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袜机提针连杆机构及清针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569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袜机提针连杆机构及清针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织袜机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织袜机提针连杆机构及清针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织袜机机头编织部件中,一般设有提针拨杆、清针拨杆与编织针联动,并设有电磁铁来驱动提针拨杆和清针拨杆。电磁铁驱动需要电线连接电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电磁铁连接电线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织袜机的正常工作。同时,电磁铁只能够通过通、断电进行控制,其控制较为粗糙。并且,电磁铁吸合与复位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编织针的编织速度受到限制。另外,电磁铁容易受到电流、磁场影响而出现故障,严重时电磁铁无法工作,需要额外更换电磁铁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清场,其维修成本高、维修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机械连杆连接的织袜机提针连杆机构以及与提针连杆机构配套设置的清针连杆机构,二者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结构稳定,能有效减少采用电磁铁驱动所产生的各种故障,提高织袜机运行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织袜机提针连杆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提针拨杆,设有提针连杆、提针控制杆,提针连杆两端分别与提针拨杆、提针控制杆可动连接形成转动副。所述提针控制杆由2个支杆轴承连接而成,该轴承间隙配合有一轴承控制杆。轴承控制杆与一用于控制轴承控制杆做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提针拨杆中部、提针控制杆空置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定点于一底板或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提针连杆为刚性连杆,该提针连杆与提针控制连接端的连接槽为U形拐角槽。

作为优选,所述提针连杆为弹性连杆。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支杆之间形成角度较小的一侧夹角为内弧角,另一侧夹角为外弧角,所述轴承外弧角一侧与轴承控制杆在同一平面上间隙配合。

为配合提针连杆结构使用,本发明中织袜机清针连杆机构采用与提针连杆机构相类似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包括清针拨杆,设有清针连杆、清真控制块、度目调节块与清真控制杆。清针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清针拨杆、清针控制块可动连接形成转动副,清针控制块另一端与清针控制杆一端间隙配合设置。度目调节块一端也与清针控制杆该端间隙配合设置。所述清针控制杆由2个支杆轴承连接而成,该轴承间隙配合有一轴承控制杆,轴承控制杆与一用于控制轴承控制杆做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清针控制杆的另一端、清针拨杆的中部均可转动定点于底板或支架上。上述结构中,所述轴承控制杆与提针连杆机构的轴承控制杆为可为同一个轴承控制杆,可通过一个步进电机通过轴承控制杆同时控制提针连杆机构、清针连杆机构进行提针动作或清针动作,提针连杆机构与清针连杆机构结构相似,但功能相互配套。

作为优选,所述度目调节块的转轴与清针控制杆该端之间连接有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支杆之间形成角度较小的一侧夹角为内弧角,另一侧夹角为外弧角,所述轴承外弧角一侧与轴承控制杆在同一平面上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度目调节块的转轴与清针控制块的转轴之间连接有拉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发明采用连杆机构与步进电机结合代替现有技术中电磁铁驱动方式,连杆机构结构轻巧、体积小,既便于生产、组装,还大大减轻了机头编织部件整体的重量,使机头编织部件运行更为灵活。并且,连杆机构整体为机械结构,其设计精确、结构稳定性好,能减少电磁铁驱动所造成的故障问题,提高织袜机的运行稳定性。连杆机构的运转速度和运转频率相较于电磁铁驱动方式更快、更稳定,有利于提高织袜机的织袜速度和效率。另外,步进电机稳定性与精确性高,便于控制,可通过织袜机中枢的微型处理控制器直接控制。

二、本发明所提供的清针连杆机构中清针控制杆通过时间差同时拨动度目调节块与清针控制块,将度目调节与清针动作的驱动结构合二为一,该结构设计巧妙、运行稳定,简化了编织部件的操作步骤和编织部件的大小。并且精简了结构,降低了编织部件重量,使编织部件更便于加工生产和维修,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维护费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所示:提针拨杆1、提针定位端1a、提针连杆2、底板3、轴承控制杆4、提针控制杆5、支杆一5a、提针轴承5b、支杆二5c、清针控制杆6、支杆三6a、清针轴承6b、支杆四6c、清针控制块7、扭簧8、度目调节块9、清针连杆10、清针拨杆11、清针定位端11a、提针限位槽12、清针限位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中同时设有提针连杆机构和清针连杆机构,提针连杆机构包括轴承控制杆4和安设在底板3上的提针拨杆1、提针定位端1a、提针连杆2、底板3、提针控制杆5。提针拨杆1一端附近设有限位柱,该限位柱所在的底板上设有与限位柱配合实现短距离位移的提针限位槽12,提针拨杆1另一端与提针连杆通过转轴或转柱可动连接,提针拨杆1的中部拐角处通过一转轴或转柱可动固定在底板3上形成提针定位端1a,提针定位端1a为提针拨杆1的运动提针转动支点,提针拨杆1的两端以提针定位端1a为圆心上下转动。提针连杆2的另一端与提针控制杆5的一端可动连接,提针连杆2与提针控制杆5连接的连接轴所在位置的底板上设有与该连接轴配合U形拐角槽,U形拐角槽使提针连杆2与提针控制杆5得连接点按照U形拐角槽的形状运动轨迹,保证提针连杆位移的精确性和可控性。本实施例中,提针控制杆5由支杆一5a、支杆二5c、提针轴承5b组合而成,其中支杆一5a一端通过提针轴承5b与支杆二5c一端轴承可动连接,支杆一5a的另一端与提针连杆2连接,支杆二5c的另一端可转动固定在底板3上。上述可转动均为水平面上的转动运动。支杆一5a、支杆二5c之间具有夹角,夹角角度小的一侧为内弧角,另一侧夹角为外弧角,外弧角朝底板3外侧设置并与与底板3平行设置的轴承控制杆4间隙配合设置。轴承控制杆4与一用于控制轴承控制杆4做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工作时带动轴承控制杆4上下移动并使与轴承控制杆4间隙配合的提针轴承5b相应地上移或下移,进而使支杆一5a、支杆二5c动作并进一步带动提针连杆2运动,提针连杆2带动与其联动的提针拨杆1移动实现提针拨杆动作。

清针连杆机构包括轴承控制杆4和安设在底板3上的清针轴承6b、清针控制杆6、清针控制块7、清针连杆10、清针拨杆11。清针拨杆11一端设有清针限位柱,清针限位柱所在位置的底板上设有与清针限位柱配合使用的清针限位槽13,清针拨杆11的另一端与清针连杆10可转动连接。清针拨杆11的中部拐角处通过一转轴或转柱可动固定在底板3上形成清针定位端11a,清针定位端11a为清针拨杆11的运动提针转动支点,清针拨杆11的两端以清针定位端11a为圆心上下转动。清针连杆10的另一端与清针控制块7一端可转动连接,清针控制块7另一端设于清针控制杆6下方并与清针控制杆6间隙配合设置。清针控制块7的中部设有一转轴或转柱可转动固定在底板3上形成转动支点,清针控制块7的两端以该支点为原型上下转动。清针控制杆6与清针控制块7间隙配合的一端同时还与度目调节块9间隙配合设置,度目调节块9位于清针控制杆6该端上方。清针控制杆6由支杆三6a、清针轴承6b、支杆四6c组合而成,其中其中支杆三6a一端通过清针轴承6b与支杆四6c一端轴承可动连接,支杆三6a的另一端与清针连杆10连接,支杆四6c的另一端可转动固定在底板3上。本实施例中,支杆三6a、支杆四6c之间具有夹角,夹角角度小的一侧为内弧角,另一侧夹角为外弧角,外弧角一侧朝底板3外侧设置并与与底板3平行设置的轴承控制杆4间隙配合设置。度目调节块的转轴与清针控制杆该端之间连接有扭簧,度目调节块的转轴与清针控制块的转轴之间连接有拉簧。

轴承控制杆4与一用于控制轴承控制杆4做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工作时将轴承控制杆4上顶使其向上移动,并使与轴承控制杆4间隙配合的清针轴承6b相应地上移。使得支杆三6a、支杆四6c向上移动动作并使与其间隙配合的度目调节块9动作进行度目调节以配合提针连杆机构的提针动作。接着步进电机控制轴承控制杆4远离清针轴承6b,同时在扭簧8的弹力作用下,支杆四6c被向下顶开,带动清针控制块7与支杆四6c间隙配合的一端向下运动,清针控制块7的另一端向下移动并将与其联动的清针连杆10下拉,清针连杆10带动与其联动的清针拨杆11移动实现提针拨杆动作。此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清针连杆10、清针控制块7复位。上述动作周而复始,实现提花-度目-清针的循环过程。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提针连杆2还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提针连杆2与提针控制杆5之间通过一转轴或转柱连接,无需设置U形拐角槽为提针连杆2的行程提供移动轨道。其结构相较于实施例一中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的提针连杆2更为简单、使用上更为方便,但在精确度上稍稍不如。

本发明采用步进电机与连杆机械机构结合驱动提针拨杆与清针的动作,大大减轻了织袜机机头编制部件的重量,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有限精简,提高了提针、清针的动作频率与速度,从而提高了织袜机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安装和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