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电机、缝纫机电控装置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444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电机、缝纫机电控装置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缝纫机中,一般霍尔传感器固定在电机的定子上,与霍尔传感器对应的磁钢设置在手轮上,而一般手轮要伸出缝纫机壳体一部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在缝纫机生产过程中,磁钢和霍尔传感器之间的间距需要设置适当,使得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磁钢。因此,在这种缝纫机结构中,一般电机定子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调整磁钢的位置及满足手轮伸出缝纫机壳体,生产人员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试,使得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缝纫机电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装配的缝纫机电机。

缝纫机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磁钢,所述磁钢固定在转子上。

电机装配到缝纫机上时,电机定子和转子的位置均被确定,而由于在本电机的结构中,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因此,当电机安装到缝纫机上时,霍尔传感器的位置被确定;并且,由于在本电机中,磁钢固定在转子上,因此,磁钢的位置也被确定。所以,在本电机中,磁钢位置的确定,不受手轮安装位置的影响,大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转子包括本体和部件一,部件一固定在本体上,所述的磁钢固定在部件一上。转子的本体、部件一和磁钢之间的位置相固定,因此,磁钢的位置也被确定下来。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定子呈圆环状,所述的部件一呈中心处具有通孔的大致的圆板状,所述部件一的外径大于定子的内径。部件一呈圆板状,使得部件一对电机的转子起到保护作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定子上远离机头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呈环状的部件二,所述部件二向外侧延伸有呈环状的部位一,所述部件一的外径小于部位一的内径。部件一和部件二上的部位一一同对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对电机的防尘具有一定作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部件二的侧部具有开口一和开口二,所述定子内具有电线,所述电线从开口一中伸出。也就是说,开口一供电线穿过,而开口二的设置,在一种方案中,方便装配人员将工具穿过开口二,将电机的转子固定到缝纫机主轴上。在一种方案中,当电机装配到缝纫机上后,虽然开口一的位置也能够供工具伸入,但开口一的位置不方便装配时,开设在另一个位置上的开口二就能方便的供工具伸入,方便电机的装配。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开口二仅位于部件二的部位一上。因此,开口二的设置,基本上不影响部件二的结构。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开口二与开口一相对于定子中心大致呈直角开设。在一种方案中,电机装配完成后,开口一朝下设置,而此时开口二朝向侧部设置,更加方便装配人员对电机的装配。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部位一与部件二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一,所述开口一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一,开口二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一。按照这种方式设置加强筋一,一方面使得部位一结构稳定性较高,另一方面,也减少开口一和开口二的设置对部件二结构的影响。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转子的本体上具有垂直与转子转轴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部件一的内侧,所述部件一呈透明或半透明。部件一呈透明或半透明,使得部件一透光,方便装配人员对部件一内侧的结构的观察,也方便对位于部件一内侧的安装孔进行操作,从而将电机的转子固定到电机的转轴上;或者,在另一方案中,电机的转子固定在缝纫机的主轴上。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转子的本体的端部具有与转子转轴平行设置的固定孔一,所述部件一上具有与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所述固定孔二呈弧形状。部件一上的弧形状固定孔二,方便对部件一固定在转子上的方向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装配需要。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部件一上具有圆周或部分圆周设置的刻度。在部件一上设置刻度,方便装配人员根据需要调整磁钢的位置。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刻度设置在部件一的外侧;或者,所述部件一呈透明,刻度设置在部件一的内侧。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部件一上具有若干加强筋二,所述加强筋二沿部件一的径向设置。加强筋二一方面在部件一上起到了结构增加作用,另一方面,在电机工作过程中,部件一随转子一起转动,部件一上加强筋二也带动空气流动,增强电机及缝纫机侧部散热。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加强筋二设置在部件一的内侧。加强筋二设置在部件一的内侧,使得加强筋二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加强筋二呈长条片状。加强筋二呈片状,使得加强筋二起到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的部件一的材料为塑料,部件一的外侧设有材质为金属的垫片,螺丝依次穿过垫片、部件一,将部件一固定在转子的本体上。在部件一的外侧设置垫片,使得垫片对部件一的安装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安装螺丝破坏塑料材质的部件一。作为其它的实施方案,部件一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电机转子上,或者通过胶水固定在电机转子上。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转子的本体的端部具有定位部一,所述部件一上具有环状台阶,所述环状台阶与定位部一的形状相匹配;或者,转子的本体的端部具有环状台阶,所述部件一上具有定位部一,所述环状台阶与定位部一的形状相匹配。在这种结构中,部件一能较为方便的连接到转子上,方便装配。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部件一的外侧具有环状沉口,所述垫片位于环状沉口内,且环状沉口的形状与垫片的形状相匹配。环状沉口的设置,更加方便垫片的安装。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垫片与部件一的同心度,提高机器运转稳定性。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部件一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筋三,加强筋三呈条状且沿部件一的径向设置,部件一的外侧面具有刻度,刻度和加强筋三间隔设置。加强筋三不仅在部件一上起到了加强结构的作用,刻度和加强筋三的间隔设置,也使得刻度更容易被观察。

在上述的缝纫机电机中,所述部件一的外沿具有若干凹口。在部件一的外侧设置若干凹口,使得部件一方便握持,方便对部件一的安装及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头、电机和位于机头内的主轴,所述电机包括固定在机头上的定子和固定在主轴上的转子,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磁钢,所述磁钢固定在转子上。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包括手轮,所述手轮固定在主轴上,所述转子单独固定在主轴上,手轮单独固定在主轴上。

本缝纫机电机、电控装置、缝纫机通过将磁钢与转子相固定,方便的电机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机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机的一种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电机的一种实施方案爆炸图;

图4是部件一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电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中,1、定子;2、转子;21、本体;22、部件一;23、安装孔;24、固定孔一;25、固定孔二;26、刻度;27、加强筋二;28、定位部一;29、环状台阶;30、环状沉口;31、加强筋三;32、凹口;33、带孔部位;3、霍尔传感器;4、磁钢;5、部件二;51、部位一;52、开口一;53、开口二;54、加强筋一;6、机头;7、主轴;8、手轮;9、电线;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缝纫机电机,包括转子2和呈圆环状的定子1。定子1上固定有霍尔传感器3。

具体的,如图3所示,转子2包括本体21和部件一22,部件一22固定在本体21上。本体21中部具有贯穿孔。在装配时,缝纫机主轴7穿过贯穿孔。

如图4所示,部件一22呈中心处具有通孔的圆板状,部件一22的外径大于定子1的内径。部件一22呈圆板状,使得部件一22对电机的转子2起到保护作用。磁钢4固定在部件一22上。部件一22上具有带孔部位33,磁钢4通过胶水固定在带孔部位33内。作为一种优先方案,带孔部位33为通孔结构,方便用胶水将磁钢4固定在带孔部位33内时,排出带孔部位33内的空气,使得磁钢4固定更加稳定。

转子2的本体21的端部具有定位部一28,部件一22上具有环状台阶29,环状台阶29与定位部一28的形状相匹配;作为另一种方案,转子2的本体21的端部具有环状台阶29,部件一22上具有定位部一28,环状台阶29与定位部一28的形状相匹配。在这种结构中,部件一22能较为方便的连接到转子2上,方便装配。

转子2的本体21的端部具有与转子2转轴平行设置的固定孔一24,部件一22上具有与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25,固定孔二25呈弧形状。固定孔二25的数量为2-4个。图4中,固定孔二25的数量为四个。部件一22上的弧形状固定孔二25,方便对部件一22固定在转子2上的方向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装配需要。

部件一22的材料为塑料,部件一22的外侧设有材质为金属的垫片10,螺丝依次穿过垫片10、部件一22,将部件一22固定在转子2的本体21上。在部件一22的外侧设置垫片10,使得垫片10对部件一22的安装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安装螺丝破坏塑料材质的部件一22。作为其它的实施方案,部件一22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电机转子2上,或者通过胶水固定在电机转子2上。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部件一22为金属铸造件或金属冲压件。

转子2的本体21上具有垂直与转子2转轴设置的安装孔23,安装孔23位于部件一22的内侧,部件一22呈透明或半透明。部件一22呈透明或半透明,使得部件一22透光,方便装配人员对部件一22内侧的结构的观察,也方便对位于部件一22内侧的安装孔23进行操作,从而将电机的转子2固定到电机的转轴上;或者,在另一方案中,电机的转子2固定在缝纫机的主轴7上。

部件一22上具有圆周或部分圆周设置的刻度26。在部件一22上设置刻度26,方便装配人员根据需要调整磁钢4的位置。刻度26设置在部件一22的外侧;或者,部件一22呈透明,刻度26设置在部件一22的内侧。

部件一22上具有若干呈长条片状加强筋二27,加强筋二27沿部件一22的径向设置,并且加强筋二27设置在部件一22的内侧。加强筋二27一方面在部件一22上起到了结构增加作用,另一方面,在电机工作过程中,部件一22随转子2一起转动,部件一22上加强筋二27也带动空气流动,增强电机及缝纫机侧部散热。

定子1上远离机头6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呈环状的部件二5,部件二5向外侧延伸有呈环状的部位一51,部件一22的外径小于部位一51的内径。部件一22和部件二5上的部位一51一同对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对电机的防尘具有一定作用。霍尔传感器3位于部件二5内侧。

部件二5的侧部具有开口一52和开口二53,定子1内具有电线9,电线9从开口一52中伸出。开口二53仅位于部件二5的部位一51上。开口二53与开口一52相对于定子1中心大致呈直角开设。在一种方案中,电机装配完成后,开口一52朝下设置,而此时开口二53朝向侧部设置,更加方便装配人员对电机的装配。

因此,开口二53的设置,基本上不影响部件二5的结构。也就是说,开口一52供电线9穿过,而开口二53的设置,在一种方案中,方便装配人员将工具穿过开口二53,将电机的转子2固定到缝纫机主轴7上。在一种方案中,当电机装配到缝纫机上后,虽然开口一52的位置也能够供工具伸入,但开口一52的位置不方便装配时,开设在另一个位置上的开口二53就能方便的供工具伸入,方便电机的装配。

部位一51与部件二5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一54,开口一52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一54,开口二53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一54。按照这种方式设置加强筋一54,一方面使得部位一51结构稳定性较高,另一方面,也减少开口一52和开口二53的设置对部件二5结构的影响。

电机装配到缝纫机上时,电机定子1和转子2的位置均被确定,而由于在本电机的结构中,霍尔传感器3固定在定子1上,因此,当电机安装到缝纫机上时,霍尔传感器3的位置被确定;并且,由于在本电机中,磁钢4固定在转子2上,因此,磁钢4的位置也被确定。所以,在本电机中,磁钢4位置的确定,不受手轮8安装位置的影响,大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部件一22的外侧具有环状沉口30,垫片10位于环状沉口30内,且环状沉口30的形状与垫片10的形状相匹配。环状沉口30的设置,更加方便垫片10的安装。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垫片10与部件一22的同心度,提高机器运转稳定性。

部件一22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筋三31,加强筋三31呈条状且沿部件一22的径向设置,部件一22的外侧面具有刻度26,刻度26和加强筋三31间隔设置。加强筋三31不仅在部件一22上起到了加强结构的作用,刻度26和加强筋三31的间隔设置,也使得刻度26更容易被观察。

部件一22的外沿具有若干凹口32。在部件一22的外侧设置若干凹口32,使得部件一22方便握持,方便对部件一22的安装及调整。为了更加方便的对部件一22进行握持和调整,部件二5上的部位一51呈部分环状。在本实施例中,部位一51呈三分之一环状,且部位一51位于电机的上侧部,起到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头6、电机和位于机头6内的主轴7,电机包括固定在机头6上的定子1和固定在主轴7上的转子2,霍尔传感器3固定在定子1上,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磁钢4,磁钢4固定在转子2上。

缝纫机包括手轮8,手轮8固定在主轴7上,转子2单独固定在主轴7上,手轮8单独固定在主轴7上。

缝纫机中的电机为上述的缝纫机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