d)构成小于45°的角度(W), 其特征在干, 所述开ロ (ll、llb、llc、lld)的所述纵向延伸(Lb、L。、Ld)大于所述横向延伸(Qb、Qc、Qd),在所述缝隙(12、12b、12c、12d)的汇合区域(19b、19c)与所述纵向延伸(Lb、Lc, Ld)的面向所述压掌臂(6)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2、2b、2c)的所述行进方向(16、16b、16c)上的间距(Ab、Ae、Ad)大于半个所述横向延伸(Qb/^Q^.Q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掌,其特征在于,所述开ロ(Ilb)被设计为长孔,其中,所述纵向延伸(Lb)是由半圆限定的,而所述横向延伸(Qb)是由彼此平行延伸的纵向侧边限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掌(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ロ(Ilc)具有椭圆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掌(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ロ(Ild)呈梨形。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掌(8),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延伸(LpLc^Ld)比所述横向延伸(Qb、Qc、Qd)大至少5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掌(8),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2、12b、12c、12d)与粗纱(2、2b、2c、2d)的所述行进方向(16、16b、16c,16d)形成的角度(W)为30。或30。以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掌(8),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2、12b、12c、12d)与粗纱(2、2b、2c、2d)的所述行进方向(16、16b、16c,16d)形成的角度为20°或20°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粗纱机的压掌(8),其包括压掌臂(6)和压掌叶(7)并且用于在粗纱机上形成筒子(4)期间引导粗纱移动。压掌叶(7)具有开口(11、11b、11c)用于穿过粗纱以及汇合至开口(11、11b、11c)的缝隙(12、12b、12c)用于将粗纱喂入开口(11、11b、11c),所述缝隙与粗纱行进方向(16、16b、16c)构成小于45°的角度(W)。根据本发明,该开口(11、11b、11c)的纵向延伸(Lb、Lc)大于横向延伸(Qb、Qc),在缝隙(12、12b、12c)汇合区域(19b、19c)与纵向延伸(Lb、Lc)的面向压掌臂(6)的端部之间的、在粗纱行进方向(16、16b、16c)上的间距(Ab、Ac)大于半个横向延伸(Qb/2、Qc/2)。
文档编号D01H7/32GK103046180SQ20121041031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F·马切尼克, 卡尔-海因茨·麦克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