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569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尤其是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经编机由主要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主要机构包括:传动机构、成圈机构、送经机构、梳栉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扩展产品花色品种的机构(如:匹艾州贾卡机构、压纱板)以及使机器便于调整和看管机构(如慢速传动装置、自停装置)。

现有的经编机,其在同一经编机上只能编织出一种坯布,只有单面出布。那么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坯布,就需要增加经编机的数量。而每增设一台经编机,就会增加各方面的花费。如让两台经编机同时进行编织,首先,安装费时,需要安排更多的工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安装,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两台经编机,就需安装两套传动机构,需由两个电机驱动主轴运动,传动部件的数量增加,提高了成本。另外,两台经编机也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而当经编机开始运行编织坯布时,需对两台经编机进行各自管理,增加看台数,同样提高了成本。因此,人们力求设计出一种只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而可以在同一经编机的机前、机后同时编织出坯布的经编机,满足市场高效率、少机台、高产量的需求。

现有少梳栉提花经编机的织针采用舌针进行编织,在运行过程中,舌针的针舌开关次数受到针床动程的影响。舌针的运行速度慢,动程大,当机速达到一定极限时,它的功率将有很大一部分用在平衡性力上,这样就影响了机器的运行速度。

另外,现有提花经编机的梳栉横移机构,其横移机件的运动由花盘凸轮和编花轮驱动,花盘凸轮和编花轮由编花滚筒带动得以转动。一般控制贾卡提花梳栉运动的是花盘凸轮,其为一个铸钢件,其圆周表面根据横移动程铸成一曲线,相当于48块链块,当需改变偏移组织时,就要按整体进行更换,操作复杂。而地梳栉的横移一般采用链块和花盘,链块装在编花轮上,链块横移距离的大小限制了链块两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可安装在编花轮上的链块数量受到限制,且链块需要存储和维护,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采用花盘控制横移运动,不仅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横移不够精确,且花型设计缓慢,不能快速的进行花型的更换,需花费更长的时间去设置和操作,花纹循环受到限制,不能进行较大的针背横移,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包括一套传动机构,及前后呈对称安装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前后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其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前后成圈机构编织工作,使同一经编机在机前、机后同时编织出坯布,满足了用户少机台,多产量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包括一套传动机构,及沿经编机纵向对称设置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各自分成前后两个独立的部分,其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前、后成圈机构的槽针床、针芯床、脱圈片床的运动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一根曲轴带动连杆结构,电机带动曲轴,曲轴带动连杆,将动力传动到成圈机构,从而带动成圈机构的槽针、针芯、脱圈片运动,实现成圈。所述的曲轴为传动机构的主体,曲轴的转动由一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件安装在连杆架上,连杆架直立地设置在油箱内,连杆架固定板安装在箱体正上方的平面上。连杆架上的连接杆分别与前、后部分针床的摆臂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构成成圈机构的槽针床、针芯床、脱圈片床,分成前槽针床、前针芯床、前脱圈片床和与之对称的后槽针床、后针芯床、后脱圈片床。槽针床、针芯床、脱圈片床上对应的安装槽针、针芯、脱圈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成圈机构中的梳栉具有贾卡提花梳栉和地梳栉,至少包括一把贾卡提花梳栉和两把地梳栉,其安装位置可按花型需求进行排列,后成圈机构的梳栉构成及排列与前成圈机构的可相同,也可不一致,其各自进行梳栉横移编织花型。

再进一步的:所述送经机构分别将前、后盘头上的纱线按各自的送纱量分别供给前、后成圈机构进行编织。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牵拉卷取机构,在前部分针床前方位置的两端安装牵拉座,牵拉辊安装在牵拉座上,在相应的位置安装有卷布装置。后部分针床的前方位置对应的安装牵拉装置、卷布装置,其在机前、机后各自牵拉卷取。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出二的提花经编机,前、后成圈机构采用槽针和针芯相互配合运动进行编织。槽针和针芯的运动简单有规律,动程比舌针小,从而为高速创造了条件。同时,槽针的刚性大,高速时不易产生漏针或错误垫纱。纱线受到的张力较低,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包括一套传动机构,其将成圈机构、送经机构、梳栉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分成前后独立的两部分,前后部分的机构呈对称安装。前后部分成圈部件的相互运动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曲轴为传动机构的主体,其转动由一个电机驱动。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前、后成圈机构中梳栉的横移运动采用电子横移控制系统,代替了原来的花盘驱动系统,使横移更精确,且操作方便,更换花型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成圈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 2—曲轴 3—油箱 4—连杆架 5—连杆架固定板 6—牵拉辊 7—过纱杆 8—分纱装置 9—纱线 10—经轴架 11—盘头 12—卷布装置 13—连接杆 14—摆臂 15—槽针床 16—针芯床 17—脱圈片床 18—地梳栉 19—贾卡提花梳栉 2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包括一套传动机构,及沿经编机纵向对称设置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和牵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各自分成前后两个独立的部分,前后机构呈对称安装,其中部设有支撑板(20)。所述前、后部分成圈机构的槽针床(15)、针芯床(16)、脱圈片床(17)的运动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各传动部件安装在连杆架(4)上,连杆架(4)直立地设置在油箱(3)内,连杆架固定板(5)安装在箱体(1)正上方的平面上,安装在连杆架(4)上的连接杆(13)下端在油箱(3)内与传动机构的摆杆相连,上端在箱体(1)上方分别与前、后部分针床的摆臂(14)连接。前、后部分针床摆臂(14)的摆动由安装在油箱(3)内的曲轴(2)带动,曲轴(2)的转动由一个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 所述成圈机构的槽针床(15)、针芯床(16)、脱圈片床(17),分成前槽针床(15)、前针芯床(16)、前脱圈片床(17)和与之对称的后槽针床(15)、后针芯床(16)、后脱圈片床(17)。其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各自作规律的运动,实现成圈。

进一步的:所述前成圈机构中的梳栉具有贾卡提花梳栉(19)和地梳栉(18),至少包括一把贾卡提花梳栉(19)和两把地梳栉(18),其安装位置可按花型需求进行排列,后成圈机构的梳栉构成及排列与前成圈机构的可相同,也可不一致,其各自进行梳栉横移编织花型。

再进一步的:所述送经机构的盘头(11)安装在经轴架(10)上,纱线(9)从盘头(11)上退绕下来,纱线(9)经由分纱装置(8)分纱后紧贴过纱杆(7),过纱杆(7)在纱线(9)的牵拉下匀速的转动,过纱杆(7)的转动,减小了纱线(9)张力的阻力,纱线(9)不易断纱,其按照一定的送纱量将纱线(9)供给成圈系统进行编织。所述送经机构的盘头(11)、纱线(9)、分纱装置(8)、过纱杆(7)均在前、后送经机构上各自独立运行,各自完成送经。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牵拉卷取机构,在前部分针床的前方位置两端安装牵拉座,牵拉辊(6)安装在牵拉座上,其以预定的速度将织物从编织区牵引出来,并在相应的位置安装有卷布装置(12),将织物卷绕成布卷。后部分针床的前方位置对应的安装牵拉装置、卷布装置(12),其在机前、机后各自牵拉卷取。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一出二提花经编机,将成圈机构、送经机构、梳栉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分成前后独立的两部分,前后机构呈对称安装。前、后成圈部件的相互运动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所述传动机构采用偏心连杆装置进行传动,所述的偏心装置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的运动带动槽针、针芯、脱圈片作规律运动,实现成圈。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件均设置在连杆架(4)上,其通过合理的安装,使同一连杆架(4)上可同时安装带动前、后成圈部件运动的连杆机构,且占用的空间小,并保证传动过程的平衡稳定。本发明一出二提花经编机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各自成圈、各自梳栉横移编织花型、各自送纱、各自牵拉卷取。实现了一机可以在机前前、机后同时编织坯布的功能,满足了客户高效率,少机台,多花样,多产量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