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71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筒子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纱机上的筒子架,包括夹持组件、离合组件、减震组件和筒子架的定位轴;夹持组件中回转座的中部垂直设有扇形平板,靠近扇沿的板面上有一段棘轮齿;扇形平板上角位置与一个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离合组件包括杠杆、连杆、电磁离合器,杠杆为平板状,板面竖直,支点位于定位轴上,连杆与杠杆铰接并与电磁离合器连接,杠杆板面上安装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齿配合;减震组件的阻尼块贴紧在回转座的扇形端面上。本实用新型减震效果好,筒纱的接压稳定,执行机构不会对纱线造成损伤离合组件构造简单,动作响应速度快,电磁离合器及双作用气缸都由电信号控制,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高速、精密筒纱的纺制。
【专利说明】筒子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筒纱成型过程中可靠握持筒纱的筒子架。
【背景技术】
[0002]筒子架是纺纱机和络筒机中决定筒纱成型质量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
1.纱筒从小筒到大筒的卷绕成型过程中保持纱筒与卷绕罗拉的接触压力,即接压恒定,
2.减少筒纱震动,3.纱线断头后,使筒纱脱离卷绕罗拉并停在确定的位置,当纱线接头完成后,筒纱迅速能够与卷绕罗拉接触。
[0003]传统筒子架主要包括夹持组件、接压组件、减震组件、离合组件。其中:夹持组件主要包括回转座、臂座、左臂和右臂,其作用是夹持住筒纱;接压组件主要包括固定安装在纺纱机上的固定支架、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支架和夹持组件上的弹簧芯子,以及套装在弹簧芯子上的接压弹簧,筒纱从小筒到大筒的卷绕过程中,接压弹簧作用在夹持组件上,使筒纱触压在卷绕罗拉上;减震组件主要包括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弧形摩擦片、安装在夹持组件中回转座上的弹簧摩擦块,弹簧摩擦块触压在弧形摩擦片上,利用弹簧摩擦块与弧形摩擦片的摩擦力吸收筒纱在卷绕过程中震动;离合组件主要包括凸轮、拨叉电磁离合器、拨叉、支架、推纱板、挡块、吸合帽、挡块电磁离合器、支座、拉杆,凸轮固定套装在纺纱机凸轮转轴上,拨叉电磁离合器固定安装在纺纱机机架上并活动套装在凸轮转轴上,拨叉的开口端套在凸轮转轴上,拨叉的另一端铰接在推纱板上,支架、支座分别固紧在机架的槽钢和方钢上,推纱板通过销钉与支架活动连接,拉杆一端活动装在推纱板上,拉杆另一端通过支座的导向槽与挡块配合,挡块通过销钉与支座活动连接,吸合帽与挡块活动连接,挡块电磁离合器装在支座上的安装孔中。断纱或停机时,拨叉电磁离合器通电,拨叉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拨叉电磁离合器靠拢,当处于两者之间的凸轮转至低点时,拨叉与拨叉电磁离合器吸合,此时拨叉与凸轮在凸轮转轴上处在同一轴线位置,随着凸轮由低点向高点转动,拨叉逐渐被凸轮推起,与拨叉铰接的推纱板及其上的拉杆上移,推纱板推动夹持组件上的筒纱逐渐脱离卷绕罗拉,挡块失去拉杆的限位后在自身重力和挡块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使吸合帽与挡块电磁离合器吸合,压柄在压簧的推动下落在挡块的卡槽上,当凸轮转至最高点,拉杆会在挡块的缺口处受到限位落稳,拨叉电磁离合器断电,拨叉脱离凸轮,推纱板推动筒纱停稳,从而使筒纱脱离卷绕罗拉,并保持一定距离;恢复纺纱时,挡块电磁离合器断电停止工作,挡块在拉杆和导纱板及筒纱共同的作用下沿销钉转动,拉杆沿支座的导向槽下移,此时导纱板跟着下落,筒纱也相应落在旋转的卷绕罗拉上,完成触压动作。
[0004]上述构造的筒子架所存在的缺陷是:1.接压组件中接压弹簧的压力随纱筒的大小而变化,且弹簧容易出现疲劳失效,导致接压不恒定,因此,这种接压组件只适用于一般要求的筒纱卷绕,无法满足中、高支纱的精密卷绕,而且接压调整无法实现自动化。2.减震组件中弹簧摩擦块的减震阻尼系数小,吸收高频震动效果差,因此,这种减震组件仅能够满足低速卷绕(120米/分以下)减震的要求。3.离合组件结构复杂,筒纱触压动作的响应速度慢,满足不了高端纱线精密卷绕的要求,而且筒纱脱离卷绕罗拉时,推纱板直接接触运动的筒纱,极易对纱线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能够在筒纱卷绕成型过程中保证筒纱的接压稳定、减震效果好、筒纱脱离和触压可靠、响应速度快、满足高速且精密筒纱卷绕的筒子架。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子架,包括夹持组件、离合组件、减震组件和筒子架的定位轴;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回转座和臂座,回转座为圆柱筒状,在圆柱筒中部垂直设有扇形平板,靠近扇沿的一侧板面上设定有一段棘轮齿;所述定位轴位于所述回转座的孔内,臂座固定安装在回转座上;扇形平板的沿口上角位置与一个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缸体的尾端铰接在一个固定的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杠杆、连杆、电磁离合器、离合片,杠杆为平板状,板面竖直,杠杆板面的上中部即杠杆支点位于定位轴上,连杆的上端与杠杆的前端头铰接,下端与固定的电磁离合器连接,杠杆板面的下中部位置固定有一个销轴,此销轴上安装有一个带扭簧的棘爪和一根拉簧,棘爪与棘轮齿配合,拉簧的另一端挂接在固定杆上,棘爪的后方有一个固定的顶杆;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性片及阻尼块,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与回转座相邻的纺纱机横梁上,阻尼块固定在弹性片上并贴紧在回转座的扇形端面上。
[0007]所述双作用气缸主要由下压缸体、下压活塞、提升缸体、提升活塞、活塞杆组成,两个缸体互为上下位置且同轴线固定连接,各有独立的封闭腔体,两个活塞与共同的活塞杆连接,提升缸体上设有上气嘴,下压缸体上设有下气嘴,上、下两个气嘴的启闭由一个自动控制器控制,两个活塞可分别驱动活塞杆正向或反向运动,推动回转座绕定位轴转动,进而实现筒纱与卷绕罗拉接触或脱离。
[0008]进一步,所述气缸安装架与回转座之间安装有一个补偿拉簧。
[0009]进一步,所述连杆的最下端设有一个限位螺母。
[0010]正常纺纱过程中,电磁离合器与离合片处于吸合状态,杠杆前端处于下压状态,顶杆顶在棘爪的后面使其与棘轮齿处于分离状态,下压缸体内持续通入压缩空气,活塞杆拉动夹持组件使筒纱触压在纺纱机的卷绕罗拉上。压缩空气的气压是恒定的,而且气缸内的高压气体具有高阻尼系数,可以吸收高速纺纱时筒纱的高频震动,同时,阻尼块可吸收纺纱过程中筒纱的低频震动,因此,筒纱的接压也是恒定的。当筒纱转速过快,出现纱线张力偏大持续的时间过长时,上气嘴会自动打开,向提升缸体内通入压缩空气,提升活塞推动活塞杆上升,活塞杆推动夹持组件向正常纺纱时的相反方向转动,使筒纱脱离高速转动的卷绕罗拉,筒纱转速随之降低,纱线张力也随之减小,当张力恢复正常时,上气嘴会自动关闭,提升缸体内气压下降,使活塞杆恢复下压,筒纱随之触压在纺纱机的卷绕罗拉上继续正常卷绕。活塞杆每次向上的行程是一定的,因此筒纱每次离开卷绕罗拉的距离也是一定的。通过双作用气缸控制筒纱与卷绕罗拉的离合,消除了纱线张力过大导致筒纱成型差甚至纱线拉断致使纺纱中断的现象,可大幅度提高纺纱和卷绕效率,并保证了筒纱成型良好。
[0011]纺纱中断时,电磁离合器受控与离合片脱开,杠杆的前端抬起,棘爪脱离顶杆并在扭簧的作用下与棘轮齿咬合,离合组件锁定夹持组件,此时,拉簧拉动夹持组件转动,使筒纱脱离卷绕罗拉,以便完成纱线的接头工作。当纱线的接头工作完成后,电磁离合器受控与离合片吸合,使筒子架恢复到正常的纺纱或卷绕状态。这种离合组件构造简单,动作快捷。
[0012]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组件能够吸收筒纱的低频震动,双作用气缸能够吸收筒纱的高频震动,减震效果好,能够满足最高卷绕速度为2000米/分的减震的要求;夹持组件与卷绕罗拉的触压或脱离动作主要通过双作用气缸完成,筒纱的接压稳定;执行机构不接触筒纱,不会对纱线造成损伤;筒纱品种变化时的接压调整,只需调整供气压力即可,简单、方便;离合组件构造简单,动作响应速度快;电磁离合器的信号通断、吸合力大小的设定及双作用气缸中压缩空气的通断都由电信号控制,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高速、精密筒纱的纺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后视图。
[0015]图3是图1中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离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1中双作用气缸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图5的剖视图。
[0019]图中:1.卷绕罗拉,2.筒纱,3.定位轴,4.顶杆,5.横梁,6.气缸安装架,7.支架,
8.电磁离合器,9.双作用气缸,10.拉簧固定杆,11.拉簧,12.补偿拉簧,13.轴销,14.轴销,101.棘轮齿,102.回转座,103.右臂,104.左臂,105.臂座,201.杠杆,202.棘爪,203.轴销,204.扭簧,205.限位螺母,206.离合片,207.连杆,401.阻尼固定座,402.调整螺钉,403.弹性片,404.阻尼块,901.关节轴承,902.活塞杆,903.提升缸体,904.上气嘴,905.下气嘴,906.下压缸体,907.销轴,908.下压活塞,909.提升活塞,910.大压簧,911.钢珠,912.小压簧,913.压紧垫片,914.提升锥套,915.圆筒支架,91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组件、离合组件、减震组件和筒子架的定位轴3。其中:
[0022]夹持组件包括回转座102、臂座107、左臂106、右臂105,回转座102为圆柱筒状,在圆柱中部垂直设有扇形平板,靠近扇沿的一侧板面上设定有一段棘轮齿101 ;定位轴3位于回转座102的孔内;扇形平板的沿口上角位置设有一个轴销14,轴销14与一个双作用气缸9的活塞杆端头的关节轴承901铰接,双作用气缸9的尾端通过销轴907铰接在一个固定的气缸安装架6上,气缸安装架6固定在纺纱机的横梁5上。
[0023]离合组件包括杠杆201、连杆207、电磁离合器8、离合片206,杠杆201为平板状,板面竖直,杠杆201板面的上中部即杠杆201的支点位于定位轴3上,连杆207的上端与杠杆201的前端头铰接,离合片206固定安装在连杆207的中下部位置,连杆207的下端与固定在纺纱机支架7上的电磁离合器8连接,杠杆201板面的下中部位置固定有一个销轴203,销轴203上安装有一个棘爪202和一根拉簧11,棘爪202上带有扭簧204,棘爪202与棘轮齿101配合,拉簧11的另一端挂接在固定杆10上,固定杆10位于纺纱机上,棘爪202后方纺纱机的横梁5上固定有一个顶杆4。电磁离合器8与离合片206吸合时,杠杆201的前端下压,棘爪202被顶杆4推离棘轮齿101 ;电磁离合器8与离合片206脱开时,杠杆201的前端向上抬起,棘爪202又与棘轮齿101咬合;
[0024]减震组件4包括弹性片403及阻尼块404,弹性片403的一端固定在阻尼固定座401上,阻尼固定座401固定在与回转座102相邻的纺纱机横梁5上,阻尼块404固定在弹性片403上并贴紧在回转座102的扇形板端面上,阻尼固定座401上有一个调整螺钉402,通过调整螺钉402可以调整阻尼块404对回转座102扇形板端面的摩擦力大小。
[0025]在本实施例中,气缸安装架5与回转座102之间安装有一个补偿拉簧12,补偿拉簧12的活动端挂接在回转座102下角位置的轴销13上。补偿拉簧12可补偿因筒纱2直径和自重变大时导致筒纱2与卷绕罗拉I接触压力逐渐减小的影响,保持接压恒定。
[0026]在本实施例中,连杆207的最下端设有一个限位螺母205。限位螺母205能够保证连杆207每次抬起的位移量一致,使杠杆201的转动角度一致,因此筒纱2在纱线每次断头后脱离卷绕罗拉I的距离也是一致的。
[0027]如图5和图6所示,双作用气缸9主要由下压缸体906、下压活塞908、提升缸体903、提升活塞909、活塞杆902组成,两个缸体互为上下位置且同轴线固定连接,各有独立的封闭腔体,两个活塞与共同的活塞杆902连接,提升缸体903上设有上气嘴904,下压缸体906上设有下气嘴905。更为详细地说,双作用气缸9包括下压缸体906、下压活塞908、活塞杆902、提升缸体903、提升活塞909、提升锥套914、钢珠911、压紧垫片913、小压簧912、大压簧910、盖板916、销轴907、关节轴承901。下压缸体906上端开口,内腔为圆柱形,下压活塞908安装在活塞杆902的尾端;提升缸体903的底部套装在下压缸体906的上端开口位置,两者密封固定;提升缸体903的内腔由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柱形腔体组成,三个腔体从下至上依次增大,形成三级梯阶形式,该缸体的内底中部设有一个圆筒支架915,圆筒支架915的轴线与提升缸体903的轴线重合,其高度为提升缸体903高度的1/2左右,圆筒支架915的内壁与活塞杆形成气密封;圆筒支架915的端沿上并围绕活塞杆902放置有一圈钢珠911,钢珠911上面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穿过活塞杆902的压紧垫片913、小压簧912 ;提升活塞909的外壁与提升缸体903的内壁相适配并留有进气空间,提升活塞909的内壁为两节不同直径的圆筒形状,下节小,上节大,下节内壁与圆筒支架915的外壁气密封,上节内壁与活塞杆902之间有较大的环形间隙,在此环形间隙中依次放置有穿过活塞杆902的提升锥套914和大压簧910,提升锥套914的锥面与钢珠911对应,小压簧912和大压簧910都由提升缸体903上的盖板916压紧;上气嘴904设置在提升缸体903的下部位置,下气嘴905设置在下压缸体906的上部位置。
[0028]双作用气缸9的工作原理是:向下气嘴905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推动下压活塞908,使活塞杆902向下运动;向上气嘴904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作用在提升活塞909的下端面上,推动提升活塞909并带动锥套914上升,在此过程中,小弹簧103从上压住钢珠911,锥套914在上升的过程中其锥面逐渐挤压钢珠911向活塞杆靠拢直至抱紧活塞杆902,提升活塞909继续上升,则锥套914通过钢珠911抱紧活塞杆902上升。在双作用气缸工作过程中,通入上气嘴904的压缩空气气压大于通入下气嘴905的压缩空气气压,而两者的作用面积相等,作用在提升活塞909上的力大于作用在下压活塞908上的力,活塞杆902向上运动。停止向上气嘴904通入压缩空气,提升缸体903内气压下降,其作用在提升活塞909上的力减小,大压簧910将提升活塞909、提升锥套914下压复位,钢珠911离开活塞杆902,由于下压缸体906内的压力持续作用在下压活塞908上,活塞杆902向下运动。
[0029]提供给双作用气缸的压缩空气气压可统一设定。通过设定输入下气嘴905的气压大小调整接压的大小及筒纱2接触卷绕罗拉I的时间。同样,也可以通过设定输入上气嘴904的气压大小调整筒纱2脱离卷绕罗拉I的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筒子架,包括夹持组件、离合组件、减震组件和筒子架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回转座和臂座,回转座为圆柱筒状,在圆柱筒中部垂直设有扇形平板,靠近扇沿的一侧板面上设定有一段棘轮齿;所述定位轴位于所述回转座的孔内,臂座固定安装在回转座上;扇形平板的沿口上角位置与一个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缸体的尾端铰接在一个固定的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杠杆、连杆、电磁离合器、离合片,杠杆为平板状,板面竖直,杠杆板面的上中部即杠杆支点位于定位轴上,连杆的上端与杠杆的前端头铰接,下端与固定的电磁离合器连接,杠杆板面的下中部位置固定有一个销轴,此销轴上安装有一个带扭簧的棘爪和一根拉簧,棘爪与棘轮齿配合,拉簧的另一端挂接在固定杆上,棘爪的后方有一个固定的顶杆;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性片及阻尼块,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与回转座相邻的纺纱机横梁上,阻尼块固定在弹性片上并贴紧在回转座的扇形端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气缸主要由下压缸体、下压活塞、提升缸体、提升活塞、活塞杆组成,两个缸体互为上下位置且同轴线固定连接,各有独立的封闭腔体,两个活塞与共同的活塞杆连接,提升缸体上设有上气嘴,下压缸体上设有下气嘴,上、下两个气嘴的启闭由一个自动控制器控制,两个活塞可分别驱动活塞杆正向或反向运动,推动回转座绕定位轴转动,实现筒纱与卷绕罗拉接触或脱离。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架与回转座之间安装有一个补偿拉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最下端设有一个限位螺母。
【文档编号】D01H1/36GK203513857SQ20132067427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樊宝军, 胡革明, 陈华, 陈磊 申请人: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