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11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包括牵伸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牵伸装置前面的集聚装置,所述牵伸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前罗拉和与所述前罗拉相切的前皮辊,所述集聚装置包括阻捻罗拉、阻捻皮辊、负压吸风异形管、气流导向片以及透孔胶圈,所述阻捻罗拉设置早所述前罗拉前面,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设置在所述前罗拉和所述阻捻罗拉之间,所述透孔胶圈套设在所述阻捻罗拉上且所述阻捻皮辊压在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侧紧贴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气流导向片设置在所述前皮辊和所述阻捻皮辊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集聚纺纱装置结构简单、无需更换细纱机相对成本较低,而且该集聚纺纱装置的气流利用率高,形成毛羽少、强力高的集聚纺纱线。
【专利说明】一种集聚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聚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集聚纺纱技术通过减小加捻三角区,改变纤维的排列和结构,提高了纤维的利用率,使纱线物理性能和外观大大改善,集聚纺纱技术优化了传统环锭纺纱技术,使成纱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集聚纺纱技术明显的改善了纱线的性能,例如纱线毛羽数量,单纱强力,断裂伸长率,耐磨度等,同事减轻了后加工过程的负担,缩短了准备工序的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03]目前,国内常用的集聚纺纱装置一般都是引进整机,投资较大,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资;所以现在需要一种集聚纺纱装置,无需淘汰现用的细纱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集聚纺纱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包括牵伸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牵伸装置前面的集聚装置,所述牵伸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前罗拉和与所述前罗拉相切的前皮辊,所述集聚装置包括阻捻罗拉、阻捻皮辊、负压吸风异形管、气流导向片以及透孔胶圈,所述阻捻罗拉设置在所述前罗拉前面,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设置在所述前罗拉和所述阻捻罗拉之间,所述透孔胶圈套设在所述阻捻罗拉上且所述阻捻皮辊压在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侧紧贴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气流导向片设置在所述前皮辊和所述阻捻皮辊之间。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透孔胶圈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圆孔和椭圆孔,所述圆孔或椭圆孔的排布方式为:一个椭圆孔对应两个圆孔。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阻捻罗拉一侧对所述透孔胶圈起到支撑撑紧作用。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气流导向片的一边上侧为斜边,所述气流导向片的另一边下侧也为斜边,且所述两个斜边在侧面为平行的,所述气流导向片上设有两个斜边开口。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设有吸风槽,所述负压吸风异型管通过负压连接管与细纱机吸棉风管连接。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牵伸装置还包括中罗拉和与所述中罗拉对应的中皮辊,后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对应的后皮辊。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集聚纺纱装置结构简单、无需更换细纱机相对成本较低,而且该集聚纺纱装置的气流利用率高,形成毛羽少、强力高的集聚纺纱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孔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导向片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导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阻捻罗拉,2-透孔胶圈,3-支撑杆,4-负压吸风异形管,5-前罗拉,6-中罗拉,7-后罗拉,8-后皮棍,9-中皮辊,10-前皮辊,11-气流导向片,12-阻捻皮辊,21-椭圆孔,22-圆孔,111-斜边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包括牵伸装置和设置在上述牵伸装置前面的集聚装置,上述的牵伸装置是传统的三罗拉拉长胶圈双区牵伸机构。上述牵伸装置包括一个前罗拉和与上述前罗拉相切的前皮辊,一个中罗拉和与上述中罗拉对应的中皮辊,一个后罗拉和上述后罗拉对应的后皮辊。
[0021]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牵伸装置前面设置了聚集装置,上述集聚装置包括阻捻罗拉1、阻捻皮辊12、负压吸风异形管4、气流导向片11以及透孔胶圈2。上述阻捻罗拉I设置在上述前罗拉5前面,上述负压吸风异形管4设置在上述前罗拉5和上述阻捻罗拉I之间,上述透孔胶圈2套设在上述阻捻罗拉I上且上述阻捻皮辊12压在上述透孔胶圈2上,上述负压吸风异形管4上侧紧贴上述透孔胶圈2上;上述气流导向片11设置在上述前皮辊10和上述阻捻皮辊12之间。
[0022]上述的阻捻皮辊12压在套设在阻捻罗拉I上的透孔胶圈2上,它们之间形成输出钳口,输出钳口与前罗拉钳口之间形成集聚区,后罗拉输入钳口到前罗拉钳口部分为牵伸区。本实用新型的集聚纺纱装置将纱线纺织工艺过程中的牵伸和集束分离,采用须条牵伸与其纤维集束分步进行,集束方式为气流的动力主动式集束,有效提高主牵伸区对浮动的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对纤维实施引导式集束,避免纤维出现弯钩状态,形成毛羽少、强力高的集聚纺纱线。
[0023]如图2所示,上述透孔胶圈2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圆孔22和椭圆孔21,上述圆孔22或椭圆孔21的排布方式为:一个椭圆孔21对应两个圆孔22。如图1所示,为了使上述的透孔胶圈2撑紧,在上述阻捻罗拉I 一侧设置了支撑杆3。
[00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透孔胶圈2代替了传统常用的网格圈,透孔胶圈2价格较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透孔胶圈2,椭圆孔21的作用能够增加对横向发散纤维的凝聚。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气流导向片11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制作而成,并且靠近输出钳口一边的上侧为斜边,有益于集聚区尽可能伸向输出钳口,延长集聚区,上述气流导向片11的另一边下侧也为斜边,斜边与透孔胶圈组成V形进口,保证纤维全部进入集聚区,而且上述两个斜边在侧面为平行的。如图4所示,上述气流导向片11上设有两个斜边开口 111,开口作为斜边设置,气流易于从纤维束两侧进入集聚区,使得气流能够更为有效的集聚纤维束,提高气流利用率。
[00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负压源直接时细纱机自带的吸风系统,无需外加负压源,节省成本,上述负压吸风异型管通过负压连接管与细纱机吸棉风管连接,并且上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设有吸风槽,增强了气流场的强度。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包括牵伸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牵伸装置前面的集聚装置,所述牵伸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前罗拉和与所述前罗拉相切的前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装置包括阻捻罗拉、阻捻皮辊、负压吸风异形管、气流导向片以及透孔胶圈,所述阻捻罗拉设置在所述前罗拉前面,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设置在所述前罗拉和所述阻捻罗拉之间,所述透孔胶圈套设在所述阻捻罗拉上且所述阻捻皮辊压在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侧紧贴所述透孔胶圈上;所述气流导向片设置在所述前皮辊和所述阻捻皮辊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胶圈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圆孔和椭圆孔,所述圆孔或椭圆孔的排布方式为:一个椭圆孔对应两个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阻捻罗拉一侧对所述透孔胶圈起到支撑撑紧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片的一边上侧为斜边,所述气流导向片的另一边下侧也为斜边,且所述两个斜边在侧面为平行的,所述气流导向片上设有两个斜边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风异形管上设有吸风槽,所述负压吸风异型管通过负压连接管与细纱机吸棉风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还包括中罗拉和与所述中罗拉对应的中皮辊,后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对应的后皮辊。
【文档编号】D01H5/72GK204023054SQ20142036987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钮伟根 申请人:吴江市金桥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