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

文档序号:168457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5-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2-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10~100℃;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1~1.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0~50m/min,水流速为2~20m/s。本发明能耗低,节约用水,运行稳定,水洗丝束集束性好、并丝数量少、毛丝数量少,原丝分子链结构完整,有效的降低了丝束纤维中溶剂DMSO残留量,使残留量在10~200ppm,提高了纤维工艺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纤维水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DMSO为溶剂的聚丙烯腈原丝的生产过程中,出生纤维水洗去除溶剂工艺是高品质原丝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PAN原丝中残留的DMSO溶剂会直接影响到原丝拉伸过程中PAN大分子链的取向排列,并在预氧化过程中引起并丝、粘丝甚至断丝等现象发生,降低了原丝质量。目前为了降低原丝中DMSO含量,国内外其他同类PAN原丝生产企业大都是以增大水洗水的用量、水洗温度、停留时间、喷淋等因素,来达到水洗效果。但是经生产工艺跟踪研究发现,水量的提高,降低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稀溶液的浓度,提高了回收成本,而且溶剂去除的效率不高;水洗温度的提高,会使得纤维发散,且影响纤维的膨润度;停留时间的延长,不利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淋洗,丝束与水流相对速度小,用水量的可调节性差,水温分布不均匀,不利于纺丝速度的提高。另外,有相关文献报道,使用超声波进行水洗,增加水洗效果,但是其设备投资较大,每条生产线光超声波设备投入至少300万元人民币,而且后期使用运行成本较高。
[0003]CN102677200A公开了聚丙烯腈初生纤维的水洗槽及应用,采用阶梯式或叠加式组合方式;水洗温度控制在45-75°C ;牵伸倍数在0.9-1.1之间,纤维在水洗装置内的总停留时间为0.5-2min ;纤维在水洗装置中的运行速度为20_150m/min,水洗槽的数量为2_10个。水洗槽长度4-6米。水洗过程中,温度较高,毛丝情况和并丝情况,对后续的工序中会引起缠丝的情况。
[0004]CN103103631公开了一种制备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过程中水洗的方法:对凝固浴丝条进过2-20级水洗,1-4级水浴牵伸,水温30-10(TC,共施加2_8倍牵伸。水洗牵伸过程中,较大的牵伸倍数会弓I起丝的黏并现象。
[0005]CN102011202A公开了纤维丝束纺丝用水洗及热牵伸装置,本发明利用多孔材料作为牵伸装置辊面,设备运行中辊体内部通入定量恒温热水,在压力作用下热水由辊体内部通过多孔材料溢出,在辊体外部形成均匀不断的水膜,水洗和牵伸缠绕在传动辊表面的纤维丝束。有利于纤维丝束强化水洗,去除残留的溶剂。但热水温度在50 _99°C,能耗大。
[0006]CN102146595A公开了对凝固浴丝进行2_6级水洗,同时作牵伸,所述水温为85-98°C,共施加4-6倍牵伸。CN102277629公开了水洗牵伸:凝固浴丝经过I一4级水浴牵伸,水温85— 98°C,并施加4-6倍牵伸。CN101760791A公开了多级水洗,温度40_80°C,但高温度,高牵伸会使丝条的并丝情况严重。
[0007]CN101899758公开了多角毛辊组合件,涉及对织物进行连接振荡、拍打和刷毛的多棱角的刷毛辊组合件领域。但是只能适用于纺织工程,而不能够直接应用于较脆弱的聚丙烯腈出生纤维的水洗。
[0008]CN101067214、CN101643943公开喷淋水洗的方法是温度25_50°C或者40_80°C或常压水蒸气水洗。但是喷淋水洗不利于纺丝速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采用逆流多级水洗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
[0010]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5-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2-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1(Γ100?;水洗总牵伸倍数为0.98^1.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T50m/min,纤维在水洗段的停留时间为0.2-4 min,水流速为2?20m/s。
[0011 ] 本发明所述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中,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 15?30。。。
[0012]本发明所述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中,所述的每级水洗槽中设有0-3个拍打辊,拍打辊的辊径为12(T30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辊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3?10cm。
[0013]本发明采用简单的逆流多级水洗工艺,并采用低温低牵伸水洗,可以避免毛丝的产生,有效的进行水洗。在水洗槽内增加靠丝束带动进行自转的拍打辊,增加水洗效果,在水洗过程中,纤维处于一张一弛的松紧过程,有利于丝条中的溶剂向水中扩散。另一方面,使用拍打辊还可以起到高效的分纤作用,保证丝束在后道上油工序中浸油均匀充分,提高纤维的品质。在拍打辊的后方增加隔板,形成更合理的浓度梯度,有利于溶剂一二甲基亚砜的扩散洗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耗低,节约用水,运行稳定,水洗丝束集束性好、并丝数量少、毛丝数量少,原丝分子链结构完整,有效的降低了丝束纤维中溶剂DMSO残留量,使残留量在l(T200ppm,提高了纤维工艺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6]实施例1,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22-25°C;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1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0m/min,水流速为12m/s。水洗后测得的水洗丝束中二甲基亚砜残留量在800ppm。
[0017]实施例2,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每级水洗槽中设有I个拍打辊,拍打棍的棍径为15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棍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6cm。
[0018]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22_25°C ;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2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5m/min,水流速为15m/s。水洗后测得的水洗丝束中二甲基亚砜残留量在300ppmo
[0019]实施例3,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每级水洗槽中设有2个拍打辊,拍打辊的辊径为18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辊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10cm。
[0020]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25_30°C ;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2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30m/min,水流速为18m/s。水洗后测得的水洗丝束中二甲基亚砜残留量在50ppm。
[0021]实施例4,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12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每级水洗槽中设有3个拍打辊,拍打辊的辊径为20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辊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6cm。
[0022]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25_30°C ;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2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35m/min,水流速为20m/s。水洗后测得的水洗丝束中二甲基亚砜残留量在lOppm。
[0023]实施例5,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采用10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每级水洗槽中设有2个拍打辊,拍打辊的辊径为18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辊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10cm。
[0024]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25_30°C ;水洗总牵伸倍数为1.3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5m/min,水流速为8m/s。水洗后测得的水洗丝束中二甲基亚砜残留量在90ppm。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5-15级逆流水洗,每级水洗槽的长度为2-3.5m,每级水洗槽的两端均设有牵伸辊,所述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1(T100°C ;水洗总牵伸倍数为0.98?1.5倍,所述丝束的运动速度为2(T50m/min,水流速为2?20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槽中的水洗温度为15?30°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初生纤维高效水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级水洗槽中设有0-3个拍打辊,拍打辊的辊径为12(T300mm,沿着丝束运动方向,在每个拍打辊后方的水洗槽中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板体,两个隔板体之间形成丝束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宽度为3?10cm。
【文档编号】D01D10/06GK104313715SQ20141063204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金亮, 刘栋, 夏新强, 孙加贵 申请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