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6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牵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锭纺细纱机为三罗拉,只能纺平纱。粗纱从后罗拉输入,后、中、前罗拉的速度依此增加,在加压装置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牵伸力,达到牵伸和控制纤维运动的目的,将粗纱条牵伸成定量、捻向、捻度等符合设计要求的平纱。在增加喇叭口等装置后也可从后罗拉同时输入两股粗纱条,即赛络纺技术。细纱机纺出来的细纱虽已基本上完成了纺纱任务,但并不意味着全部纺纱工程的完成。为了织造线织物或具有特殊色彩的效果的色织物,需要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原色或多色细纱并合成线,并加捻成股线。细纱经过合股捻线,其强度不匀率会下降。这是因为·单纱在合并过程中,纱体上的薄弱环节相遇的几率很小,加捻使得纱的抱合良好,股线在条干、强度、弹性、耐磨、光泽和手感等方面比同特单纱要好。但是由细纱到捻线要增加络筒、并线及捻线这三个工序,需增加大量的设备、电力及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增加生产工序,人为不确定因素增加,成纱质量易出现波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使在细纱工序就能达到股线的成纱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包括由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构成的前罗拉对,由前中上罗拉和前中下罗拉构成的前中罗拉对,由后中上罗拉和后中下罗拉构成的后中罗拉对,和由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构成的后罗拉对;前下罗拉、前中下罗拉、后中下罗拉和后下罗拉分别安装在前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后中下罗拉滑座和后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后中下罗拉滑座设有第二销轴;前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一皮圈,前中下罗拉和第一销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圈,后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三皮圈,后中下罗拉和第二销轴上设置有第四皮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下罗拉,前中下罗拉和后下罗拉中心在同一斜线上,后中下罗拉中心向上偏离所述斜线;前上罗拉和前中上罗拉的中心均在与所述斜线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前中上罗拉的中心与后中上罗拉中心之间连线与所述直线之间形成有钝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上罗拉中心位于斜线与直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是四罗拉对,省略了细纱到捻线的络筒、并线及捻线工序;由于是四罗拉牵伸,纤维的运动和牵伸得到优化,使在细纱工序就能达到股线的成纱质量,风格还有所不同;此装置的应用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成纱的生产成本可比一般捻线降低2000元/吨一3000元/吨。
图I为本实用新型选定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罗拉座结构示意图。图中I、如上罗拉,2、如中上罗拉,3、后中上罗拉,4、后上罗拉,5、后下罗拉,6、后中下罗拉,7、前中下罗拉,8、前下罗拉,9、第一皮圈,10、第三皮圈,11、第二销轴,12、第一销轴,13、第四皮圈,14、第二皮圈,15、前下罗拉滑座,16、前中下罗拉滑座,17、后中下罗拉滑座,18、后下罗拉滑座,19、支架,a、斜线,b、直线,A、钝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附图1、2,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包括由前上罗拉I和前下罗拉8构成的前罗拉对,由前中上罗拉2和前中下罗拉7构成的前中罗拉对,由后中上罗拉3和后中下罗拉6构成的后中罗拉对,和由后上罗拉4和后下罗拉5构成的后罗拉对;如下罗拉8、如中下罗拉7、后中下罗拉6和后下罗拉5分别安装在前下罗拉滑座15、前中下罗拉滑座16、后中下罗拉滑座17和后下罗拉滑座18,前下罗拉滑座15、前中下罗拉滑座16、后中下罗拉滑座17和后下罗拉滑座18依次设置在支架19上;前中下罗拉滑座16上设置有第一销轴12,后中下罗拉滑座17设有第二销轴11 ;前中上罗拉2上设置有第一皮圈9,前中下罗拉7和第一销轴12上设置有第二皮圈14,后中上罗拉3上设置有第三皮圈10,后中下罗拉6和第二销轴11上设置有第四皮圈13。参考附图1,前下罗拉8,前中下罗拉7和后下罗拉6中心在同一斜线a上,后中下罗拉中心6向上偏离所述斜线a ;前上罗拉I和前中上罗拉2的中心均在与所述斜线a平行的一条直线b上,前中上罗拉3的中心与后中上罗拉3中心之间连线与所述直线b之间形成有钝角A,后上罗拉4中心位于斜线a与直线b之间,此种结构方便了两种纱线的同时喂入。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属领域人员应当能够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动或等同替换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构成的前罗拉对,由前中上罗拉和前中下罗拉构成的前中罗拉对,由后中上罗拉和后中下罗拉构成的后中罗拉对,和由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构成的后罗拉对;前下罗拉、前中下罗拉、后中下罗拉和后下罗拉分别安装在前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后中下罗拉滑座和后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后中下罗拉滑座设有第二销轴;前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一皮圈,前中下罗拉和第一销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圈,后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三皮圈,后中下罗拉和第二销轴上设置有第四皮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下罗拉,前中下罗拉和后下罗拉中心在同一斜线上,后中下罗拉中心向上偏离所述斜线;前上罗拉和前中上罗拉的中心均在与所述斜线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前中上罗拉的中心与后中上罗拉中心之间连线与所述直线之间形成有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上罗拉中心位于斜线与直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使在细纱工序就能达到股线的成纱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细纱机牵伸装置,包括由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构成的前罗拉对,由前中上罗拉和前中下罗拉构成的前中罗拉对,由后中上罗拉和后中下罗拉构成的后中罗拉对,和由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构成的后罗拉对;前下罗拉、前中下罗拉、后中下罗拉和后下罗拉分别安装在前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后中下罗拉滑座和后下罗拉滑座;前中下罗拉滑座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后中下罗拉滑座设有第二销轴;前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一皮圈,前中下罗拉和第一销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圈,后中上罗拉上设置有第三皮圈,后中下罗拉和第二销轴上设置有第四皮圈。
文档编号D01H5/18GK202671759SQ2012203499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鲍智波, 李汉利, 李汉顺, 张翠河, 王玉花 申请人: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