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叉布置的绣花机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56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交叉布置的绣花机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绣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交叉布置的绣花机驱动结构。
技术背景 普通绣花机驱动一般是采用在台板面下同一平面上X向和Y向分别平衡布置几组导轨,且X向和Y向垂直。在同一平面上X向和Y向垂直布置导轨需要避免相互交叉干涉,导轨位置不能重叠,X向和Y向导轨位置的避让使框架驱动刚性显得不足,影响绣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绣花机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可叉布置绣花机X向线和Y向线的绣花机驱动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要解决X向和Y向导轨交叉的方法是抬高交叉Y向驱动。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设于绣花机机架上的台面板及设于台面板上方的横梁所组成,在台面板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与设于台面板上方的Y向驱动导轨端部的第二驱动轮相连,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设有过渡轮,Y向驱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涨紧调节轮,实现皮带的涨紧调节,涨紧调节轮设于横梁的前面,皮带连接设于横梁下方的驱动滑块,驱动滑块通过过渡块与Y向驱动直档连接,使设于台面板上的框架通过驱动调节块沿驱动直档导轨方向运动,通过抬高一号位Y向驱动,实现与X向驱动交叉。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创新。(I)设计新颖。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要解决X向和Y向导轨交叉的方法是抬高交叉Y向驱动,通过抬高一号位Y向驱动,实现X向和Y向驱动交叉,可以更合理布置驱动,使框架运动更平稳。(2)显著改进绣品质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脑绣花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的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设于绣花机机架上的台面板13及设于台面板13上方的横梁8所组成,在台面板13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轴1,第一驱动轴I上设有第一驱动轮2,第一驱动轮2通过皮带5与设于台面板13上方的Y向驱动导轨端部的第二驱动轮3相连,第一驱动轮2和第二驱动轮3之间设有过渡轮4,Y向驱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涨紧调节轮9,实现皮带5的涨紧调节,涨紧调节轮9设于横梁8的前面,皮带5连接设于横梁8下方的驱动滑块6,驱动滑块6通过过渡块7与Y向驱动直档导轨10连接,使设于台面板13上的框架12通过驱动调节块11沿驱动直档导轨10方向运动,通过抬高一号位Y向驱动,实现与X向驱动交叉。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脑绣花机。
权利要求1.一种可交叉布置的绣花机驱动结构,由设于绣花机机架上的台面板(13)及设于台面板(13)上方的横梁(8)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台面板(13)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轴(1),第一驱动轴(I)上设有第一驱动轮(2),第一驱动轮(2)通过皮带(5)与设于台面板(13)上方的Y向驱动导轨端部的第二驱动轮(3)相连,第一驱动轮(2)和第二驱动轮(3)之间设有过渡轮(4),Y向驱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涨紧调节轮(9),实现皮带(5)的涨紧调节,涨紧调节轮(9)设于横梁(8)的前面,皮带(5)连接设于横梁(8)下方的驱动滑块(6),驱动滑块(6)通过过渡块(7)与Y向驱动直档导轨(10)连接,使设于台面板(13)上的框架(12)通过驱动调节块(11)沿驱动直档导轨(10 )方向运动,通过抬高一号位Y向驱动,实现与X向驱动交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交叉布置的绣花机驱动结构,由设于绣花机机架上的台面板及设于台面板上方的横梁所组成,在台面板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与设于台面板上方的Y向驱动导轨端部的第二驱动轮相连,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设有过渡轮,Y向驱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涨紧调节轮,实现皮带的涨紧调节,涨紧调节轮设于横梁的前面,皮带连接设于横梁下方的驱动滑块,驱动滑块通过过渡块与Y向驱动直档连接,使设于台面板上的框加通过驱动调节块沿驱动直档导轨方向运动,通过抬高一号位Y向驱动,实现与X向驱动交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脑绣花机。
文档编号D05C13/00GK202644159SQ2012202195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陈桢铭 申请人:浙江盛名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