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6896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染色领域,尤其涉及染涤纶纱的筒管。



背景技术:

一般化学纤维纱线有很强的疏水性,涤纶纱尤其明显。通常的染料与染色方法几乎都无法染上色,只能用分散染料染色。但这样的染色的全过程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完成。在高温高压下,涤纶纱会发生收缩现象,导致内层的纱线包裹筒管非常紧。很容易出现染液穿不透的现象,导致涤纶纱色差严重、甚至染不透、白芯。不管是重新染色回修还是报废,对成本来说均是浪费巨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结构简单,能批量生产,成本低廉却效果突出。对改善涤纶纱染色质量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由小头端、管身、大头端等组成。多个筒管可以通过大头套小头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管身由塑料材质的经向与纬向交织而布满矩形的孔。每一个纬向的条不是闭合的,而是存在2-4个缺口。与上下相邻的纬向条缺口呈斜对角线排列。

优选的,所述筒管材质为软质塑料,形变在脱纱后可恢复原状。

优选的,管身的维向的连接条存在2-4个缺口,增强筒管的变形能力。

优选的,所述筒管的经向与维向的连接条制作宽度为2-3mm,既有较好的支撑力,又能保证管身有较大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结构在横向上存在一定的收缩性,缓解了染色过程中,涤纶纱因收缩而导致内层过紧,染液穿不透筒子的情况。能够避免涤纶纱染花、染不透的情况出现。本发明结构简单,能批量生产,成本低廉却效果突出。对改善涤纶纱染色质量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45度俯视);

图中:1-小头端,2-管身,3-大头端,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由小头端(1)、管身(2)、大头端(3)等组成。多个筒管可以通过大头端(3)套小头端(1)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管身由塑料材质的经向与纬向交织而布满矩形的孔。每一个纬向的条不是闭合的,而是存在2-4个缺口(4)。与上下相邻的纬向条缺口(4)呈斜对角线排列。

在松纱阶段,使用本发明的一种适合染涤纶纱的筒管进行松纱,到染色阶段的装笼时,按照大头端(3)朝下,小头端(4)朝上的方向堆叠至合适位置,合缸盖进行程序染色,升温至染色温度110-130摄氏度时,从控制系统监控泵流量变化。由于本发明缓解了涤纶纱由于高温收缩而包裹筒管过紧的情况,所以染液仍然可以顺利穿透涤纶纱,泵流量处于较稳定状态。染色结束后,正常完成后处理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