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22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的织物密度,是指织物中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纱根数为“经密”,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纬纱根数为“纬密”。经纬密度大,织物就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密度小,织物就稀薄、松软、透气。在织物出厂的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织物进行密度测试。

传统的织物密度测试分析过程是通过人工进行的。操作人员用手固定织物,并向左右两侧拉开,直至两手的间距达到预设距离。然后,操作人员的双手保持该姿势,并对照着标尺对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进行人工统计。

显然,纯粹的人工统计很可能带来高成本、低精度、高错误率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一方法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该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能够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提高织物密度测量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包括张合机构、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都用于夹持待分析织物。张合机构分别与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相连接;张合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作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并用于令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利用夹钳代替手指夹持待分析织物,以此省去了对操作人员双手的占用。而由于通过利用张合机构开控制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之间的距离,在多次测试时,本发明得以精确地令每一次的测试时织物被撑开的长度都相等,因此大幅度提高了织物密度测量的精度。

作为优选,织物密度分析设备上还设有标尺,标尺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相对运动方向设置。在设备上自带标尺时,相比于测量时操作人员手执标尺测量而言,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张合机构包括与第一夹钳相连接的第一齿条,与第二夹钳相连接的第二齿条,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传动连接的齿轮,以及用于带动齿轮沿自身轴线作旋转运动的动力源。动力源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作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通过齿条实现了对张合机构的传动,并且,齿轮传统方案相比于其他的机械传动方案而言具有极佳的可靠性,能够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延长张合机构的寿命。

具体来说,作为优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齿轮齿接。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长度相等并相对设置,形成齿条组,齿轮位于齿条组的几何中心位置。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几何中心同时连接在齿轮上,旋转该齿轮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即可以同步传动,上述结构的传动部件很少,可靠性很高。

而同样的,作为优选,动力源为电机或摇柄。无论是利用电机电动控制齿轮的转动,还是通过摇柄手动控制齿轮的转动,都能够很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另外,作为优选,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距离保持在预设距离的保持机构。利用保持机构保持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在对织物纱线数量进行计数时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发生相对运动,进而提高计数精确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保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夹钳所在侧的第一保持件和位于第二夹钳所在侧的第二保持件,第一保持件用于固定第一夹钳,第二保持件用于固定第二夹钳。利用两个保持件来保持和固定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位置,相比与去固定开合机构而言可以更加省力。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保持件之间的位置来调整预设距离,因此提高了对预设距离的定量控制水平。

更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第一夹钳和第一保持件之间通过磁力相对固定;第二夹钳和第二保持件之间通过磁力相对固定。可以针对磁力的大小进行调控,使得各夹钳和各对应的保持件之间形成力度适中的磁力吸附。由于磁力吸附和解放都无需额外的操作,也无需增加特定的结构,因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另外,作为优选,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还包括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相对运动方向设置的导轨,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都连接于导轨上,并能够沿导轨运动。设置导轨后,开合机构的反复开合运动能够得以依赖导轨来进行,以此能够缓和开合机构的关键器件和连接构件的摩擦,延长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保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夹钳所在侧的第一保持件和位于第二夹钳所在侧的第二保持件,第一保持件用于固定第一夹钳,第二保持件用于固定第二夹钳,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都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导轨上。将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导轨上,可以随导轨来调整这两者的间距,改变或重新定义预设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张合机构;11-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齿轮;14-动力源;21-第一夹钳;22-第二夹钳;3-导轨;41-第一保持件;42-第二保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参见图1和图2结合所示,包括张合机构1、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都用于夹持待分析织物。张合机构1分别与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相连接;张合机构1用于带动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作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并用于令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其中,张合机构1包括与第一夹钳21相连接的第一齿条11,与第二夹钳22相连接的第二齿条12,分别与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传动连接的齿轮13,以及用于带动齿轮13沿自身轴线作旋转运动的动力源14。动力源14通过齿轮13带动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作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通过齿条实现了对张合机构1的传动,并且,齿轮13传统方案相比于其他的机械传动方案而言具有极佳的可靠性,能够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延长张合机构1的寿命。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分别与齿轮13齿接。第一齿条11与第二齿条12的长度相等并相对设置,形成齿条组,齿轮13位于齿条组的几何中心位置。将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的几何中心同时连接在齿轮13上,旋转该齿轮13时,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即可以同步传动,上述结构的传动部件很少,可靠性很高。当然,不采用齿轮13和齿条的组合,选用链轮、联杆等其它传动部件也能够基本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犹如图1和图2中所示意的,动力源14为摇柄。显然,也可以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14,进一步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无论是利用电机电动控制齿轮13的转动,还是通过摇柄手动控制齿轮13的转动,都能够很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此外,织物密度分析设备上还设有标尺,标尺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的相对运动方向设置。在设备上自带标尺时,相比于测量时操作人员手执标尺测量而言,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便利性。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分析流程如下:

1、将织物的边缘夹持在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上,并使得位于两个夹钳之间部分的织物自然舒展;

2、驱动动力源14带动齿轮13旋转,齿轮13带动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相互远离运动,并使得连接于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上的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相互远离运动;

3、关注标尺的读数,直至这两个夹钳的之间距离达到预设距离;

4、利用标尺对被撑开的织物在单位长度下的纱线数量进行计数,得到织物密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利用夹钳代替手指夹持待分析织物,以此省去了对操作人员双手的占用。而由于通过利用张合机构1开控制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之间的距离,在多次测试时,本发明得以精确地令每一次的测试时织物被撑开的长度都相等,因此大幅度提高了织物密度测量的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还包括沿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的相对运动方向设置的导轨3,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都连接于导轨3上,并能够沿导轨3运动。设置导轨3后,开合机构的反复开合运动能够得以依赖导轨3来进行,以此能够缓和开合机构的关键器件和连接构件的摩擦,延长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导轨3和标尺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利用在导轨3上标识刻度的方式,可以令导轨3同时具备标尺的功能,以此节约零件数量,降低设备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方式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织物密度分析设备,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织物密度分析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的距离保持在预设距离的保持机构。

其中,保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夹钳21所在侧的第一保持件41和位于第二夹钳22所在侧的第二保持件42,第一保持件41用于固定第一夹钳21,第二保持件42用于固定第二夹钳22。利用两个保持件来保持和固定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的位置,相比与去固定开合机构而言可以更加省力。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保持件之间的位置来调整预设距离,因此提高了对预设距离的定量控制水平。

当然,也可以将保持机构设于开合机构上,例如,可以在开合机构的摇柄上设置限位锁,利用限位锁来约定摇柄的行程。具体的保持机构的样式可以根据开合机构的形式进行适应性的改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钳21和第一保持件41之间通过磁力相对固定;第二夹钳22和第二保持件42之间通过磁力相对固定。

针对磁力的大小进行调控,使得各夹钳和各对应的保持件之间形成力度适中的磁力吸附。例如,在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14时,电机自身的阻力不足以阻止织物的弹性形变的回复。此时,利用设置在第一保持件41上的磁铁吸附住第一夹钳21,利用设置在第二保持件42上的磁铁吸附住第二夹钳22,可以防止织物发生回复,也可以防止电机逆向旋转。而且,通过适当地调节磁力的大小,可以无需额外的干预,直接利用电机或摇柄恢复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的距离,在需要取下织物时操作十分方便。综上所述,由于磁力吸附和解放都无需额外的操作,也无需增加特定的结构,因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利用保持机构保持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在对织物纱线数量进行计数时第一夹钳21和第二夹钳22发生相对运动,进而提高计数精确性。

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件41和第二保持件42都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导轨3上。将第一保持件41和第二保持件42可拆卸地固定在导轨3上,可以随导轨3来调整这两者的间距,改变或重新定义预设距离。具体来说,第一保持件41和第二保持件42可以通过固定螺栓等常规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导轨3上,并且,可以在导轨3上设置一排孔洞以方便第一保持件41和第二保持件42的可拆卸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