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机拐角缝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0642阅读:4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拐角缝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针机为一种含有两支机针的缝纫机,其缝制出来的线迹为两条并列且相互平行的缝线,由于双针效率高、且双线平行规整漂亮,故其广泛地应用于批量生产服装行业中。双针机都包括一针杆分离组件和一针杆复位组件,用于在弯角缝制时实现双针杆的分离和复位。具体为,在弯角缝制过程中,先通过针杆分离组件驱动双针杆中的一根针杆分离(即该针杆离开不工作),另一根针杆单针杆走动n针,再手动或自动抬起压脚并旋转缝料90°,放下压脚,使该针杆继续单针杆走动n针,再通过针杆复位组件使分离的针杆复位,这时候双针杆都处于工作状态,之后双针机再进行双针杆动作。

图1为为右弯缝制的过程图,此时为右针杆分离,即右针杆上的机针a离开缝料并保持不动,见图1(a);左针杆上的机针b缝制n针后,钉在缝料中保持不动,见图1(b),抬起压脚,将缝料以左针杆上的机针b为转轴顺时针旋转90°后,放下压脚,左针杆上的机针b再缝制n针,见图1(c);按动复位板使右针杆复位,再继续双针缝制,弯角缝制后的缝线如图1(d)所示。

图2为传统的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其中1为分离杆组件,2为分离扳手组件,3为复位板,4为盖板,在进行拐角缝制时,主要通过手动扳动分离扳手组件2,使得分离杆组件1驱动对应的针杆分离,然后按照上述缝制过程进行拐角缝制,复位主要采用手动按复位板3。分离杆组件1驱动对应的针杆分离的结构可参照申请人之前授权的专利cn103276539b,说明书[0060]段中进行了详细描述。该方案效率低,同时容易出错造成返工。另外针距大小不能自动调整,缝制拐角时只能缝制特定角度及特定针数。故现有技术缝制拐角时存在局限性。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采用电磁铁或者气缸控制分离杆左右运动或者控制复位板的复位运动,该方案在效率方面是大大提高,但是该方案只能缝制特定拐角角度及特定拐角针距,拐角缝的针距大小上不能调整,影响美观,部分对线迹要求高的用户,在缝制拐角时,需对针距重新进行调整,严重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拐角缝制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和针距调节机构,通过控制器进行有效控制,在缝制拐角时能自动调整主轴电机转速、自动调整针距,缝制拐角结束时针杆能自动复位。该控制方案针对不同针位,只需选择针位种类,设定拐角角度及拐角缝制针数,控制器能自动计算缝制拐角时的针距大小并控制双针机完成拐角缝制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针机拐角缝纫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和针距调节机构实现任意角度任意针距进行拐角的自动缝制,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具有分离自动感应机构,针距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摆动传动机构带动送布机构的运转,通过调整步进电机电机轴摆动角度以调整送布机构的送布速度进而实现对拐角缝针距大小的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1)启动;选择针位l规格,预设拐角缝线迹转角角度2θ、拐角缝行走针数n;

2)控制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执行分离动作;分离自动感应机构将感应的分离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3)控制器收到分离信号,调整步进电机电机轴摆动角度以调整针距大小;

4)控制器按设定的拐角缝行走针数n自动缝纫n针后停止,缝料旋转2θ角度;

5)继续自动缝制n针后,控制器控制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将分离的针杆复位;同时控制器发指令给步进电机,调整步进电机电机轴摆动角度至分离前角度;完成拐角段缝纫工作。

进一步,如果还有其它拐角段,重复执行步骤2)-5)。

分离自动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分离扳手上的左右两个磁铁以及设置在分离扳手外侧的霍尔感应器,分离扳手左右摆动后左/右磁铁与霍尔感应器感应形成对应的分离信号。

步骤3)中调节针距大小的原则为:其中

l:为用户选择的针位,即两条平行线迹的距离;

d:为拐角缝针距大小;

n:为拐角缝行走针数;

2θ:为拐角缝线迹转角角度。

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将针杆复位采用的是自动复位电磁铁吸合复位板实现复位。

可通过控制器关闭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自动分离功能,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自动分离功能关闭后,可实现手动缝制拐角。

可通过控制器关闭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的自动复位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用户可以在操作面板上直接根据需求关闭或者开启自动离合功能,结构上保留了手动缝制拐角功能;

2)只需采用一个霍尔传感器及两个小磁铁,即实现了左右分离的感应,成本低,方案可靠;

3)用户缝制各种拐角,只需在操作面板上设定缝制针数,即可实现拐角时自动缝纫,永远不会产生由于误操作产生的多缝1-2针导致反攻的事情;

4)采用的结构相比与双向电磁铁机构或者采用其他传感器结构,成本低,方案可靠;

5)可以设置缝制多段拐角;

6)可以在针杆离合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单针杆操作,避免了市场上采用双向电磁控制分离产生的发热问题;

7)通过步进电机,自动改变拐角缝针距大小,线迹美观,用户无需停车通过手动调节针距大小改变针距,不仅改善了线迹美观度,同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双针机进行拐角缝制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针杆分离机构;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双针机拐角缝制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的复位组件详图;

图6为图3中的针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针机拐角缝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分离杆组件1,分离扳手组件2,复位板3,盖板4,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100,针距调节机构200,分离驱动杆101,分离控制杆102,复位电磁铁103,安装支架105,传感器安装支架106,复位弹簧107,霍尔传感器108,磁铁安装架109,复位板110,连接杆111,分离扳手112,步进电机201,曲柄202,连杆组件203,针杆支架摆轴204,大连杆组件205,下轴206,送布轴207,送布牙组件208,送布牙2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双针机拐角缝制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如图3所示的装置实现,包括双针机,双针机上设置有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100和针距调节机构200,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100实现拐角缝制时的针杆的分离和复位,针距调节机构实现拐角缝制时针距的控制,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100和针距调节机构200均由控制机构控制。

如图4-5所示,针杆离合自动复位机构100包括分离组件和复位组件,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扳手112,分离扳手112的顶端连接有分离控制杆102,扳动分离扳手112,分离扳手112会随之摆动,进而通过分离控制杆102实现了双针机针杆的分离,分离控制杆102移动实现针杆分离的具体结构及原理可参照申请人本人在先授权专利cn103276539b中的说明书[0060]段。

复位组件包括复位电磁铁103及复位板110,复位电磁铁103固定在安装支架105上,复位电磁铁103上伸出有连接杆111,连接杆111从安装支架105上的孔伸出并与设置在安装支架105外侧的复位板110相连,连接杆111和复位电磁铁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7。

在自动复位上,采用复位电磁铁103拉动复位板110,复位扳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

与传统的分离机构不同的是,设置传感器安装支架106,在传感器安装支架106上固定有霍尔传感器108。分离扳手112上与霍尔传感器10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磁铁安装架109,磁铁安装架109朝向霍尔传感器109的一侧左右两边分别安装有磁铁113。这样在进行缝纫操作时,操作分离扳手往左边扳动时,磁铁支架上镶有的右边磁铁与霍尔传感器8感应,控制器收到信号;当操作控制扳手往右边扳动时,磁铁支架上镶有的左边磁铁与霍尔传感器感应,控制器收到信号。

如图7所示,针距调节机构200包括步进电机201,步进电机201的电机轴上设置有曲柄202,曲柄202通过连杆组件203连接针杆支架摆轴204,针杆支架摆轴204上连接有大连杆组件205,大连杆组件205的另外一端连接送布轴207,送布轴207上远离大连杆组件205的一端设置有送布牙组件208,步进电机201通过连杆组件203驱动针杆支架摆轴204的摆动,带动机针前后送料,同时,针杆支架摆轴204的摆动通过大连杆组件205,带动送布轴207摆动,最终驱动送布牙组件209前后运动。针杆支架上的机针前后运动及送布组件的前后运动由步进电机201上的电机轴的旋转摆动量决定。步进电机轴的摆动角度越大,送布组件的前后送布量越大,送布量越大则针距就越小,通过调整步进电机电机轴的摆动角度可实现对缝制针距的控制。

图8为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开启电源,启动控制器;

2)开启自动分离功能,选择针位l规格,常用针位主要有1/2英寸、1/4英寸、3/16英寸、1/8英寸等;

3)预设拐角段数及拐角缝线迹转角角度2θ、拐角缝行走针数n;

4)踩脚踏,启动双针机;

5)根据需要缝制拐角的弯折方向控制分离扳手执行分离动作(左分离或者右分离);对应的磁铁与霍尔传感器8感应,产生分离信号;

6)控制器通过霍尔传感器接收到分离信号,控制器发指令给步进电机调整步进电机轴摆动角度,控制针距大小;

针距大小调整原则为:

l:为用户选择的针位,即两条平行线迹的距离;

d:为拐角缝针距大小;

n:为拐角缝行走针数;

2θ:为拐角缝线迹转角角度;一般为服装工业设计时设定;

7)踩脚踏,控制器按预设“段一”单针行走n针数后,机针处于下停针位置,主轴电机停止运动;

8)手动/膝提/自动抬压脚,转动缝料,缝料旋转2θ;

9)放下双针机针杆压脚,踩脚踏,按预设段一继续自动单针缝制n针;

10)复位电磁铁吸合复位板,左(右)针杆复位,恢复双针杆运动,复位扳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11)控制器发指令给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调整摆动角度,调整至分离前电机摆动角度;

12)如有其它缝段,重复步骤5-11;如无其它缝段,执行剪线,拐角缝纫结束。

上述拐角缝制控制方法可实现自由缝,也可实现定针缝,在定针缝模式下,可缝制袋盖等工序,将工序分成4-5段,并且确定每段需要缝纫的针数,控制方法基本同自由缝缝制下的拐角缝,所区别的是定针缝模式下开始缝纫时只需踩脚踏,缝纫机即可自动按设定针数缝纫后停止,然后执行分离动作,步进电机根据设定拐角角度及拐角针数自动调整拐角针距。该方案在传统拐角缝中无法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变化和组合,并且认为这种修改、变化和组合是在独创性思想的范围之内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