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323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发明涉及针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针引线工具配件。



背景技术:

俗语说,家值万贯,离不开针和线。古今中外,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常用针线缝补衣服、钉扣子经常会出现换线或断线的现象而需要换线,或用于十字绣、不织布等手工艺制作,经常替换不同种类、颜色的线,不可避免有大量穿针引线的工作。由于针孔往往非常细小,瞄准比较困难而需要穿的针线质地柔软、一般线头较为蓬松散开的细小纤维且容易开叉,受到针孔附近的金属阻挡,线头变弯曲,很难穿不进去,导致穿针引线非常困难,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线头准确的穿入针孔中,特别是化纤线具有较大的弹性,捻不成尖,很难直接把线穿到针孔里,特别是老年人视力下降,很难看清线头是否已经穿进针孔中,穿针引线更是难以独立完成。因此采用人工穿线,由于针目小,很难精准地将线穿过针目,这种方法对于视力和光线强度的要求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各种各样的穿针引线工具,五花八门,使用方法各有巧妙,如有的利用钩针穿过针目,再将线挂在钩针上,通过拉回钩针让线穿过针目,这种方式也需要准确地将线挂在钩针上,否则很容易出现线没勾好、钩针拉不动等问题,这样的操作同样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再如有的采用啦叭口导线的穿针器,但它是靠线的一定硬度直接穿过针孔的,对于软质的表面有绒毛的尼龙线则很难穿过细小的针孔,更不能穿多条线和用于衣车针穿线。另外还有一种采用用金属线材做的可变形的穿针器,它是靠人的视力和手直接把线圈尖端穿过针孔,然后把线穿进线圈,拉出线圈时,便把线穿进针孔里,这种穿针器,穿线难度仍然大,不快捷,不适于视力差的中、老年人使用。甚至人们还发明了“免穿针”,由于这种针尾端存在缺口,导致尾端不够结实,用顶针工具时容易断裂,而难以推广。

而且这些穿针引线工具都存在以下的缺陷,就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存在,不能与针线载体融为一体,导致使用、保管都不方便;而且较复杂、体积大,收纳不方便;而且成本较高。不能为使用者所接受,最后难以得到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针线卷穿针引线工具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对视力要求低、穿针高效、可与针线载体融为一体的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一种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环形空心的穿针筒,穿针筒内壁的一侧部分设有可供针孔在其上左右来回摩擦的软胶条;软胶条表面设有容纳针线并为针线定位的横向浅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说明,使用时,一只手将针线横向放置在软胶条表面的横向浅槽中,使针线只能在横向浅槽做轴向的移动而不会径向的移动;将缝衣针的针孔中心轻轻地平压在针线上,针孔与针线垂直交叉;保持缝衣针的针孔中心轻轻地平压在针线上,并左右来回移动缝衣针,利用针孔的空穴效应,针孔在针线来回移动3~10次,针线就会从针孔处向上拱起;将针孔处拱起的针线拉起,使针线的其中较短的线头穿过针孔为止,穿针动作完成。与传统直接将线头穿过针孔的穿针方法相比,对视力的要求大大降低,特别是视力不好的老人也能轻而易举将针线穿进缝衣针的针孔中,即使针线质地柔软、线头较为蓬松散开的细小纤维、开叉也不影响穿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穿针筒左侧设有供针线通过的开口槽,该开口槽为进线槽,进线槽紧贴软胶条左表面,沿穿针筒壁部径向开口,并由穿针筒的前端延伸到横向浅槽处;穿针筒右侧设有两条供针线通过的开口槽,该开口槽为绕线槽,由穿针筒的前端延伸到横向浅槽处;该两条绕线槽一上一下相邻设置,两条绕线槽之间的穿针筒壁部作为针线头固定部,针线头通过两条绕线槽缠绕在此的即可固定针线头,在下的绕线槽紧贴软胶条右表面。针线通过进线槽后一端由进线槽进行限位,防止较硬针线从横向浅槽中翘起;针线的线头通过绕线槽缠绕在针线头固定部上,起到线头固定作用。由于针线的线头固定了,当左右来回移动缝衣针时,进线槽端的针线会产生轴向移动,更有效地防止针线与针孔脱离,使穿针引线动作更容易更高效地进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软胶条表面为一个向上拱起的弧面。弧面让针线更容易拱进针孔中,并减少缝衣针左右来回运动时的阻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软胶条的弧面中心处设有一个纵向设置的针眼定位浅槽。针眼定位浅槽使缝衣针更容易地准确压在针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穿针筒的后端部衔接有一段可插进针线卷筒中心、并与针线卷筒内部紧配合的安装管。通过安装管,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可方便地固定在针线卷筒上,与针线卷筒结合成一体,既方便收藏保管,使用时也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安装管表面设有若干凸起的软胶粒。通过软胶粒,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更稳固地固定在针线卷筒上,由于软胶粒具有弹性,安装好后不容易脱落遗失。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软胶条内设有1个纵向设置的藏针孔,藏针孔的形状大小与缝衣针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将缝衣针插入藏针孔中,防止细小容易丢失的缝衣针丢失的机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及进一步说明,前述穿针筒外径为10mm~20mm,长度为5mm~10mm,壁厚为1.5mm~2mm,软胶条最厚处为3.5mm~5mm;安装管长度为8mm~2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及进一步说明,前述软胶粒的凸起高度为0.2mm~0.4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前述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还包括防止穿针时晃动的平面支持平台,该平面支持平台底部为一个平面,上部为了一个弧形凹面,该弧形凹面与穿针筒在靠软胶条一侧的外壁形状大小匹配;该弧形凹面上设有两根凸起的定位柱,穿针筒设有软胶条一侧的壁部设有与定位柱匹配插进的定位孔。平面支持平台使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在穿针引线时更平稳,防止其左右摇摆,有利于平衡定位,提高穿针效率。

由上可知,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科学、对视力要求低;采用新的方法及配件,利用针孔的空穴效应,操作简单、快捷,穿针高效,克服了由于针孔细小、瞄准比较困难、针线质地柔软、线头蓬松散开且容易开叉,导致将线头准确的穿入针孔中非常困难的问题;可与针线载体匹配地融为一体,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方便收藏保管。穿针引线从此变得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图中的箭头为缝衣针的左右移动方向。

图6为图5的穿针引线效果示意图,图中的箭头为缝衣针的左右移动方向。

图7为图1改进版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针线卷穿针引线配件,2-穿针筒,3-软胶条,4-横向浅槽,5-安装管,6-软胶粒,7-进线槽,8-绕线槽,9-针线头固定部,10-弧面,11-针眼定位浅槽,12-藏针孔,13-平面支持平台,14-平面,15-弧形凹面,16-定位柱,17-定位孔;31-针线卷筒,32-针线,33-缝衣针,34-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的针线32卷穿针引线配件1包括环形空心的穿针筒2,穿针筒2内壁的一侧部分设有可供针孔34在其上左右来回摩擦的软胶条3;软胶条3表面设有容纳针线32并为针线32定位的横向浅槽4。为了针线32卷穿针引线配件1可方便地固定在针线卷筒31上,与针线卷筒31结合成一体,方便收藏保管,穿针筒2的后端部衔接有一段可插进针线卷筒31中心、并与针线卷筒31内部紧配合的安装管5。为了使针线32卷穿针引线配件1更稳固地固定在针线卷筒31上,安装管5表面设有若干凸起的软胶粒6。穿针筒2外径为10mm~20mm,长度为5mm~10mm,壁厚为1.5mm~2mm,软胶条3最厚处为3.5mm~5mm;安装管5长度为8mm~20mm。软胶粒6的凸起高度为0.2mm~0.4mm。

穿针引线的操作参见图4~图5,图中的箭头为缝衣针33的左右移动方向;穿针引线的效果参见图6,图中从针孔34拱起的部分为穿入针孔34的部分针线32。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6,为了更有效地防止针线32与针孔34脱离,使穿针引线动作更容易更高效地进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穿针筒2左侧设有供针线32通过的开口槽,该开口槽为进线槽7,进线槽7紧贴软胶条3左表面,沿穿针筒2壁部径向开口,并由穿针筒2的前端延伸到横向浅槽4处;穿针筒2右侧设有两条供针线32通过的开口槽,该开口槽为绕线槽8,由穿针筒2的前端延伸到横向浅槽4处;该两条绕线槽8一上一下相邻设置,两条绕线槽8之间的穿针筒2壁部作为针线32头固定部9,针线32头通过两条绕线槽8缠绕在此的即可固定针线32头,在下的绕线槽8紧贴软胶条3右表面。为了让针线32更容易拱进针孔34中,软胶条3表面为一个向上拱起的弧面10。为了针眼使缝衣针33更容易地准确压在针线32上,软胶条3的弧面10中心处设有一个纵向设置的针眼定位浅槽11。软胶条3内设有1个纵向设置的藏针孔2,藏针孔2的形状大小与缝衣针3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实施例3:

参见图7~图8,为了使针线32卷穿针引线配件1在穿针引线时更平稳,防止其左右摇摆,提高穿针效率,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针线32卷穿针引线配件1还包括防止穿针时晃动的平面支持平台13,该平面支持平台13底部为一个平面14,上部为了一个弧形凹面15,该弧形凹面15与穿针筒2在靠软胶条3一侧的外壁形状大小匹配;该弧形凹面15上设有两根凸起的定位柱16,穿针筒2设有软胶条3一侧的壁部设有与定位柱16匹配插进的定位孔17。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