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2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乳胶材料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乳胶海绵制品由于其良好的弹性、抗静电性、经久耐用性、抗菌环保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纺织品(床垫、枕头)及体育防护用品等行业。乳胶海绵制品在使用时多为片状制品或块状制品,其抗拉伸强力较低,表面抗冲击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低,透气性和透湿性不良。为了改善乳胶制品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多采用将乳胶制品扎很多小孔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胶条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但同时也降低了乳胶制品的拉伸强力。乳胶制品表面抗尖锐重物的冲击性能很差,尖锐重物很容易刺穿乳胶制品,这些缺点都严重制约了乳胶制品的使用范围,严重影响了乳胶制品的使用寿命。现在广泛使用的乳胶床垫中多采用片状乳胶制品,并且乳胶制品扎有许多小孔,来改善透气性和透湿性能,乳胶制品表面覆盖一层非织造布,以增加表面强力,床垫表面包覆有一层或多层织物。乳胶床垫在使用过程中,人体与乳胶制品之间有床垫包覆织物和非织造布,这都会影响床垫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当人体躺在乳胶床垫上,人体重量集中在接触面上,乳胶制品因为受力集中,而变形明显,透气用的小孔也会因为乳胶制品的变形而被封闭,根本达不到透气和透湿的目的,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舒适性。由于乳胶制品受力后无法将力向周围传导,接触面受力集中,所以抗压性能不佳。除了床垫,目前在防护装备、隔音材料等领域,只要是使用具有回弹性的乳胶材料所制成的产品中,都有上述问题的存在。申请号为“201010003163. V’的中国专利一种织入泡沫条的三维增强织物,提到了一种三维增强织物,由上经纱和上纬纱编织成上表面,由下经纱和下纬纱编织成下表面,由连接纱将上下表面连成一整体,在上下表面的中空层内织入泡沫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织物的强度和隔音保温性能。但是该织物只能是泡沫条的单层排列,无法实现泡沫条的多层排列,实现增大织物厚度比较困难;该织物不具有改善泡沫条透气性和透湿性的能力;该织物采用连接纱将上下表面与泡沫条连接在一起,整体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整体性好、结构稳定、增厚容易、强度更高、抗压更大,且具有良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包括经纱、纬纱和乳胶,其中,所述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共用一段机织物,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的是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机织而成,所述乳胶条通过织机织入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内部。本发明中,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包括若干层机织物,每层机织物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而成。
本发明中,所述经纱的材料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吸湿纤维或涤纶中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所述纬纱的材料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吸湿纤维或涤纶中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所述乳胶条为圆柱形或多边形,优选方案是所述乳胶条为圆柱形,且所述乳胶条的直径为2mnTl8mm。本发明中,所述乳胶为天然乳胶、合成乳胶和人造乳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为双层机织物,机织物采用平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一个管状机织物单元由30根纬纱与经纱交织而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有一段共用一层由5根纬纱与经纱交织而成的机织物,一个完整组织循环中经纱循环为12根,纬纱循环为95根,乳胶条循环为5根。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将乳胶条做成柔软且回弹性良好的圆柱形或多边形长条,经纱和纬纱由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透湿性的纤维材料制成。在机织上将经纱和纬纱交织成多层管状机织物,并将乳胶条织入经纱和纬纱交织成的管状机织物单元内,乳胶条表面被机织物整体包覆,利用机织物中纤维材料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使得机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当包覆多层乳条胶的立体机织物表面受力后,表面机织物及乳胶条都会发生变形,机织物中的经纱纬纱都具有弹性,且织物张力会沿纱线传递给周围的乳胶条,增大了受力面积增加,大大提高了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的抗压性能机织物沿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力,将乳胶条整体包覆,结构稳定,大大提高了乳胶条的抗拉伸性能。机织物由一定密度的经纱和一定密度的纬纱交织而成,结构紧密,具有较好的抗顶破性能,乳胶条表面被机织物整体包覆,尖锐重物不宜刺穿乳胶条,大大增强了乳胶条表面的抗冲击性能。改变了乳胶制品的形状,将乳胶制品由常用的片状或块状做成柔软圆柱形或多边形长条,利用包覆在乳胶条表面的机织物连接,由于机织物柔软、易弯曲,可以增加乳胶制品的弯曲性能,有利于运输和储存。另外利用机织物的多层管状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增加机织物的层数,调整乳胶条层数,增加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的厚度更方便,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图1为本发明机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机织物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包括经纱1、纬纱2和乳胶条3,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管状机织物单元包括若干层机织物,每层机织物由经纱I和纬纱2交织而成,经纱I和纬纱2交织而成的管状机织物为平纹或者斜纹织物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管状机织物单元为双层机织物,机织物采用平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一个管状机织物单元由30根纬纱2与经纱I交织而成,每相邻两个管状机织物单元有一段共用一层由5根纬纱2与经纱I交织而成的机织物,一个完整组织循环中经纱I循环为12根,纬纱2循环为95根,乳胶条3循环为5根。如图3,设计穿筘为每筘4入,穿综采用顺穿法,需使用12页综框,图3也相当于织造纹板图。在织造生产过程中,乳胶条3通过引纬器分别被织入了经纱I和纬纱2交织成的管状机织物单元内部,乳胶条3为圆柱形或者多边形,乳胶条3的直径优选为2mnTl8mm,本实施例中,乳胶条3为圆柱形且乳胶条3的直径为6mm,乳胶条3表面完全被机织物包覆。经纱I和纬纱2均可以为棉纤维、超吸湿纤维、黏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碳素复合纤维、腈纶铜络合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粘胶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涤纶中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在一件机织物中,经纱I和纬纱2可以只用一种纤维材料,也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纤维材料,当经纱I和纬纱2需要使用多种纤维材料时,只需在整经时按照设计要求排列多种纤维材料的经纱1,在织机上设置多种纤维材料的纬纱2的选纬顺序。乳胶条3采用的是具有弹性且柔软的材料,可以为天然乳胶、合成乳胶和人造乳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同理,当一件机织物中乳胶3需要使用多种材料或更换形状时,只需要将参加织造的乳胶条3更换即可。此外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包括经纱(I)、纬纱(2)和乳胶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共用一段机织物,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由所述经纱(I)和所述纬纱(2)机织而成,所述乳胶条(3)通过织机织入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包括若干层机织物,每层机织物由所述经纱(I)和所述纬纱(2)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包括两层机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I)和所述纬纱(2)交织而成的管状机织物为平纹或者斜纹织物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I)的材料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吸湿纤维或涤纶中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2)的材料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吸湿纤维或涤纶中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条(3)为圆柱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条(3)为圆柱形,所述乳胶条(3)的直径为2mnTl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条(3)为天然乳胶、合成乳胶和人造乳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多层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包括经纱、纬纱和乳胶条。其中,所述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有一段共用一段机织物,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的是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机织而成,所述乳胶条通过织造被包覆在所述管状机织物单元内部。本发明的立体机织物,整体性好、结构稳定、增厚容易、强度更高、抗压更大,且具有良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
文档编号D03D3/02GK103074724SQ2012105846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丁长明, 乔志勇, 张再兴 申请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