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92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计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机是现代纺织中非常必要的一个设备,其为经编机是产品编织最后的工序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备,其整体加工的半成品质量决定了后续织布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且整经效果更好的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三角形机架,两组对称的三角形机架之间上下依次平行设置在三角形机架斜边的上罗拉辊、中罗拉辊、下罗拉辊,由第一旋转传动机构传动的上罗拉辊、中罗拉辊、下罗拉辊分别对应的设置上分线器、中分线器、下分线器,两侧的三角形机架的中心轴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旋转辊,旋转辊设置有与除尘风机连通的除尘吸附口。

进一步的,上分线器、中分线器、下分线器分别包括分线机架以及设置在分线机架上均匀分布的陶瓷分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线机架两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安装在三角形机架上。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分别穿设于上分线器、中分线器、下分线器连接件的定位轴。

进一步的,三角形机架的顶端部处设置有驱动连接定位轴移动的第一推动装置。

进一步的,三角形机架底部设置有支架,三角形机架直角部可转动的连接支架。

进一步的,支架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驱动连接远离其顶端部处的下端部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相对于其传统的经编机的送经结构较为简单,通过旋转除尘辊可以有效的去除加工过程以及陶瓷分线孔中的微小物尘以及在其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整体的性能以及提高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的等轴侧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的等轴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经编机的送卷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三角形机架1,两组对称的三角形机架1之间上下依次平行设置在三角形机架1斜边的上罗拉辊11、中罗拉辊12、下罗拉辊13,由第一旋转传动机构传动的上罗拉辊11、中罗拉辊12、下罗拉辊13分别对应的设置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

两侧的三角形机架1的中心轴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旋转辊17,旋转辊17设置有与除尘风机连通的除尘吸附口171,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旋转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旋转辊带动除尘风机旋转吸尘,本实施例中,除尘风机通过连接其旋转辊一端由此连通上述的除尘吸附口171的方式,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均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此不进行限制。

第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角度为略大于上述的上罗拉辊11、中罗拉辊12、下罗拉辊13设置的半弧,在本申请中,其除尘风机可以采用安装在旋转辊上,并在旋转辊上对应的设置除尘吸附口171方式,除尘风机连接厂内的空气净化排气系统。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分别包括分线机架以及设置在分线机架上均匀分布的陶瓷分线孔,分线机架两端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安装在三角形机架1上。

优选的,还设置有分别穿设于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连接件的定位轴181,三角形机架1的顶端部处设置有驱动连接定位轴181移动的第一推动装置18,具体的,定位轴181设置与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连接处对应设置推板以由定位轴带动其活动。

具体的,第一推动装置18可以带动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调节角度,适用于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的间距,其定位轴181可以采用可分离的方式安装在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上分线器14、中分线器15、下分线器16分别适应性的调节不同的角度。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三角形机架1底部设置有支架S,三角形机架1直角部可转动的连接支架S1,支架S1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S2驱动连接远离其顶端部处的下端部处,其在本实施例中,配合第二推动装置S2可以抬升三角形机架1进而可以适应性的调节纱线的摩擦力度,相对的,其调节性能可以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自动化控制。

优选的,第一推动装置18以及第二推动装置S2分别可以为液压驱动泵,旋转机构可以为旋转伺服电机S3通过齿轮组S4传动的上罗拉辊11、中罗拉辊12、下罗拉辊13、旋转辊17。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