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30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触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在光的作用下表现出催化性能额物质,光触媒介质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电子从介带向导带电离,导带生成电子,而介带形成空穴对,从而产生强烈的还原能力和氧化能力。即光照射到光触媒物质上,在粒子内电离成电子和空穴对,而分离出来的电子和空穴对向光触媒粒子表面移动,与周围的水分和氧气反应,形成强烈的氧化能力,目前,光触媒粉末主要用于制造悬浮液形态的分散液,虽然光触媒分散液与纤维、塑胶等有机材料混合或者涂装后形成涂膜来分解有机物质,但是因为光触媒的氧化能力,在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分解的同时也分解了有机基材本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重量分数比为:

二氧化钛13463-67-72-5份;

涤纶树脂122924-63-42-5份;

添加剂7580-85-00-1.5份;

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20-40份;

水40-65份;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涤纶树脂本身就是是一种纤维材料,采用涤纶树脂作为二氧化钛分子的载体能够使得光触媒中的有效成分更好的粘附在纺织品的表面,为光触媒的稳定工作提供了前提。

2)附着在涤纶上的光触媒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可以把与之接触的有毒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自身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喷涂在面料上的光触媒可以持久的发挥作用。

3)合成后的光触媒纤维用于纺织品上,可以实现针织产品的多功能化,增加了针织产品的附加价值及现实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二氧化钛-13463-67-74份;涤纶树脂-122924-63-44.5份;添加剂-7580-85-01.5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40份;水50份。

准确称量涤纶树脂4.5份,使用坩埚将其加热到130度,使其处于熔融状态,然后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钛4份加入到坩埚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使得混合试剂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混合颗粒研磨后加入50份水中,边搅拌边将40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加入混合试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将二氧化钛-13463-67-73.5份;涤纶树脂-122924-63-45份;添加剂-7580-85-01.5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35份;水55份。

准确称量涤纶树脂3.5份,使用坩埚将其加热到130度,使其处于熔融状态,然后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钛4份加入到坩埚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使得混合试剂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混合颗粒研磨后加入55份水中,边搅拌边将35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加入混合试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将二氧化钛-13463-67-74.5份;涤纶树脂-122924-63-44.5份;添加剂-7580-85-01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40份;水50份。

准确称量涤纶树脂3份,使用坩埚将其加热到130度,使其处于熔融状态,然后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钛4.5份加入到坩埚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使得混合试剂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混合颗粒研磨后加入50份水中,边搅拌边将40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加入混合试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实发明公开一种纤维用光触媒加工液,二氧化钛2‑5份;涤纶树脂2‑5份;添加剂0‑1.5份;乙烯甘醇乙醚丁基胶20‑40份;水40‑50份;由于涤纶树脂本身就是是一种纤维材料,采用涤纶树脂作为二氧化钛分子的载体能够使得光触媒中的有效成分更好的粘附在纺织品的表面,为光触媒的稳定工作提供了前提,附着在涤纶上的光触媒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可以把与之接触的有毒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自身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喷涂在面料上的光触媒可以持久的发挥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范少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源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