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吹风纺丝油剂回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58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吹风纺丝油剂回油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纺丝设备环吹风油剂的回油槽。回油槽的剖面形状为倒直角梯形,非直角的腰构成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采用内搭接焊接形式,在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上点状焊接宽为30mm,厚度为1.2mm的304不锈钢板作为加高板,该加高板加高部分为15-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7-5mm,因此油剂能够全部滴入回油槽,达到了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主体结构上进行的改造,实施费用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专利说明】—种环吹风纺丝油剂回油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纺丝设备环吹风油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环吹风纺丝油剂回收装置是一种回收纺丝油嘴滴下的废油剂的槽类结构,称为回油槽,位于纺丝油嘴下部。在正常纺丝时,有计量功能的油剂泵为纺丝瓷件(油嘴)提供连续数量均匀的油剂。从喷丝板出来的丝束经过环吹风的冷却,再经过油嘴的上油,达到冷却、润滑、集束、去静电效果。在异常断丝或定期清板时,即使关掉油剂泵马达,也会有油剂从油嘴溢出来。现有技术中,回油槽结构设计高度与角度不够,丝束在油嘴上形成一定的包角后,在不刮丝的前提下,无论怎么调整,油嘴滴下的油剂都不能滴到回油槽内,而是直接通过甬道滴入卷绕车间的导丝盘及卷绕机架操作平台上。油剂滴到导丝盘上,造成导丝盘容易缠丝,生头成功率低,排废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操作人员要经常擦拭,清洁,员工劳动强度增大。操作平台有油剂容易打滑,操作人员有滑倒摔伤的安全隐患;油剂在平台上面积大,会有部分挥发或流到地面上,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加高回油槽的前收集面及加大前收集面角度,以达到在不刮碰丝束的前提下,油嘴滴下的废油剂能够完全滴入回油槽内。
[0004]回油槽的剖面形状为倒直角梯形,非直角的腰构成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为达到上述目的,在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上加装加高板,达到油剂全部滴入回油槽的目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加高板为不锈钢板。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板点状焊接到回油槽前收集面的内侧。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板为304不锈钢板。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板宽为30mm,厚度为1.2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高板的加高部分为15-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7-5mm,更进一步地,所述加高板的加高部分为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5mm。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异常断丝后及清板过程中,油嘴滴下的油剂能够被全部回收,从而达到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技术方案实施费用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该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简化的结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主体结构上进行的改造。如图1所示,回油槽I的剖面形状为倒直角梯形,非直角的腰构成纺丝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在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的内侧加装加高板2,加高板2是宽为30mm、厚度为1.2mm的304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点状焊接到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的内侧,加高板2使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加高15mm,距离油嘴下尖部7mm,并且加大了前收集面角度。
[0014]在正常纺丝时,有计量功能的油剂泵为纺丝瓷件(油嘴)提供连续数量均匀的油齐U。从喷丝板出来的丝束4经过环吹风冷却,再经过油嘴3上油,达到冷却、润滑、集束、去静电效果。异常断丝时,即使关掉油剂泵马达,也会有油剂从油嘴溢出来,由于加高板2加高了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并且加大了前收集面角度,因此油嘴3下尖部的油滴能够完全滴入回油槽I内,并且加高板2不会刮碰丝束4。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刮碰丝束的前提下,从油嘴溢出的油剂完全滴入回油槽内,实现了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技术方案实施费用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0016]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主体结构上进行的改造。如图1所示,回油槽I的剖面形状为倒直角梯形,非直角的腰构成纺丝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在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的内侧加装加高板2,加高板2是宽为30mm、厚度为1.2mm的304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点状焊接到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的内侧,加高板2使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加高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5mm,并且加大了前收集面角度。
[0017]在正常纺丝时,有计量功能的油剂泵为纺丝瓷件(油嘴)提供连续数量均匀的油齐U。从喷丝板出来的丝束4经过环吹风冷却,再经过油嘴3上油,达到冷却、润滑、集束、去静电效果。在关掉油剂泵马达进行定期清板时,仍然有油剂从油嘴溢出来,由于加高板2加高了回油槽I的前收集面,并且加大了前收集面角度,因此油嘴3下尖部的油滴能够完全滴入回油槽I内,并且加高板2不会刮碰丝束4。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刮碰丝束的前提下,从油嘴溢出的油剂完全滴入回油槽内,实现了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技术方案实施费用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刮碰丝束的前提下,从油嘴溢出的油剂完全滴入回油槽内,实现了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技术方案实施费用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0020]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成能够灵活应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简单推演或替换,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吹风纺丝油剂回油槽,其剖面形状为倒直角梯形,非直角的腰构成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其特征在于,纺丝回油槽的前收集面内侧点状焊接有加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板为不锈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板为点状焊接到回油槽前收集面的内侧的不锈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为304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宽为30mm,厚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板加高部分为15-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7-5_。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板加高部分为17mm,距离油嘴下尖部5mm。
【文档编号】D01D5/096GK203583032SQ20132066072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瞿振清, 沈向东, 刘利军, 管凤友 申请人: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