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166203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专利摘要】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属于提取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率高、操作方便的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取一定量的黑液,用酸调节pH值,加入乙醇中和;抽滤,将滤液调节pH值,抽滤,将滤液中的乙醇蒸出;用酸溶液洗涤抽滤出的固体颗粒,自然干燥。
【专利说明】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提取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木质素是复杂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复杂、分子量不均,它是在酸作用下难以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具有网状结构的一类无定形高聚物,其化学结构是苯丙烷类结构单元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共有三种基本结构(非缩合型结构),即愈疮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在不同植物纤维原料中,木质素的结构不同。本文所研究的芦苇属于草本植物,它主要由愈疮木基结构单元、紫丁香基结构单元所构成。木质素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涂料、染料、石油钻探和建筑等许多领域,可用做锅炉水粘结剂、防垢齐?、上壤改良齐?、水泥减水剂和采油的牺牲剂、油田堵水调剖剂等。而造纸废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所以从造纸废液中提取木质素,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这个难题,也可以变废为宝,降低化学品成本。造纸废液每年排放量很多,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所以从造纸废液中提取木质素,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这两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现有造纸黑液中提取木质素的方法提取率低、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取率高、操作方便的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 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1、取一定量的黑液,用酸调节PH值,加入乙醇中和。
[0006]2、抽滤,将滤液调节PH值,抽滤,将滤液中的乙醇蒸出。
[0007]3、用酸溶液洗涤抽滤出的固体颗粒,自然干燥。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用酸调节PH值为6。
[000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第三步的酸溶液PH值为2。
[0010]本发明有益效果。
[0011]采用硫酸从造纸黑液中提取木质素方法比采用盐酸提取的效果更好,产率高,更易于操作。酸析法回收芦苇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不仅可以初步解决本地造纸废水污染问题,而且提取的木质素可进一步深加工制得木质素类产品,走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道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图1是本发明提取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5]1、取一定量的黑液,用酸调节PH值,加入乙醇中和。
[0016]2、抽滤,将滤液调节PH值,抽滤,将滤液中的乙醇蒸出。
[0017]3、用酸溶液洗涤抽滤出的固体颗粒,自然干燥。
[0018]所述用酸调节PH值为6。
[0019]所述第三步的酸溶液PH值为2。
[0020]木质素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设定反应温度、絮凝时间、絮凝pH、絮凝温度4个因素。测定某因素时,其它因素作为非测定因素。本实验选择的基本条件为:取IOOmL黑液,加65酸进行沉淀,絮凝液pH=l,反应温度30°C,絮凝时间30min,絮凝温度50°C。
[0021]实验选取pH=3的硫酸和盐酸两种不同的沉淀液,分别沉淀IOOmL的造纸黑液,选出较好的絮凝液。在絮凝液pH为1.0,2.0,3.0,4.0,5.0和反应温度30、40、50、60、70。。几个水平下进行。进而在探索10、20、30、40、50min等絮凝时间条件下和50、60、70、80、90°C等絮凝温度条件下黑液木质素产率的影响情况。
[002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取一定量的黑液,用酸调节PH值,加入乙醇中和; 2)抽滤,将滤液调节PH值,抽滤,将滤液中的乙醇蒸出; 3)用酸溶液洗涤抽滤出的固体颗粒,自然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酸调节PH值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酸溶液PH值为2。
【文档编号】D21C11/04GK103806321SQ20121043809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征, 贾云生, 耿芹 申请人:李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