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70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头机领域,涉及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鞋带打头、手提绳打头、弹力绳打头等需要打头的绳带用的半自动打头机。
背景技术
绳带打头机行业在打头的时候,一部分不能在全自动上打头的绳带只能用半自动打头机生产,现在大部份半自动打头机所采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不带离合器跟制动器的,这种机器是靠电动机一开一停来实现机器的启动停止的,这样电动机每个小时需要启动停止几千次,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一般都很大;因此,就算是三相的电动机都很容易因过热而烧坏。更何况单相电动机启动扭矩太小,需要加装启动电容使扭矩增大,但加装电容之后的电动机是不能频繁启动的。而且这种机器是没有装制动器的,因为加了制动器之后机器更加不易启动;而且这种机器每次停机的时候由于惯性停下来的位置不稳定,造成产品报废率很高,机器经常需要清理报废了的产品残渣,所以工作效率低,模具容易坏、寿命短、产品浪费大、成本高、人工操作吃力。第二种机器采用的是冲床上用的机械式离合器、持续磨擦式刹车和笨重的飞轮,这种机器上的飞轮相对很重,跟离合器之间撞击的时候冲击力很大,噪音很大,机器笨重,脚踏控制离合器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力气,造成机器零部件寿命短、工作效率低、人工吃力,噪音大,容易得职业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效率高、机器稳定性好、噪音小、操作省力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打头机联动机构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主轴、皮带轮和蜗杆;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用于控制蜗杆的运行和停止。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皮带轮套接在蜗杆上,一起在蜗杆上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和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分别与蜗杆固连。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线圈总成和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分别与机架固连。进一步地,所述电器机构包括接近开关和铁圈,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铁圈外设有凸块且固定安装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起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接近开关与铁圈位置相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打头机联动机构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主轴、皮带轮和蜗杆;其中,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用于控制蜗杆的运行和停止;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皮带轮套接在蜗杆上,一起在蜗杆上自由转动;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和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分别与蜗杆固连;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线圈总成和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分别与机架固连;所述电器机构包括接近开关和铁圈,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铁圈外设有凸块且固定安装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起转动;所述接近开关与铁圈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电磁制动器的设置,机器启动时电磁制动器不工作使机器启动的时候不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延长了机器的寿命,停机的时候电磁制动器才工作,使机器每次都能停在一个最佳的位置,不会受到机器磨损的程度不同而使机器停机位置改变;二是电磁离合器的设置使机器启动的噪音变得很小,解决了现有的机器噪音污染的问题;三是把人工长时间重复操作的机械式部分改成电控,使操作变得省力,加快了生
产效率;四是机器调试的时候不像现有的机器那样要去调动很多螺丝螺母,只用调动电控感应位置跟少数几个螺丝螺母就可以,使调试变得不用那么吃力。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绳带打头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绳带打头机的的A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I为机架、2为皮带轮、3为衔铁、4为摩擦片、5为线圈、6为衔铁、7为摩擦片线圈总成、8为蜗杆、9为蜗轮、10为主轴、11为冲压凸轮、12为冲压推杆、13为铁圈、14为接近开关、15为送料凸轮、16为送料推杆、17为上拐杆、18为横轴、19为下拐杆、20为连接杆、21为喷溶济凸轮、22为油泵、23为油管、24为喷嘴、25为转轴、26为送料器总成、27为模具安装位置、28为送料器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1、打头机联动机构、电磁装置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冲压装置、送料装置、蜗轮9和蜗杆8,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凸轮11、冲压推杆12 ;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凸轮15、送料推杆16、上拐杆17、横轴18、下拐杆19、连接杆20、送料器总成26 ;所述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的衔铁3及设置在衔铁3上的皮带轮2套接在蜗杆8上,一起在蜗杆8上自由转动;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4和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6固连在蜗杆8上;电磁离合器上的线圈5和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7固连在机架I上;手动把需要打头的绳带放入模具,踩一下脚踏开关,继电器使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6跟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7分离,使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3跟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4吸附在一起,电磁离合器带动蜗杆8转动;蜗杆8跟蜗轮9啮合;蜗轮9、冲压凸轮11、送料凸轮15、喷溶济凸轮21、铁圈13分别安装在同一主轴10上,并且和主轴10固连;蜗杆8带动蜗轮9跟主轴10以及主轴10上的冲压凸轮11、送料凸轮15、喷溶济凸轮21、铁圈13 —起转动;送料推杆16用滑轴挂在送料凸轮15槽内,送料凸轮15迫使送料推杆16向右走动,推动上拐杆17向右摆动,上拐杆17和下拐杆19固连在横轴18上,上拐杆17带动横轴18转动,带动下拐杆19向左摆动,下拐杆19跟连接杆20连接,连接杆上有个转轴25,转轴25固定在下拐杆19上,使连接杆20能以转轴25为中心摆动但不能在下拐杆19的槽里滑动,下拐杆19向左摆动拉动连接杆20向左,连接杆20另一头跟送料器总成26连接,拉动送料器总成26完成送料;喷溶济凸轮21转动压迫油泵22,油管23 —头跟油泵22上的出油孔相通,另一头跟喷嘴24的进油孔相通,压迫使油泵22里的溶济沿油管23从喷嘴24里喷到模具里;喷溶济凸轮21继续离开油泵22,油泵22回位,由于负压使容器里的溶济吸到油泵22里;冲压推杆12用滑轴挂在冲压凸轮11槽内,冲压凸轮11迫使冲压推杆12向右走动,推动模具里的各个部件完成工作;机器继续转动,送料凸轮15迫使送料推杆16回位,送料各部件回位;冲压凸轮11迫使冲压推杆12回位,模具各部件回位;接近开关14感应到铁圈13,继电器使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3跟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4分离,使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6跟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7吸附在一起,拿出打好头的绳带,此时机器完成一次工作。再放入需要打头的绳带,踩一下脚踏开关,又开始下一条绳带打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打头机联动机构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主轴、皮带轮和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用于控制蜗杆的运行和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皮带轮套接在蜗杆上,一起在蜗杆上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和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分别与蜗杆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线圈总成和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分别与机架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机构包括接近开关和铁圈,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铁圈外设有凸块且固定安装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起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与铁圈位置相对应。
7.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打头机联动机构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主轴、皮带轮和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用于控制蜗杆的运行和停止;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衔铁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皮带轮套接在蜗杆上,一起在蜗杆上自由转动;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摩擦片和电磁制动器上的衔铁分别与蜗杆固连;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的线圈总成和电磁制动器上的摩擦片线圈总成分别与机架固连;所述电器机构包括接近开关和铁圈,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铁圈外设有凸块且固定安装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起转动;所述接近开关与铁圈位置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绳带打头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打头机联动机构和电器机构,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包括主轴、皮带轮和蜗杆;所述打头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用于控制蜗杆的运行和停止。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重量轻、效率高、机器稳定性好、噪音小、操作省力的半自动绳带打头机。
文档编号D07B9/00GK203021848SQ20122075089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林成初 申请人:林成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