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3061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由具有功能性的纤维形成的线引入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中而成的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熔融纺丝直接连接型长纤维无纺布的使用正得到推广,上述熔融纺丝直接连接型长纤维无纺布是通过使用热塑性聚合物且连续地进行熔融纺丝工序和无纺布化工序得到的。作为其制造方法,纺粘法已为人所知,在上述纺粘法下,利用由加热空气引发的伴随气流将从多孔喷嘴喷出来的聚合物拉伸来进行纤维化,随机地抖落在网(net)上,然后利用热印花辊对纤维之间进行热熔合来固定。还已知熔喷法,在上述熔喷法下,利用高压高温空气吹散从多孔喷嘴喷出来的聚合物来进行极细纤维化,然后喷到通气性网格物(mesh)来做成无纺布。

此外,由极细纤维形成的熔喷无纺布(m)的过滤性能优异,通过将熔喷无纺布(m)与纺粘无纺布(s)做成多层体,例如做成sms这样的三层构造,从而成为与用于衣料的编织布料相同程度的高延性布料,该布料具有防尘性能、防水性能。由此,广泛地应用于工作服、包装材料、日用品、建材等中。特别是,从防止感染的观点出发,手术服领域中普及了一次性类型的由smmms形成的布料。

此外,在将以sms为代表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用于工作服的情况下,有时会与该用途相对应地赋予抗静电性、亲水性、弹水性以及防虫性等多种功能。例如,提出了一种通过涂布、浸渍等方式将抗静电剂、亲水剂、弹水剂以及防虫剂等功能剂赋予给无纺布的加工方法。

在此,例如,作为给无纺布赋予对静电的产生进行抑制的抗静电性能的方法,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揉进亲水类抗静电剂或者包含亲水类抗静电剂,由此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利用该水分防止静电产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种是,向无纺布引入导电纤维,通过导电纤维使在无纺布中产生的静电泄漏来进行消除,或者利用导电纤维,通过电晕放电的方式消除附近的静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各个方面要求该防静电功能,如要求防止衣服的电击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附着以及防止由静电放电引发的引燃爆炸等各种功能。例如,在涉及可燃性的有机溶剂、粉尘的现场,为了防止爆炸,在jist8118中对工作服设定了防爆基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2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是与通过短纤维的梳理和水流交织进行的无纺布制造方法相关的方法,包括:根据热塑性树脂制造成为短纤维的原料的丝束的工序;对丝束进行拉伸、热定形、赋予抗静电剂、切割短纤维化的工序;以及通过梳理和水流交织进行的无纺布化工序。由此,存在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并且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在低湿度条件下(例如,20%rh以下),不能充分地确保防止静电所需要的水分,因此,难以可靠地防止静电产生,其结果是,存在难以达到上述防爆基准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是一种在由短纤维形成的无纺布的制造中混合2%的由导电性纤维形成的短纤维的方法,包括:根据热塑性树脂制造成为短纤维的原料的丝束的工序;对丝束进行拉伸、热定形、赋予抗静电剂、切割短纤维化的工序;通过梳理和部分热熔合进行的无纺布化工序。由此,存在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并且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够以较少的工序数、低成本达到防爆基准的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纺布复合体是通过在线层叠法(in-linelamination)向层叠多层无纺布而成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引入了由纤维形成的线b构成的,所述无纺布是通过将已熔融的具有纤维形成性的树脂纺丝而连续地得到的,形成所述线b的纤维与形成所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纤维不同,所述无纺布复合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线b是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纤维的线。

此外,本发明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无纺布复合体是向层叠多层无纺布而成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引入了由纤维形成的线b构成的,所述无纺布是通过将已熔融的具有纤维形成性的树脂纺丝而连续地得到的,形成所述线b的纤维与形成所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纤维不同,所述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在线层叠法进行线b的引入的引入工序,线b是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纤维的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低廉且简单的方法,在低湿度条件下能够发挥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的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截面图,其是图1的e-e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简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中线的引入方法的简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定位引导件的简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的简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的简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的简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截面图,其是图1的e-e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复合体1包括将多个无纺布2~4层叠而成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和通过在线层叠法引入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内的、由与形成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纤维不同的纤维形成的线b,其中,上述的多个无纺布2~4是通过对熔融的具有纤维形成性的树脂进行纺丝来连续地得到的。

无纺布2~4是通过对熔融的具有纤维形成性的树脂进行纺丝来连续地得到的。作为形成该无纺布2~4的树脂,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以及上述树脂的改性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物质,也可以将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无纺布复合体1中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是包括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中的至少一个的无纺布。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所示,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是将纺粘无纺布2、4和熔喷无纺布3交替地层叠(将两层纺粘无纺布2、4和一层熔喷无纺布3交替地层叠)来构成的,并且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具有将熔喷无纺布3作为中间层的三层构造(sms构造)。

此外,构成纺粘无纺布2、4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会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分子量而不同,但是从确保没有断纱、渣球的良好的熔融纺丝性并且谋求纤维的高延性的均衡的观点来看,优选为5μm以上5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4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上30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纤维截面为圆形截面的情况下,在此所说的“平均纤维径”是指一根纤维的直径,在纤维截面为异形截面的情况下,上述“平均纤维径”是指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

此外,构成熔喷无纺布3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0.1μm以上4.0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通过设定如上所述的平均纤维径,在熔喷无纺布中能够尽量使纤维径均匀,从而能够实现均匀的孔隙尺寸,因此能够确保熔喷无纺布的规定的过滤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纤维截面为圆形截面的情况下,在此所说的“平均纤维径”是指一根纤维的直径,在纤维截面为异形截面的情况下,上述“平均纤维径”是指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

此外,能够通过现有已知的纺粘法制造纺粘无纺布2、4,能够通过现有已知的熔喷法制造熔喷无纺布3。

本发明的多层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使用目的设定单位面积重量。特别是,在用于防护服等衣料中的情况下,从作为布料的强度、穿着感的观点来看,能够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的多层无纺布。

此外,层叠纺粘无纺布2、4与熔喷无纺布3的层叠方法如下,首先,将形成熔喷无纺布3的树脂纺丝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中的下层的无纺布(图1中的纺粘无纺布2)上,从而形成中间层即熔喷无纺布3。接下来,将形成纺粘无纺布4的树脂纺丝在该熔喷无纺布3上,从而连续地形成上层即纺粘无纺布4,得到三层构造体。然后,使用已知的压延法(或者印花辊法),对各层之间进行部分热熔合,从而形成纺粘无纺布2、4和熔喷无纺布3层叠而成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复合体1中,使用了多根线b,并且多根线b互相分开配置。

线b是由与形成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纤维不同的纤维形成的,在本发明的无纺布复合体1中,作为线b使用如下所述的线,该线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纤维。而且,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导电性的纤维,能够对线b赋予由导电性能带来的的防静电功能。

进一步具体而言,例如,作为具有导电性的纤维,能够使用碳类导电纤维、金属类导电纤维、以及碳类导电纤维和金属类导电纤维的复合体。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物质,也可以将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包含碳类导电纤维的线,能够使用揉进了导电性碳的聚合物进行复合纺丝所得到的导电纤维、利用粘结剂将导电碳涂布在纤维上而制造出的导电纤维,或者,单独使用导电性的碳纤维或使用将导电性的碳纤维和其它纤维复合化后的物质。作为导电纤维,例如能够列举kuraraytrading制的“clacarbo”、kuraray制的“cntec”、kbseiren制的“belltron”、尤尼吉可(unitika)制的“megana”、shakespeare制的“resistat”、以及东丽(toray)制的碳纤维“torayca”、三菱化学控股(mitsubishirayon)制的碳纤维“pyrofil”等。

此外,作为包含金属类导电纤维的线,能够使用镀金属的纤维、金属纤维,可以单独使用镀金属的纤维、金属纤维,或者可以与其它纤维复合化后使用。例如能够列举涂布银的kuraray制的“selmec”、mitsufuji纤维工业制的“agposs”、大阪电气工业制的“odex银线”、金属纤维即日本精线制的“naslon”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线b,能够在低湿度条件下发挥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达到jist8118的防爆基准的无纺布复合体1。

需要说明的是,从赋予能够达到jist8118的防爆基准的抗静电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图2所示的、线b彼此之间的间隔t的平均值在一定间隔以下,特别优选在2.5cm以下。

此外,从发挥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按照jist8118测量出的无纺布复合体1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在7.0μc/m2以下。

此外,对于线b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由短纤维形成的纺织线、多纤维丝、单丝、带子纱(tapeyarn)、以及他们的复合线。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无纺布复合体1例如能够用于以下的用途。

具有上述sms构造的无纺布复合体1包括适合作为衣物原料的柔软性、通气性,具有由极细的熔喷层的过滤作用所带来的防尘功能,因此作为一次性防护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复合体1,能够向一次性防护服赋予防静电功能,其中,上述防静电功能用于使防护服达到在jist8118中要求的防爆基准(0.6μc/件)。

特别是,能够提供一种在存在爆炸可能性的现场中不依赖湿度条件就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的防护服。例如,能够在涉及存在爆炸可能性的有机溶剂、可燃性粉末的化学工厂、化学实验室、汽油加油站、涂装作业、罐车(tanker)上的作业、食品工厂、印刷工厂等现场作业中使用。

此外,在涉及it相关弱电部件的无尘室中进行的作业过程中,为了防止由在工作服中产生的静电荷进行放电所导致的电气部件的破损,也会使用防静电工作服。另外,作为该工作服的布料材料,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无纺布复合体1。

此外,作为低扬尘性工作服,以往主要使用了用长纤维做成的纺织品,然而通过将本发明中所引入的线b用作具有导电性的长纤维,从而还能够用作低扬尘性多层长纤维无纺布,从而能够适合用于面向工作服的衣料中,其中,上述低扬尘性工作服能够符合无尘室的各等级的允许粒子浓度。

而且,在涉及可能会存在由静电放电导致的破损、噪声的可能性的精密仪器的医院、化学分析等现场中也能够适当地使用。

此外,还能够应用于对由静电引发的故障之一、即放电之际的电击进行抑制的领域中。例如,为了防止脱衣时的电击感、从收纳袋取出被褥时的电击感、在垫子上行走时的电击感等由静电放电引发的电击感的冲击,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无纺布复合体1用作衣服、收纳袋、垫子的形成原料。

此外,还能够应用于防止如下所述的故障的领域,该故障是:利用静电带电而将空气中的灰尘诱导附着,从而成为污渍的故障。例如,通过用于各种包装材料、防护板、隔板、建材等中,能够防止其表面的静电带电,从而能够防止由灰尘的诱导附着导致的污渍。

此外,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无纺布复合体1,还能够解决由静电带电引发的所穿的衣服缠绕在一起的问题。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简图。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包括多层长纤维无纺布制造工序和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在线层叠法引入线b的引入工序。

<多层长纤维无纺布制作工序>

如图3所示,首先,向走行的网格状传送带11供给将形成纺粘无纺布2的树脂熔融纺丝而得到的纤维12,使其通过辊13,由此形成由连续的长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2。

此时,如图3所示,由于传送带11向箭头x方向移动,因此纺粘无纺布2连续地形成在传送带11上。

接下来,利用高速高温气流向纺粘无纺布2上吹出将形成熔喷无纺布3的树脂熔融纺丝而得到的纤维14,利用该气流的作用,将熔融树脂压延并使其极细纤维化,由此,在纺粘无纺布2上形成由连续的长纤维形成的熔喷无纺布3。

<引入工序>

接下来,通过在线层叠法,向构成上述两层构造(sm构造)的无纺布的熔喷无纺布3上引入线b。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在线层叠法”是指如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纺丝直接连接型的无纺布制造工序即纺粘工序、熔喷工序中的、连续地组合两层以上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制造工序中,向制造过程中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另外引入准备好的线b,用一个步骤生产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和线b的复合体的方法。

接下来,对线b的引入情况进行具体说明。如图4所示,以预先卷绕在线轴19等上的状态准备好线b,从线轴19解下来的线b经由引导件21~23到达定位引导件24,在图3所示的y1处,附着在传送带11上的无纺布(熔喷无纺布3)上。而且,无纺布伴随着传送带11的移动而移动,伴随着无纺布的移动,线b也被拉伸,从而线b从线轴19被抽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在线层叠法引入线b。

需要说明的是,在线b从线轴19起走行到达定位引导件24为止的期间,在线b的张力变动大的情况下,被引入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中的线b会摇摆,因此线与线之间的间隔容易变动。由此,从使线b的张力稳定的观点来看,如图4所示,还能够设置张力调节装置25。

张力调节装置25通常能够使用在纺织品的整经、编织物的制作工序中从绕纱抽出线之际所使用的张力调节装置,代表性的有汤浅丝道(yuasaitomichi)公司(株)的washertenser、ringtenser等。

此外,如上所述,要赋予达到jist8118中的防爆基准的抗静电性能,就需要使线b的彼此之间的间隔t的平均值在一定间隔以下。由此,如图5所示,设置有定位引导件24,其包括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条线引入口26,并且用于决定线b的引入位置且控制线b的彼此之间的间隔t。

<无纺布复合体制作工序>

接下来,使具有在熔喷无纺布3上引入了线b的层构造(sm构造)的无纺布通过辊15后,向熔喷无纺布3上供给将形成纺粘无纺布4的树脂熔融纺丝而得的纤维16,从而形成由连续的长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4,并使其通过辊17,由此制作图1、2所示的无纺布复合体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引入工序下,以线b夹在多个无纺布之间的状态使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移动,由此线b引入至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制作出的无纺布复合体1在传送带11的作用下向箭头x方向移动,通过辊18,由此向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线层叠法引入线b,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相比上述现有的方法工序数少、成本低且能够达到防爆基准的无纺布复合体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构成为将线b设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中间层即熔喷无纺布3与上层即纺粘无纺布4之间(即,构成为将线b配置在熔喷无纺布3上),因此,能够将线b引入至熔喷极细纤维的层叠体上。由此,线b被押入至柔软的熔喷无纺布3中,并且在此之上层叠上层即纺粘无纺布4,因此线b被引进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内部,更容易使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和线b成为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将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两层纺粘无纺布2、4和一层熔喷无纺布3交替地层叠来构成了具有以熔喷无纺布3为中间层的三层构造(sms构造)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然而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构成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包括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中的至少一个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将两层熔喷无纺布和一层纺粘无纺布交替地层叠且将纺粘无纺布作为中间层的三层构造(msm构造)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具有仅由多个纺粘无纺布形成的三层构造(sss构造)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在线层叠法将线b引入到构成两层构造(sm构造)的无纺布的熔喷无纺布3上,然而就本发明的在线层叠法中引入线b的时刻而言,只要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制造工序过程中引入即可,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如图6所示,向传送带11上供给将形成纺粘无纺布2的树脂熔融纺丝而得的纤维12,使其通过辊13,由此形成纺粘无纺布2,然后,在图6所示的y2处,使从线轴19解下来的线b附着在传送带11上的纺粘无纺布2上。然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纺粘无纺布2上形成作为中间层的熔喷无纺布3,并且在熔喷无纺布3上形成纺粘无纺布4,由此,能够得到图7所示的无纺布复合体20。

此外,如图8所示,首先,形成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上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具有纺粘无纺布2、4和熔喷无纺布3交替地层叠并且将熔喷无纺布3作为中间层的三层构造(sms构造)。然后,在图8所示的y3处,使从线轴19解下来的线b附着在构成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上层的纺粘无纺布4上,由此能够得到图9所示的无纺布复合体3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使线b附着在预先制造出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表面上,因此,为了防止线b脱落,需要使用粘接剂或者使用热熔合纤维,将线b固定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表面上。

此外,如图10所示,首先,在图10所示的y4处,使从线轴19解下来的线b附着在传送带11上。然后,形成具有将纺粘无纺布2、4和熔喷无纺布3交替地层叠在该线b上并且以熔喷无纺布3为中间层的三层构造(sms构造)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由此能够得到图11所示的无纺布复合体4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图9所示的无纺布复合体30的情况同样地,也使线b附着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表面上,因此,为了防止线b脱落,需要使用粘接剂或者热熔合纤维,将线b固定在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的表面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线b,使用了具有由导电性能带来的防静电功能的线,但是线b的功能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采用由导电性能带来的电磁波屏蔽性能、高强力性能、高收缩性能、低收缩性能、吸湿性能、远红外辐射性能、蓄热保温性能、吸湿发热性能、亲水性能、弹水性能、消臭性能、防虫性能、杀虫性能、引诱动物和昆虫的性能、抗菌性能、抗霉性能以及芳香性能等。

如上所述,根据目的,引入具有相应的功能性的线,由此能够赋予现有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所不具备的或者不足够的功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构成为,在引入工序中,使用了定位引导件24来引入线b,但是还能够通过通常方法打入纬纱或者利用穿纬装置引入线b。作为在织造工序中向经纱之间夹入纬纱的穿纬装置的方式,有剑杆(rapier)织机方式、苏尔寿(sulzer)织机方式、喷水(waterjet)织机方式、喷气(airjet)织机方式等,优选采用其中的纬纱打入频率高的喷气方式。在该情况下,向与上述传送带11上的无纺布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间断性地以大致恒定的间隔引入线b。而且,通过将该方式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线的引入方式(即,使线b附着在传送带11上的无纺布上,无纺布根据传送带11的移动而移动,伴随着上述的无纺布的移动,线b被拉伸,从而将线b从线轴20抽出的方式)组合起来,还能够将线以近似格子状配置起来。

此外,通过使用染色线作为线b、或者改变无纺布复合体1中的线b的配置方式,从而还能够使无纺布复合体1具有美观性。

进一步具体而言,例如,有意以直线以外的状态引入向多层长纤维无纺布a引入的线b。例如,如图12所示,通过以描绘具有波动形状的曲线的方式引入线b,由此能够得到具有美观性外观的无纺布复合体10。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例如,利用上述的张力调节装置25,改变线b的张力来引入线b或者有意使上述定位引导件24移动来引入线b。

此外,作为不相当于本发明无纺布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想到如下所述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下,不使用上述的在线层叠法,就将多层长纤维无纺布和另外准备好的线复合化。即,例如还可以想到:在将预先制造出的两种长纤维无纺布粘合的工序中,将线引入两种长纤维无纺布之间,以作为一体化的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等。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制造方法中,需要制造无纺布的工序和粘合无纺布的工序这两个工序,因此存在成本升高的缺点。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在线层叠法以外的制造方法中,工序数增多,从而从成本方面来说是不利的。

实施例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宗旨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形、改变,并没有从本发明的范围中除去上述的变形、改变的意图。

(实施例1)

(无纺布复合体的制作)

宽度为2.4m的sms量产设备中,在将聚丙烯树脂作为原料的具有三层构造(sms构造)的多层长纤维无纺布(50g/m2)的制造工序中,引入了含纤维的线,其中,上述纤维具有导电性。

进一步具体而言,首先,作为导电线准备了125根卷在线轴上的状态的线,上述线是用交织(interlaced)方式将clacarbo(kuraraytrading(株)制、商品名:c22t4)和聚酯多纤维丝(东丽(株)制、商品名:sd56t18)混纤、复合化后所得到的线。

接下来,设置以20mm间距的间隔直线状地形成有125个线引入口的定位引导件,使125根线通过了定位引导件的125个线引入口。然后,利用上述的sms量产设备,在纺粘无纺布上形成了熔喷无纺布之后,经由定位引导件使125根线的前端附着在该熔喷无纺布上,无纺布随着传送带的移动而移动,伴随着无纺布的移动,线也被拉伸而处于从线轴上将线抽出的状态,从而将线引入到熔喷无纺布上。

接下来,使具有线被引入到熔喷无纺布上的层构造(sm构造)的无纺布通过辊,然后利用sms量产设备在熔喷无纺布上形成纺粘无纺布后再次使其通过辊,由此得到了线被引入到作为中间层的熔喷无纺布与上层的纺粘无纺布之间的无纺布复合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引入的125根线的各个间隔的平均值为20mm。此外,在将线从线轴上抽出时,为了缓解由解除引发的线张力的变动,在线从线轴上走行到达定位引导件之间的位置上设置了张力调节装置(汤浅丝道(株)制、商品名:washertenser)。

(摩擦带电电荷量的测量)

接下来,使用摩擦带电电荷量测量装置(adc(株)制、商品名:数字静电计),按照jist8118,在20℃、30%rh条件下测量了所制作出的无纺布复合体的摩擦带电电荷量。

此外,利用所得到的无纺布复合体制作连体型防护服,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量了该防护服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另外,将测量条件改变为20℃、20%rh,测量了所制作出的无纺布复合体以及防护服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将以上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首先,使用clacarbo(kuraraytrading(株)制、商品名:c22t4),并且将该导电线卷在线轴上,准备了100根处于卷在线轴上的状态的线以作为导电线。

接下来,设置以25mm间距的间隔直线状地形成有100个线引入口的定位引导件,使100根线通过了定位引导件的100个线引入口。然后,利用上述的sms量产设备,在纺粘无纺布上形成熔喷无纺布之后,经由定位引导件使100根线的前端附着在熔喷无纺布上,无纺布伴随着传送带的移动而移动,伴随着无纺布的移动,线也被拉伸而处于从线轴上将线抽出的状态,从而将线引入到熔喷无纺布上。

接下来,使具有线被引入到熔喷无纺布上的层构造(sm构造)的无纺布通过辊,然后利用sms量产设备,在熔喷无纺布上形成纺粘无纺布后再次使其通过辊,由此得到了线被引入到作为中间层的熔喷无纺布与上层的纺粘无纺布之间的无纺布复合体(50g/m2)。

需要说明的是,所引入的100根线的彼此之间的间隔的平均值为25mm。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在线从线轴上走行至到达定位引导件之间的位置上设置了张力调节装置(汤浅丝道(株)制、商品名:washertenser)。

接下来,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了对摩擦带电电荷量的测量。将以上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按照除了没有使用导电线以外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了无纺布复合体。然后,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20℃、30%rh条件下测量了无纺布复合体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将以上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按约100g/m2的比例,对比较例1中制作出的无纺布复合体喷射了将抗静电剂(花王(株)制、商品名:electrostripperqn)稀释成100倍后所得到的稀释液,然后在常温下进行干燥。

接下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在20℃、30%rh条件下、以及在20℃、20%rh条件下测量了无纺布复合体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将以上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如表1所示,就通过在线层叠法将导电线引入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中的实施例1~2中的无纺布复合体而言,其摩擦带电电荷量在jist8118中所规定的防爆基准即7.0μc/m2以下,可知具有满足防爆基准的抗静电性能。

此外,利用实施例1~2的无纺布复合体制作出的连体型防护服的摩擦带电电荷量在jist8118中所规定的防护服的防爆基准即0.6μc/件以下,可知具有满足防爆基准的抗静电性能。

另一方面,如表1所示,就没有通过在线层叠法将导电线引入多层长纤维无纺布中的比较例1中的无纺布复合体而言,其摩擦带电电荷量大幅超过防爆基准即7.0μc/m2,可知抗静电性能不足。

此外,如表1所示,就利用抗静电剂进行过处理的比较例2的无纺布复合体而言,在比较高的湿度(30%rh)下其摩擦带电电荷量在防爆基准即7.0μc/m2以下,然而在低湿度条件下(20%rh)其摩擦带电电荷量则大幅超过防爆基准即7.0μc/m2,可知低湿度条件下的抗静电性能不足。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将由具有功能性的纤维形成的线引入到多层长纤维无纺布中的无纺布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有用。

标记说明

1无纺布复合体

2纺粘无纺布

3熔喷无纺布

4纺粘无纺布

10无纺布复合体

11传送带

12将树脂熔融纺丝而得的纤维

14将树脂熔融纺丝而得的纤维

16将树脂熔融纺丝而得的纤维

19线轴

20无纺布复合体

24定位引导件

26线引入口

30无纺布复合体

a多层长纤维无纺布

b线

t线的间隔

y1~y4线的附着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