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用包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824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缝纫用包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用包边装置,属于缝纫设备上用缝纫用包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服装行业中,缝纫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设备,而在使用缝纫机对服装进行包边处理时,需要使用卷边装置将包布卷曲成C形并包在布料边缘然后缝纫完成包边。如专利文献CN202849753U中公开了一种包边缝制拉筒(相当于本申请中的走布筒),包括向左侧拱起的弧形进步通道,设置在所述弧形进布通道进布口处的S形拉力弹簧,分别水平固定在弧形进布通道右侧的卡槽板和左侧的支撑扣板,在弧形进布通道出布口处设置有向右侧延伸的导布立板。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包边缝制拉筒通常固定在缝纫机台上靠近针脚的位置,在刚开始使用时,先要将包布从弧形进布通道内穿过,通常做法是利用一根长度大于拉筒长度的细棒顶住包布前端并由弧形进布通道的进布口插入并由出布口穿出从而带动包布穿过弧形进布通道,并且由于拉筒是固定在缝纫机台上的,这种做法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将包布穿过走布筒时操作繁琐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利于将包布穿过走布通道的缝纫用包边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缝纫用包边装置,包括基板、走布筒和安装座,所述走布筒具有供包布穿过的走布通道,所述走布通道两端相对设置有进布口和出布口;所述安装座呈L型,由第一固连板和第二固连板垂直连接构成,所述走布筒固定在所述第二固连板上,所述第一固连板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走布筒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带动包布穿过所述走布通道的带布组件,所述走布筒的侧壁上设有沿走布通道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安装孔,所述带布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安装滑块、可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针杆、固定在所述针杆下端的针头以及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为所述针杆提供向上弹力的弹簧;所述容纳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滑块,所述安装滑块的底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安装孔边缘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条形安装孔边缘配合将所述安装滑块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走布筒上,所述针杆上成型有弹性卡台,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弹性卡台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弹性卡台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将所述针杆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常态下,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针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容纳腔,并且所述针头完全处于所述容纳腔内,向下按压所述针杆可使所述针头向内移动并伸入走布通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为套装在所述针杆上的螺旋形弹簧,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针杆上的第一台阶面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台阶面相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连板靠近所述出布口的一端设有向远离走布筒一侧延伸的挡布板,所述挡布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固连板,所述挡布板的下端与所述基板表面相抵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走布筒的进布口设置有连续S形进布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走布筒通过两颗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固连板上,所述第二固连板上分别供两颗固定螺丝穿过的两个穿孔为腰形孔,两颗固定螺丝分别穿过对应的腰形孔与所述走布筒上的螺孔螺接,所述腰形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固连板垂直,所述基板上与所述走布筒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通过所述安装滑块上的滑槽与所述条形安装孔边缘配合将所述安装滑块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走布筒上,在要将包布穿过走布通道时,将包布前端插入走布通道的进布口处,然后向下按压所述针杆使针头向内移动伸入走布通道内并扎住包布前端,然后沿条形安装孔长度方向移动安装滑块,从而带动包布穿过走布通道,当包布完全穿过走布通道后释放施加在针杆上的压力,针杆带动针头向上移动复位至完全处于所述容纳腔内,从而避免针头露出容纳腔而影响包布的传送,实践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能更为快速的将包布穿过走布通道,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无需寻找细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板的正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走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布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基板;11-让位孔;2-走布筒;21-走布通道;22-进布口;23-出布口;24-条形安装孔;3-安装座;31-第一固连板;32-第二固连板;33-挡布板;34-穿孔;4-安装滑块;41-滑槽;42-限位槽;43-第二台阶面;5-针杆;51-弹性卡台;52-第一台阶面;6-针头;7-弹簧;8-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缝纫用包边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基板1、走布筒2和安装座3,所述走布筒2具有供包布穿过的走布通道21,所述走布通道21两端相对设置有进布口22和出布口23;所述安装座3呈L型,由第一固连板31和第二固连板32垂直连接构成,所述走布筒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连板32上,所述第一固连板31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走布筒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带动包布穿过所述走布通道21的带布组件,所述走布筒2的侧壁上设有沿走布通道21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安装孔24,所述带布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安装滑块4、可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针杆5、固定在所述针杆5下端的针头6以及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为所述针杆5提供向上弹力的弹簧7;所述容纳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滑块4,所述安装滑块4的底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安装孔24边缘配合的滑槽41,所述滑槽41与所述条形安装孔24边缘配合将所述安装滑块4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走布筒2上,所述针杆5上成型有弹性卡台51,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弹性卡台51配合的限位槽42,所述弹性卡台51与所述限位槽42相配合将所述针杆5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常态下,在所述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针杆5的上端伸出所述容纳腔,并且所述针头6完全处于所述容纳腔内,向下按压所述针杆5可使所述针头6向内移动并伸入走布通道21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通过所述安装滑块4上的滑槽41与所述条形安装孔24边缘配合将所述安装滑块4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走布筒2上,在要将包布穿过走布通道21时,将包布前端插入走布通道的进布口处,然后向下按压所述针杆5使针头6向内移动伸入走布通道21内并扎住包布前端,然后沿条形安装孔24长度方向移动安装滑块4,从而带动包布穿过走布通道,当包布完全穿过走布通道后释放施加在针杆5上的压力,针杆带动针头6向上移动复位至完全处于所述容纳腔内,从而避免针头露出容纳腔而影响包布的传送,实践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能更为快速的将包布穿过走布通道,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无需寻找细棒。实践操作中,所述条形安装孔靠近所述进布口的一端设有开口端,供安装滑块拆装,靠近所述出布口的一端为封闭端,条形安装孔的这种半开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安装滑块受到包布向前传送的拉动而从条形安装孔中移出。

进一步,所述弹簧7为套装在所述针杆5上的螺旋形弹簧,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针杆5上的第一台阶面52和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台阶面43相抵,采用上述结构利于弹簧7的安装,并保证弹簧7的使用可靠性。

再进一步,所述第二固连板32靠近所述出布口23的一端设有向远离走布筒2一侧延伸的挡布板33,所述挡布板33垂直于所述第二固连板32,通过挡布板33的设置,在布料向前移动时能够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起到防止布料走偏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走布筒2的进布口22设置有连续S形进布架,设置该进布架使包布进入走布通道时保持展平的状态,使用时包布经过包布架后再穿过走布通道21。

本实施例中,所述走布筒2通过两颗固定螺丝8固定在所述第二固连板32上,所述第二固连板32上分别供两颗固定螺丝8穿过的两个穿孔34为腰形孔,两颗固定螺丝8分别穿过对应的腰形孔与所述走布筒2上的螺孔螺接,所述腰形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固连板31垂直,所述基板1上与所述走布筒2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孔11,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对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包边时,可根据布料厚度调节走布筒的高度位置,具体在调节走布筒高度时,先将两固定螺丝8松动,然后沿高度方向也即两腰型孔长度方向适当移动走布筒,使走布筒处于合适高度位置时再将两固定螺丝8拧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