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1316发布日期:2018-11-24 13:15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产品的舒适性、功能性、时尚性、安全性和绿色环保性是当前针织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如今,穿着注重功能和品味,讲究内在的舒适,成为人们对针织内衣的主要追求。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也由单一的功能向舒适、健康、安全等多元功能转变。近年,一种能自行发热而温暖身体的全新材料—易热宝纤维,正受到市场的关注。它是继日本的eks纤维后,我国自行研发比eks纤维吸湿发热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如何把这新型纤维应用到针织内衣领域,使其功能最大化,需要一种与其相适应的针织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易热宝纤维吸湿发热功能最大化,同时使腈纶不耐碱易起球的弱点最小化的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由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纺织得到: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25%、麻赛尔纤维30%、棉纤维30%。所述的易热宝纤维为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的改性聚丙烯酸短纤维,可以采用专利号为zl201110098693.9所公开的纤维,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可纺成具有较强吸湿发热功能,有明显抗菌性、保暖性以及阻燃性的纺织纱线。所述的易热宝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丙烯腈70~95、丙烯酰胺1~15、丙烯酸1~15;(2)上述组分在浓度为50-55wt%的氯化锌或硫氰酸钠等盐溶剂中搅拌均匀,升温至40℃,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接枝共聚反应1小时后静止30小时,脱泡12小时,然后将得到的纺丝液置于10-15wt%的氯化锌、硫氰酸钠等盐溶液中,在5℃条件下凝固,然后在100℃的热水下牵升,最后经过水洗、干燥、定型后切断打包得到产品。所述的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二者均具有很好的回潮性能,回潮率均在13%,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能。麻赛尔纤维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麻赛尔纤维的横截面是c型中空,这一特性显示出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面料测试透气率185-260mm/s,符合并超过了180mm/s的行业标准;棉纤维也是优良的纤维素纤维,回潮率8﹪,卷曲数约为39-65个/cm具有良好的回潮性和纤维卷曲性,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抱合力和可纺性。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wt%易热宝纤维、25wt%莫代尔纤维,30wt%麻赛尔纤维和30wt%棉纤维分别制条,按比例混条,用赛络紧密纺的纺纱方法纺40支纱;(2)将混纺纱通过28针双面大圆机制作针织面料初成品;(3)将针织面料初成品经过染色定型处理,制作得到易热宝纤维针织面料。所述的纺纱捻度控制在870-920捻/m,捻系数控制在340-350之间。制作得到的易热宝纤维针织面料为双面结构的面料,面料克重在260克-300克之间。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各纤维本身的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配比关系,只有和具有良好回潮性能的纤维素纤维或者再生纤维素纤维合理搭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易热宝纤维不同寻常的吸湿功能,从而达到发热的效果;如果和回潮性能很低的纤维如腈纶和涤纶搭配,由于回潮率差,不能充分发挥易热宝纤维的吸湿能力,故达不到易热宝纤维吸湿发热效果的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重要的创新点就在于,合理科学地运用了易热宝纤维,又通过和其它纤维的恰当搭配,最大地发挥出易热宝纤维的吸湿发热功能,就是说,要使易热宝纤维吸湿发热功能最大化,同时使腈纶不耐碱易起球的弱点最小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首先,我们对试验纱线作技术定位:a、纱支:32支或40支;b、纺纱方法:赛络紧密纺;c、纺纱工艺:捻度控制在870-920捻/m,捻系数控制在340-350之间;其次,对纱线的质量要求:a、条干和强力必须符合标准;b、毛羽控制在0.2-0.5㎝之间;c、要出具纱线质量的乌斯特报告。通过对试验纱线的技术定位和质量要求,保证纱线的质量处于可控和中高档水平上。二、易热宝纱线的组分和配比设计1/与腈、涤纶纤维配比,二组分设计:a.易热宝纤维15%+腈纶纤维85%;b.易热宝纤维20%+涤纶纤维80%;c.易热宝纤维30%+腈纶纤维70%;d.易热宝絮片30%+涤纶絮片70%;把a、b、c三组分别制成32支赛络紧密纺纱线,同时分别织成290g/㎡棉毛布。把d组单独混合均匀成絮片。经测试,吸湿发热数据如表1:表1易热宝二组分吸湿发热性能比对表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知:⑴a组不达标准。原因是腈纶纤维回潮率仅2%,配比15%的易热宝不足以使85%的腈纶纤维发挥出合格的吸湿发热功能来。⑵当易热宝含量在20%时,即使是回潮率在0.4%的涤纶纤维,含量在70%和80%的情况下,吸湿发热功能还是达到和超过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最高升温值≧4.0,30min内平均升温值≧3.0)上述分析可以说明:含量不高的易热宝纤维在和回潮率很低的纤维混纺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强的吸湿发热功能。2/和纤维素纤维配比,二组分设计:a.易热宝纤维15%+棉纤维85%;b.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85%;把a、b两组制成32支赛络紧密纺纱线,同时分别织成290g/㎡棉毛布。经测试,吸湿发热数据如表2:表2与纤维素纤维二组分配比性能比对表名称a.易15+棉85b.易15+莫85最高升温值℃7.08.130min平均升温值4.25.6上表中的数据显示:⑴含量只有15%的易热宝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混纺,均具有较强的吸湿发热功能,而且其功能高于同等比例的腈、涤混纺面料;⑵吸湿发热功能的高低,与其配比的纤维素纤维的回潮率有关。回潮率高的,其吸湿发热功能亦高,反之,则低;(棉的回潮率8.5%,莫代尔回潮率13%)3/与纤维素纤维配比,四组分设计:a、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25%+麻赛尔纤维30%+棉纤维30%;这组纤维分别制条,采用条混的纺纱工艺,用赛络紧密纺技术纺40支纱,分别制造结构相同、染整工艺相同、克重不同的三种棉毛布:a.240g/㎡;b.280g/㎡;c.300g/㎡经检测,吸湿发热和其它质量指标实际数据如表3:表3.易热宝纤维四组分不同克重面料吸湿发热性能比对表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到:⑴同样结构的织物,不同克重的吸湿发热值不同。克重从低到高,吸湿发热值也随之变化;上升趋势吸湿发热最高升温值限在9.7-9.9之间,30min内平均升温值限在4.1-4.2之间;⑵三组不同克重的四组分的织物,均比与棉和莫代尔二组分相同配比相近克重的织物的吸湿发热值有较明显的差异:a.最高升温值四组分明显高于二组分,在2.0℃左右;b.30分钟平均升温值四组分略低于二组分,平均在0.7℃左右。⑶不同克重的三种面料的保温值,随着克重的增加,保温率亦随之均衡上升,并趋向于行业标准的保温率指标30%。如要达到行业标准,要么再增加面料克重,要么适当加大易热宝纤维的比例,这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⑷三种不同克重的面料透气性均符合行业标准;其它指标不但符合标准且相当稳定。4/同样纤维素纤维配比但结构不同,四组分设计:以上试验的是不同克重相同配比的棉毛织物。用同样纱线,取其中间克重260克/㎡,用双面罗纹同样配比、同样组分、相同克重但结构不同,来试验易热宝的吸湿发热效果如何。经测试,数据见下表:表4易热宝纤维不同结构吸湿发热性能比对表表4显示的数据说明:⑴在克重、组分、配比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罗纹织物的吸湿发热功能,不及棉毛织物;⑵罗纹织物的透气性明显高于棉毛织物,但保温性明显下降,远不及棉毛织物。从以上和纤维素纤维配比设计及检测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易热宝纤维的吸湿发热功能远高于和腈、涤纶纤维的配比。但和哪些纤维素纤维配比,比例多少,用何种织物结构,成为易热宝吸湿发热功能最大化的技术关键。三、易热宝纤维的织造染整技术设计1/织造a.设备要求:由于易热宝纤维对纱线的质量有严格要求,因此,要有相对应的织造设备相配合。采用28针双面大圆机为妥。b.织造工艺:⑴严格控制线圈长度。对纱长、氨纶长,纱线张力、氨纶张力严格技术定位,并有技术人员作有效监控,保证面料的织造质量。2/染整a、必须采用环保节能型染料;b、严格掌握和控制预定型温度和时间。过高或过低温度或定型速度过快,都会影响面料的内在质量甚至对面料造成伤害;染色温度和升温时间也须严格掌握。尤其是纤维素纤维,上色快。一不小心,很容易染花或染偏,造成不必要的布面损伤;c、染整后的面料要自然成匹,过分拉紧容易使布面走形。自然醒透,一般要平放48-72小时后才能裁剪。能做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易热宝纤维面料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就能达到预想的要求。四、根据以上的试验和比对,可以做出以下判断:1/易热宝纤维比eks纤维更具优势:即吸湿发热机理更简单易行,技术成本更低,具有明显的竞争力;2/易热宝纤维在吸湿性和发热性上有较大的技术能量,可用较少合理的量获取较大的吸湿发热效果;3/易热宝纤维在吸湿发热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放湿放热,达到衣物和人体温度的平衡,使穿着有明显的温暖感和舒适感;4/要使易热宝纤维吸湿发热功能最大化,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纤维配比和组分。在和纤维素纤维配比中,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25%+麻赛尔纤维30%+棉纤维30%这一组合经反复比较试验,是最佳组合,取得的吸湿发热值在所有组合中最具优势。这是其功能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其中,以40支300g/㎡的棉毛布更显效果;5/使用赛络紧密纺的纺纱技术,科学设置纺纱工艺,控制好捻度和捻系数,是有效避免面料起毛起球的技术手段,通过试验,纤维的弱点达到最小化,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易热宝纤维主要功能是吸湿发热。在试验中,有现象表明,如在不增加面料克重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易热宝纤维的比例,完全有可能达到保温的标准。如含量加大到20%,同样配比同样克重的前提下,其保温率可能会达到标准。这有待作进一步的试验。7/易热宝具备多功能特性的条件。主功能是吸湿发热,其次是抑菌和阻燃。在一定条件下,保温功能也能成为其主体功能。实施例2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由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纺织得到: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25%、麻赛尔纤维30%、棉纤维30%。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易热宝纤维为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的改性聚丙烯酸短纤维,例如可以采用专利号为zl201110098693.9所公开的纤维,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可纺成具有较强吸湿发热功能,有明显抗菌性、保暖性以及阻燃性的纺织纱线。所述的易热宝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丙烯腈70、丙烯酰胺15、丙烯酸15;(2)上述组分在浓度为50wt%的氯化锌或硫氰酸钠等盐溶剂中搅拌均匀,升温至40℃,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接枝共聚反应1小时后静止30小时,脱泡12小时,然后将得到的纺丝液置于10wt%的氯化锌、硫氰酸钠等盐溶液中,在5℃条件下凝固,然后在100℃的热水下牵升,最后经过水洗、干燥、定型后切断打包得到产品。另外,使用的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二者均具有很好的回潮性能,回潮率均在13%,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能。麻赛尔纤维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麻赛尔纤维的横截面是c型中空,这一特性显示出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面料测试透气率185mm/s,符合并超过了180mm/s的行业标准;棉纤维也是优良的纤维素纤维,回潮率8﹪,卷曲数约为39个/cm具有良好的回潮性和纤维卷曲性,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抱合力和可纺性。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wt%易热宝纤维、25wt%莫代尔纤维,30wt%麻赛尔纤维和30wt%棉纤维分别制条,按比例混条,用赛络紧密纺的纺纱方法纺40支纱;(2)将混纺纱通过28针双面大圆机制作针织面料初成品,纺纱捻度控制在870捻/m,捻系数控制在340之间;(3)将针织面料初成品经过染色定型处理,制作得到易热宝纤维针织面料,为双面结构的面料,面料克重在260克。实施例3一种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由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纺织得到:易热宝纤维15%、莫代尔纤维25%、麻赛尔纤维30%、棉纤维30%。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易热宝纤维为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的改性聚丙烯酸短纤维,例如可以采用专利号为zl201110098693.9所公开的纤维,具有高回潮吸湿发热性能特性,可纺成具有较强吸湿发热功能,有明显抗菌性、保暖性以及阻燃性的纺织纱线。所述的易热宝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丙烯腈70、丙烯酰胺15、丙烯酸15;(2)上述组分在浓度为55wt%的氯化锌或硫氰酸钠等盐溶剂中搅拌均匀,升温至40℃,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接枝共聚反应1小时后静止30小时,脱泡12小时,然后将得到的纺丝液置于15wt%的氯化锌、硫氰酸钠等盐溶液中,在5℃条件下凝固,然后在100℃的热水下牵升,最后经过水洗、干燥、定型后切断打包得到产品。另外,使用的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二者均具有很好的回潮性能,回潮率均在13%,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能。麻赛尔纤维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麻赛尔纤维的横截面是c型中空,这一特性显示出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面料测试透气率260mm/s,符合并超过了180mm/s的行业标准;棉纤维也是优良的纤维素纤维,回潮率8﹪,卷曲数约为65个/cm具有良好的回潮性和纤维卷曲性,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抱合力和可纺性。吸湿发热效果好的易热宝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wt%易热宝纤维、25wt%莫代尔纤维,30wt%麻赛尔纤维和30wt%棉纤维分别制条,按比例混条,用赛络紧密纺的纺纱方法纺40支纱;(2)将混纺纱通过28针双面大圆机制作针织面料初成品,纺纱捻度控制在920捻/m,捻系数控制在350之间;(3)将针织面料初成品经过染色定型处理,制作得到易热宝纤维针织面料,为双面结构的面料,面料克重在300克。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