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汗布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64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纶汗布,具体是一种采用氨纶丝和其他纤维混合形成的单面无缝汗布。本发明还涉及该无缝汗布的圆筒制作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氨纶汗布由普通氨纶丝与其他纤维混合形成汗布面料。该类面料由于氨纶需要高温定型,因此必须用剖缝定型实现,这样,就使得氨纶汗布的使用只能局限于无缝衫以外的产品开发。

且从工艺上讲,由于普通的剖缝氨纶汗布的氨纶丝需高温定型的局限性,使得普通的剖缝氨纶汗布在制作时必须经过“织造、剖缝、预定型、染色、光坯定型”五大工序,且由于需要高温定型,织造时还不能与天然纤维或天丝或莫代尔或大豆纤维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形成的低温染色型纤维丝进行制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汗布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氨纶汗布,具体是一种能与低温型纤维丝混合,织造出无缝的圆筒汗布。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氨纶汗布,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氨纶汗布为圆筒状,其周向无缝。

进一步地,所述氨纶汗布为单面布。

进一步地,所述氨纶汗布由天然纤维或天丝或莫代尔或大豆纤维的一种或多种与氨纶混合形成的低温染色型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氨纶为≤ 120℃的低温氨纶。

为了实现上述的氨纶汗布,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汗布的制造工艺,本工艺在传统工艺上精简了剖缝和预定型两部工序,具体为:所述圆筒氨纶汗布的制造由织造、染色、光坯定型三部工艺构成;所述织造工序中,氨纶丝的张力控制在1-5g;所述光坯定型工序中的定型为圆筒定型,烘干温度在110-120℃,超喂控制在14-1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低温氨纶与低温型的其他纤维丝混合,通过圆筒织造工艺织造成型。对面料讲,其圆筒织造形成的无缝面料开辟了无缝衫的汗布先例,为氨纶汗布的使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且由于氨纶可以与莫代尔等低温型的纤维混合织造,使汗布实现了多样化,更为适合人类的需求。其次,从工艺讲,由于低温氨纶丝圆筒织造少了破缝和预定型两道工艺,在工艺步骤减少上是很大的突破,且还节约了工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少了制作环节,在节能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选料:质量百分含量为 95%的棉:30S:165mm/50目;质量百分含量为5%的、≤ 120℃的低温氨纶丝:20D:100mm/50目。使用织造车台:迈耶单面圆机(机型30寸24G)

将上述棉纱和氨纶纱上纱后穿入导纱孔,进行常规的布坯织造,织造出来的布坯为棉在正面,氨纶在反面,为了保持棉纱和氨纶纱在各自的位置,不串位,织造时,将棉纱在织机上的张力控制在 8-16g,氨纶丝的在机织造张力控制在2-4g,且保证棉纱和氨纶纱在从导纱孔中出来的张力一直均匀不变。织造完毕后,进行常规落布。

织造完毕后,进行常规染色工艺,在此不再累述。

最后进行定型处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先进行常规脱水处理,该脱水的处理方式与剖缝的处理方式一样。脱水后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由原来的150℃调至现在的110-120℃,超喂速度控制在14-18%;烘干后进行圆筒定型处理。由于本圆筒织造的织物均为低温型的纤维织物,因此,其定型温度不得高于 96℃,最佳定型温度为92-96℃,且定型时将其定型门幅控制在80-82cm,这样预缩量在 5-7%。

由上述工艺制得的汗布,光坯重量为175-180g/m2

本发明的面料中与氨纶混合的纤维还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天丝或莫代尔或大豆纤维等的一种或多种低温染色型纤维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