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748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锭子(2)、安装座(3)、转动臂(4)、驱动杆(5)、连接杆(6)、清纱器(7),锭子(2)和安装座(3)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臂(4)与安装座(3)相连接,连接杆(6)与转动臂(4)相连接,清纱器(7)固定在连接杆(6)上,驱动杆(5)与连接杆(6)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当废纱积累至需要清理时,使用该装置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地进行清理,可确保纱线自动留头率和自动接头率,并提高成纱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细纱机完成一个纺纱周期需要落纱时,在自动切断纱线环节前,需在细纱机的锭子废纱盘上留一段保险纱,为下一个纺纱周期的自动接头做准备,新的纺纱周期正常纺纱后,保险纱就成为废纱,每完成一个纺纱周期,废纱在锭子废纱盘上就积累一次,锭子废纱盘上的废纱积累多了就会严重影响纱线的自动留头率、自动接头率和成纱质量。现有的解决方法是由挡车工用割刀手动逐锭去除废纱,但清理工作繁琐、费时费力。因此简便的清纱装置是目前纺纱企业急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当废纱积累至需要清理时,使用该装置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地进行清理,可确保纱线自动留头率和自动接头率,并提高成纱质量。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它包括机架1、锭子2、安装座3、转动臂4、驱动杆5、连接杆6、清纱器7,锭子2和安装座3固定在机架I上,转动臂4与安装座3相连接,连接杆6与转动臂4相连接,清纱器7固定在连接杆6上,驱动杆5与连接杆6相连接。
[0005]所述的清纱器7上设有摩擦面,摩擦面面向锭子2,在常态时与锭子2不接触。
[0006]所述的清纱器7上的摩擦面为圆弧形。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地进行废纱清理,可确保纱线自动留头率和自动接头率,并提高成纱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包括机架1、锭子2、安装座3、转动臂4、驱动杆
5、连接杆6、清纱器7,锭子2和安装座3固定在机架I上,转动臂4与安装座3相连接,连接杆6与转动臂4相连接,清纱器7固定在连接杆6上,清纱器7上设有摩擦面,摩擦面为圆弧形,摩擦面面向锭子2,驱动杆5与连接杆6相连接。
[0010]当废纱积累至需要清理时,扳动驱动杆,使清纱器与锭子接触,进行清理,放开驱动杆,清纱器回复常态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包括机架(I)、锭子(2)、安装座(3)、转动臂(4)、驱动杆(5)、连接杆(6 )、清纱器(7 ),其特征在于,锭子(2 )和安装座(3 )固定在机架(I)上,转动臂(4)与安装座(3 )相连接,连接杆(6 )与转动臂(4 )相连接,清纱器(7 )固定在连接杆(6 )上,驱动杆(5)与连接杆(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纱器(7)上设有摩擦面,摩擦面面向锭子(2),在常态时与锭子(2)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纱器(7)上的摩擦面为圆弧形。
【文档编号】D01H11/00GK103526367SQ201310479762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王玥 申请人:王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