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绣艺术品的三步法防霉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10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刺绣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绣艺术品的三步法防霉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它是用真丝丝线按绣品的花型要求,劈分成一定粗细的绣线再用针引线在刺绣底料(丝绸织物)表面进行刺绣,从而绣成各种花型的刺绣艺术品。刺绣品以天然真丝为原料,纯手工制作,同时又具有着极高的艺术性,所以一般制品的附加值都较高,往往作为高档礼品或收藏品,需长期保存。但是,刺绣所用的丝线和底料织物均为真丝制品,是一种蛋白质地的有机材料,绣品制作时手上的汗水污渍以及日常保存时空气中菌类等微生物的侵蚀,刺绣艺术品的霉变现象时常发生。由于刺绣艺术品是不能洗涤处理的,所产生的霉渍又无法除去,所以霉变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刺绣艺术品的收藏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绣艺术品的三步法防霉处理工艺,使得刺绣艺术品在日常的使用和保存条件下不会产生霉变,从而大大提高刺绣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刺绣艺术品的三步法防霉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刺绣底料的防霉处理

选择底料织物,织物的技术要求为:耐水色牢度变色达4级,沾色达3-4级;耐洗色牢度变色达4级,沾色达3-4级;耐汗渍色牢度变色达4级,沾色达3-4级;然后对底料织物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为:将该织物浸入配制好的防霉液内使其充分湿润,待湿润后取出放在平板上用橡胶滚筒进行正反面的滚轧操作,滚轧采用“二浸二轧”,浸渍时间为5-20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2-10kg,浸渍后取出自然干燥,最后进行低温熨烫,熨烫温度小于90℃;

(2)刺绣丝线的防霉处理

选择绣线,要求绣线的耐水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均达4级,耐干磨擦色牢度达到4级,耐湿磨擦色牢度达到3-4级;预处理的步骤为:将绞装的真丝绣线穿入光滑的竹杆上轻轻地绷松,然后用配制好的防霉液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地喷涂到绞丝上,喷雾时要将绞丝前后表里不断地翻动,使整绞丝线上的处理液喷涂均匀;处理液用量为1-2.5ml/克丝,喷涂完成后,通过自然干燥最后用热风烘干,热风温度小于90℃;

(3)刺绣品制作

按照刺绣艺术品制作的工艺流程,进行上绷、勾绷、配线、劈丝、刺绣制作,制作完成后将刺绣艺术品留在绷架上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36-48小时;

(4)刺绣花型的防霉处理

将平衡后的刺绣品连绷架一起,与水平方向成120度的角度放置,用配制好的防霉液对准刺绣品所绣花型部分进行微量防霉液的雾状喷涂处理,防霉液用量根据花型大小可控制在40-12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36-48小时;

(5)艺术品的后道制作:刺绣品经应力平衡后进行落绷,按艺术品要求进行装裱和装框。

进一步的,所述防霉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防霉剂1-10wt%、丝素粉1-15wt%、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的浸渍时间为16min,第二次的浸渍时间为6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5kg,熨烫温度为8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处理液用量为1.5ml/克丝。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刺绣艺术品的平衡时间为48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处理液用量为8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8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底料织物为素绉缎,成分为100%桑蚕;所述刺绣丝线为9色。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为fm-2598-2防霉剂,所述防霉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fm-2598-2防霉剂8wt%、丝素粉4wt%、去离子水88%。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刺绣艺术品的三步法防霉处理工艺,本发明的防霉处理工艺根据刺绣艺术品上刺绣材料的不同特性、刺绣花型的不同部位、制作过程的不同时期,分别实施防霉处理,即刺绣底料的处理、刺绣绣线的处理、刺绣花型的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1、对丝线和花型的处理采用非接触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常规性的一步法整体处理中那种对绣面的机械式接触损害,从而使刺绣绣面的花型更为丰满、蓬松和立体感,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绣面起毛的作用;2、在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特点和不同的刺绣花型特点选择和控制防霉液的用液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处理后的刺绣艺术品的表面色鲜度、光泽和绣品手感。经采用该方法处理的刺绣艺术品在日常的使用和保存条件下不会产生霉变,从而可大大提高刺绣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后的刺绣艺术品殖菌培养7天的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底料织物为素绉缎、成分为100%桑蚕,绣线色种为9色,绣品内幅尺寸为36×52cm。

实施例1

1、防霉液的制备

专用防霉处理液的成份配比为:fm-2598-2防霉剂8wt%、丝素粉4wt%、88wt%去离子水。

2、刺绣底料的预处理

刺绣品采用素绉缎织物为底料,织物耐水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洗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汗渍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防霉处理步骤为:将织物浸入配制好的处理液内,让其充分湿润,待湿润后取出放在平板上用橡胶滚筒进行正反面的滚轧操作。滚轧采用“二浸二轧”,第一次的浸渍时间为16min,第二次的浸渍时间为6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5kg,浸渍后取出自然干燥,最后进行低温熨烫,熨烫温度为80℃。

3、刺绣丝线的预处理

对所选的9种绣线进行防霉预处理。绣线的耐水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均为4级,耐干磨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磨擦色牢度为3级。预处理的步骤为:将绞装的真丝绣线穿入光滑的竹杆上轻轻地绷松,然后用配制好的防霉液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地喷涂到绞丝上,喷雾时将绞丝前后表里不断地翻动,使整绞丝线上的处理液喷涂均匀。处理液用量为1.5ml/克丝。喷涂完成后,进行自然干燥,最后再用电吹风进行热风烘干,热风温度控制在80℃。

4、刺绣品制作

按刺绣艺术品制作工艺流程,将底料进行上绷、勾绷,按花型进行配线、劈丝,然后进行刺绣品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将绣品留在绷架上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8小时。

5、防霉后处理

将平衡后的刺绣品及绷架一起,与地面水平方向成120度的角度放置,用以上防霉液对准刺绣品所绣花型的部分进行微量防霉液的雾状喷涂处理,处理液用量为8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8小时。

6、艺术品的后道制作

刺绣品经应力平衡后进行落绷,按艺术品要求进行装裱和装框。

实施例2

1、防霉液的制备

专用防霉处理液的成份配比为:fm-2598-2防霉剂1wt%、丝素粉1wt%、98wt%去离子水。

2、刺绣底料的预处理

刺绣品采用素绉缎织物为底料,织物耐水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洗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汗渍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防霉处理步骤为:将织物浸入配制好的处理液内,让其充分湿润,待湿润后取出放在平板上用橡胶滚筒进行正反面的滚轧操作。滚轧采用“二浸二轧”,第一次的浸渍时间为5min,第二次的浸渍时间为5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2kg,浸渍后取出自然干燥,最后进行低温熨烫,熨烫温度为50℃。

3、刺绣丝线的预处理

对所选的9种绣线进行防霉预处理。绣线的耐水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均为4级,耐干磨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磨擦色牢度为3级。预处理的步骤为:将绞装的真丝绣线穿入光滑的竹杆上轻轻地绷松,然后用配制好的防霉液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地喷涂到绞丝上,喷雾时将绞丝前后表里不断地翻动,使整绞丝线上的处理液喷涂均匀。处理液用量为1ml/克丝。喷涂完成后,进行自然干燥,最后再用电吹风进行热风烘干,热风温度控制在50℃。

4、刺绣品制作

按刺绣艺术品制作工艺流程,将底料进行上绷、勾绷,按花型进行配线、劈丝,然后进行刺绣品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将绣品留在绷架上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36小时。

5、防霉后处理

将平衡后的刺绣品及绷架一起,与地面水平方向成120度的角度放置,用以上防霉液对准刺绣品所绣花型的部分进行微量防霉液的雾状喷涂处理,处理液用量为4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36小时。

6、艺术品的后道制作

刺绣品经应力平衡后进行落绷,按艺术品要求进行装裱和装框。

实施例3

1、防霉液的制备

专用防霉处理液的成份配比为:fm-2598-2防霉剂10wt%、丝素粉15wt%、75wt%去离子水。

2、刺绣底料的预处理

刺绣品采用素绉缎织物为底料,织物耐水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洗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汗渍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防霉处理步骤为:将织物浸入配制好的处理液内,让其充分湿润,待湿润后取出放在平板上用橡胶滚筒进行正反面的滚轧操作。滚轧采用“二浸二轧”,第一次的浸渍时间为20min,第二次的浸渍时间为20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10kg,浸渍后取出自然干燥,最后进行低温熨烫,熨烫温度为60℃。

3、刺绣丝线的预处理

对所选的9种绣线进行防霉预处理。绣线的耐水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均为4级,耐干磨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磨擦色牢度为3级。预处理的步骤为:将绞装的真丝绣线穿入光滑的竹杆上轻轻地绷松,然后用配制好的防霉液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地喷涂到绞丝上,喷雾时将绞丝前后表里不断地翻动,使整绞丝线上的处理液喷涂均匀。处理液用量为2.5ml/克丝。喷涂完成后,进行自然干燥,最后再用电吹风进行热风烘干,热风温度控制在60℃。

4、刺绣品制作

按刺绣艺术品制作工艺流程,将底料进行上绷、勾绷,按花型进行配线、劈丝,然后进行刺绣品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将绣品留在绷架上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8小时。

5、防霉后处理

将平衡后的刺绣品及绷架一起,与地面水平方向成120度的角度放置,用以上防霉液对准刺绣品所绣花型的部分进行微量防霉液的雾状喷涂处理,处理液用量为12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8小时。

6、艺术品的后道制作

刺绣品经应力平衡后进行落绷,按艺术品要求进行装裱和装框。

实施例4

1、防霉液的制备

专用防霉处理液的成份配比为:fm-2598-2防霉剂5wt%、丝素粉8wt%、87wt%去离子水。

2、刺绣底料的预处理

刺绣品采用素绉缎织物为底料,织物耐水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洗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耐汗渍色牢度变色为4级,沾色为3级。防霉处理步骤为:将织物浸入配制好的处理液内,让其充分湿润,待湿润后取出放在平板上用橡胶滚筒进行正反面的滚轧操作。滚轧采用“二浸二轧”,第一次的浸渍时间为10min,第二次的浸渍时间为10min,滚压的平均压力为2-10kg,浸渍后取出自然干燥,最后进行低温熨烫,熨烫温度为70℃。

3、刺绣丝线的预处理

对所选的9种绣线进行防霉预处理。绣线的耐水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均为4级,耐干磨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磨擦色牢度为3级。预处理的步骤为:将绞装的真丝绣线穿入光滑的竹杆上轻轻地绷松,然后用配制好的防霉液用喷雾的方式均匀地喷涂到绞丝上,喷雾时将绞丝前后表里不断地翻动,使整绞丝线上的处理液喷涂均匀。处理液用量为2ml/克丝。喷涂完成后,进行自然干燥,最后再用电吹风进行热风烘干,热风温度控制在70℃。

4、刺绣品制作

按刺绣艺术品制作工艺流程,将底料进行上绷、勾绷,按花型进行配线、劈丝,然后进行刺绣品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将绣品留在绷架上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2小时。

5、防霉后处理

将平衡后的刺绣品及绷架一起,与地面水平方向成120度的角度放置,用以上防霉液对准刺绣品所绣花型的部分进行微量防霉液的雾状喷涂处理,处理液用量为60ml/m2,处理后进行自然干燥,再次进行应力平衡,平衡时间为42小时。

6、艺术品的后道制作

刺绣品经应力平衡后进行落绷,按艺术品要求进行装裱和装框。

防霉检测

在刺绣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在艺术品的左方底料上设置防霉检测区,用同一工艺绣制一定的花型,在落绷时将该检测区剪下进行防霉检测。

防霉检测样本为实施例1-4处理后的刺绣艺术品,同时将未经防霉液处理的刺绣艺术品作为空白对照,防霉检测采用aatcc-30标准对该检测区刺绣品试样进行殖菌培养,观察试样表面真菌生长情况,实验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试验温度:28℃;时间:7天;相对湿度rh≥95%,通过肉眼观察霉菌的生长状况。结果得出:实施例1-4的防霉检测未发现霉菌生长,空白对照检测发现霉菌生长菌斑,因此表明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处理的刺绣艺术品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