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001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编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麻花辫是一种柔韧性强,稳固,美观的结构,从大众发型到工业绳缆的编织都有涉及。但是除工业上的大型编织机外,一般家用都采用手工编织,效率低且耗费人力。为提升家用麻花辫样线缆(或发辫)编织技术,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居家使用的麻花辫样线缆或(发辫)的小型自动编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及方法。

该装置包括海绵槽、三阶魔方状外壳和内部齿轮组,内部齿轮组包括轴a、轴b、支撑轴一、支撑轴二、直齿轮一、荆齿轮一、荆齿轮二、半直齿轮一、半直齿轮二、直齿轮二和直齿轮三,其中,三阶魔方状外壳为去除了一条棱边三个立方块的3×3立方(6个角立方,6个面中心立方,11个棱中心立方)和中心轴结构(6个轴,一个中央槽),海绵槽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三个顶点,内部齿轮组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内部,轴a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内部一面,轴b、支撑轴一、支撑轴二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内部另一面;荆齿轮一安装在轴a上,直齿轮一和荆齿轮二安装在支撑轴一上,荆齿轮一和荆齿轮二啮合;半直齿轮一、半直齿轮二和直齿轮二安装在支撑轴二上,直齿轮三安装在轴b上,直齿轮一与半直齿轮二啮合,直齿轮三与半直齿轮一啮合;支撑轴二由电机驱动,电机于去除了棱边立方的部分伸出,可另连接支撑手柄。

其中,海绵槽为U型海绵槽,海绵槽连接在三阶魔方状外壳的三个顶点 上,用于放置线缆。

轴a和轴b与三阶魔方状外壳通过螺丝连接,轴a和轴b与中央槽拼插连接,在中央槽内滑动。

初始状态下,半直齿轮一和半直齿轮二的切直径与底面垂直,使得作用面能恰好轮流转动180度。

利用该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将3束线缆一端固定;然后,将3束线缆依次放置于海绵槽内,并将装置滑动至线缆固定端一侧;随后开启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使安有海绵槽的两个垂直面轮流转动180度,带动海绵槽及线缆位移;同时将装置向另一端移动,即起到编麻花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半齿轮带动作用面轮流转动,因此作用面不易发生卡动。

2、本实用新型的大小、电机位置、电机功率并不固定,可以随需要改动,适用于各种应用需求情况下的编织。

3、本实用新型使用U型海绵槽,适用于各种不同粗细的线缆,且摩擦力适中,既不易产生线缆滑脱,也不会阻碍编织的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3为编织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编织中旋转一次示意图;

图5为编织中旋转两次示意图。

其中:1-海绵槽;2-三阶魔方状外壳;3-轴a;4-轴b;5-支撑轴一;6-支撑轴二;7-电极;8-直齿轮一;9-荆齿轮一;10-荆齿轮二;11-半直齿轮一;12-半直齿轮二;13-直齿轮二;14-直齿轮三;15-中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线束麻花辫样线缆的编织装置及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中三阶魔方状外壳2为去除了一条棱边三个立方块的3×3立方和中心轴结构,海绵槽1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2三个顶点,内部齿轮组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2内部,轴a3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2内部一面,轴b4、支撑轴一5、支撑轴二6位于三阶魔方状外壳2内部另一面;荆齿轮一9安装在轴a3上,直齿轮一8和荆齿轮二10安装在支撑轴一5上,荆齿轮一9和荆齿轮二10啮合;半直齿轮一11、半直齿轮二12和直齿轮二13安装在支撑轴二6上,直齿轮三14安装在轴b4上,直齿轮一8与半直齿轮二12啮合,直齿轮三14与半直齿轮一11啮合;支撑轴二6由电机7驱动。

本实用新型中,内部齿轮组主要由支撑轴起到固定作用,置于三阶魔方状外壳2内部的空间;如仍需固定,需在电机轴上垂直增加一根固定轴。三阶魔方状外壳的中心轴与作用面中心以螺丝连接,轴转动可以带动面的转动,同时与中央槽15拼插连接,使之能够在中央槽15内滑动。中心轴为轴a3和轴b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轮间均为契合连接。直齿轮一8和直齿轮三14仅与两个半齿轮周期性契合,并不与直齿轮二13契合。初始状态下,两个半齿轮的切直径应与底面垂直,使得作用面能恰好轮流转动180度。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转动方向并不影响编织效果。

如图1所示,电机7开启后,支撑轴二6带动整个复合齿轮开始转动;此时或是半直齿轮一11与直齿轮三14接触,或是半直齿轮二12与直齿轮一8接触,且各使直齿轮三14或直齿轮一8转动半圈(180度);半直齿轮一11与直齿轮三14契合时,直齿轮三14带动轴b4旋转,轴b4再带动相应的作用面转动180度;半直齿轮二12与直齿轮一8契合时,半直齿轮二12带动直齿轮一8,直齿轮一8再带动支撑轴一5,然后支撑轴一5带动荆齿轮二10,荆齿轮二10带动荆齿轮一9,最后荆齿轮一9带动作用面旋转;由此往复,使得编织所需的旋转过程不断进行。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两个面依次向相反方向旋转,带动线缆的交织;如此往复,使得编制过程不断进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