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93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包括导条集合器、聚纱轮、芯轴、芯轴套、芯轴齿轮、负压气管、导流块、止捻辊、止捻辊臂、弹簧、若干过桥齿轮、若干传动齿轮,经环锭细纱机罗拉牵伸机构牵伸输出的纤维须条,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导条集合器的限止下,顺势平直地附着在一个轴线垂直于前罗拉、匀速转动的聚纱轮外圆上,在随聚纱轮转动的长距离圆弧路径中,受聚纱轮内腔中负压空气产生的气流与圆弧路径上气流导流块的共同作用集聚成束,再经止捻钳口输出,随锭子的转动,加捻成纱。
【专利说明】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纺纱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纱线长毛羽是纱线的有害疵点,为了在环锭细纱加工工序中细消除有害长毛羽,人们针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的集聚与捻合,提出了多种纺纱方法:紧密纺——在纤维输出前罗拉,进入加捻区前,利用气流把纤维须条,集合在一个多孔的表面上,因负压气流吸力作用被聚集,缩小钳口处纤维须条宽度,降低毛羽;赛络纺——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达到降低毛羽效果;赛络菲纺——在赛络纺基础上变化,在环锭细纱机将一根长丝与另一根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交捻成纱,减少毛羽;索罗纺纱——在前罗拉下加装一个表面有许多沟槽的分割罗拉,利用沟槽将前钳口下输出的扁平须条分割成许多窄条,这些纤维窄条由于捻度传递而围绕自身捻心回转,带有小量捻度,再被汇聚加捻,形成类似多股纱条捻成的缆绳纱;赛络紧密纺——以紧密纺为基础,配以赛络纺特色;喷气纺——利用喷射气流对牵伸后纤维条施行假捻时,纤维条上一些头端自由纤维包缠在纤维条外围,负压吸入式气流纺——利用负压气流,即时将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吸入纺纱通道聚集加捻成纱,集聚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纱线的长毛羽,环锭集聚纺的手段是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采用气流、机械等方法,使其在集束后被加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
[0004]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装置包括导条集合器、聚纱轮、芯轴、芯轴套、芯轴齿轮、负压气管、导流块、止捻辊、止捻辊臂、弹簧、传动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纱轮对纤维须条的吸附面是圆柱面,聚纱轮具有中空的内腔,聚纱轮的轴线垂直于前罗拉轴线,所述的导条集合器位于聚纱轮与前罗拉钳口之间,所述的导流块与聚纱轮构成纤维须条与气流的间隙通道,其位置对应于负压气管吸气口位置。
[0005]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吸附纤维须条的部位是圆柱形,二端是截头锥形体,圆柱形的外径为30?55mm,宽度为2.5?4mm,吸附纤维须条的圆柱表面有贯通内腔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为圆形与长圆形间隔分布,通气孔沿聚纱轮柱面圆周均布,圆形通气孔径0.4?Imm,长圆孔长短孔径为(1.2?3) X (0.4?I)mm,通气孔间距为 0.6 ?2.5mm,。
[0006]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负压气管置于聚纱轮的内腔中,负压气管上有吸气口,吸气口呈圆弧扇形,与聚纱轮内腔圆弧吻合,覆盖钳口与纤维须条经过的通道区域,聚纱轮作顺时针旋转,吸气口始于前罗拉钳口引纱处,延向聚纱轮右侧,止于止捻辊与聚纱轮的接触点,或者聚纱轮作逆时针旋转,吸气口始于前罗拉钳口引纱处,延向聚纱轮左侧,止于止捻辊与聚纱轮的接触点。
[0007]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止捻辊在聚纱轮的外圆与导纱钩连线的切点处相靠接,止捻辊轴线平行于聚纱轮轴线,止捻辊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紧压在聚纱轮柱面上,形成止抢钳口,止抢棍随聚纱轮的转动而转动。
[0008]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止捻钳口是由聚纱轮的柱面与止捻辊两圆柱体构成。
[0009]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由前罗拉传动或者由伺服电机驱动,聚纱轮表面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前罗拉表面线速度,前罗拉与聚纱轮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1?1:1.1。
[0010]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采用齿轮轮系传动,传动轮系中至少采用了一对斜齿轮传动或者至少采用了一对伞型齿轮传动,通过斜齿轮传动或者伞型齿轮传动,芯轴轴线与前罗拉轴线相互垂直。
[0011]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位于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的前罗拉输出侧,经罗拉牵伸机构牵伸输出的纤维须条,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导条集合器的限止下,顺势平直地附着在一个轴线垂直于前罗拉、匀速转动的聚纱轮外圆上,在随聚纱轮转动的长距离圆弧路径中,受聚纱轮内腔中负压空气产生的气流与圆弧路径上气流导流块的共同作用集聚成束,再经止捻钳口输出,随锭子的转动,加捻成纱。
[0012]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在罗拉钳口采用气流与导条集合器组合,控制纤维须条的附着位置与附着宽度,在聚纱路径中,采用气流与导流块的组合,实现纤维须条的集聚,采用聚纱轮的与负压管的组合,延长纤维须条的集聚路径,提高聚集效果。
[0013]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聚纱轮的吸附面采用圆柱面,使聚纱轮的外圆、通气孔更贴近前罗拉钳口。
[0014]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5]纱线的长毛羽不利于纱线的后道加工,减少有害长毛羽是许多纺织技术人员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采用轴线与罗拉轴垂直、圆盘状的聚纱轮,作为纤维须条的承载物,替代空心罗拉,延长纤维须条的集聚路径,有利于纤维须条的集聚,采用双辊柱式的止捻钳口,同时取消了对成纱影响较大的网格圈、多孔皮圈等易耗件,有利于保证成纱质量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罗拉轴传动聚纱轮芯轴的传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纱轮与负压气管、导流块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聚纱轮上聚纱槽与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其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设置在前罗拉钳口处,装置包括导条集合器1、聚纱轮2、芯轴3、芯轴套4、芯轴齿轮5、负压气管6、导流块7、止捻辊8、止捻辊臂9、弹簧10、若干过桥齿轮、若干传动齿轮构成装置的传动轮系,导条集合器I位于聚纱轮2与前罗拉钳口之间,聚纱轮2与芯轴齿轮5固定套装在芯轴套4的二端,三者联为一体,芯轴套4装在芯轴3上,可绕芯轴3转动,芯轴3固定安装在机架的支座上,聚纱轮2、芯轴套4、芯轴齿轮5的轴线垂直于前罗拉轴线,芯轴齿轮5与若干过桥齿轮、传动齿轮构成聚纱轮的传动轮系,由前罗拉A传动或者由伺服电机驱动,聚纱轮2表面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前罗拉A表面线速度,前罗拉A与聚纱轮2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1?1:1.1。
[0024]如图3所示,是罗拉轴传动聚纱轮芯轴的传动示意图,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2采用齿轮轮系传动,罗拉轴上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53,传动齿轮53通过过桥齿轮52、51传动芯轴齿轮5,从而通过芯轴套4传动了聚纱轮2,轮系中过桥齿轮51、芯轴齿轮5与采用斜齿轮传动,改变了 二轴线相互间的角度,使芯轴齿轮4、芯轴套3、聚纱轮2组件的轴线垂直于前罗拉轴线。
[0025]如图4所示,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2对纤维须条T的吸附面是圆柱面,二端是截头锥形体,圆柱形的外径为30?55mm,宽度为2.5?4mm,聚纱轮2具有中空的内腔,导流块7与聚纱轮2构成纤维须条与气流的间隙通道,其位置对应于负压气管吸气口位置。
[0026]如图5所示,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聚纱轮2吸附纤维须条的部位是圆柱形,吸附纤维须条的圆柱表面有贯通内腔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为圆形与长圆形间隔分布,通气孔沿聚纱轮柱面圆周均布,圆形通气孔径0.4?1_,长圆孔长短孔径为(1.2?3) X (0.4?I)mm,通气孔间距为0.6?2.5mm。
[0027]如图2、图4所示,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中,负压气管6置于聚纱轮2的内腔中,负压气管6上有吸气口 B,吸气口 B呈圆弧扇形,与聚纱轮内腔圆弧吻合,包围角Θ,覆盖钳口与纤维须条经过的通道区域,聚纱轮2作顺时针旋转,吸气口 B始于前罗拉钳口引纱处,延向聚纱轮右侧,止于止捻辊8与聚纱轮2的接触点,止捻钳口是由聚纱轮2的柱面与止捻辊8两圆柱体构成,止捻辊8在聚纱轮2的外圆与导纱钩连线的切点D处相靠接,止捻辊8轴线平行于聚纱轮2轴线,止捻辊8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紧压在聚纱轮2柱面上,形成止抢钳口,止抢棍8随聚纱轮2的转动而转动。
[0028]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T,受到负压气管6透过聚纱轮2通气孔产生的气流吸引,在导条集合器I的形态、位置限止下,附着在前罗拉钳口前的聚纱轮2的柱面上,随聚纱轮2的转动,纤维须条T被连续、均匀、平直地引离前罗拉钳口,在纤维须条附着在聚纱轮、随轮转动的整个圆弧路径上,纤维受到气流的全程吸附控制,在聚纱轮承载纤维须条的路径中,导流块7与聚纱轮2构成了缝隙气流导流通道,在气流流向的作用下,纤维须条产生集聚,宽度尺寸减小,在聚纱轮外圆与导纱钩连线的切线处D,集束后的纤维须条受到聚纱轮2与止捻辊8的夹持,输出止捻钳口后的纤维须条,在细纱机锭子的转动作用下,加捻成纱。
【权利要求】
1.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装置包括导条集合器、聚纱轮、芯轴、芯轴套、芯轴齿轮、负压气管、导流块、止捻辊、止捻辊臂、弹簧、传动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纱轮对纤维须条的吸附面是圆柱面,聚纱轮具有中空的内腔,聚纱轮的轴线垂直于前罗拉轴线,所述的导条集合器位于聚纱轮与前罗拉钳口之间,所述的导流块与聚纱轮构成纤维须条与气流的间隙通道,其位置对应于负压气管吸气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聚纱轮吸附纤维须条的部位是圆柱形,二端是截头锥形体,圆柱形的外径为30?55mm,宽度为2.5?4mm,吸附纤维须条的圆柱表面有贯通内腔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为圆形与长圆形间隔分布,通气孔沿聚纱轮柱面圆周均布,圆形通气孔径0.4?1_,长圆孔长短孔径为(1.2?3) X (0.4?I)臟,通气孔间距为0.6?2.5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负压气管置于聚纱轮的内腔中,负压气管上有吸气口,吸气口呈圆弧扇形,与聚纱轮内腔圆弧吻合,覆盖钳口与纤维须条经过的通道区域,聚纱轮作顺时针旋转,吸气口始于前罗拉钳口引纱处,延向聚纱轮右侧,止于止抢棍与聚纱轮的接触点,或者聚纱轮作逆时针旋转,吸气口始于前罗拉钳口弓I纱处,延向聚纱轮左侧,止于止捻辊与聚纱轮的接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止捻辊在聚纱轮的外圆与导纱钩连线的切点处相靠接,止捻辊轴线平行于聚纱轮轴线,止捻辊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紧压在聚纱轮柱面上,形成止捻钳口,止捻辊随聚纱轮的转动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止捻钳口是由聚纱轮的柱面与止捻辊两圆柱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聚纱轮由前罗拉传动或者由伺服电机驱动,聚纱轮表面线速度等于或者大于前罗拉表面线速度,前罗拉与聚纱轮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1?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轮聚法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聚纱轮采用齿轮轮系传动,传动轮系中至少采用了一对斜齿轮传动或者至少采用了一对伞型齿轮传动,通过斜齿轮传动或者伞型齿轮传动,芯轴轴线与前罗拉轴线相互垂直。
【文档编号】D01H13/08GK203613337SQ20132080302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陈伟雄, 易洪雷, 薛元, 史晶晶 申请人:嘉兴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