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96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



背景技术:

走马式编织机走马锭传递结构在机器上表面,材料为钢件,由于运转速度快,在运转时需要加注润滑油,但润滑油会随着走马锭的运转飞溅到机器四周及相邻的走马锭上,使得编织材料沾染油污,十分难看。特别是在医疗产品及对编织产品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此类机器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使得添加的润滑油飞溅后被挡油圈有效遮挡,且油脂不会飞溅至他处使得编织现场环境更加卫生、编织产品也避免了油污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包括油泵及底箱,所述底箱上设置相互齿动连接的润滑齿轮与正齿轮,润滑齿轮套装于润滑齿轮轴上,正齿轮套装于芯轴上,润滑齿轮轴与芯轴分别固定于底箱上,润滑齿轮轴位于芯轴上方,芯轴的另一端连接走马锭,且走马锭固定于底箱外侧壁上,所述走马锭的外侧套装一挡油圈,油泵与润滑齿轮轴通过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箱外侧壁上设置供芯轴贯穿的通孔,走马锭套装于贯穿底箱外侧壁的芯轴上,挡油圈设置于走马锭外侧,且套装于芯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圈包括设置于走马锭两侧的外挡油圈和内挡油圈,相邻的外挡油圈固定连接绕成一个圆周,相邻的内挡油圈固定连接绕成一个圆周,走马锭设置于外挡油圈和内挡油圈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挡油圈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外固定板及外挡板,所述外固定板上设置外挡油圈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挡油圈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内固定板及内挡板,所述内固定板上设置内挡油圈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润滑齿轮设置为海绵润滑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润滑齿轮包括中心通孔、螺孔、齿牙、齿轮盘及设置于润滑齿轮上的海绵,润滑齿轮轴贯穿设置于齿轮盘中部的中心通孔,齿牙均匀设置于齿轮盘的外沿,海绵通过螺孔固定于齿轮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润滑齿轮上至少设置三个螺孔,海绵通过螺孔固定于齿轮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挡油圈构成密封挡油空间,使得添加的润滑油飞溅后被挡油圈有效遮挡,不会污染编织材料及设备操作台面,十分干净,且改进后的结构使得走马式编织机可以编织各类高端产品,如手术缝合线、医用导管、血管支架等;另外系统采用0 号油脂,避免像润滑油一样容易飞溅的问题,且系统将油泵入一个带有海绵的润滑齿轮中,达到微润效果,防止飞溅,使得编织现场环境更加卫生、编织产品也避免了油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挡油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挡油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挡油圈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齿轮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设置挡油圈构成密封挡油空间,使得添加的润滑油飞溅后被挡油圈有效遮挡,不会污染编织材料及设备操作台面,十分干净,且改进后的结构使得走马式编织机可以编织各类高端产品。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4所示,一种编织机的挡油结构,包括油泵1及底箱7,所述底箱7上设置相互齿动连接的润滑齿轮2与正齿轮6,润滑齿轮2套装于润滑齿轮轴3上,正齿轮6套装于芯轴5上,润滑齿轮轴3与芯轴5分别固定于底箱7上,润滑齿轮轴3位于芯轴5上方,芯轴5的另一端连接走马锭8,且走马锭8固定于底箱7外侧壁上,所述走马锭8的外侧套装一挡油圈9,油泵1与润滑齿轮轴3通过管道连通。如图1所示,在走马编织机中,由于运转速度快,在运转时需要加注润滑油,但润滑油会随着走马锭的运转飞溅到机器四周及相邻的走马锭上,使得编织材料沾染油污,十分难看,而本实用新型在走马锭8的外侧设置一挡油圈9,能够有效防止润滑油飞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箱7外侧壁上设置供芯轴5 贯穿的通孔,走马锭8套装于贯穿底箱7外侧壁的芯轴5上,挡油圈9设置于走马锭8外侧,且套装于芯轴5上。芯轴5的一端固定于底箱7的一侧,芯轴5的另一端贯穿底箱7的侧壁通孔后固定,走马锭8套装于芯轴 5裸露在外侧壁外侧的一端,因为在运行过程中会使得润滑油会随着走马锭的运转飞溅到机器四周及相邻的走马锭上,本实用新型在走马锭8的外侧套装挡油圈9,添加的润滑油飞溅后被挡油圈有效遮挡,不会污染编织材料及设备操作台面,十分干净,且改进后的结构使得走马式编织机可以编织各类高端产品,如手术缝合线、医用导管、血管支架等。

如图3-4所示,编织机的转动盘上设置多个走马锭8,每一走马锭8 (本实用新型图中所述的走马锭8仅显示走马头,即走马锭8的一部分) 的内外各设置外挡油圈92和内挡油圈91。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圈9包括设置于走马锭8两侧的外挡油圈92和内挡油圈91,相邻的外挡油圈92固定连接绕成一个圆周,相邻的内挡油圈91固定连接绕成一个圆周,走马锭8设置于外挡油圈92和内挡油圈91之间。通过绕成圆周,能够防止润滑油飞溅。

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挡油圈9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外固定板921及外挡板922,所述外固定板921上设置外挡油圈固定孔923,固定孔923用于固定外挡油圈92,也能够固定相邻的外挡油圈绕成圆周,形成包围走马锭的结构。同样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挡油圈9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内固定板911及内挡板912,所述内固定板911上设置内挡油圈固定孔913,固定孔913用于固定内挡油圈91,也能够固定相邻的内挡油圈绕成圆周,形成包围走马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挡油圈92和内挡油圈91设置为内部容置走马锭8 的空腔的盒装结构,挡油圈9扣合于走马锭8上,挡油圈9、走马锭8及底箱7外侧壁构成密封挡油空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油圈9设置为盒装结构,这样能够收集飞溅的润滑油,且挡油圈可以设置为收集盒形状,下设开口,当挡油圈内润滑油收集满时,通过开口排出收集的润滑油。

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止飞溅,干净安全效果,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润滑齿轮2设置为海绵润滑齿轮。所述润滑齿轮2包括中心通孔21、螺孔22、齿牙23、齿轮盘24及设置于润滑齿轮2上的海绵4,润滑齿轮轴3贯穿设置于齿轮盘24中部的中心通孔21,齿牙23均匀设置于齿轮盘 24的外沿,海绵4通过螺孔22固定于齿轮盘24上。所述润滑齿轮2上至少设置三个螺孔22,海绵4通过螺孔22固定于齿轮盘24上。另外采用0 号油脂,避免像润滑油一样容易飞溅的问题,且系统将油泵入一个带有海绵的润滑齿轮中,使润滑齿轮充分吸收油脂,润滑齿轮与需要润滑的正齿轮共同工作,将油脂传递至正齿轮上,正齿轮持续被润滑,且油脂不会飞溅至他处使得编织现场环境更加卫生、编织产品也避免了油污污染,使得医疗器械行业摆脱了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