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绳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500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海工绳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工绳缆。



背景技术:

海工绳缆是运用在海洋工程机械中,在海洋工程运用中起这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由于海工绳缆的运用环境在海洋中,导致对海工绳缆的要求非常的严格,而目前市场上的绳缆基本为了满足基本运用效果,保证牢固性,导致在需要大拉力的场所中,如港口拖带、油轮、沥青船、化工品船、大型散货船舶,经常需要使用多条非常粗大的绳缆拖拉作业,且使用长度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不易断裂的海工绳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工绳缆,包括外包层、内层,所述外包层由外包绳双层编织而成,所述外包绳由涤纶捻成,所述内层由多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多股抗拉绳组成,所述抗拉绳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捻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外包层与内层之间设有滤过带,所述滤过带缠绕在内层外圆周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外包绳内混合捻有尼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主要由涤纶捻成的外包绳具有较好的耐磨与耐腐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外包层的耐磨与耐腐蚀性,从而外包层能有效的避免了内层受到外界磨损与腐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且由于内层主要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高达30.8cN/dtex,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绳缆整体的抗拉强度,且由于与涤纶与尼龙同时使用,当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组成抗拉绳时,有效的提高了抗拉绳的强度,且还耐磨与耐腐蚀,适合高强度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海工绳缆实施例的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海工绳缆实施例的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结构图。

附图标记:1、外包层;2、内层;3、滤过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发明海工绳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海工绳缆,包括外包层1、内层2,所述外包层1由外包绳双层编织而成,所述外包绳由涤纶捻成,所述内层2由多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多股抗拉绳组成,所述抗拉绳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捻成。

内层2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内层2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内层2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内层2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外包层1与内层2之间设有滤过带3,所述滤过带3缠绕在内层2外圆周侧壁上。

主要由涤纶与尼龙混合捻成的外包绳具有较好的耐磨与耐腐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外包层1的耐磨与耐腐蚀性,从而外包层1能有效的避免了内层2受到外界磨损与腐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且由于内层2主要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高达30.8cN/dtex,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绳缆整体的抗拉强度,且由于与涤纶与尼龙同时使用,当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组成抗拉绳时,有效的提高了抗拉绳的强度,且还耐磨与耐腐蚀,适合高强度的作业。

滤过带3有效的将外包层1与内层2相隔开,由于外包层1与内层2的结构与材料不同,导致外包层1与内层2之间的拉伸率也不同,由于海洋工程中绳缆使用需要承受巨大的拉力,导致外包层1与内层2产生不同的拉伸量,而滤过带3隔开外包层1与内层2,有效的避免外包层1与内层2受到不同的拉伸量而产生相互的磨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

表一:外包层参数表;

表二:内层涤纶参数表;

表三:内层尼龙参数表;

表四:内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参数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