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染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063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纱线染色设备。



背景技术:

纱分为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

目前,由于市场和客户需要,都要对纱线进行染色,对纱线进行染色时,需要将纱线送入到染色桶内染色,而目前的染色设备很多仅仅只有染色的功能,在染色后纱线挤水都是通过人工挤压,费时费力,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种纱线染色设备,该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纱线染色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纱线染色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内部具有空腔的染色箱,所述的染色箱内设置有染料,所述的染色箱下部设置有电磁加热圈,染色箱上设置有辊筒一和辊筒二,辊筒一和辊筒二相互平行;固定架固设有的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液压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固设有辊筒三,辊筒三位于辊筒一和辊筒二之间;所述的染色箱一侧设置有若干纱线放置筒,纱线放置筒下固设有移动板一,移动板一下部与一带其移动的移动机构一连;所述的染色箱另一侧固设有风干箱,风干箱固定在机架上,风干箱上开设有若干长方形的开口;所述的风干箱内固有若干加热陶瓷片,风干箱底部固设有一风机;所述的染色箱与风干箱之间设置有用于纱线挤水的挤水机构;所述的染色箱另一侧设置若干收卷筒,收卷筒下固设有移动板二,移动板二下部与一带其移动的移动机构二相,连所述的收卷筒与风干箱之间设置有用于均匀收卷纱线的辅助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所需的纱线染色的纱线放置到纱线放置筒上,经过染色箱的纱线,通过压入机构,将纱线压入染色箱内,通过电磁加热圈加热染料,让染料更容易附着到纱线上,在染色完毕之后,通过挤水机构将纱线上的水挤压掉,然后纱线经过风干箱内风干,最后通过收卷筒将染色完毕,并且烘干之后的纱线收卷。移动机构一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当前一批纱线在染色时候,可以将新一批的纱线设置在新的纱线放置筒上,当染色完毕之后,启动移动机构一,直接将新的纱线设置在工作部,大大节约了纱线更换所需要的时间。启动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活塞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带动辊筒三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通过辊筒三将纱线压入染料中。

所述的移动机构一与移动机构二相同,均包括导轨一、链条、齿轮一、齿轮二和电机一,导轨三固设在机架上,所述的移动板一设置在导轨一上,所述的齿轮一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电机一固定在机架上,电机一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二同轴固定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链条套设在齿轮一和齿轮二上。

启动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移动板一或者移动板二移动。

所述的风干箱上的固设有若干导入块,导入块呈y型,导入块上开设有与开口相对应的导入槽。导入块的设置是为了引导纱线进入到开口内。

所述的挤水机构包括上挤水块、下挤水块和液压缸二,所述的下挤水块固设在机架上,所述的下挤水块开设有若干挤水槽,所述的挤水槽内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的液压缸二固设在固定架上,液压缸二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上挤水块固定在液压缸二的输出轴竖的端部,所述的上挤水块上具有若干限位条,限位条可卡入挤水槽内。

通过上挤水块和下挤水块相互挤压,将纱线中的水基础,凸块的多个设置是为了是纱线之间有缓冲,水在纱线上不能被一次性基础,所以设置多个凸块和多个限位条,将纱线多次挤压,使纱线中的水份被充分基础,在下一步烘干时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所述的下挤水块上还开设有一出水道,所述的凸块与凸块之间均开设有通孔且与出水道相连通,所述的出水道一侧通过导管与染色箱相连,出水道的另一侧通过封口块封闭。

设置出水道可以有效的将纱线中挤出的水汇聚到一起,然后通过导管将水重新回流到染色箱内,凸块与凸块之间均开设有通孔,将挤出的水不会积累起来,已经挤水效率。

所述的限位条与凸块之间的距离为0.3-1mm之间。通过调节限位条与凸块之间的距离,可以将不同型号的纱线设置在上。调节的高度不同,挤水的效率也不同,距离越小,纱线挤水效率越高。

所述的机架上部固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固设有导轨二和导轨三,导轨二和导轨三之间固设有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呈v字型,所述的滑块下部固设有移动架,所述的移动架呈h形状;移动架下部设置有一用于抓取横杆的抓取机构;所述的滑块与一带其来回移动的来回移动机构相连。

通过来回移动机构带动滑块的来回移动,滑块的来回移动带动移动架来回移动,移动架来回移动带动抓取机构回来移动。

所述的移动架上部具有臂一和臂二,臂一上固设有导向块一,臂二上固设有导向块二,所述的导轨一上开设有导向槽一,所述的导轨二上开设有导向槽二,导向块一卡接入导向槽一内,导向块二卡接入导向槽二内。通过臂一上的导向块一,臂二上的导向块二,有效的将移动架限制住,是移动架只能来回移动。

所述的移动板一上固设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上固设有若干纱线夹。

纱线夹将纱线分开,防止多股纱线混乱。

所述的支架上端开设有长方形的限位口,所述的横杆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扣,横杆可卡入限位口内。

支架上端开设有长方形的限位口可以有效的限制横杆的移动,限位扣的设置是为了是横杆固定不动。只能从上方将横杆取出。

所述的限位扣一侧具有斜面。限位扣上的斜面可以让横杆更轻松的进入到支架上的限位口内。

所述的支架内的限位口两侧上均具有倾斜面,支架在靠近纱线放置筒一侧面上具有弧形滑面。倾斜面的设置是为了使横杆更容易的进入到限位口内。弧形滑面是为了防止纱线在经过支架是被磨损。

所述的抓取机构包括机械爪一、机械爪二、液压缸三、液压缸四,所述的移动架下部具有臂三和臂四,所述的液压缸三固定在臂三下,液压缸三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所述的机械爪一固定在液压缸三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的液压缸四固定在臂四下,液压缸四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所述的机械爪二固定在液压缸四的输出轴端部。

同时启动液压缸三和液压缸四,将机械爪一和机械爪二降低至横杆位置,通过机械爪一和机械爪二将横杆抓取。

所述的来回移动机构包括齿轮三、齿轮四和电机二,所述的电机二固定在固定架上,电机二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三同轴固定在电机二上,所述的齿轮四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的齿轮三和齿轮四套设有链条,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凸杆,凸杆与链条相连。

电机二启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开始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开始转动带动齿轮三转动,齿轮三转动通过链条带动齿轮四转动,通过链条带动滑块移动。

所述的辅助机构包括推杆电机、升降架、气缸和推块,所述的推杆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推杆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的升降架固定推杆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的升降架一侧固设有一竖块,气缸固定在竖块上,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的推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架上,所述的推块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升降架上开设有若干纱线卡口,所述的推块上设置有封口片,封口片可封住纱线卡口。

启动推杆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带动升降架、气缸和推块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纱线进入到纱线卡口内时,气缸启动,气缸将推块推动,使推块上的封口片将纱线卡口封住,使纱线不能从纱线卡口中离开,有利于纱线在收卷筒上整齐的被收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当前一批纱线在染色时候,可以将新一批的纱线设置在新的纱线放置筒上,当染色完毕之后,启动移动机构一,直接将新的纱线设置在工作部,大大节约了纱线更换所需要的时间。

2、通过上挤水块和下挤水块相互挤压,将纱线中的水基础,凸块的多个设置是为了是纱线之间有缓冲,水在纱线上不能被一次性基础,所以设置多个凸块和多个限位条,将纱线多次挤压,使纱线中的水份被充分基础,在下一步烘干时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3、启动推杆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带动升降架、气缸和推块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纱线进入到纱线卡口内时,气缸启动,气缸将推块推动,使推块上的封口片将纱线卡口封住,使纱线不能从纱线卡口中离开,有利于纱线在收卷筒上整齐的被收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纱线染色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纱线染色设备的的侧视图。

图3是挤水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挤水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风干箱的示意图。

图6是辅助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染色箱;3、电磁加热圈;4、辊筒一;5、辊筒二;6、液压缸一;6a、辊筒三;7、纱线放置筒;8、移动板一;9、风干箱;10、开口;11、加热陶瓷片;12、风机;13、收卷筒;14、移动板二;15、导轨一;16、电机一;17、导入块;18、上挤水块;19、下挤水块;20、液压缸二;21、凸块;22、限位条;23、出水道;24、通孔;25、封口块;26、导轨二;27、导轨三;28、滑轨;29、滑块;29a、移动架;30导向块一;30a、导向块二;31、支架;32、横杆;33、纱线夹;33a、限位口;33b、限位扣;34、机械爪一;35、机械爪二;36、液压缸三;37、液压缸四;38、电机二;39、推杆电机;40、升降架;41、气缸;42、推块;43、纱线卡口;44、封口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6所示,一种纱线染色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内部具有空腔的染色箱2,染色箱2内设置有染料,染色箱2下部设置有电磁加热圈3,染色箱2上设置有辊筒一4和辊筒二5,辊筒一4和辊筒二5相互平行;固定架固设有的液压缸一6,液压缸一6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液压缸一6的活塞杆端部固设有辊筒三6a,辊筒三6a位于辊筒一4和辊筒二5之间;染色箱2一侧设置有若干纱线放置筒7,纱线放置筒7下固设有移动板一8,移动板一8下部与一带其移动的移动机构一连;染色箱2另一侧固设有风干箱9,风干箱9固定在机架1上,风干箱9上开设有若干长方形的开口10;风干箱9内固有若干加热陶瓷片11,风干箱9底部固设有一风机12;染色箱2与风干箱9之间设置有用于纱线挤水的挤水机构;所述的染色箱另一侧设置若干收卷筒13,收卷筒13下固设有移动板二14,移动板二14下部与一带其移动的移动机构二相,连收卷筒13与风干箱9之间设置有用于均匀收卷纱线的辅助机构。

移动机构一与移动机构二相同,均包括导轨一15、链条、齿轮一、齿轮二和电机一16,导轨三27固设在机架1上,移动板一8设置在导轨一15上,齿轮一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电机一16固定在机架1上,电机一16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二同轴固定在电机一16的输出轴上,链条套设在齿轮一和齿轮二上。

启动电机一16,电机一16的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移动板一8或者移动板二14移动。

风干箱9上的固设有若干导入块17,导入块17呈y型,导入块17上开设有与开口10相对应的导入槽。导入块17的设置是为了引导纱线进入到开口10内。

挤水机构包括上挤水块18、下挤水块19和液压缸二20,下挤水块19固设在机架1上,下挤水块19开设有若干挤水槽,挤水槽内设置有若干凸块21,液压缸二20固设在固定架上,液压缸二20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上挤水块18固定在液压缸二20的输出轴竖的端部,上挤水块18上具有若干限位条22,限位条22可卡入挤水槽内。

通过上挤水块18和下挤水块19相互挤压,将纱线中的水基础,凸块21的多个设置是为了是纱线之间有缓冲,水在纱线上不能被一次性基础,所以设置多个凸块21和多个限位条22,将纱线多次挤压,使纱线中的水份被充分基础,在下一步烘干时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下挤水块19上还开设有一出水道23,凸块21与凸块21之间均开设有通孔24且与出水道23相连通,出水道23一侧通过导管与染色箱2相连,出水道23的另一侧通过封口块25封闭。

设置出水道23可以有效的将纱线中挤出的水汇聚到一起,然后通过导管将水重新回流到染色箱2内,凸块21与凸块21之间均开设有通孔24,将挤出的水不会积累起来,已经挤水效率。

限位条22与凸块21之间的距离为0.3-1mm之间。通过调节限位条22与凸块21之间的距离,可以将不同型号的纱线设置在上。调节的高度不同,挤水的效率也不同,距离越小,纱线挤水效率越高。

机架1上部固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设有导轨二26和导轨三27,导轨二26和导轨三27之间固设有滑轨28,滑轨28上设置有滑块29,滑块29呈v字型,滑块29下部固设有移动架29a,移动架29a呈h形状;移动架29a下部设置有一用于抓取横杆32的抓取机构;滑块29与一带其来回移动的来回移动机构相连。

通过来回移动机构带动滑块29的来回移动,滑块29的来回移动带动移动架29a来回移动,移动架29a来回移动带动抓取机构回来移动。

移动架29a上部具有臂一和臂二,臂一上固设有导向块一30,臂二上固设有导向块二30a,导轨一15上开设有导向槽一,导轨二26上开设有导向槽二,导向块一30卡接入导向槽一内,导向块二30a卡接入导向槽二内。通过臂一上的导向块一30,臂二上的导向块二30a,有效的将移动架29a限制住,是移动架29a只能来回移动。

移动板一8上固设有一支架31,支架31上设置有横杆32,横杆32上固设有若干纱线夹33。

纱线夹33将纱线分开,防止多股纱线混乱。

支架31上端开设有长方形的限位口33a,横杆32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扣33b,横杆32可卡入限位口33a内。

支架31上端开设有长方形的限位口33a可以有效的限制横杆32的移动,限位扣33b的设置是为了是横杆32固定不动。只能从上方将横杆32取出。

限位扣33b一侧具有斜面。限位扣33b上的斜面可以让横杆32更轻松的进入到支架31上的限位口33a内。

支架31内的限位口33a两侧上均具有倾斜面,支架31在靠近纱线放置筒7一侧面上具有弧形滑面。倾斜面的设置是为了使横杆32更容易的进入到限位口33a内。弧形滑面是为了防止纱线在经过支架31是被磨损。

抓取机构包括机械爪一34、机械爪二35、液压缸三36、液压缸四37,移动架29a下部具有臂三和臂四,液压缸三36固定在臂三下,液压缸三36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机械爪一34固定在液压缸三36的输出轴端部;液压缸四37固定在臂四下,液压缸四37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机械爪二35固定在液压缸四37的输出轴端部。

同时启动液压缸三36和液压缸四37,将机械爪一34和机械爪二35降低至横杆32位置,通过机械爪一34和机械爪二35将横杆32抓取。

来回移动机构包括齿轮三、齿轮四和电机二38,电机二38固定在固定架上,电机二38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三同轴固定在电机二38上,齿轮四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固定架上,齿轮三和齿轮四套设有链条,滑块29上设置有凸杆,凸杆与链条相连。

电机二38启动,电机二38的输出轴开始转动,电机二38的输出轴开始转动带动齿轮三转动,齿轮三转动通过链条带动齿轮四转动,通过链条带动滑块29移动。

辅助机构包括推杆电机39、升降架40、气缸41和推块42,推杆电机39固定在机架1上,推杆电机3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升降架40固定推杆电机39的输出轴端部,升降架40一侧固设有一竖块,气缸41固定在竖块上,气缸4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推块42滑动设置在升降架40上,推块42固定在气缸41的活塞杆端部;升降架40上开设有若干纱线卡口43,推块42上设置有封口片44,封口片44可封住纱线卡口43。

启动推杆电机39,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带动升降架40、气缸41和推块42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纱线进入到纱线卡口43内时,气缸41启动,气缸41将推块42推动,使推块42上的封口片44将纱线卡口43封住,使纱线不能从纱线卡口43中离开,有利于纱线在收卷筒13上整齐的被收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所需的纱线染色的纱线放置到纱线放置筒7上,然后通过纱线夹33固定纱线一端,同时启动液压缸三36和液压缸四37,将机械爪一34和机械爪二35降低至横杆32位置,通过机械爪一34和机械爪二35将横杆32抓取。经过染色箱2的纱线,启动液压缸一6,液压缸一6的活塞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带动辊筒三6a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通过辊筒三6a将纱线压入染料中。通过电磁加热圈3加热染料,让染料更容易附着到纱线上,在染色完毕之后,通过上挤水块18和下挤水块19相互挤压,将纱线中的水基础,凸块21的多个设置是为了是纱线之间有缓冲,水在纱线上不能被一次性基础,所以设置多个凸块21和多个限位条22,将纱线多次挤压,使纱线中的水份被充分基础,在下一步烘干时可以有更高的效率;然后纱线经过风干箱9内风干,最后通过收卷筒13将染色完毕,并且烘干之后的纱线收卷。移动机构一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当前一批纱线在染色时候,可以将新一批的纱线设置在新的纱线放置筒7上,当染色完毕之后,启动移动机构一,直接将新的纱线设置在工作部,大大节约了纱线更换所需要的时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机架;2、染色箱;3、电磁加热圈;4、辊筒一;5、辊筒二;6、液压缸一;6a、辊筒三;7、纱线放置筒;8、移动板一;9、风干箱;9a、开口;10、加热陶瓷片;11、风机;12、电机一;13、收卷筒;14、移动板二;15、导轨一;16、电机一;17、导入块;18、上挤水块;19、下挤水块;20、液压缸二;21、凸块;22、限位条;23、出水道;24、通孔;25、封口块;26、导轨二;27、导轨三;28、滑轨;29、滑块;30导向块一;30a、导向块二;31、支架;32、横杆;33、纱线夹;33a、限位口;33b、限位扣;34、机械爪一;35、机械爪二;36、液压缸三;37、液压缸四;38、电机二;39、推杆电机;40、升降架;41、气缸;42、推块;43、纱线卡口;44、封口片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