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1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エ序是棉纺织企业的最主要エ序之一,也是用エ最多的エ序,目前国内短车环锭细纱机的落纱形式是采用人エ落纱,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落纱エー天下来经常是手掌起泡、腰酸腿疼。目前纺织企业缺エ,缺的最多的是细纱落纱エ。因此,只有实现细纱落纱的全自动化才能大幅度减轻细纱エ序的劳动强度,才能大幅度减少劳动用エ。细纱落纱的全自动化是实现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长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都是采用整体式的理管、筒管及纱输送、满纱输出装置,即整车只有一套的理管装置、ー套的钢带式(托盘式)筒管及纱输送装置、ー个满纱输出装置,且钢带式(托盘式)筒管及纱输送的回转方式是同一平面式(从左向右旋转)。由于是整体式的,当上述装置出现故障时整台细纱机就被迫停机,且由于理管装置、筒管及纱输送装置及满纱输出装置只有ー套,造成这些装置负荷大,机配件易磨损,故障率増加,耗电大,不利于节能。正是这些原因,目前许多棉纺企业对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仍不放心。因此目前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的推广应用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包括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每ー落纱机构包括一理管机构、ー带有伺服电机的传动机构、一输送机构及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对理管机构、输送机构及输出机构进行传动,理管机构将细纱空管喂至输送机构,细纱机将细纱空管纺成细纱满管时,输送机构将细纱满管输送至输出机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理管机构包括一对理管罗拉及一筒管转向机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轮驱动理管罗拉旋转,理管罗拉将细纱空管喂至筒管转向机构,筒管转向机构使每根细纱空管的底径朝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被动链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主动链轮旋转,主动链轮带动被传动链轮转动,被动链轮则带动理管机构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带管插的钢带、钢带主传轮、钢带导向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钢带主传轮旋转,钢带主传轮驱动钢带转动,钢带带动钢带导向轮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带槽的满管输出龙带。针对目前国内外整体式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存在的难以克服的问题,我司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创新地提出了分体式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整体式集体落纱装置当理管、筒管及纱输送、满纱输出装机构出现故障时整机被迫停机的现象,同吋,由于采用分体式出减轻各机构的负荷,使细纱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得以显著提高,也实现了节能。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带带动细纱空管转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钢带带动细纱满管转动示意图。 标号说明10/20理管机构30/40输送机构50/60输出机构70细纱空管80细纱满管C、D/V、M 理管罗拉E筒管转向机构F/G被动链轮H/1主动链轮L/J伺服电机Q/T钢带主传轮X/Y钢带导向轮U满管输出龙带Z 钢带说明标号A/标号B,代表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中同一个功能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包括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每ー落纱机构包括理管机构10/20、带有伺服电机L/J的传动机构、输送机构30/40及输出机构50/60,传动机构对理管机构10/20、输送机构30/40及输出机构50/60进行传动,理管机构10/20将细纱空管70喂至输送机构30/40,细纱机将细纱空管70纺成细纱满管80时,输送机构30/40将细纱满管80输送至输出机构50/60。应该理解,理管机构10与理管机构20是两个独立的理管机构;同理,输送机构30与输送机构40、输出机构50与输出机构60都是两个独立结构,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中的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创新地提出了分体式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整体式集体落纱装置当理管、筒管及纱输送、满纱输出装机构出现故障时整机被迫停机的现象,同吋,由于采用分体式出减轻各机构的负荷,使细纱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得以显著提高,也实现了节能。如图I、图2、图3所示,理管机构10/20包括ー对理管罗拉C、D/V、M及筒管转向机构E,伺服电机L/J通过链轮驱动理管罗拉C、D/V、M旋转,理管罗拉C、D/V、M将细纱空管70喂至筒管转向机构E,筒管转向机构E使每根细纱空管70的底径朝下。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Η/I、被动链轮F/G,所述伺服电机L/J驱动主动链轮H/I旋转,主动链轮Η/I带动被传动链轮F/G转动,被动链轮F/G则带动理管机构10/20转动。 输送机构30/40包括带管插的钢带Z、钢带主传轮Q/T、钢带导向轮X/Y,所述伺服电机L/J驱动钢带主传轮Q/T旋转,钢带主传轮Q/T驱动钢带Z转动,钢带Z带动钢带导向轮X/Y转动。输出机构30/40包括带槽的满管输出龙带U。当细纱机发出满纱信号时,该信号通过PLC给集体落纱装置的抓纱器(图中未示出)发出信号,抓纱器将细纱空管70抓到插管预备位后,将细砂满管80抓放到钢带Z上,此时,两边钢带输送带的伺服电机L/J开始转动,经过ー对啮合齿轮0/P、S/R的減速后,传递给钢带主传轮Q/T,钢带传动轮各自带动钢带Z转动,将细纱满纱输送到两边的输出装置50/60,经满管输出龙带U,输送到落纱框(图中未示出)中。此时,气缸活塞N得到PLC传来的落纱信号,开始向两边撑开,将两边的理管机构10/20中的筒管转向机构E撑开30度,给细纱满管80输送让道。同时被动链轮F/G的离合器断开,这时被动链轮F/G空转。当输出机构50/60完成细纱满管80输出任务后,钢带Z开始反向转动,气缸活塞N得到PLC传来的理管信号,气缸活塞N收缩,将两边的筒管转向机构E恢复原位,同时被动链轮F/G里的离合器开始作用,主传动伺服电机L/J转动,经过ー对啮合齿轮0/P、S/R的減速后,传递给主动链轮H/I,主动链轮Η/I转动从而带动被动链轮F/G,并且带动两边各ー对理管罗拉C、D/V、W转动,细纱空管70经理管罗拉C、D/V、M喂入到筒管转向机构E,经筒管转向机构E转向确保所有的筒管的大直径一端朝下插到钢带Z的凸钉上。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姆ー落纱机构包括一理管机构(10/20)、一带有伺服电机(L/J)的传动机构、ー输送机构(30/40)及输出机构(50/60),传动机构对理管机构(10/20)、输送机构(30/40)及输出机构(50/60)进行传动,理管机构(10/20)将细纱空管(70)喂至输送机构(30/40),细纱机将细纱空管(70)纺成细纱满管(80)时,输送机构(30/40)将细纱满管(80)输送至输出机构(50/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管机构(10/20)包括ー对理管罗拉(C,D/V,M)及一筒管转向机构(E),所述伺服电机(L/J)通过链轮驱动理管罗拉(C,D/V,M)旋转,理管罗拉(C,D/V,M)将细纱空管(70)喂至筒管转向机构(E),筒管转向机构(E)使每根细纱空管(70)的底径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Η/I)、被动链轮(F/G),所述伺服电机(L/J)驱动主动链轮(Η/I)旋转,主动链轮(Η/I)带动被传动链轮(F/G)转动,被动链轮(F/G)则带动理管机构(10/2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0/40)包括带管插的钢带(Z)、钢带主传轮(Q/T)、钢带导向轮(X/Y),所述伺服电机(L/J)驱动钢带主传轮(Q/T)旋转,钢带主传轮(Q/T)驱动钢带(Z)转动,钢带(Z)带动钢带导向轮(X/Y)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30/40)包括带槽的满管输出龙带(U)。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短车环锭细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包括两组分别独立设置的落纱机构,每一落纱机构包括一理管机构、一带有伺服电机的传动机构、一输送机构及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对理管机构、输送机构及输出机构进行传动,理管机构将细纱空管喂至输送机构,细纱机将细纱空管纺成细纱满管时,输送机构将细纱满管输送至输出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整体式集体落纱装置当理管、筒管及纱输送、满纱输出装机构出现故障时整机被迫停机的现象,同时,由于采用分体式出减轻各机构的负荷,使细纱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得以显著提高,也实现了节能。
文档编号D01H9/08GK202450205SQ20122003965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5日
发明者卓清良 申请人:厦门夏纺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