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93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加工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缝纫机对缝纫制品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对缝纫制品进行包边或者花边加工时,通常采用大卷的包边带或花边带作为辅料。以便在包边或花边加工时,在缝纫制品的边沿形成连续的包边或花边。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在包边后者花边的缝制过程中,在对缝纫制品的一条边沿包边或花边加工完成后,需要转至下一条相邻的边沿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包边或花边加工的平整和美观,需要在转至下一条相邻的边沿进行加工前,剪断包边带或花边带。

现有操作人员一般采用手持剪刀来对包边带或花边带进行剪断操作。用剪刀剪断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将包边带或花边带向缝纫机的压脚后方拉出一段距离,才能使用剪刀进行剪断操作,导致了包边带或花边带的浪费; 2.通过剪刀对包边带或花边带进行剪断时,需要操作人员停下缝纫工作拿取剪刀,并且手动剪裁的动作速度受到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和操作力度的影响,往往导致剪裁动作的耗时较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加装在缝纫机的压脚后方,可以在进行包边或花边加工时,在对缝纫制品的一条边沿加工完成之后,立即对包边带或花边带进行剪断,避免了包边带或花边带的浪费,并且剪断操作耗时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用于安装在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上的压脚后方,包括工作台、定刀、动刀组件、动力装置和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和停止的操作开关;

所述工作台具有与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共面或者平行的工作平面,所述定刀安装在所述工作平面上,且所述定刀具有垂直所述工作平面的第一剪切面,所述第一剪切面的顶部边沿为第一刃口;

所述动刀组件包括动刀片、动刀转动杆和转动支座;

所述动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剪切面贴合的第二剪切面,所述第二剪切面的边沿具有与所述第一刃口配合进行剪切的第二刃口;

所述动刀转动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二剪切面设置,且所述动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转动支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平面上,所述动刀转动杆与所述转动支座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操作开关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工作带动所述动刀转动杆转动,使所述动刀片转动至所述第二刃口与所述第一刃口闭合或打开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动刀转动杆为圆形杆,所述转动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动刀转动杆滑动配合的圆孔,所述动刀转动杆穿设在所述圆孔内;

所述动刀转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动刀片与所述转动支座之间;

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刀转动杆通过传动件连接;

所述动刀转动杆远离所述动刀片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花键孔,所述动刀转动杆的外花键伸入所述传动件的花键孔内与所述传动件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动刀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动刀片之间的胀力调节器,所述胀力调节器由圆环形的调节件和定位螺钉组成,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垂直其轴向的螺纹通孔,所述调节件套设在所述动刀转动杆上,并通过所述定位螺钉旋入所述螺纹通孔后抵紧所述动刀转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的工作平面上还安装有对所述转动支座进行遮挡的保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为直线输出动力装置,所述直线输出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动刀转动杆垂直;

所述传动件由L型连接件、转轴和平板连接件组成,所述花键孔位于所述平板连接件上,所述平板连接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长圆孔,所述L 型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平板连接件的长圆孔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直线输出动力装置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具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平面的固定面,所述直线输出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输出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与所述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操作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电磁阀的电源线上,所述操作开关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使所述气缸工作或停止。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操作开关固定安装在缝纫机上的开关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定刀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板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工作平面位于其中一个平板上,另一个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缝纫机的机台的侧面连接的安装结构;

或者缝纫机的机台即为所述工作台,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即为所述工作台的工作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装在缝纫机的压脚后方,并且定刀靠近压脚一侧,在利用缝纫机进行缝纫制品的包边或花边加工时,在对缝纫制品的一条边沿加工时,本实用新型的定刀与动刀片的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处于打开状态。在对缝纫制品一条边沿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剪断的包边条或花边条正好位于定刀的第一刃口的正上方,此时立即触动操作开关即可启动动力装置工作带动动刀片转动进行剪切动作,使第二刃口从打开状态转动至其与第一刃口的闭合状态,实现对包边带或花边带的剪断。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加装在缝纫机的压脚后方,其剪切部件距离压脚的距离短,在对缝纫制品的一条边沿加工完成之后,可以马上对包边条或花边条进行剪断操作,不需要再向缝纫机的压脚后方拉出一段距离,因此避免了对包边带或花边带的浪费。

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实现对包边条或花边条的剪断操作,剪切动作启动迅速,剪断操作耗时短,对操作开关的操作方式为一键操作的简单方式,不会受到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和操作力度的影响,从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气缸未连接电磁阀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刀片与定刀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刀组件及定刀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刀组件及定刀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刀组件及定刀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后视图。

图中1-工作台;101-第一平板;102-第二平板;1021-安装通孔;2-定刀; 201-第一剪切面;202-第一刃口;3-动刀组件;301-动刀片;3011-第二刃口; 302-动刀转动杆;3021-外花键;303-转动支座;304-保护罩;305-弹簧;306- 胀力调节器;3061-调节件;3062-定位螺钉;4-传动件;401-L型连接件;4011- 花键孔;4012-长圆孔;402-转轴;403-平板连接件;4031-第一通孔;4032-第二通孔;5-气缸;501-螺纹段;6-安装支架;7-操作开关;701-开关固定件;8- 电磁阀;9-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缝纫机用剪带器,用于安装在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上的压脚后方,在对缝纫制品的一条边沿进行包边或花边加工完成之后,立即对包边带或花边带进行剪断,避免包边带或花边带的浪费,并且剪断操作耗时短。

如图1至图3所示,缝纫机用剪带器包括工作台1、定刀2、动刀组件3、动力装置、操作开关7和开关固定件701。

操作开关7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和停止。开关固定件701用于将操作开关7固定安装在缝纫机上。操作开关7采用一键按压式开关,可以通过人手按压、肘部或腿部撞击、脚部踩压等方式进行触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将操作开关7通过开关固定件701固定在缝纫机上与操作人员腿部膝盖对应的位置。在需要对包边带或花边带进行剪断操作时,只需要摆动腿部撞击操作开关7即可实现剪断操作,非常方便。

如图3所示,工作台1是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平板101和第二平板102固定连接而成。在将工作台1安装至缝纫机上时,将第一平板101直接放置在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上,此时第一平板101的其中一个面与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贴合,另一个面为工作台1的工作平面,该工作平面与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平行。

第二平板102上设置有用于与缝纫机的机台的侧面连接的安装结构。在将第一平板101放置到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上后,将第二平板102与缝纫机的机台的侧面贴合,并通过安装结构与缝纫机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在缝纫机上加工有螺纹安装孔,第二平板102上的安装结构为开设在第二平板 102上的安装通孔1021和穿过安装通孔1021后旋入缝纫机上的螺纹安装孔内的安装螺钉(未图示)。

如图5所示,定刀2安装在工作台1的工作平面上,且定刀2具有垂直工作平面的第一剪切面201,第一剪切面201的顶部边沿为第一刃口202。本实施例中,定刀2位于与第一平板101远离第二平板102的边沿处,且定刀2的第一剪切面201与第二平板102平行。在本实用新型安装至缝纫机上之后,定刀 2紧靠缝纫机的压脚,并且定刀2的第一剪切面201垂直于缝纫制品向缝纫机的压脚后方的推进方向。

为了便于在定刀2磨损后对定刀2进行维修或更换,定刀2与工作台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将定刀2设置成L型板状,第一剪切面201 为定刀2的两个内侧面中的其中一个,定刀2与第一剪切面201垂直的部分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工作台1上。

如图3至图7所示,动刀组件3包括动刀片301、动刀转动杆302和转动支座303。

如图5所示,动刀片301具有与第一剪切面201贴合的第二剪切面,第二剪切面的边沿具有与第一刃口202配合进行剪切的第二刃口3011。

动刀转动杆302垂直于第一、第二剪切面设置,且动刀转动杆302的一端与动刀片301远离第二剪切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动刀转动杆302位于第二刃口3011的一端。

动刀转动杆302转动带动动刀片301转动实现第一刃口202与第二刃口 3011之间的打开和闭合,第二刃口3011与第一刃口202之间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刃口3011与第一刃口202相互平行,如图4所示。当第二刃口3011与第一刃口20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刃口3011靠近动力转动杆的部分与第一刃口 202相互交错,如图5所示。

如图4至图7所示,转动支座303固定在工作平面上,动刀转动杆302与转动支座303之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动刀转动杆302为圆形杆,转动支座303为沿动刀转动杆302的轴向排列的两个,两个转动支座303上均开设有与动刀转动杆302滑动配合的圆孔,动刀转动杆302穿设在圆孔内,与两个转动支座303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工作台1的工作平面上还安装有对所述转动支座303 进行遮挡的保护罩304,避免缝纫制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卡在转动支座303与动刀转动杆302的连接缝隙处。保护罩304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与工作台1的第一平板101连接。

如图3至图7所示,为了保证动刀片301的第二剪切面和定刀2的第一剪切面201完全贴合,在动刀转动杆302上套设有弹簧305,并且弹簧305位于动刀片301与距离动刀片301最近的转动支座303之间。通过弹簧305的弹力将动刀片301的第二剪切面压向定刀2的第一剪切面201。

在动刀片301的第二剪切面磨损之后,转动支座303与动刀片301之间距离变大,弹簧305的伸长,导致弹簧305对动刀片301的压紧力变小。这个弹簧305的压紧力变小的问题,通过在动刀转动杆302上设置一个位置可以调整的胀力调节器306来解决。

如图3所示,胀力调节器306由圆环形的调节件3061和定位螺钉3062组成,调节件3061上开设有垂直其轴向的螺纹通孔,调节件3061套设在动刀转动杆302上,并通过定位螺钉3062旋入螺纹通孔后抵紧动刀转动杆302。胀力调节器306设置在弹簧305和动刀片301之间,当动刀片301的第二剪切面磨损之后,旋松定位螺钉3062,将调节件3061向远离动刀片301的方向滑动一段距离后,再旋紧定位螺钉3062,使胀力调节器306在动刀转动杆302上固定。

如图5至图7所示,动刀转动杆302的远离动刀片301的一端为输入端,动力转动杆的输入端通过传动件4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动刀转动杆302 远离动刀片301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3021,在传动件4上设置有花键孔4011,动刀转动杆302的外花键3021伸入传动件4的花键孔4011内与传动件4滑动配合。这样在胀力调节器306进行调节时,动刀转动杆302可以沿其轴向进行滑动,并且可以保证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过程中,定刀2的第一剪切面201与动刀片301的第二剪切面始终贴合。

如图2至图4所示,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支架6可拆卸安装在工作台1上,操作开关7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带动动刀转动杆302转动,使动刀片301转动至第二刃口3011与第一刃口202之间闭合或打开的位置。

动力装置可以为正反转步进电机、直线步进电机、油缸、气缸5等。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选用气缸5。气缸5通过安装支架6安装在工作台1的第二平板102上,并且气缸5的输出轴与动刀转动杆302垂直。气缸5的输出端具有带台阶的螺纹段50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气缸5的输出轴配合将直线动作转换为转动动作,传动件4采用如下结构:

如图3所示,传动件4由L型连接件401、转轴402和平板连接件403组成,花键孔4011位于平板连接件403上,平板连接件403上还开设有与转轴 402配合的长圆孔4012。L型连接件401由一块平板弯折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平板部,其中一个平板部开设与转轴402配合的第一通孔4031,另一个平板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32。L型连接件401通过第二通孔4032套设在气缸5输出端的螺纹段501并旋上螺母与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转轴402同时穿过平板连接件403上的长圆孔4012和L型连接件401的第一通孔4031,并且在转轴 402的两端设置支架大于第一通孔4031的直径和长圆孔4012的宽度的止挡部,防止转轴402脱出长圆孔4012和第一通孔4031。

如图1所示,气缸5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8,与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器9。电磁阀8上连接有用于连通电源的电源线,操作开关7通过导线连接在电磁阀8的电源线上,操作开关7通过控制电磁阀8的通断使气缸5工作或停止。

本实施例中的剪带器可以加装在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上的压脚后方,不会伤害缝纫机的机台的本来面目。在不需要进行剪带加工的情况下,可以拆除,拆除后不影响缝纫机的机台的自身美观。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缝纫机的机台即为工作台,缝纫机的机台的工作面即为工作台的工作平面。缝纫机的机台位于压脚后方的侧面为安装气缸的的固定面,气缸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该固定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