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884阅读:1377来源:国知局
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所述缝纫设备针头分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每组设有两根针头,针杆壳体上安装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上均布设置多个导线孔;所述机台上安装有反光条自动输出装置,所述自动输出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的卷料轴,所述卷料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缝纫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针头进料口处的压脚上设有导布管,所述针头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针头设置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可以实现反光条两侧边一次缝制成功,保证反光条两侧边的缝线间的间距均匀恒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
【专利说明】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纟刃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属于纺织缝纫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反光带一般用于标示、警示作用的服装上,以提高夜间或光线不良使用的安全性,常用在由警察、消防员、救护人员和许多其他人员使用的制服上。
[0003]现有的反光带有两种,一种为荧光布,其主要为梭织布表面染上醒目的荧光色,如:红色、橙色、黄色,可以作成各种衣服,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但缺点是: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在不能发挥作用;另一种为反光条,由银白色的反光颗粒组成,夜间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芒,但在白天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0004]现有的工作服上的反光带是反光条通过缝制工艺将反光条与底布缝制在一起,制作成反光带,但其缺点是:反光条的两侧要分别缝制,缝制工艺复杂,加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并且两次加工使反光条两侧缝线间的间距误差较大,不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其目的在于:实现反光条两侧边一次缝制成功,保证反光条两侧边的缝线间的间距均匀恒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7]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包括机台,设于机台上的机身,设于机身上的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多个针杆,在该多个针杆的下端部安装针头;所述针杆安装在针杆壳体内,所述针杆壳体与移动机构连接带动针杆在针杆壳体内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分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每组设有两根针头,针杆壳体上安装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上均布设置多个导线孔;所述机台上安装有反光条自动输出装置,所述自动输出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的卷料轴,所述卷料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缝纫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针头进料口处的压脚上设有导布管,所述针头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
[0008]所述导布管固定在压脚进料口的端部,导布管一端大一端小的片状中空结构,小端宽度与压脚宽度相同,大端宽度与反光条的宽度相同。
[0009]所述导布管与机台工作台台面之间呈2(Γ50°夹角;
[0010]所述按压整平装置由一对相切平行设置的轴辊组成,所述轴辊包括上端轴辊和下端轴辊,上端轴辊固定于机头上,下端轴辊固定于机台上,轴辊相切位置与机台工作台台面平齐。
[0011 ] 所述上端轴辊和下端轴辊为中空结构,表面设有电加热网。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针头设置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可以实现反光条两侧边一次缝制成功,保证反光条两侧边的缝线间的间距均匀恒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在针头进料口处的压脚上设有导布管,经试验表明,在2(Γ50°夹角范围内,更有利于反光条的平滑导入;针头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可以对成型后的反光条进行电加热整平,通过上述设计,最后出料时候可以获得缝线间距均匀恒定,表面平滑光整的反光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6]其中:1机台2机身3机头3-1针头3-2导线架3_2_1导线孔3_3压脚3-4导布管4反光条5自动输出装置5-1立柱5-2横梁5_3卷料轴6按压整平装置6-1上端轴辊6-2下端轴辊7机台工作台台面8反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至2所示的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包括机台I,设于机台I上的机身2,设于机身2上的机头3,所述机头3上设有:多个针杆,在该多个针杆的下端部安装针头3-1 ;所述针杆安装在针杆壳体内,所述针杆壳体与移动机构连接带动针杆在针杆壳体内移动,所述针头3-1分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4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每组设有两根针头,针杆壳体上安装有导线架3-2,所述导线架3-2上均布设置多个导线孔3-2-1 ;所述机台I上安装有反光条自动输出装置5,所述自动输出装置5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立柱5-1和横梁5-2,所述横梁5-2上连接的卷料轴5-3,所述卷料轴5_3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缝纫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针头3-1进料口处的压脚3-3上设有导布管3-4,所述针头3-1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6。
[0019]所述导布管3-4固定在压脚3-3进料口的端部,导布管3-4 —端大一端小的片状中空结构,小端宽度与压脚3-3宽度相同,大端宽度与反光条4的宽度相同。
[0020]所述导布管3-4与机台工作台台面7之间呈20?50°夹角;
[0021]所述按压整平装置6由一对相切平行设置的轴辊组成,所述轴辊包括上端轴辊6-1和下端轴辊6-2,上端轴辊6-1固定于机头3上,下端轴辊6-2固定于机台I上,轴辊相切位置与机台工作台台面7平齐。
[0022]所述上端轴辊6-1和下端轴辊6-2为中空结构,表面设有电加热网。
[0023]具体工作过程:
[0024]将反光条挂于自动输出装置5的卷料轴5-3上,在电机带动下自动进料,将反光条4引入导布管3-4内,经导布管3-4进入压脚3-3,同时四道缝线经导线架3_2上的导线孔3-2-1进入针头3-1内,将反光条4与底布缝制在一起,制作成反光带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针头设置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可以实现反光条两侧边一次缝制成功,保证反光条两侧边的缝线间的间距均匀恒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在针头进料口处的压脚上设有导布管,经试验表明,在2(Γ50°夹角范围内,更有利于反光条的平滑导入;针头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可以对成型后的反光条进行电加热整平,通过上述设计,最后出料时候可以获得缝线间距均匀恒定,表面平滑光整的反光条。
[0025]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权利要求】
1.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包括机台,设于机台上的机身,设于机身上的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多个针杆,在该多个针杆的下端部安装针头;所述针杆安装在针杆壳体内,所述针杆壳体与移动机构连接带动针杆在针杆壳体内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分为两组,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与反光条之间的缝线间距相等,每组设有两根针头,针杆壳体上安装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上均布设置多个导线孔;所述机台上安装有反光条自动输出装置,所述自动输出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的卷料轴,所述卷料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缝纫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针头进料口处的压脚上设有导布管,所述针头的出布口处设有按压整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布管固定在压脚进料口的端部,导布管一端大一端小的片状中空结构,小端宽度与压脚宽度相同,大端宽度与反光条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布管与机台工作台台面之间呈2(Γ5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整平装置由一对相切平行设置的轴辊组成,所述轴辊包括上端轴辊和下端轴辊,上端轴辊固定于机头上,下端轴辊固定于机台上,轴辊相切位置与机台工作台台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反光条一次成型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轴辊和下端轴辊为中空结构,表面设有电加热网。
【文档编号】D05B35/06GK204112016SQ20142050071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钟崇岩, 钟鸣, 李娟 , 钟秀 申请人:江苏百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