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50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纤维混纺纱。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棉织物普遍存在机械强度差和弹性不好的情况,或是在棉织物中夹杂杂质,影响了棉织物的耐用性。而纯棉织物经过水洗和穿着后容易起皱变形,而且纯棉织物的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其的开发和应用。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该纤维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100 %的发挥出来。这款集多功能于一身竹炭纤维的诞生,是纺织多功能原料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市面上的传统面料都是通过隔热的方法来避免皮肤温度降低或是增加过多,对人体的保温和降温的隔热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或是减小密度和厚度来调节的。面料缺乏舒适性和贴身性,能够智能的控制和调节温度,消除由于温度变化额产生的冷热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具有吸湿抗菌及良好韧性的多纤维混纺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包括木纤维、竹炭纤维和棉纤 维,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呈螺旋捻合结构,所述的棉纤维穿插于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中。进一步地,所述棉纤维长度与木纤维和竹炭纤维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多纤维混纺纱线为S捻向。进一步地,所述竹炭纤维的纤度为1.66 1.70dtex,所述的木纤维的纤度为
0.8 1.5dtex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占-
^ \\\.[0011]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纤维螺旋捻合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具有吸湿抗菌及良好的韧性。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包括木纤维1、竹炭纤维2和棉纤维3,所述的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呈螺旋捻合结构,螺旋捻合的方向为S捻向,所述的棉纤维3穿插于所述的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中,其中棉纤维3长度与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相等,该纱线加入棉纤维3,纱线与肌肤触感好,穿着舒适并且吸湿性能好。第二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包括木纤维1、竹炭纤维2和棉纤维3,所述的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呈螺旋捻合结构,螺旋捻合的方向为S捻向,所述的棉纤维3穿插于所述的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中,其中棉纤维3长度与木纤维I和竹炭纤维2相等,所用的竹炭纤维的纤度为1.66 1.70dtex,木纤维的纤度为0.8 1.5dtex。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 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包括木纤维、竹炭纤维和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呈螺旋捻合结构,所述的棉纤维穿插于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长度与木纤维和竹炭纤维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纤维混纺纱线为S捻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的纤度为1.66 1.70dtex,所 述的木纤维的纤度为0.8 1.5dtex。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包括木纤维、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呈螺旋捻合结构,所述的棉纤维穿插于所述的木纤维和竹炭纤维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具有吸湿抗菌及良好的韧性。
文档编号D02G3/04GK203128752SQ2013201598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丁清河 申请人:丁清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