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67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吸梭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吸湿排汗面料在排汗的时候是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且其内表面纱线由于吸湿性好,会始终保持湿润,导致穿着出汗后贴在身上产生不舒适的现象。

单向导吸技术是指汗液经织物内部传至至织物外部,而外部的汗液无法传导至织物内部,被锁到外层,形成了单向导湿现象。现有的单向导吸技术主要应用在针织面料或短纤混纺面料上,单纯的化纤梭织面料,目前受技术瓶颈限制,市场少有此类面料的应用。针织类面料由于受本身布面结构影响,布面尺寸稳定性较差,布面抗勾丝及耐磨性都偏低,不适合于户外运动、工装、城市休闲等对耐磨要求比较高的需求,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采用化学方式实现单向导吸的方式一方面药剂不耐水洗,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单向导吸性能会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人体运动量大的时候,导吸效果不彻底,会有汗液残留,贴身面无法达到干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单向导吸效果,良好的透气排汗效果,良好的面料强度且时尚外观,同时规避了针织面料的容易勾纱、不耐磨、尺寸不稳定等缺点,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整体使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所述的经纱为化纤长丝类纱线,所述的纬纱为丙纶纱或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或者所述的经纱为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所述的纬纱为化纤长丝类纱线或者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将经纱与纬纱按规律排列,并通过织布工艺使丙纶纱集中呈现在面料的反面,其它纱线集中呈现在面料的正面,使面料形成正反双面的立体组织结构。

其中,所述的化纤长丝类纱线为涤纶或尼龙。

优选地,所述的经纱为涤纶,纬纱为丙纶纱。

进一步地,面料正面为染色面。所述丙纶纱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和空气变形丝。所述涤纶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物理弹纱和机械弹纱;所述尼龙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假捻变形丝这类纱线的蓬松性好,手感柔软舒适;而空气变形丝这类纱线的棉感好,表面触感良好,具有天然棉的触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将具有不同特性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通过织布工艺使面料产生双面立体风格特征,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特性的纱线,进而形成一个立体单向导吸的结构,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经纱选择化纤长丝类纱线,纬纱为丙纶纱或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或者经纱选择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纬纱为化纤长丝类纱线或者丙纶纱与化纤长丝类纱线的结合。

选择经纱时,可选择涤纶、尼龙等化纤长丝类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纬纱选为丙纶纱或丙纶纱与其它化纤长丝类纱线的混合。经纱选择相对柔软细腻的纱线,选择此类纱线可使做出来的面料更柔顺舒适,适合贴肤穿着,同时化纤长丝类纱线具有一定韧性,外观保型性好。纬纱选用具有蓬松效果的丙纶纱,其具有天然的拒水效果,不会黏贴在皮肤上,可形成立体的空气层效果,保持干爽,且提升透气。通过不同的纱线搭配使面料产生不同的布面特色,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步骤2整经:通过整经机将经纱均匀的排列在一起,形成整轴,以备后续上浆使用;

步骤3浆纱:通过浆纱机使纱线上浆,最后卷绕在新的轴上,形成浆轴;喷水织机采用压克力浆料浆纱,纱线上浆浓度控制在7~12%,上浆温度控制在45~55℃;此处浆料选用难溶于水的压克力浆料。因为一般常规的浆料多为水溶性淀粉浆,此类在喷水织机上无法使用,织布的时候会溶于水,影响经纱的包覆,进而影响织布。

步骤4并轴:通过并轴机将步骤3中的浆轴合并成一个织轴;

步骤5穿综穿筘: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对并好的织轴进行穿综穿筘;

步骤6织布:织布机在电脑提综程序的控制下,使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交织,使丙纶纱集中呈现在面料的反面,其它纱线集中呈现在面料的正面;电脑提综程序选为斜纹、小提花等电脑提综程序。通过该提综程序的设计结合穿综、穿筘,可实现丙纶纱集中呈现在面料的反面,其它纱线主要集中在面料的正面,进而使面料呈现正反双面的立体组织结构,可提升单向导吸效果。

优选地,该步骤中织布机所用的钢筘为树脂喷水钢筘,织布机具有两个喷嘴。钢筘为树脂喷水钢筘,其筘羽相对锡焊喷水钢筘更均匀,更光滑,织布过程中经纱更不容易起毛羽,经向品质更好。当用到两种纬纱的相互织入时,织布机需要有两个喷嘴,通过两个喷嘴按一定的规律引入纬纱,织出所需要的风格。

步骤7退浆:把步骤6织好的布用退浆液进行退浆处理,把面料上的浆料和杂质处理干净;进一步地,该步骤中退浆液选用碱性退浆液,退浆温度为90℃。

步骤8染色:将步骤7退浆后的布通过溢流染机在90~130℃下进行染色处理,使面料呈现所需的颜色风格。

步骤9定型:将步骤8染色过的布在130~150℃下进行定型,使面料的幅宽达到所需求的幅宽。

步骤10吸湿整理:将步骤9定型过的布经过轧槽吸收吸湿排汗药剂,再经过定型烘焙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2中,整经机的整经速度为300~500m/min;步骤3中,浆纱机使纱线上浆的速度为60~120m/min;步骤4中并轴机的速度为60~120m/min;步骤6中织布机的转速为500~600rpm。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所生产的化纤梭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单向导吸效果,汗液只会存在于面料的正面(外表面),贴肤面料不论身体如何出汗,都可始终保持干爽舒适的效果,且汗液只会从面料的反面向正面(由内向外)单方向的运动,始终保持身体的干爽舒适。面料的正面(外表面)的汗液扩散面积大,可快速的挥发到大气中,保持单导效果的持续生效,且该单导面料可实现汗液的秒排效果。

(2)本发明面料可广泛适用于户外运动、工装及城市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其单向导吸效果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耐磨性高,尺寸稳定性好。

(3)本发明面料使得布面可呈现双色、正反面不同色及多色的效果,提升时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面料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面料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面料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面料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的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的面料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面料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经向;2.纬向;3.涤纶假捻变形丝;4.丙纶假捻变形丝;5.涤纶物理弹纱;6.涤纶机械弹纱;7.丙纶空气变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单向导吸功能的梭织面料,其经纬纱如附表1所示:

表1.经纬纱材料

化纤长丝类纱线为涤纶或尼龙。丙纶纱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和空气变形丝。涤纶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物理弹纱和机械弹纱;尼龙的外观形态为假捻变形丝。选用具体的丝线搭配,结合市场上的功能需求,制成表2的梭织面料。

表2.五种梭织面料

以下针对五个实施例的梭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中“经纱”为经向1所用的纱线,“纬纱”为纬向2所用的纱线。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斜纹梭织面料,具备单向导吸功能。其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1)经纱选用150d/96f的涤纶假捻变形丝3,经纱需要粒数1100个;(2)纬纱选用150d/144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4,此纱线为原抽黑色纱线。

步骤2整经:在350m/min速度下,通过整经机将经纱均匀的排列在一起,形成整轴,共需做7个整轴。

步骤3浆纱:在60m/min速度下,通过浆纱机使纱线上浆,最后卷绕在新的轴上,形成浆轴;喷水织机采用压克力浆料浆纱,纱线上浆浓度控制在7%,上浆温度控制在45℃,浆料采用江阴好和的hw-226压克力浆料。

步骤4并轴:在60m/min速度下,通过并轴机将步骤3中的浆轴合并成一个织轴。

步骤5穿综穿筘: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对并好的织轴进行穿综穿筘,筘长68.5英寸。

步骤6织布:织布机纱架上挂上150d/144f的丙纶纱线,在550rpm转速下,织布机通过设定的斜纹电脑提综程序来控制织布机上综框的上下运动,形成经纱开口,同纬纱交织形成具有斜纹的布面,其具体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图2、3所示,通过织布程序,反面主要呈现为丙纶假捻变形丝4,正面主要呈现涤纶假捻变形丝3。

步骤7退浆:把上述织好的布进行退浆处理,把面料上的浆料和杂质处理干净,退浆温度选择为90℃,退浆液主要成份采用荷兰拓纳公司的退浆精炼剂。

步骤8染色:把步骤7退过浆的布通过溢流染机进行染色处理,染色温度为90℃。由于丙纶纱不吸水,不易染色的特性,因此染色处理时,使涤纶假捻变形丝3染色,即面料正面呈现所需的颜色,

步骤9定型:把步骤8染色过的布,通过定型使布面平整度更好,使面料的物性可稳定下来,达到所需求的幅宽,定型温度为130℃,定型幅宽控制在58"。

步骤10吸湿整理:将步骤9定型过的布经过轧槽吸收吸湿排汗药剂,再经过定型烘焙,使得面料的单向导吸效果进一步加强,所用吸湿排汗药剂为荷兰拓纳公司的chs吸排药剂。

实施例二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小提花组织梭织面料,具备单向导吸功能,且面料具备较佳的弹性,面料的舒适性好。其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1)经纱选用50d/72f的涤纶假捻变形丝3,经纱需要粒数1100个;(2)纬纱采用两种纱线:纱线1选用50d/32f的涤纶物理弹纱5,可使布面纬向有很好的弹性效果;纱线2选用75d/72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4,此纱用于贴肤面,其触感细腻舒适,其中丙纶纱线为原抽黑色纱线;纬纱中的涤纶物理弹纱5与丙纶假捻变形丝4的比例为2:1。

步骤2整经:在380m/min速度下,通过整经机将经纱均匀的排列在一起,形成整轴,共需做9个整轴。

步骤3浆纱:在80m/min速度下,通过浆纱机使纱线上浆,最后卷绕在新的轴上,形成浆轴;喷水织机采用压克力浆料浆纱,纱线上浆浓度控制在10%,上浆温度控制在45℃,浆料采用江阴好和的hw-226压克力浆料。

步骤4并轴:在80m/min速度下,通过并轴机将步骤3中的浆轴合并成一个织轴。

步骤5穿综穿筘: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对并好的织轴进行穿综穿筘,筘长81英寸。

步骤6织布:织布机选用具有两个喷嘴的机台,可以打2种不同的纬纱,第一个纱架上挂上50d/32f的涤纶物理弹纱5,第二个纱架上挂上75d/72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4,在550rpm转速下,织布机通过设定的小提花电脑提综程序来控制织布机上综框的上下运动,形成经纱开口,同纬纱交织形成具有小提花效果的布面,其具体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如图5、6所示,通过织布程序,面料反面主要呈现为丙纶假捻变形丝4,正面主要呈现涤纶物理弹纱5的正反双面单向导吸立体结构。

步骤7退浆:把上述织好的布进行退浆处理,把面料上的浆料和杂质处理干净,退浆温度选择为90℃。

步骤8染色:把步骤7退过浆的布通过溢流染机进行染色处理,使面料呈现所需风格的颜色,染色温度为110℃;

步骤9定型:把步骤8染色过的布,通过定型使布面平整度更好,使面料的物性可稳定下来,达到所需求的幅宽,定型温度为140℃,定型幅宽控制在56"。

步骤10吸湿整理:将步骤9定型过的布经过轧槽吸收吸湿排汗药剂,再经过定型烘焙,使得面料的单向导吸效果进一步加强。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小提花组织梭织面料,具备单向导吸功能,且面料具备较佳的弹性,舒适性好。其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1)经纱选用30d/72f的涤纶假捻变形丝3,经纱需要粒数1320个;(2)纬纱选用两种纱线:纱线1选用30d/24f的涤纶机械弹纱6,可使布面纬向有一定的弹性效果;纱线2选用75d/72f的丙纶空气变形丝7,此纱用于贴肤面,其触感细腻舒适,其中丙纶纱线为原抽黑色纱线;纬纱中的涤纶机械弹纱6与丙纶空气变形丝7的比例为2:1。

步骤2~10同实施例二。

实施例四

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小提花组织梭织面料,具备单向导吸功能,且面料具备较佳的弹性,舒适性好。其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1)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分别选用75d/72f的涤纶假捻变形丝3和75d/72f丙纶假捻变形丝纱4,其挂纱比例3:1,经纱需要粒数1100个,此纱用于贴肤面,其触感细腻舒适,其中丙纶纱线为原抽黑色纱线。(2)纬纱采用两种纱线:纱线1选用30d/24f的涤纶机械弹纱6,可使布面纬向有很好的弹性效果;纱线2选用75d/72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4,此纱用于贴肤面,其触感细腻舒适,其中丙纶纱线为原抽黑色纱线。

步骤2整经:在500m/min速度下,通过整经机将经纱按照次序(两条丙纶假捻变形丝4中间含三条涤纶假捻变形丝3)排列在一起,形成整轴,共需做8个整轴。

步骤3浆纱:在120m/min速度下,通过浆纱机使纱线上浆,最后卷绕在新的轴上,形成浆轴;喷水织机采用压克力浆料浆纱,纱线上浆浓度控制在12%,上浆温度控制在55℃,浆料采用江阴好和的hw-226压克力浆料。

步骤4并轴:在120m/min速度下,通过并轴机将步骤3中的浆轴合并成一个织轴。

步骤5穿综穿筘: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对并好的织轴进行穿综穿筘,筘长81.5英寸。

步骤6织布:织布机选用具有两个喷嘴的机台,可以打2种不同的纬纱,第一个纱架上挂上75d/72f的涤纶机械弹纱6,第二个纱架上挂上75d/72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4,在600rpm转速下,织布机通过设定的小提花组织电脑提综程序来控制织布机上综框的上下运动,形成经纱开口,同纬纱交织形成具有小提花组织的布面,其具体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如图9、10所示,通过织布程序,面料反面主要呈现为丙纶假捻变形丝4的正反双面单向导吸立体结构。

步骤7退浆:把上述织好的布进行退浆处理,把面料上的浆料和杂质处理干净,退浆温度选择为90℃,退浆液主要成份采用荷兰拓纳公司的退浆精炼剂。

步骤8染色:把步骤7退过浆的布通过溢流染机进行染色处理,使面料呈现所需风格的颜色,染色温度为125℃。

步骤9定型:把步骤8染色过的布,通过定型使布面平整度更好,使面料的物性可稳定下来,达到所需求的幅宽,定型温度为150℃,定型幅宽控制在56"。

步骤10吸湿整理:将步骤9定型过的布经过轧槽吸收吸湿排汗药剂,再经过定型烘焙,使得面料的单向导吸效果进一步加强,所用吸湿排汗药剂为荷兰拓纳公司的chs吸排药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了尼龙梭织面料,具备单向导吸功能,且面料具备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好。其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选择纱线:经纱选用两种纱线:75d/72f的丙纶假捻变形丝和50d/72f的尼龙假捻变形丝。纬纱选用50d/72f的尼龙假捻变形丝。

步骤2~10同实施例四。

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面料进行相物性测试,其结果如下:

(1)单向导吸效果。依据国家标准gb/t13772.2-2008(100n)测试,本发明实施例面料可达到国家标准gb/t21655.1-2008洗前滴水扩散时间3秒,洗后滴水扩散时间3秒的单向导吸效果,缝线滑移在3mm以内。

(2)耐磨性。国家标准gb/t21196.2-2007,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9kpa),本发明实施例面料耐磨可达到30000次以上。

(3)尺寸稳定性。依据gb/t8629-2001,5a,本发明实施例面料在悬挂晾干(a)后可控制尺寸误差在±3%以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