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66471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在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接合部位避免孔显眼的针织物。形成为与编织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外侧线圈配置于另一侧针床的状态,使用来自一侧给纱口的针织纱,编织该外侧线圈和一侧针床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另外,使用来自另一侧给纱口的针织纱,与另一侧针床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连续而编织第三线圈、第四线圈。此时,在使用了来自另一侧给纱口的针织纱的编织时,使从另一侧给纱口延伸的延伸针织纱与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连接的连接纱交叉。而且,使用来自一侧给纱口的针织纱,编织与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五线圈,对于第一线圈进行浮线编织。
【专利说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在一侧针床编织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在另一侧针床编织的另一侧针织物部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接合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具备前后对置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横机中,具备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向各针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给纱口。各给纱口沿针床的对置方向错开配置,从而避免各给纱口阻碍其他给纱口的移动。目前,使用该横机,使在一侧针床编织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在另一侧针床编织的另一侧针织物部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接合,而编织筒状的针织物。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使用从后侧给纱口(另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在前针床(一侧针床)编织前针织物部(一侧针织物部),使用从前侧给纱口(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在后针床(另一侧针床)编织后针织物部(另一侧针织物部)。由此,在两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来自前侧给纱口的针织纱和来自后侧给纱口的针织纱互相缠绕,将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接合。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0-727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但是,上述专利文献 I的技术是将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沿纵行方向每编织2段而将两针织物部的针织纱彼此缠绕I次,从而将两针织物部接合的技术。即,在两针织物部的接合部仅将两针织物部的针织纱彼此钩挂相连,因此该接合部的针织纱的密度小于各针织物部的针织纱的密度,在该接合部容易空出孔。另外,由于上述接合部的针织纱的密度低,因此牵拉针织物时接合部的孔容易显眼。
[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编织在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接合部位使孔不显眼的针织物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0009]本发明涉及使用横机,将在一侧针床编织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在另一侧针床编织的另一侧针织物部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接合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横机至少具备前后对置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各针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一侧给纱口和另一侧给纱口,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进行接合的位置将位于编织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线圈作为外侧线圈时,包括如下工序α~工序ε。
[0010][工序α]…若外侧线圈为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则使该外侧线圈移圈到另一侧针床,若外侧线圈为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则仍然使该外侧线圈钩挂于另一侧针床。
[0011][工序β]…使用从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外侧线圈和在一侧针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分别连续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之间跨过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连接的连接纱。
[0012][工序Y]...使用从另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除了外侧线圈的另一侧针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三线圈。
[0013][工序δ]…使用从另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第三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四线圈。
[0014][工序ε]…使用从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五线圈,对于第一线圈进行浮线编织。
[0015]而且,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工序ζ或工序n。
[0016][工序ζ]…工序Y中,在从另一侧给纱口延伸的延伸针织纱与连接纱交叉的情况下,在进行工序S之前,使第一线圈移圈到一侧针床,形成为连接纱钩挂于延伸针织纱而折返的状态。
[0017][工序η]…工序δ中,在从另一侧给纱口延伸的延伸针织纱与连接纱交叉的情况下,在进行工序ε之前,使第一线圈移圈到一侧针床,形成为连接纱钩挂于延伸针织纱而折返的状态。
[0018]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设编织宽度方向中从外侧线圈朝向针织物部的内侧的方向为入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出方向时,可举出按照以下所示的第一移动模式使一侧给纱口和另一侧给纱口移动的方式。
[0019]?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0020]?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0021]?工序δ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0022]?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0023]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在设编织宽度方向中从外侧线圈朝向针织物部的内侧的方向为入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出方向时,可举出按照以下所示的第二移动模式使一侧给纱口和另一侧给纱口移动的方式。
[0024]?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0025]?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0026]?工序δ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0027]?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0028]作为按照上述第二移动模式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还可举出包括如下的工序β ’和工序Y ’的方式。
[0029][工序β’]…在工序β之后进行工序Y之前,通过使第一线圈移圈到一侧针床,避免在工序Y中延伸针织纱与连接纱交叉。
[0030][工序Y’ >..在工序Y之后进行工序δ之前,使在工序β ’中移圈到一侧针床的第一线圈移圈到另一侧针床,从而在工序S中使延伸针织纱与连接纱9交叉。
[0031]【发明效果】
[0032]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接合部中的孔难以显眼。这是因为,通过按照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图3、4的线圈图所示,在接合部中一侧针织物部的针织纱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针织纱形成特征性的缠绕方式,因此该接合部中的针织纱的密度高于现有技术。另外,通过该特征性的针织纱的缠绕方式,该接合部附近的各线圈的间隔缩小,而且即使牵拉针织物其间隔也难以打开,这也成为接合部中的孔难以显眼的原因之一。
[0033]通过按照上述第一移动模式或第二移动模式实施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按照这些移动模式以外的移动模式相比,能够高效地进行针织物部的编织和接合。
[0034]在按照第二移动模式实施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时,进而进行工序β ’和工序Y’,由此能够使接合部中的孔更难以显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甲(针织物)的概略图。
[0036]图2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0037]图3中,(A)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而编织的右侧接合部的线圈的配置状态的线圈图,(B)是表示左侧接合部的线圈的配置状态的线圈图。
[0038]图4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2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左侧接合部的线圈的配置状态的线圈图。
[0039]图5中,(A)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合前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钩挂状态的示意图,(B)?(D)是表示与上述(A)不同的接合前钩挂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了两针床横机的马甲的编织例,所述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针床和至少二个给纱口,并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当然,使用的横机不限定于两针床横机,例如也可以是4针床横机,编织的针织物也不限定于马甲。
[0041]〈实施方式1>
[0042]图1所示的马甲(针织物)10具备前身片IOF和后身片10Β。该马甲10的从袖窿的下端到上端的部分中,前身片IOA和后身片IOB不相连,在编织该部分时至少需要利用两个给纱口。在此处,通过使用了一个给纱口的环绕编织来编织从下摆到袖窿的下端为止的部分,通过分别使用了二个给纱口的折返编织来编织从袖窿的下端到上方的前身片IOA和后身片IOB的情况下,有时由于编织方法的不同而在虚线的上方的部分和下方的部分,线圈的倾斜发生变化,在虚线的部分形成筋。因此,在编织这种马甲10的情况下,优选将编织前身片IOF的给纱口和编织后身片IOB的给纱口分开而进行编织。
[0043]使用不同的给纱口编织前身片IOF和后身片IOB的情况下,在虚线之下的部分及相比袖窿的上端靠上的部分,需要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将前身片IOF和后身片IOB接合。在编织该前身片IOF和后身片IOB并将两身片10F、10B接合时,利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0044]图2是编织前身片IOF和后身片IOB并将两身片10F、IOB接合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2的左栏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中栏表示各编织工序的针床的编织状态。中栏中,从给纱口 YB供给的针织纱由粗线表示,从给纱口 YF供给的针织纱由细线表不。另外,右栏的带有“K”的左右方向的箭头表不给纱口 YB、YF的移动方向(即编织方向),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移圈的方向。此外,自此以后的说明中,以后针床BB的一侧作为一侧、以前针床FB的一侧作为另一侧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以前针床FB的一侧为一侧、以后针床BB的一侧为另一侧来实施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0045]图2的SO中,示出了如下状态:在另一侧针床(前针床)FB的织针A、C、E、G、1、K、M、O上钩挂有另一侧针织物部(前身片)10F,在一侧针床(后针床)BB的织针B、D、F、H、J、L、N、P上钩挂有另一侧针织物部(后身片)10B。另外,在SO中,一侧给纱口 YB及另一侧针织物部YF分别配置于针织物部10FU0B的右侧及左侧。
[0046]从该SO的状态开始,在两针织物部10BU0F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将两针织物部10BU0F接合。在该接合之前,规定位于编织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外侧线圈O。在右侧接合部,一侧针床BB的织针P上钩挂的一侧针织物部IOB的线圈是外侧线圈
O。另一方面,在左侧接合部,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A上钩挂的另一侧针织物部IOF的线圈是外侧线圈O。另外,关于给纱口 YB、YF的移动方向(即编织方向),将从外侧线圈O朝向针织物部10BU0F的内侧的方向规定为“入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规定为“出方向”(参照以下)。
[0047].右侧接合部…左方向=入方向、右方向=出方向
[0048].左侧接合部…右方向=入方向、左方向=出方向
[0049]SI中,首先,使一侧针床BB的织针P上钩挂的右侧接合部的外侧线圈O移圈到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P (右侧接合部的工序α)。相对于此,左侧接合部的外侧线圈O本来就钩挂于另一侧针床FB,因此仍然钩挂于另一侧针床FB而不移圈(左侧接合部的工序α )。
[0050]SI中,进而使一侧给纱口 YB向左方向移动,在FB的织针P、BB的织针N、L、J、H、F、D、B及FB的织针A上编织线圈。通过该编织,在右侧接合部上,与外侧线圈O的纵行方向连续而编织第一线圈1,且与一侧针床BB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Β9的纵行方向连续而编织第二线圈2。并且通过该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2的编织,成为在一侧针床BB和另一侧针床FB之间连接有将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2连接的连接纱9的状态(右侧接合部的工序β )。同样,在左侧接合部,编织沿外侧线圈O和端部线圈Β9的纵行方向分别连续的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2,成为将两线圈1、2连接的连接纱9跨过一侧针床BB和另一侧针床FB之间的状态(左侧接合部的工序β )。此外,在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Ρ、Α上编织的第一线圈1、1 一起从马甲10的外侧观察时成为反面线圈。
[0051]S2中,使在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A编织的第一线圈I移圈到一侧针床BB的织针A (左侧接合部的工序β ’)。该移圈为了在后续的S3中使另一侧给纱口 YF向右方向移动时避免在左侧接合部从另一侧给纱口 YF延伸的延伸针织纱8与连接纱9交叉而进行。
[0052]S3中,使另一侧给纱口 YF向右方向移动,在FB的织针C、E、G、Ι、Κ、Μ、0上编织线圈。通过该编织,在左侧接合部,与另一侧针床FB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F9的纵行方向连续而编织第三线圈3 (左侧接合部的工序Y)。另一方面,在右侧接合部,编织端部线圈F9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三线圈3 (右侧接合部的工序Y )。在该S3结束的时点,在右侧接合部,将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2连接的连接纱9与从另一侧给纱口 YF延伸的延伸针织纱8交叉。
[0053]S4中,使在S2中移圈到一侧针床BB的织针A上的第一线圈I移圈到原本钩挂的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A(左侧接合部的工序Y ’)。另外,S4中,使钩挂于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P的第一线圈I移圈到一侧针床BB的织针P。其结果是,在右侧接合部中连接纱9钩挂于延伸针织纱8而折返(右侧接合部的工序ζ )。
[0054]S5中,使另一侧给纱口 YF向左方向移动,在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0、M、K、1、G、E、C上编织线圈。通过该编织,在右侧接合部中,编织与第三线圈3的纵行方向连续的第四线圈4 (右侧接合部的工序δ)。其结果是,在右侧接合部中,连接纱9和延伸针织纱8的交叉得以确定。另一方面,在左侧接合部中,也编织与第三线圈3的纵行方向连续的第四线圈4 (左侧接合部的工序δ )。此时,从另一侧给纱口 YF延伸的延伸针织纱8与连接纱9交叉(延伸针织纱8也与从一侧给纱口 YB向第一线圈I延伸的针织纱交叉)。
[0055]S6中,使钩挂于另一侧针床FB的织针A的第一线圈I移圈到一侧针床BB的织针Α。其结果是,在左侧接合部中,成为连接纱9钩挂于延伸针织纱8而折返的状态(左侧接合部的工序H)。
[0056]S7中,使一侧给纱口 YB向右侧移动,在一侧针床BB的织针B、D、F、H、J、L、N上编
织线圈。此时,在左侧接合部中,通过浮线编织在第一线圈I上不编织任何线圈,但在第二线圈2的纵行方向上编织第五线圈5 (左侧接合部的工序ε )。另一方面,在右侧接合部中也同样,编织在第二线圈2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五线圈5,但对于第一线圈I进行浮线编织,在第一线圈I上不编织任何线圈(右侧接合部的工序ε )。
[0057]通过上述SI?S7,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进行一个循环。因此,将S7中的一侧针床BB的织针P的第一线圈I及织针A的第一线圈I分别规定为下一个循环的右侧接合部的外侧线圈O及左侧接合部的外侧线圈O。并且,如S8所示,使这些外侧线圈0、0从一侧针床BB移圈到另一侧针床FB (两接合部的第2循环的工序α )。接着,如S9所示,在FB的织针P、BB的织针N、L、J、H、F、D、B、及FB的织针A上编织线圈(两接合部的第2循环的工序β )。
[0058]在此处,若观察S9结束时的线圈的配置和编织状态,则可知变得与SI相同。因此,以后,通过反复进行S2?S9,能够编织一侧针织物部IOB和另一侧针织物部10Α,并将两针织物部10BU0F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接合。
[0059]总结以上说明的编织步骤,如下所述。
[0060]首先,在右侧接合部中,以工序α (SI) —工序β (SI) —工序Y (S3) —工序ζ
(S4)—工序δ (S5)—工序ε (S7)的顺序进行编织。S卩,在SI (工序α、β )形成连接纱9,在图2的S3 (工序Y )中在将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2连接的连接纱9上交叉有延伸针织纱8,在S4 (工序ζ )中连接纱9钩挂于延伸针织纱8而折返,在S5 (工序δ )中连接纱9和延伸针织纱8的缠绕得以确定。按照这种步骤编织的右侧接合部中的线圈的配置状态如图3 (A)的线圈图所示。此外,图3所示的箭头表示线圈的编织的顺序,并不一定与给纱口 YF、YB的移动方向一致(后述的图4也同样)。
[0061]如图3 (A)所示,右侧接合部中,通过按照上述编织步骤,将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连接的延伸针织纱8成为缠绕在第一线圈I的周围而折返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使右侧接合部中的针织纱的密度高于现有技术,在右侧接合部难以空出大的孔。另外,通过在第一线圈I的周围缠绕延伸针织纱8,即使使针织物在编织宽度方向牵拉,第一线圈I周边的线圈的间隔也难以打开,在右侧接合部难以空出孔。
[0062]另外,右侧接合部中的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 YB的移动方向成为入方向(左方向),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 YF的移动方向成为出方向(右方向),工序δ的另一侧给纱口 YF的移动方向成为入方向(左方向),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 YB的移动方向成为出方向(右方向)。一侧给纱口 YB和另一侧给纱口 YF顺序良好地移动,能够高效地编织右侧接合部。
[0063]另一方面,左侧接合部中,以工序α (SI)—工序β (SI)—工序β’(S2)—工序Y (S3)—工序Y’(S4)—工序δ (S5)—工序η (S6)—工序ε (S7)的顺序进行编织。即,在SI (工序α、β )形成连接纱9,在S5 (工序δ )中将第一线圈I和第二线圈
2连接的连接纱9上交叉有延伸针织纱8,在S6 (工序η )中连接纱9钩挂于延伸针织纱8而折返,在S7 (工序ε )中连接纱9与延伸针织纱8的缠绕得以确定。按照这种步骤编织的左侧接合部中的线圈的配置状态如图3 (B)的线圈图所示。
[0064]如图3 (B)所示,在左侧接合部中,将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连接的延伸针织纱8也成为缠绕于第一线圈I的周围而折返的状态。因此,在左侧接合部也以与右侧接合部相同的理由而难以空出孔。
[0065]另外,左侧接合部中,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 YB的移动方向成为出方向(左方向),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 YF的移动方向成为入方向(右方向),工序δ的另一侧给纱口 YF的移动方向成为出方向(左方向),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 YB的移动方向成为入方向(右方向)。因此,一侧给纱口 YB和另一侧给纱口 YF顺序良好地移动,能够高效地编织左侧接合部。
[0066]<实施方式2>
[0067]实施方式2中,说明将图2的左侧接合部中的S2的移圈(工序β ’)和S4的移圈(工序Y’)省略的例子。具体而言,在SI之后不进行S2而进行S3。由此,在S3结束的时点,在左侧接合部中成为延伸针织纱8缠绕于连接纱9的状态。以后,在仅进行图2的S4所示的右侧接合部中的第一线圈I的移圈之后,进行与S5?S9完全同样的编织即可。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与实施方式I相比能够减少编织工序。
[0068]按照上述步骤编织的左侧接合部中的线圈的配置状态如图4的线圈图所示。观察该线圈图明显可知,在实施方式2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将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连接的延伸针织纱8也缠绕于第一线圈I的周围,该部分中的孔难以显眼。
[0069]在此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的左侧接合部相比,实施方式I的左侧接合部外观更好。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左侧接合部中,从第三线圈3延伸的延伸针织纱8从纸面近前侧穿到纵深侧而缠绕于第一针织纱1,与第四线圈4连接。该延伸针织纱8也缠绕于将第一线圈I和第五线圈5连接的部分,通过该缠绕,牵拉实施方式2的针织物时,有时会使第一线圈I变形或扭转。相对于此,在进行工序β ’和工序Y ’的实施方式I的左侧接合部中,如图3 (B)所示,从第三线圈3延伸的延伸针织纱8从纸面纵深侧穿到近前侧而缠绕于第一线圈1,与第四线圈4连接,但该延伸针织纱8不缠绕于将第一线圈I和第五线圈5连接的部分。因此,在牵拉实施方式I的针织物时,第一线圈I的形状不会像图4的左侧接合部那样损坏。但是,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中存在相比实施方式I减少编织工序这样的优点,因此在提高针织物的生产率的方面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有效。例如,在使用粗的针织纱的情况下本来接合部的孔难以显眼,可以使基于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的针织物的生产率的提高优先。
[0070]< 其他 >
[0071]若示意地表示在实施方式1、2中开始接合之前的线圈的钩挂状态,则成为图5(A)所示的状态。相对于此,即使在图5 (B)?(D)所示的线圈的钩挂状态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前后的针织物部并将其接合。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首先确定位于编织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外侧线圈,以该外侧线圈为基准而实施各工序。图5 (A)所示的实施方式1、2中,将空心箭头所示的线圈作为外侧线圈。相对于此,在图5 (B)?(D)那样的初始配置的情况下,将由空心箭头表示的线圈规定为外侧线圈,进行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即可。此外,一侧针织物部的端部线圈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端部线圈的位置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对齐的情况下,以任一个端部线圈位于编织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方式进行针床的横移或移圈即可。
[0072]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物部10BU0F作为罗纹组织等花纹组织,也可以对针织物部10BU0F进行嵌花编织。总之,如果在两针织物部10BU0F的接合部的编织中应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则其他部分怎么编织都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所述横机至少具备前后对置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各针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一侧给纱口和另一侧给纱口,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 将在所述一侧针床编织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在所述另一侧针床编织的另一侧针织物部利用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接合,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接合的位置将位于编织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线圈作为外侧线圈时,包括如下工序α~工序ε: 工序α,若所述外侧线圈为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则使该外侧线圈移圈到所述另一侧针床,若所述外侧线圈为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则仍然使该外侧线圈钩挂于所述另一侧针床; 工序β,使用从所述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所述外侧线圈和在所述一侧针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分别连续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所述一侧针床和所述另一侧针床之间跨过将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连接的连接纱; 工序Y,使用从所述另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除了所述外侧线圈的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端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三线圈; 工序δ,使用从所述另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所述第三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四线圈; 工序ε,使用从所述一侧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编织所述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五线圈,对于所述第一线圈 进行浮线编织, 在所述工序Y中,进行工序?:在从所述另一侧给纱口延伸的延伸针织纱与所述连接纱交叉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工序δ之前,使所述第一线圈移圈到所述一侧针床,形成为所述连接纱钩挂于所述延伸针织纱而折返的状态, 在所述工序δ中,进行工序η:在从所述另一侧给纱口延伸的延伸针织纱与所述连接纱交叉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工序ε之前,使所述第一线圈移圈到所述一侧针床,形成为所述连接纱钩挂于所述延伸针织纱而折返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编织宽度方向中从所述外侧线圈朝向针织物部的内侧的方向为入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出方向时, 所述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所述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所述工序S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所述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编织宽度方向中从所述外侧线圈朝向针织物部的内侧的方向为入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出方向时, 所述工序β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所述工序Y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所述工序S的另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出方向, 所述工序ε的一侧给纱口的移动方向为入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工序β ’,在所述工序β之后进行所述工序Y之前,通过使所述第一线圈移圈到所述一侧针床,而避免在所述工序Y中所述延伸针织纱与所述连接纱交叉; 工序Y ’,在所述工序Y之后进行所述工序δ之前,通过使在所述工序β ’中移圈到所述一侧针床的所述第一线圈移圈到所述另一侧针床,而在所述工序S中使所述延伸针织纱与所述连接纱交叉。
【文档编号】D04B1/00GK103572479SQ20131031695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由井学, 泉秀和, 北野宗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