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2351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



背景技术:

气流染色机从使用至今以浴比小,使用助剂少,染色容布量大,节能减耗而著称,染色效率明显优于普通液流染色机。由于其染色采用小浴比(即1:4–1:5),因此要严格控制水量、染色助剂的使用量,尤其是入水量的控制,当水量、染色助剂的使用量控制不当时,染色过程中织物经常会出现偏深或偏浅,特别是小样试验投入量产过程中织物上出现偏深或偏浅、色光跑离等问题,导致整个量产失败,产生大量残次品织物,巨大的人工、物料、机械设备投入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且会带来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修色重染需要继续投入大量成本。因此计算气流染色机入水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采用气流染色机对织物染色过程中,气流染色机入水量存在难于计算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气流染色机的循环泵、过滤皿均设置于缸体下部,其管道缝隙可以容水几百升;另外,其篦笼与缸体下部也有一定的间距,也能容水几百升。小浴比染色时,水量不大,布匹在篦笼上运行,一部分染液被泵抽走参与循环,喷嘴雾化,剩余很少的染液在篦笼下循环,布匹与染液不接触,气流染色机液位在小浴比的时候无法显示;而液流染色机布匹浸泡在染液中运行,液位可以通过液位指示显示出来;因此需要有方法确定气流机中水量的实际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出小样试验投入量产过程中气流染色机加的入水量,生产的织物上色均匀,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其中,

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m染色用水量=1:n(n=4或5),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1:1.5~3.8;

所述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

优选地,所述织物浸水后吸水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其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1:1.5~2;另一种是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其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3.5~3.8。

优选地,当织物浸水处于饱和状态时,其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ƒ织物浸水饱和状态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3.5~3.8,优选地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3.8。

优选地,当织物浸水后被拧干状态时,其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ƒ织物浸水拧干后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1:1.5~2,优选地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1:1.5。

优选地,所述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1.5~3.8。

优选地,当织物浸水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3.5~3.8,优选地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3.8。

优选地,当织物浸水后被拧干状态时,所述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1.5~2,优选地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出小样试验投入量产过程中气流染色机加的入水量,该计算公式计算简单、实用,解决了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由于气流染色机入水量加入不准确致使生产的织物颜色出现偏深或偏浅、织物色光跑离、量产失败等问题,提高了生产的织物合格率,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气流染色机浴比较低,节约了大量水资源,织物上染色均匀,省去了染色工艺后水洗、以及返工重染修复等流程,缩短了工艺,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艺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为常规方法或步骤,所用药品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市售。

本发明提供了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其中,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1:1.5~3.8,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m染色用水量=1:n(n=4或5),所述气流染色机染色入水量的计算公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是指织物与染色用水量之间的重量比值,染色用水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气流染色机入水量,另一部分是织物浸水后吸附的水量,即m染色用水量=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而在气流染色机中气流染色机加入的水与织物浸水吸附的水是独立,因此需要分别计算出气流染色机入水量与织物浸水后吸水量,而且气流染色机入水量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定,控制加入的水量,选择气流染色机对织物染色,其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是确定的,可通过m染色用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计算出染色用水量,由于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即气流染色机入水量的多少需要根据织物浸水后吸水量来决定,因此转化为计算织物浸水后吸水量。

申请人通过将织物浸水后吸水量的计算转化为织物浸水后吸水量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一种状态是织物浸水后处于饱和状态进入气流染色机,在该状态下,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其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3.5~3.8,优选地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3.8,即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3.5~3.8,优选地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1:3.8,另一种状态是织物浸水后被拧干进入气流染色机,在该状态下,m织物浸水后吸水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其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1:1.5~2,优选地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1:1.5,即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1.5~2,优选地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m织物重量/1:1.5。

申请人可以根据织物入染色缸浸染液后处于饱和状态,还是拧干状态,选择对应状态下的织物浸水重量域值,通常情况下,织物入染色缸浸染液后是处于饱和状态,因此选择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为1:3.5~3.8,优选地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为1:3.8。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气流染色机的染色浴比是1:4或1:5,而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是指织物与染色用水量之间的重量比值,即m染色用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的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1:n(n=4或5)。若织物入染色缸浸染液后处于饱和状态时,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3.5~3.8,优选地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3.8=m织物重量×n(n=4或5)–m织物重量×3.8。

某些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织物入染色缸染液后处于被拧干状态,选择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为1:1.5~2,则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用水量–m织物浸水拧干后吸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1.5~2,优选地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织物重量/1:n(n=4或5)–m织物重量/1:1.5=m织物重量×n(n=4或5)–m织物重量×1.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将为180g/m2、重量为320公斤的全棉针织双面布在气流染色机染灰色,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1:4,且全棉针织双面布进入气流染色机是处于饱和状态,通过计算确定气流染色机加入水量,再通过计算机设定控制水的加入量。

因此m染色用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320/1:4=320×4=1280公斤;

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320/1:3.8=320×3.8=1216.41公斤;

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机用水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1280–1216.41=63.59公斤。

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定水的加入量为63.59公斤。与小样试验的布料颜色基本一致,布料上没有颜色不均等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200g/m2、重量为430公斤的全棉针织双面布在气流染色机染深蓝色,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1:5且全棉针织双面布进入气流染色机是处于饱和状态,通过计算确定气流染色机加入水量,再通过计算机设定控制水的加入量。

因此m染色用水量=m织物重量/ƒ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430/1:5=430×5=2150公斤;

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m织物重量/ƒ织物浸水重量域值=430/1:3.8=430×3.8=1634公斤;

m气流染色机入水量=m染色机用水量–m织物浸水饱和状态吸水量=2150-1634=516公斤。

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定水的加入量为516公斤。与小样试验的布料颜色基本一致,布料上没有颜色不均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