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8447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毛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毛革加工【技术领域】。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70-85份和乳化剂15-30份;其中,所述中性油包括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所述乳化剂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脂剂,其应用到毛革主加油工艺后,该加脂剂的吸收率可达93%-96%。而且该加脂剂用于毛革主加油后,会使得皮板柔软丰满、发泡感强、皮板颜色浅淡,手感滑爽滋润,具有非常好的加脂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加脂剂吸收率低,会造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缺陷。
【专利说明】毛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毛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毛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毛革的加脂剂要求加油后毛革皮板柔软,有海绵般发泡感,皮板肉面手感滑爽,有 一定保湿性,皮板颜色浅淡,耐光性好。
[0003] 毛革加脂过程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脂剂应尽可能多地被皮板吸收,使得 其在加脂浴液中残存量少。而目前常见的加脂剂多从加脂后的毛革皮板的手感出发,很少 关注毛革对加脂剂的吸收效果(吸收率较低),为了达到良好的加脂效果,则需要加大加脂 剂的用量,进而不可避免会造成原料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0004]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革加脂剂,所述的加脂剂对毛革具有极高的吸 收率,可达到93 % -96 %,而且该加脂剂用于毛革主加油后,皮板柔软丰满、发泡感强,皮板 颜色浅淡,手感滑爽滋润。
[0006]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 简易、易于实现加脂剂的制备等优点。
[0007]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70-85份和乳化 齐? 15-30份;其中,所述中性油包括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所述 乳化剂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
[0009]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毛革加脂剂中,设定了中性油和乳化剂的具体配比;在中性 油中,选取了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其中氯化烷烃中的氯原子可 以和皮板胶原蛋白的氨基以共价键形式结合;而在环氧化油酯中,其环氧基可以和皮板胶 原蛋白的氨基进行反应并结合。高级脂肪酸能够增加皮板的滋润感,其羧基可以和皮板中 的铬鞣剂以配位键形式结合;高级脂肪醇的羟基可以和皮板中的胶原蛋白肽键的氢原子以 氢键结合,具有增稠、乳化、滑爽等作用,还可以增强体系的乳化稳定性。在乳化剂中,通过 控制加油过程中浴液的酸碱度,先使得两性表面活性剂显负电荷,便于和带阳电荷的铬鞣 皮板固定结合,然后再调整酸碱度,使得两性表面活性剂带正电,并逐渐破乳被皮板吸收。 非离子亲水型乳化剂和非离子亲油型乳化剂复配后,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使得整个加脂 剂的性能稳定。
[0010] 通过反复实验测定,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脂剂,其应用到毛革主加油工艺后,该加 脂剂的吸收率可达93 % -96 %,未被吸收的4 % -7 %多数是天然油脂的改性物,容易在自然 条件下自然降解。而且该加脂剂用于毛革主加油后,皮板柔软丰满、发泡感强、皮板颜色浅 淡,手感滑爽滋润,具有非常好的加脂效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毛革用化工产品,符合目前 市场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加脂剂吸收率低,会造成浪费以及环 境污染的缺陷。
[0011] 可选的,在每份所述的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
[0012] 氯化烷烃8-12% ;
[0013] 环氧化油酯 65-75% ;
[0014] 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 16-24%。
[0015] 可选的,所述氯化烷烃由重量比为(7-9) : (1-3)的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 和42度氯化石蜡组成。
[0016] 可选的,所述环氧化油酯由重量比为(7-9) :(1-3)的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 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0017] 可选的,在所述中性油中:
[0018] 所述高级脂肪酸和所述高级脂肪醇等重量。
[0019] 可选的,在所述中性油中:
[0020] 所述高级脂肪酸包括正十二酸、正十四酸、正十六酸、正十八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多 种;
[0021] 所述高级脂肪醇包括正十二醇、正十四醇、正十六醇、正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 可选的,在每份所述的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
[0023] 两性表面活性剂 50%-70%;
[0024]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 10%-20%;
[0025]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 20%-30%。
[0026] 可选的,在所述乳化剂中:
[0027] 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 酸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 所述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蓖麻 油聚氧乙烯醚、吐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 所述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斯盘、脂肪酸二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0030] 所述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1)、将既定重量配比的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混合后加 热,使得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中性油;
[0032] 2)、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以及 去离子水混合后加热,使得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乳化剂;
[0033] 3)、边搅拌所述乳化剂,边向其中加入所述中性油,使其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加 脂剂;
[0034]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先后顺序。
[0035] 可选的,在步骤1)中和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C -90°C。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7]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脂剂,其应用到毛革主加油工艺后,该加脂剂的吸收率 可达93% -96%,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加脂剂吸收率低,会造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 缺陷。
[0038] (2)、该加脂剂用于毛革主加油后,皮板柔软丰满,发泡感强,皮板颜色浅淡,手感 滑爽滋润,具有非常好的加脂效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毛革用化工产品,符合目前市场日益 严格的环保要求。
[0039] (3)、该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41]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43] 本发明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70-85份和乳化 齐? 15-30份;其中,所述中性油包括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所述 乳化剂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在上 述的基础之上,为了使得加脂剂的使用性能更为优越,可选择性的结合以下一项或者全部 优选的限定:
[0044] 为了使得加脂剂中的中性油易于渗透到皮板内部,并与胶原蛋白的氨基或羧基同 时结合;可通过优选设定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的百分含量而实 现;优选的,在每份所述的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氯化烷烃8-12%,环氧化油 酯65-75%,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16-24%。
[0045] 为了使得加脂后的毛革兼具柔软性和滋润感的效果,可通过具体设定氯化烷烃以 及环氧化油酯的种类和配比关系实现。优选的,所述氯化烷烃由重量比为(7-9) :(1-3)的 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组成;或,优选的,所述环氧化油酯由重量比 为(7-9) :(1-3)的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0046] 含氯低的合成牛蹄油结合力较弱,渗透力较强,使皮板柔软;含氯量高的42度氯 化石蜡结合力较强,渗透力较弱,使皮板表面滋润,二者按照既定的比例复配后,会使得加 脂后的毛革兼具柔软性和滋润感的效果。
[0047] 环氧化油酯的环氧基可以和胶原蛋白的氨基进行反应并结合;环氧化三脂肪酸甘 油酯分子量大,渗透力较差,但会使皮板表面滋润;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分子量小,渗透力强, 亦使皮板柔软。这两类油酯按一定比例配制,使皮板兼具柔软性和滋润感。
[0048] 高级脂肪酸的羧基可以和皮板中的铬鞣剂以配位键形式结合,高级脂肪醇的羟基 可以和皮板中的胶原蛋白肽键的氢原子以氢键结合;为了使得二者在结合的过程中稳步同 步进行,从而得到平衡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高级脂肪酸和所述高级脂肪醇等重量。
[0049] 另外,通过综合评价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 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性能、环保性能以及成本;优选的,所述高级脂 肪酸包括正十二酸、正十四酸、正十六酸、正十八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所述高级脂肪醇 包括正十二醇、正十四醇、正十六醇、正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两性表面活性 剂包括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 或多种;所述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蓖麻油 聚氧乙烯醚、吐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斯盘、脂肪酸二元醇 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0050] 为了使得乳化剂中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的酸碱度环境下均能稳定地结合到 皮板中(如,浴液的PH值大于7,两性表面活性剂显负电荷,加脂剂为阴离子型加脂剂,便 于和带阳电荷的铬鞣皮板结合。加甲酸调节pH为3. 0-3. 5进行固定时,此时两性表面活 性剂带正电,加脂剂乳液颗粒带正电,并逐渐破乳被皮板吸收),且同时保证整个乳化体 系的稳定性。优选的,在每份所述的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 50% -70%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10% -20%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20% -30%。
[0051] 此外,请参考图1,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 行:
[0052] 步骤101 :将既定重量配比的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混 合后加热,使得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中性油。
[0053] 步骤102 :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 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后加热,使得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乳化剂。
[0054] 在步骤101和102中,为了使得多个组份能够快速混合并熔化,优选的,加热的温 度为60°C -90°C ;更优选的,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实现。此外,步骤101和102并不限定先 后次序,可以分步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
[0055] 步骤103 :边搅拌所述乳化剂,边向其中加入所述中性油,使其混合均匀后冷却, 得到加脂剂。
[0056] 乳化剂中加入中性油之后,为了使得所有的组份混合均匀,优选在60°C -90°C继 续搅拌30分-60分钟;然后再通过冷却水降温到40°C以下停搅拌器,过滤放料,得到产品。 [0057] 接下来,本发明结合上述的内容,对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举出了具体的实施例,请 参考实施例1_4 ;
[0058] 实施例1
[005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70份和 乳化剂15份;
[0060] 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氯化烷烃8%、环氧化油酯70%、高级脂肪酸和高 级脂肪醇22% ;
[0061] 氯化烷烃:由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按照4:1的重量比 组成;环氧化油酯:由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按照4 :1的重量比组成; 商级脂肪酸和商级脂肪醇等重量;
[0062] 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50%、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 剂20%、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30% ;
[0063] 更具体的,高级脂肪酸为:正十二酸;
[0064] 高级脂肪醇:正十二醇;
[0065] 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
[0066]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0067]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元醇酯。
[0068] 制备方法
[0069] S11、将各中性油组分加入到上方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 60°C -90°C,使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熔化。
[0070] 其中,氯化烷烃28公斤,环氧化油酯245公斤,高级脂肪酸38. 5公斤,高级脂肪醇 38. 5公斤。在加脂剂中,1份的具体重量5千克,下同。
[0071] S12、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 适当重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到下方的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60°C,使非离子 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
[0072] 其中,两性表面活性剂37. 5公斤,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15公斤,非离子亲油 型表面活性剂22. 5公斤。去离子水300公斤。
[0073] S13、分别开动上方反应罐和下方反应罐的搅拌器,使上方中性油体系和下方乳化 剂水溶液体系物料分布均匀。
[0074] S14、关掉上方反应罐搅拌器,下方反应罐搅拌器保持转动,将上方中性油通过连 接管道和阀门加入到下方反应罐中,用时30分钟将上方中性油放完。
[0075] S15、放完上方中性油后在60°C继续搅拌30分钟。
[0076] S16、通冷却水降温到40°C以下停搅拌器,过滤放料,总重量约为725公斤。
[0077] 实施例2
[007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85份和 乳化剂30份;
[0079] 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氯化烷烃12%、环氧化油酯65%、高级脂肪酸和高 级脂肪醇23% ;
[0080] 氯化烷烃:由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按照7:3的重量比组 成;
[0081] 环氧化油酯:由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按照7 :3的重量比组 成;
[0082] 商级脂肪酸和商级脂肪醇等重量;
[0083] 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70%、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 剂10%、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30% ;
[0084] 更具体的,高级脂肪酸为:正十二酸;
[0085] 高级脂肪醇:正十二醇;
[0086] 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
[0087]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0088]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斯盘。
[0089] 制备方法
[0090] S21、将各中性油组分加入到上方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 60°C -90°C,使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熔化。
[0091] 其中,氯化烷烃51公斤,环氧化油酯276. 25公斤,高级脂肪酸49公斤,高级脂肪 醇49公斤。
[0092] S22、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 适当重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到下方的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70°C,使非离子 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
[0093] 其中,两性表面活性剂105公斤,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15公斤,非离子亲油型 表面活性剂30公斤。去离子水600公斤。
[0094] S23、分别开动上方反应罐和下方反应罐的搅拌器,使上方中性油体系和下方乳化 剂水溶液体系物料分布均匀。
[0095] S24、关掉上方反应罐搅拌器,下方反应罐搅拌器保持转动,将上方中性油通过连 接管道和阀门加入到下方反应罐中,用时30分钟-60分钟将上方中性油放完。
[0096] S25、放完上方中性油后在70°C继续搅拌50分钟。
[0097] S26、通冷却水降温到40°C以下停搅拌器,过滤放料,总重量约为1000公斤。
[0098] 实验例3
[009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77份和 乳化剂23份;
[0100] 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氯化烷烃8%、环氧化油酯75%、高级脂肪酸和高 级脂肪醇17% ;
[0101] 氯化烷烃:由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按照9:1的重量比组 成;
[0102] 环氧化油酯:由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按照9 :1的重量比组 成;
[0103] 商级脂肪酸和商级脂肪醇等重量;
[0104] 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60%、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 剂15%、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25% ;
[0105] 更具体的,高级脂肪酸为:正十六酸;
[0106] 高级脂肪醇:正十六醇;
[0107] 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两性表面活性剂;
[0108]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吐温;
[0109]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元醇酯。
[0110] 制备方法
[0111] S31、将各中性油组分加入到上方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 60°C -90°C,使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熔化。
[0112] 其中,氯化烷烃31公斤,环氧化油酯289公斤,高级脂肪酸52公斤,高级脂肪醇52 公斤。
[0113] S32、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 适当重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到下方的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80°C,使非离子 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
[0114] 其中,两性表面活性剂69公斤,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17. 25公斤,非离子亲油 型表面活性剂28. 75公斤。去离子水460公斤。
[0115] S33、分别开动上方反应罐和下方反应罐的搅拌器,使上方中性油体系和下方乳化 剂水溶液体系物料分布均匀。
[0116] S34、关掉上方反应罐搅拌器,下方反应罐搅拌器保持转动,将上方中性油通过连 接管道和阀门加入到下方反应罐中,用时30分钟-60分钟将上方中性油放完。
[0117] S35、放完上方中性油后在80°C继续搅拌45分钟。
[0118] S36、通冷却水降温到40°C以下停搅拌器,过滤放料,总重量约960公斤。
[0119] 实验例4
[01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革加脂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中性油80份和 乳化剂20份;
[0121] 中性油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氯化烷烃10%、环氧化油酯70%、高级脂肪酸和高 级脂肪醇20% ;
[0122] 氯化烷烃:由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按照4:1的重量比组 成;
[0123] 环氧化油酯:由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按照4 :1的重量比组 成;
[0124] 商级脂肪酸和商级脂肪醇等重量;
[0125] 乳化剂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60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 剂20%、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20% ;
[0126] 更具体的,高级脂肪酸为:正十八酸;
[0127] 高级脂肪醇:正十八醇;
[0128] 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
[0129]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130]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元醇酯。
[0131] 制备方法
[0132] S41、将各中性油组分加入到上方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 60°C -90°C,使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熔化。
[0133] 其中,氯化烷烃40公斤,环氧化油酯280公斤,高级脂肪酸40公斤,高级脂肪醇40 公斤。
[0134] S42、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 适当重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到下方的反应罐中,不开搅拌器,通过蒸汽加热至75°C,使非离子 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
[0135] 其中,两性表面活性剂60公斤,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20公斤,非离子亲油型 表面活性剂20公斤。去离子水410公斤。
[0136] S43、分别开动上方反应罐和下方反应罐的搅拌器,使上方中性油体系和下方乳化 剂水溶液体系物料分布均匀。
[0137] S44、关掉上方反应罐搅拌器,下方反应罐搅拌器保持转动,将上方中性油通过连 接管道和阀门加入到下方反应罐中,用时30分钟-60分钟将上方中性油放完。
[0138] S45、放完上方中性油后在75°C继续搅拌60分钟。
[0139] S46、通冷却水降温到40°C以下停搅拌器,过滤放料,总重量约为910公斤。
[0140] 试验例
[0141] 将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各加脂剂用于中和后的绵羊毛革主加油的工艺中,具体 按照以下操作进行:
[0142] L 划槽液比 10-20,温度 45°C -55°C。
[0143] 2.用4倍重60°C热水将实验用各实施例的加脂剂化开并搅拌均匀,用量6克/ 升_8克/升。
[0144] 3.将化开的加脂剂加入到转动的划槽中。
[0145] 4.在 45 °C -55 °C 加油 3-4 个小时。
[0146] 5.加入适量的稀释10倍的甲酸调节浴液的pH值至3. 0-3. 5,然后继续转动30-60 分钟。
[0147] 6.测量废液中的油脂浓度。起始的加脂剂浓度6克-8克/升减去废液中加脂剂 的浓度(克/升),就是被绵羊毛革吸收的加脂剂浓度。
[0148] 7.高吸收率反应型加脂剂吸收率(%)=绵羊毛革吸收的加脂剂浓度(克/升)/ 高吸收率反应型加脂剂的起始浓度(克/升)X 100%。
[0149] 表1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加脂剂的吸收率及其物化指标
[0150]

【权利要求】
1. 一种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份包括: 中性油70-85份和乳化剂15-30份; 其中,所述中性油包括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 所述乳化剂包括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 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在每份所述的中性油中,按照重量 百分数计,包括: 氯化烷烃 8-12% ; 环氧化油酯 65-75% ; 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16-2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烷烃由重量比为(7-9): (1-3)的含氯25% -32%的合成牛蹄油和42度氯化石蜡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油酯由重量比为 (7-9) :(1-3)的环氧化脂肪酸甲酯和环氧化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性油中: 所述高级脂肪酸和所述高级脂肪醇等重量。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性油中: 所述高级脂肪酸包括正十二酸、正十四酸、正十六酸、正十八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 所述高级脂肪醇包括正十二醇、正十四醇、正十六醇、正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在每份所述的乳化剂中,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 两性表面活性剂 50% -70% ; 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10% -20% ; 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20^-30?^
8. 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毛革加脂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乳化剂中: 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两 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 氧乙烯醚、吐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斯盘、脂肪酸二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9.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既定重量配比的氯化烷烃、环氧化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混合后加热,使 得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中性油; 2) 、将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亲油型表面活性剂以及去离 子水混合后加热,使得非离子亲水型表面活性剂熔化后搅拌混匀,得到乳化剂; 3) 、边搅拌所述乳化剂,边向其中加入所述中性油,使其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加脂 剂;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先后顺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毛革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和步骤 2)中: 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C -90°C。
【文档编号】C14C9/02GK104293987SQ20141061825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发明者】郑超斌, 郑红超, 郝安生 申请人:北京泛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