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压圈方法

文档序号:8554905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利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该针织物的终端线圈列(处于纵行方向的终端部的线圈列)的线圈脱散而进行压圈处理。压圈处理是指如下处理,即,从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如下单位编织:形成包括终端线圈列的线圈中的作为压圈处理的对象的对象线圈在内的重叠线圈,在该重叠线圈的纵行方向继续编织新线圈。在该反复时,第n+1次单位编织中的重叠线圈通过使在第η次单位编织中编织的新线圈和第η+1次单位编织的对象线圈重叠而形成(η为I以上的自然数)。
[0003]作为上述压圈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在各单位编织中在重叠线圈的纵行方向上编织2段新线圈,提高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的伸缩性。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41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现有的压圈处理中,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所使用的针织纱的种类、终端线圈列的编织组织的不同,存在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扩展成喇叭状的情况。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由于不管终端线圈列为何种编织组织都反复进行相同的压圈处理来形成压圈处理部,而压圈处理部与包括终端线圈列的针织物相比难以收缩。
[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其能够抑制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扩展成喇叭状的情况。
[0009]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的压圈方法,使用具备在前后相对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及向这些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口的横机,从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单位编织从而对终端线圈列进行压圈处理,所述单位编织是形成包括针织物的所述终端线圈列的线圈中的作为压圈处理的对象的对象线圈在内的重叠线圈,并在该重叠线圈的纵行方向继续编织新线圈的编织。这一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中,在各单位编织中编织所述新线圈时,在所述重叠线圈所包含的所述对象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新线圈作为反面线圈,在所述重叠线圈所包含的所述对象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新线圈作为正面线圈。另外,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中,设η为I以上的自然数时,在第η+1次单位编织中使在第η次单位编织中编织的所述新线圈与所述对象线圈重叠时,在所述对象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使所述新线圈重叠在该正面线圈的反面侧,在所述对象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使所述新线圈重叠在该反面线圈的正面侧。
[0010]在此处,“正面线圈”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从成为正面的一侧(如果是筒状针织物则为筒的外侧)观察时从针织物的反面侧(如果是筒状针织物则为筒的内侧)朝向针织物的正面侧从旧线圈引出的线圈,“反面线圈”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从成为正面的一侧观察时从针织物的正面侧朝向反面侧从旧线圈引出的线圈。另外,“正面侧”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成为正面的一侧,“反面侧”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成为反面的一侧。
[0011]上述本发明的压圈处理中的作为压圈处理的对象的所述终端线圈列可以是仅由正面线圈、或仅由反面线圈构成的平针组织,也可以是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混合存在的编织组织(例如罗纹组织)。另外,各单位编织中形成的重叠线圈中的不是对象线圈的线圈可以是正面线圈也可以是反面线圈。即,根据终端线圈列的编织组织的不同,存在成为使正面线圈彼此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的情况,也存在成为使反面线圈彼此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的情况,还存在成为使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的情况。
[0012]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可列举所述终端线圈列为罗纹组织的方式。
[0013]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可列举在进行各单位编织前,使所述给纱口向所述一端侧移动而从进行该单位编织的编织区域退避的方式。
[0014]【发明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能够抑制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扩展成喇叭状的情况。这是因为,在重叠线圈所包含的终端线圈列的对象线圈为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与重叠线圈接续而编织的新线圈作为反面线圈(正面线圈),并且在形成重叠线圈时,在对象线圈为正面线圈(反面线圈)时使新线圈重叠在对象线圈的反面侧(正面侧),由此如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能够对应于终端线圈列的编织组织而形成追随终端线圈列的压圈处理部。特别是在终端线圈列为罗纹组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针织物的纵行方向终端部扩展成喇叭状的情况。
[0016]根据在进行各单位编织前使给纱口从进行该单位编织的编织区域退避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与不使给纱口从该编织区域退避的情况相比能够美丽地完成压圈处理部。这是因为,通过使给纱口从上述编织区域退避,能够避免从给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缠绕于构成压圈处理部的线圈从而该线圈扭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终端线圈列的压圈处理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0018]图2是表示终端线圈列的压圈处理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0019]图3是表示压圈处理部中的线圈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0]【标号说明】
[0021]100针织物10终端线圈列30压圈处理部
[0022]O始端线圈
[0023]I对象线圈(终端线圈列的线圈)
[0024]2重叠线圈
[0025]3新线圈
[0026]9给纱口 9Y针织纱
[0027]FB前针床BB后针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两针床横机的编织例,所述两针床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针床(以下称为FB)和后针床(以下称为BB)、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口,BB能够向左右横移,且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当然,使用的横机不限于两针床横机,也可以是例如四针床横机。
[0029]<实施方式I >
[0030]实施方式I中,基于图1、2的编织工序图说明对4X4的罗纹组织的单层针织物的终端线圈列进行压圈处理的步骤。此外,作为压圈处理的对象的针织物不限于单层针织物,也可以是包括筒状针织物的多层针织物。另外,针织物的终端线圈列的编织组织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平针组织、双反面组织,也可以是4X4的罗纹组织以外的罗纹组织(例如 1X1、2X2、2X1 等)。
[0031]图1、2的编织工序图中的左栏的“字母+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右栏表示针床上的编织状态。在各构成中实际进行的操作由粗线表示。为了便于说明,在右栏仅示出终端线圈列10的一部分线圈、及钩挂有这些线圈的针床的一部分,省略BB的横移动作。这些图的大写字母表示织针的位置。另外,右栏的空心圆圈表示钩挂于织针的旧线圈,实心圆圈表示各工序中编织的新线圈,双层圆圈表示重叠线圈。
[0032]图1的SO中,示出钩挂有构成针织物100的纵行方向终端部的终端线圈列10的线圈的状态。终端线圈列10的线圈中,钩挂于FB的织针A、B、C、D的线圈是在针织物100的使用时从成为正面的一侧观察时成为正面线圈的线圈,钩挂于BB的织针E、F、G、H的线圈是在针织物100的使用时从成为正面的一侧观察时成为反面线圈的线圈。本实施方式中,在FB编织的线圈(在BB编织的线圈)成为在针织物的使用时从成为正面的一侧观察时成为正面线圈(反面线圈)。
[0033]从上述SO的状态起,从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纸面右侧)朝向另一端侧(纸面左侧)开始终端线圈列10的压圈处理。以后,将纸面左方向称为压圈方向,将纸面右侧称为始端方向。此外,在进行Si以后所示的压圈处理之前,不调换构成终端线圈列10的线圈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位置,而直接利用终端线圈列10的线圈的排列。
[0034]图1的S1、S2所示的工序是编织压圈处理的始端的工序。始端的编织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通过如S1、S2所示那样进行,能够美丽地完成压圈处理部的始端。
[0035]SI中,使钩挂于BB的织针H的反面线圈向FB的织针H移圈。在随后的S2中,使给纱口 9向压圈方向移动,编织与钩挂于FB的织针H的线圈接续的始端线圈O。始端线圈O是在FB编织的线圈,因此是正面线圈。
[0036]S3中,使给纱口 9向始端方向移动,使给纱口 9从S4?S6所示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具备的单位编织的编织区域退避。S3的工序不是必须的,但通过使给纱口 9从编织区域退避,能够避免从给纱口 9延伸的针织纱9Y与压圈处理部的线圈缠绕的情况。
[0037]S4中,使钩挂于FB的织针H的始端线圈O经由BB的织针H向FB的织针G移圈。在随后的S5中,使终端线圈列10的线圈中的钩挂于BB的织针G的对象线圈I向FB的织针G移圈。在进行S5时,在FB的织针G钩挂有始端线圈0,因此在FB的织针G形成包括终端线圈列10的对象线圈I在内的重叠线圈2。该重叠线圈2中,对象线圈I为反面线圈,始端线圈O成为重叠在对象线圈I的正面侧(在使用针织物100时成为正面的一侧)的状
??τ O
[0038]S6中,使给纱口 9向压圈方向移动,在S5中形成的重叠线圈2的纵行方向继续编织新线圈3。新线圈3在FB编织,因此是正面线圈。通过编织新线圈3,对包括反面线圈(对象线圈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