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脚机构与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8158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脚机构与缝纫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压脚机构与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的中压脚的作用是将缝料压平,便于针迹形成。由于缝制时缝料会有一定的厚度变化,而机针和中压脚总是一起上下移动,可能会发生中压脚不能有效压紧缝料,导致缝纫过程中出现起缝脱线、中途跳针甚至无法形成线迹等问题;也有可能发生压的过紧导致断线、缝料起皱、赶料、噪音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中压脚与机针分离式运动的中压脚机构与缝纫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中压脚机构,设置在缝纫机中,所述缝纫机包含机头壳体、设置在所述机头壳体内并由主轴带动的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其中,所述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通过摆动轴与所述中压脚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中压脚机构包含带有中压脚的中压脚杆、用于在外部触发所述中压脚机构的限位件;所述缝纫机还包含设置在所述机头壳体内的可控式推杆装置;所述可控式推杆装置在伸展时,抵持所述限位件并推动所述限位件,所述中压脚机构抬高所述中压脚杆;所述可控式推杆装置在收缩时,所述限位件下落至极限位置,所述中压脚杆下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含机头壳体、设置在所述机头壳体内并由主轴带动的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还包含如上所述的中压脚机构。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缝纫机的中压脚与机针脱离,可以独立上下移动,根据缝料的厚度来控制中压脚的移动,使中压脚始终有效地压紧缝料,很好解决了缝纫时缝料厚度变化的问题。

另外,所述中压脚机构还包含摆动杆、连接片、三角连接片、固定片、导向固定件;其中,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和所述摆动轴固定连接并随所述摆动轴一同摆动,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片的一端铰接,所述三角连接片的中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机头壳体铰接,所述三角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片铰接,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导向固定件铰接,所述导向固定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头壳体上,所述中压脚杆随所述导向固定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限位件可以带动中压脚机构中的零部件的运动。由可控式推杆装置提供动力来源,通过机构一系列的动作,促使中压脚机构上下移动。该种中压脚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另外,所述导向固定件具有供所述中压脚杆穿过的安装虎口、设置在所述安装虎口的固定孔、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固定螺孔,所述中压脚机构还包含穿过所述固定孔并螺纹安装在所述固定螺孔内的固定螺栓,用于减小所述安装虎口的大小以夹紧所述中压脚杆。导向固定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将中压脚杆固定住,并且实现了中压脚杆的可拆卸式安装。

另外,所述三角连接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5cm,使三角连接片11与限位件7之间不存在摩擦,起到保护元件的作用。

另外,所述中压脚杆的上部与下部互成台阶状,所述上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部的直径,所述中压脚机构还包含套设在所述上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下部的直径并大于所述上部的直径;所述上部上端的机头壳体设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内圈直径,用于抵持所述弹簧。弹簧因此可以被套在中压脚杆上部外,限位盖可以调整弹簧的压紧程度,可以使中压脚处于下压状态。

另外,所述限位盖与所述上部上端的机头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盖沿所述螺纹旋转后,在所述机头壳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往上调节限位盖,弹簧压力变轻,往下调节则弹簧压力变大。薄的缝料压力越轻越好,缝起来不会皱,厚的缝料稍微重一点,保证缝料不翘起来。实现了弹簧弹力的可调节性能,以满足更多工况下的需求,扩大了中压脚机构的适用范围。

另外,所述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包含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的偏心轮、配合套设在所述偏心轮外的曲柄、与所述曲柄铰接的微调连接杆,所述微调连接杆与所述摆动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微调连接杆具有供所述摆动轴穿过的虎口、用于减小所述虎口大小的微调螺孔以及微调螺栓,所述微调螺栓配合安装在所述微调螺孔内。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使得主轴与摆动轴形成了一个联动。另外,微调连接杆也实现了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与摆动轴的可拆式安装,便于生产装配。

另外,所述微调连接杆具有滑槽,所述曲柄设有供调节螺栓穿过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调节螺孔和所述滑槽,并通过调节螺帽将所述曲柄和所述微调连接杆固定连接。微调连接杆的滑槽允许客户能根据所需摆动幅度的大小来调节螺栓运动范围,以满足更多工况下的需求,扩大了中压脚机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机头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中压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中压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压脚机构,设置在缝纫机中,如附图1、2、3所示,缝纫机包含机头壳体29、设置在机头壳体29内并由主轴1带动的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2,其中,机头壳体29具有中空的内腔,类矩形,表面光滑无棱角,曲柄机构设置在机头壳体29内离机座较远的一侧,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通过摆动轴3与中压脚机构4联动连接;中压脚机构4包含带有中压脚5的中压脚杆6、用于在外部触发中压脚机构4的限位件7;缝纫机还包含设置在机头壳体29内的可控式推杆装置8;限位件7具有一个为可控式推杆装置8提供着力点的受力面,当可控式推杆装置8在伸展时,可抵持限位件7并推动限位件7,中压脚机构4抬高中压脚杆6;可控式推杆装置8在收缩时,限位件7下落至极限位置,中压脚杆6下落。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控式推杆装置是气动推杆,气动推杆的一侧与限位件7的受力面接触,实现传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该气动推杆可以替换为电动推杆等其他推杆装置。

更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压脚机构4还包含摆动杆9、连接片10、三角连接片11、固定片12、导向固定件13;其中,摆动杆9的一端和摆动轴3固定连接并随摆动轴3一同摆动,另一端与连接片10的一端铰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三角连接片11的一端铰接,三角连接片11的中端活动设置在限位件7上,限位件7的一端与机头壳体铰接,三角连接片11的另一端与固定片12铰接,固定片12与导向固定件13铰接,导向固定件13滑动连接在机头壳体上,中压脚杆6随导向固定件13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可以得知,限位件7可以带动中压脚机构4中的零部件的运动。三角连接片11和限位件7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05cm,使三角连接片11与限位件7之间不存在摩擦,起到保护元件的作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可控式推杆装置8提供了动力来源,通过触发限位件7来带动导向固定件13,导向固定件13又带动中压脚杆6,最后实现中压脚机构4的上下移动。当需要更换不同厚度的缝料时,控制气缸气量使气动推杆的推力变化,使中压脚杆6与缝料之间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实现有效地压紧缝料,减少了在缝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固定件13具有供中压脚杆6穿过的安装虎口14、设置在所述安装虎口14的固定孔15、与所述固定孔15配合的固定螺孔16,中压脚机构还包含穿过固定孔15并螺纹安装在固定螺孔16内的固定螺栓,用于减小安装虎口14的大小以夹紧中压脚杆6。导向固定件13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中压脚杆6固定住,实现了中压脚杆的可拆卸式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中压脚杆6的上部30与下部31互成台阶状,上部30的直径小于下部31的直径,中压脚机构4还包含套设在上部的弹簧17,弹簧的内圈直径小于下部31的直径并大于上部30的直径;上部30上端的机头壳体29设有限位盖18,限位盖18的直径大于弹簧17的内圈直径,用于抵持弹簧17。弹簧17因此可以被套在中压脚杆6上部30外,限位盖可以调整弹簧的压紧程度,可以使中压脚处于下压状态。限位盖18与上部30上端的机头壳体29螺纹连接,限位盖18沿螺纹旋转后,在机头壳体29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往上调节限位盖18,弹簧17压力变轻,往下调节限位盖18则弹簧17压力变大。薄的缝料压力越轻越好,缝起来不会皱,厚的缝料稍微重一点,保证缝料不翘起来。实现了弹簧弹力的可调节性能,以满足更多工况下的需求,扩大了中压脚机构的适用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2包含与主轴1固定连接的偏心轮19、配合套设在偏心轮19外的曲柄20、与曲柄20铰接的微调连接杆21,微调连接杆21与摆动轴3固定连接;其中,微调连接杆21具有供摆动轴3穿过的虎口22、用于减小虎口22大小的微调螺孔23以及微调螺栓24,微调螺栓24配合安装在微调螺孔23内。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2使得主轴1与摆动轴3形成了一个联动。微调连接杆21具有滑槽25,曲柄20设有供调节螺栓26穿过的调节螺孔27,调节螺栓26穿过调节螺孔27和滑槽25,并通过调节螺帽28将曲柄20和微调连接杆21固定连接。微调连接杆21的滑槽25允许客户能根据所需摆动幅度的大小来调节螺栓26运动范围,以满足更多工况下的需求,扩大了中压脚机构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缝纫机,包含机头壳体、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心轮曲柄连杆机构和中压脚机构。该种缝纫机可以根据缝料的厚度来控制中压脚的移动,使中压脚始终有效地压紧缝料,很好解决了缝纫时缝料厚度变化的问题。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