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纤织物高效染整机。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人民穿衣、出口创汇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作为连接桥梁的染整行业无疑在这个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染整行业是纺织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附加值的关键,是纺织纤维、原纱、胚布加工成进入消费品市场的最终产品之间的纽带,起着推动产品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染色行业主要以浸染和喷染为主,而浸染相较于喷染其需要更多的染液的同时,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58863.0所公开的一种低浴比高温脉冲式喷染机,主要包括主缸、副缸、加液泵、缸盖组件、副缸回液管、运动系统、染液分流管、液位计、压力表、泄压阀、主缸回液管、主泵、加料阀组、疏水器组件、盘管蒸汽入口、星形喷管、花洒喷管、过滤网、换热器、分隔板、喷管支架、中心管、传动轴等部件。本发明的脉冲式高温喷染机利用星形喷管和花洒喷管从上下两个方向对织物进行喷染,可有效提高染色的均匀性;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织物的性质及织物缠绕厚度,控制染液喷射的流量及压力,从而可有效控制染色质量。本发明的喷染机,可明显节省助剂、染料,减少废液排放,具有极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胚布进行上下采用多点喷染方式实现对胚布均匀喷染;然而其喷染方式仅仅是将染液简单的附着于胚布的表面,而无对染料进一步的处理,从而导致染料附着简单,造成布料易褪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化纤织物高效染整机,喷染机构采用高压蒸汽将染液冲击为雾状,经强力冲击进入胚布内部,再经高压蒸汽二次固色,完成对胚布的染色,解决布料染色不均及容易褪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纤织物高效染整机,包括机架和导布辊,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胚布上方的喷染机构,所述喷染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架、固定安装于该支撑架内部的染料仓、设置于该染料仓的下端的喷染组件以及与该喷染组件相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动力机构;所述喷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且与所述导液仓相切配合的防漏罩、转动安装于该防漏罩内部且为中空设置的染辊以及上下对称设置于该染辊内部的挡板,该挡板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防漏罩与染料仓之间形成染液的流通通道,染液经该流通通道于其出口处形成液体帘幕,该液体帘幕位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挡板与所述防漏罩固定连接,其与所述染辊的内腔壁相适配,处于染辊内部气体经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分别形成第一气帘和第二气帘。
作为改进,所述染辊与所述胚布接触设置,包括开设于其辊面上的若干喷气孔、设置于其一端的气体接口及设置于另一端的传动轴,所述气体接口与所述染辊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染料仓包括与所述防漏罩相切配合且位于其上方的导液仓、设置于该导液仓一侧且与其独立设置的染液待储仓、连通该染液待储仓和导液仓的染料通道、沿所述染液待储仓内壁做上下运动的输送组件以及与所述染料通道对应设置且开设于染液待储仓上的染液供应管道。
作为改进,所述导液仓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液板和第二导液板,所述第一导液板位于所述染料通道的下方且与其所在平面形成染液自行向下流淌的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导液板与所述第一导液板对应相错设置且位于其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配合安装于所述染液待储仓内部的活塞盘,及设置于该活塞盘上的导向杆,该导向杆与所述支撑架滑动配合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驱动组件、与该驱动组件同轴设置且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的传动调节组件以及连接驱动组件和传动调节组件且安装于支撑架上的动力转换组件,该动力转换组件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同轴设置且与动力转换组件相连接的转动轴、连接于该转动轴一端的第一半齿轮、与该第一半齿轮传动连接且转动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变径轮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变径轮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支撑架和转动轴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变径轮,及连接两个变径轮的皮带。
作为改进,所述动力转化组件穿过支撑架安装于其一侧,该动力转化组件包括水平转动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依次相齿合的三齿轮、分别固定安装于其中两个齿轮的一端且与其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半齿轮及设置于该第二半齿轮之间且与其相齿合的传动齿条,所述第二半齿轮同向设置,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高压蒸汽经第一气体通道所形成的第一气帘其具有高温且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其对染液所形成的液体帘幕进行冲击而使得液体帘幕成为雾状进入胚布内部及表面,而染辊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含有高压蒸汽而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与胚布接触过程中,对胚布具有熨烫、展平的效果,染色熨烫后的胚布运行至与第二气帘相对应的位置时,再次经高压蒸汽喷射,而水蒸气进入布料后快速形成液态水,其与染液进行混合后能够促进胚布染色更加均匀,同时经高温高压气体的喷射,使得染液与胚布进一步的牢固结合具有固色的效果。
(2)以间断式供液方式进行间歇式染色,实现将胚布与染液进行单元化,根据染液与胚布面积的相应比例,使其两者之间进行小单元的对应染色,能够提高染色质量的同时节省原料,另外,与间歇式染色相配合的间歇式胚布输送,其经高温熨烫后进行间断性的静置,有利于胚布对染液的吸收。
(3)采用驱动组件同步带动传动调节组件和动力转换组件,实现间断进行染液的输送和染辊间断性的进行胚布输出,结合变径轮组件的传动方式,使得本发明可根据要求,调整单位染液所对应的胚布面积,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显著的提高胚布的喷染质量的同时降低喷染设备对胚布平整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喷染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喷染组件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燃料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轴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传动调节组件局部放大视图;
图8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动力转换组件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1、2、3所示,一种化纤织物高效染整机,包括机架1和导布辊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胚布2上方的喷染机构4,所述喷染机构4包括支撑架41、固定安装于该支撑架41内部的染料仓42、设置于该染料仓42下端的喷染组件43以及与该喷染组件43相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41上的动力机构44;所述喷染组件43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且与所述导液仓42相切配合的防漏罩431、转动配合安装于该防漏罩431的内部且为中空设置的染辊432以及上下对称设置于该染辊432内部的挡板433,该挡板433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4331和第二气体通道4332;所述防漏罩431与染料仓42之间形成染液的流通通道4311,染液经该流通通道4311于其出口处形成液体帘幕4312,该液体帘幕4312位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33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防漏罩431优选为弧状,其与导液仓42的四边相适配其中三边为密封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433与所述防漏罩431固定连接,其与所述染辊432的内腔壁相适配,处于染辊432内部的气体经第一气体通道4331和第二气体通道4332分别形成第一气帘4333和第二气帘4334;在本实施例中挡板433优选为与染辊432内壁密封配合且其外形为弧形,在工作过程中,挡板为静置状态,处于染辊432内部的气体为高压蒸汽。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染辊432与胚布2接触设置,该染辊432包括开设于其辊面上的若干喷气孔4321、设置于其一端的气体接口4322及设置于另一端的传动轴4323,所述气体接口4322与所述染辊432的内部相连通;高压气体经气体接口4322进入染辊432中,再经喷气孔4321喷出经第一气体通道4331和第二气体通道4332形成气帘。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蒸汽经第一气体通道4331所形成的第一气帘4333其具有高温且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其对染液所形成的液体帘幕4312进行冲击,而使得液体帘4312成为雾状进入胚布2的内部及表面,而染辊432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含有高压蒸汽,因而染辊432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与胚布2接触过程中,对胚布2具有熨烫、展平的效果,经染色熨烫后的胚布2运行至与第二气帘4334相对应的位置时,再次经高压蒸汽喷射,而水蒸气进入布料后快速形成液态水,其与染液进行混合后能够促进胚布2染色更加均匀,同时经高温高压气体的喷射,使得染液与胚布2进一步的牢固结合具有固色的效果。
实施例二
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染料仓42包括与所述防漏罩431相切配合且位于其上方的导液仓421、设置于该导液仓421一侧且与其独立设置的染液待储仓422、连通该染液待储仓422和导液仓421的染料通道423、沿所述染液待储仓422内壁做上下运动的输送组件424以及与所述染料通道423对应设置且开设于染液待储仓422上的染液供应管道425;染液经染液供应管道425流入染液待储仓422,由输送组件424将流入的染液进行间断性的定量的输出,实现对染液的单元分化。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导液仓421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液板4211和第二导液板4212,所述第一导液板位于所述染料通道423的下方且与其所在平面形成染液自行向下流淌的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导液板4212与所述第一导液板4211对应错开设置且位于其下方。染液经染料通道423流至第一导液板4211经其缓冲逐渐形成分别较均匀的液体,再流至第二导液板4212经其二次缓冲落至防漏罩431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输送组件424包括配合安装于所述染液待储仓422内部的活塞盘4241,及设置于该活塞盘4241上的导向杆4242,该导向杆4242与所述支撑架41滑动配合安装;活塞盘4241经导向杆4242导向进行上下运动,实现对处于染液待储仓422内部的染液进行间断输送。
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所述动力机构44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41上的驱动组件441、与该驱动组件441同轴设置且与所述传动轴4323相连接的传动调节组件442以及连接驱动组件441和传动调节组件442且安装于支撑架41上的动力转换组件443,该动力转换组件443与所述导向杆424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驱动组件441通过锥齿轮驱动传动调节组件442和动力转换组件443。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传动调节组件442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441同轴设置且与动力转换组件443相连接的转动轴4421、连接于该转动轴4421一端的第一半齿轮4422、与该第一半齿轮4422传动连接且转动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4323上的变径轮组件4423。转动轴4421由驱动组件441驱动做连续性圆周运动,经第一半齿轮4422传动,实现变径轮组件4423的间断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变径轮组件4423包括分别安装于支撑架41和转动轴4323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变径轮44231,及连接两个变径轮44231的皮带44232;变径轮44231其结构相当于,多个直径不同的带轮同心设置且依次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变径轮44231以皮带44232连接,可进行传动比的调节,实现对胚布传动距离的调整。
进一步地,如图8、9所示,所述动力转化组件443穿过支撑架41安装于其一侧,包括水平转动安装于支撑架41上且依次相齿合的三个齿轮4431、分别固定安装于其中两该齿轮4431的一端且与其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半齿轮4432及设置于该第二半齿轮4432之间且与其齿合的传动齿条4433,所述第二半齿轮4432同向设置,所述传动齿条4433与所述导向杆4242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41带动依次水平设置且相齿合的齿轮4431,其中位于两侧的齿轮4431转动方向相同,带动与其上第二半齿轮4432转动配合传动齿条4433,实现活塞盘4241的上下运动,其中传动齿轮4433为双向齿设置,可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二半齿轮4432交替齿合。
工作过程如下:
驱动组件441带动传动调节组件442和动力转化组件443旋转,传动调节组件442上的转动轴4421驱动第一半齿轮4422,实现变径轮44231的间断运转,由变径轮44231带动染辊432对胚布2进行间断染色输送;同时动力转化组件443上的齿轮443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二半齿轮4432旋转,驱动传动齿轮4433做上下运动的同时,同步带动活塞盘4241做上下运动,实现间断的染液输送。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力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