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61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80重量份、蕉麻纤维10-20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15-25重量份。本发明的混纺纱将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属于纺纱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絹、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现有的混纺纱功能还不够齐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
[0004]本发明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80重量份、蕉麻纤维10-20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15-25重量份。
[0005]所述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70重量份、蕉麻纤维15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20重量份。
[0006]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丙纶具有如下性能:丙纶的纵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圆形。丙纶最大的优点是质地轻,其密度仅为0.91g/cm3是常见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所以同样重量的丙纶可比其他纤维得到的较高的覆盖面积。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弹性优良。所以丙纶耐磨性好。此外,丙纶的湿强基本等于干强,所以它是制作渔网、缆绳的理想材料。质轻保暖性好;几乎不吸湿,但心吸能力很强,吸湿排汗作用明显;丙纶的吸湿性很小,几乎不吸湿,一般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接近于零。但它有芯吸作用,能通过织物中的毛细管传递水蒸气,但本身不起任何吸收作用。丙纶的染色性较差,色谱不全,但可以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来弥补不足。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除了浓硝酸,浓的苛性钠外,丙纶对酸和碱抵抗性能良好,所以适于用作过滤材料和包装材料。耐光性较差,热稳定性也较差,易老化,不耐熨烫。但可以通过在纺丝时加入防老化剂,来提高其抗老化性能。此外,丙纶的电绝缘性良好,但加工时易产生静电。由于丙纶的导热系数较小,保暖性好。丙纶弹力丝强度仅次于锦纶,但价格却只有锦纶的1/3 ;制成织物尺寸稳定,耐磨弹性也不错,化学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差,不耐日晒,易于老化脆损,为此常在丙纶中加入抗老化剂。
[0007]蕉麻纤维具有如下特性: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
[0008]粘胶纤维的特性如下:其基本组成是纤维素(C6H1005)n ο普通粘胶纤维的截面呈锯齿形皮芯结构,纵向平直有沟横。而富纤无皮芯结构,截面呈圆形。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吸湿后显著膨胀,直径增加可达50%,所以织物下水后手感发硬,收缩率大。普通粘胶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棉小,约为1.6?2.7cN/dtex ;断裂伸长率大于棉,为16%~22% ;湿强下降多,约为干强的50%,湿态伸长增加约50%。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负荷下容易变形,而弹性回复性能差,因此织物容易伸长,尺寸稳定性差。富纤的强度特别是湿强比普通粘胶高,断裂伸长率较小,尺寸稳定性良好。普通粘胶的耐磨性较差,而富纤则有所改善。粘胶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棉相似,所以较耐碱而不耐酸,但耐碱耐酸性均较棉差。富纤则具有良好的耐碱耐酸性。同样粘胶纤维的染色性与棉相似,染色色谱全,染色性能良好。此外粘胶纤维的热学性质也与棉相似,密度接近棉为1.50~1.52g/cm3。
[0009]本发明的混纺纱将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重量份、蕉麻纤维20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25重量份。
[0011]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80重量份、蕉麻纤维10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15重量份。
[0012]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70重量份、蕉麻纤维15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20重量份。
【权利要求】
1.一种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80重量份、蕉麻纤维10-20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15-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纶、蕉麻纤维和粘胶蛋白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丙纶70重量份、蕉麻纤维15重量份和粘胶蛋白纤维20重量份。
【文档编号】D02G3/04GK103882575SQ20121056432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田永圣 申请人:南通美铭锦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